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98期
目 录
科协精神
学会工作
学术交流
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地球物理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地球物理的进展及前沿”、“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储层描述与开发地球物理”、“基础地质与固体勘查地球物理”、“水资源、环境、工程地质与质量检测地球物理”、“城市地球物理与工程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学”专题研讨会总结
科技信息
地方学会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举行IGY+50·eGY大会和2007年学术年会
报道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荣获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知
2008年的学会学术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遵照中国科协七大确立的工作方针,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要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把握精神实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培育创新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先锋作用,在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努力把“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落到实处。要紧密联系科协实际,真正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协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要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为抓手,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着力塑造学术交流品牌,进一步增强学术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按照“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努力打造高层次、宽领域、重实效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年会影响力,增强凝聚力;研究出台专门资助小型学术会议的计划。进一步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大力拓展国际民间交流渠道,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科技团体和机构的交流合作。
三要以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抓手,努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搭建高水平科普服务平台;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规范各地科技馆建设。继续抓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切实搞好主题科普活动,着力培育科普活动品牌;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科技奥运行动,提高奥运科普水平;积极参与“奥运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奥运需求,组织和动员科技工作者为奥运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服务水平。
四要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工作做实。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建家”工作落到实处;深入细致地搞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五要以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年为契机,推动科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发展与责任”为主题,全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拟于11月份召开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向全社会发布倡议书;继承和发扬科协组织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摘自中国科协网站)
由于各位领导年前工作繁忙,约定同一时间开会有一定困难,本次常务理事、秘书长会议采用通讯方式审议、表决通过了如下三个事项:
一.审议通过了“2007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获奖人。按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的条例和规定程序,经初选、投票和大会报告(60周年纪念会学术报告),推选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肖佐教授为“2007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获奖人;
二.审议通过了第二十四届综合学术年会和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地点和时间。2008年我会将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改选,为便于理事和会员代表出席会议,决定在北京举办2008年综合学术年会和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时间按惯例安排在10月中下旬;
三.审议通过了2007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秘书处将在2008年春节座谈会上向支持单位和广大会员汇报。
四.通知拟定元月22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2008年春节座谈会和常务理事会,并开会向主要支持单位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第七届第十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8年1月22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朱日祥、王平、刘启元、石耀霖、周佰修、王椿镛、钱玉好、王小牧(王琪代)、张永刚(孙建国代)、李绪宣(王伟元代)、熊盛青(吴海成代)、吴建春(谢春雷代)、郭建、乔森、曲克信等出席了会议。
第一项议程:审议通过了2007年学会工作总结和决算、2008年的工作计划和预算。朱日祥秘书长向常务理事会作了有关说明,常务理事会一致同意2007年学会工作总结和决算、批准2008年的工作计划和预算建议。
第二项议程:讨论通过了秘书处按中国科协要求提出的2008年学会换届改选的筹备工作建议和学会换届改选办法,即差额选举,先由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理事成立理事会,再由理事会选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常务理事会同意2008年学会换届改选和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同时进行,时间10月中下旬,地点北京。
第三项议程: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的申请,并就“研究会”的章程提出了建议。郭建副秘书长介绍了由“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的子女发起申请成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的原由,目的是研究、了解当时的历史和科考团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与教训,将历史记载留存给后人,使老一辈地球物理科学家艰苦创业、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发扬光大,成就与经验应用于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见后附)
第四项议程:会议首先听取了吴海成副秘书长关于完善学会规章制度和征求专家、领导意见的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和原则通过了我会组织体制改革创新项目组调研、修改、增加、整理后的18个学会规章制度。
第五项议程: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吴海成副秘书长关于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的条件与办法的经过和形成的文件,常务理事会原则通过,建议首先启动工程技术类评审,并希望尽快开展工作。
附:今年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80周年纪念。八十年前,我国科技界的先辈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与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签订了著名的“十九条协议”,组建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我为主、平等互利的中外大型多学科的科学考查团。1927-1933年在我国西北4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了地质、地理、气象、考古、地磁、人种等多学科的综合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轰动了当时的科技界,并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宗器先生在进行完地磁、地图及经纬度测量以及对罗布泊的考查任务后,到德国进修,后来成为国内地磁领域科研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并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首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并筹建了中国国内的第一个地磁观测台。
2008年2月29日至3月14日,我会召开了第七届第十八次常务理事会通讯会议。
一.我会第七届理事会于2003年10月换届至今任期已满,2007 年10月年会到会理事扩大会和第七届第十六次常务理事会决定第七届理事会于2008年10月换届。根据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商议后提出的换届改选工作草案,常务理事进行了认真审议,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1.审议通过换届改选工作委员会、执行机构和人员的分工与职责、理事候选人标准、分配原则、推荐及选举方式和名额分配方案的草案。
2.审议通过时间、地点。为与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10月23~29日召开)时间错开,换届改选时间拟定在10月15日左右,会后接着开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地点北京。
二.听取审议秘书处汇报今年我会工作的重点。除换届改选工作外,主要有以下事项:
1.学术交流工作。
我会第二十四届综合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由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臧绍先副秘书长主抓,秘书处积极配合。大家就召开的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和成立组委会进行了讨论,初步定在10月17-21日。
由我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2008)”,经一年的筹备将于10月23-29日在北京召开。
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煤矿安全研讨)会,是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目的,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的一次尝试,争取能进早立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2.“组织体制改革创新项目”的调研和整理、修改资料工作正在进行,结合换届改选工作推进民主办会,加快学会发展。
3.在年会上设立科普专题和科普展览,在科技周、月开展科普宣传和讲座。
2008年2月28日上午,我会召开了第七届第二十次秘书长会议。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副秘书长王伟元、吴海城、王琪、郭建、姜朴、臧绍先到会,秘书长朱日祥、副秘书长孙建国因公请假。办公室工作人员列席会议。
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主持会议。
一.传达和学习《中国科协2008年工作要点》和《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
二.与会人员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并结合我会承接的“组织体制改革创新项目”,就搞好第七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进行了讨论。经认真商议,拟定出包括:理事候选人的标准、分配原则、推荐及选举方式、程序和时间安排、网上公示等初步意见和方案的建议,以及换届改选领导和执行机构、人选的分工与职责,会后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与会人员建议推荐的学会领导(包括理事会)要热心学会工作,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学会活动,不挂虚名,应为学科和学会的发展作贡献,杜绝理事不理事。
表彰先进和授予荣誉理事的具体事宜待换届改选方案定后再议。
三.布置今年的工作任务。除换届改选外,主要有以下事项:
1.学术交流工作。
二十四届综合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由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臧绍先副秘书长主抓,秘书处积极配合。大家就召开的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和成立组委会进行了讨论,初步定在10月中旬。
由我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8届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IAGA)”,经一年的筹备将于10月23-29日在北京召开。
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煤矿安全研讨会,是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目的,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的一次尝试,争取能进早立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2.“组织体制改革创新项目”的调研和整理、修改资料工作正在进行,结合换届改选工作推进民主办会,加快学会发展。
3.在年会上设立科普专题和科普展,在科技周、月开展科普宣传和讲座。
我会于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多功能厅举行了“2008年春节茶话会”,会议大厅签到处张贴着“2007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08年学会工作计划”及学会活动完成情况表,征求与会同志们的意见。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在京的学会领导、荣誉理事、会员代表等130多人欢聚一堂,大家共叙友情、交流信息、畅谈发展、庆贺新春。
王平副理事长主持会议。刘启元副理事长代表王水理事长和学会向大家恭贺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学会蓬勃发展,工作更上一层楼!
朱日祥秘书长简要地向大家作了工作汇报(具体内容见97期《会讯》中的总结与计划)和说明,希望全体会员监督,并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两奖(顾功叙奖、傅承义奖)基金委员会主任陈颙院士主持了2007年顾功叙奖颁奖仪式。他首先介绍了评选过程,随后由涂传诒院士介绍了获奖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肖佐教授的情况和其对地球物理学科所做的贡献。肖佐教授也做了答谢发言,感谢各位前辈、专家和同仁的支持帮助与鼓励,感谢学科、学会给与的地球物理学科的最高荣誉,表示要以大家的鼓励为动力,继续努力为学科和学会的发展做贡献。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王平副理事长代表学会为肖佐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受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臧绍先教授的委托,郭建副秘书长向大家通报了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工作的有关事项。经理事会讨论、会后调研和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第二十四届综合学术年会与我会换届改选会议(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将在北京举办,时间拟定10月中旬后,由学会秘书处负责筹办。
自由发言阶段,王平副理事长谈到国土资源部在新一轮找矿中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非常重视,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急需更多矿产资源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我们地球物理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发展更好的物探仪器和技术,在深度(300—2000m)找矿时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学科、人才、技术优势,通过交流、提升、联合和扩大影响为国为民办实事,参与有关的项目服务和咨询,推动学科和学会的发展。
荣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讲了国家安全、矿山安全、资源短缺等问题,还有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对地球物理的重视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仪器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赵章元研究员作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研究报告,用大量的事实和调研结果讲述了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同时他讲了地球物理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和正在开展的工作,使大家感到形势严峻、责任重大,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共同的家园——地球,地球物理工作者责无旁贷。
科普工作委员会钟世航主任就科普工作的有关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
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彭丰林同志,向大家介绍了学会为纪念国际地球物理50年暨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开展的有关活动和2008年中国委员会准备开展的活动安排。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乔森研究员代表研究所和吴忠良所长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共同携手,团结协作,使地球物理学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月22日在北京北土城西路芙蓉国水鱼城召开了2008年向主要支持单位汇报会。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石化国际勘探开发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王琪、周佰修、王平、熊盛青、周少平、谢春雷、王伟元、孙建国等主要支持单位的领导和代表2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领导因故未能出席会议,会后及时送达了汇报文件。
首先向主要支持单位提交了2007年工作总结、2008年工作计划、2007年财务决算和2008年财务预算的书面报告,接着秘书长朱日祥做了简要汇报和说明,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同志认为:总结计划切合实际,也有亮点,如多支持体制下的民主办会;学术年会的综合交叉,产学研相结合的系列专题讨论会等,推进学科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组织会员到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双盈的目的等等。请大家对学会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求和建议,指导学会工作。
地球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高空、大气、海洋、固体地球物理都有很大的发展,由于资源的攻深找盲、环保工作和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等需求,曾被冷落的地球物理勘探又热了起来,目前地球物理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已供不应求。事实说明在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地球物理学越来越显示出他的重要性,把地球物理学边缘化、工具化会限制其发展。
当务之急学会应抓紧时机大力宣传地球物理科技,让社会各层次的人了解地球物理。要做好地球物理进展的编写工作,制作展示地球物理科普宣传,加强网站建设,同时还要办好培训班,抓紧培养地球物理专业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
作为主要支持单位,支持学会是我们的责任,事实上学会也支持了我们,实现了双盈,我们不能只从一时一事看,要从整体上看,我们对国家、对社会都做出了贡献。与会同志赞扬了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诚信认真、自觉主动的奉献精神和高效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七届四次会议,于2008年3月14在河北涿州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召开。第七届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小牧同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同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郭建同志以及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石油、中海油、冶金、铁路、煤炭、水利水电等行业的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的委员、顾问、正副秘书长及代表共计24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秘书长王琪同志主持,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王小牧同志做了2007年工作报告。报告对勘探委员会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2008年的工作做出了总体安排。报告指出:2008年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要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科协七大确定的“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积极配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及换届改选工作,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保持与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地质学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等兄弟专业委员会的经常性工作联系,共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办好、办实各类专业技术研讨会。
2、继续支持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所属各团体会员单位、各网长单位及各专业学科组的活动。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学术活动。
4、继续做好“傅承义奖”(青年科技奖)、顾功叙奖(科技发展奖)推荐工作。
5、关注国内仪器制造业的发展,力争有所作为。
6、加强与中科院、工程院及各大学、科研院所的联系,及时把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会员单位,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科研新成果尽快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为会员单位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同志在会上发表了讲话,首先他对专业委员会七届四次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挂靠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继续把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做好,以扩大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在国际地球物理界的影响。
全体与会代表结合王小牧主任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委员会顾问吕友生、钟世航及委员会副主任钱荣钧、委员蔡为芳、陈小宏、杨进、王守君和代表刘玉乾、戴继舒、张志清、马国东等纷纷发言,代表们一致认为:王小牧主任的工作报告文字简练,总结全面,重点突出,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全面完成了2007年制定的各项工作,在推进专业联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能结合生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1、仪器国产化问题;
2、行业的资质和标准问题;
3、产、学、研共同发展问题;
4、学术交流、科普及基础培训的延续性问题;
5、增强凝聚力,发挥学会虚线作用问题。
中国冶金地球物理勘查院总工戴继舒同志还向与会委员们通报了2008年冶金系统技术研讨会准备情况及论文集的筹备情况。
会议一致通过了王小牧主任的工作报告。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观看了有关介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电视片,听取了东方公司工程勘探情况介绍,并参观了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处理中心及解释中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专题总结
为了紧扣今年学术年会的主题,本专题定位于“地球物理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专题共收到论文30篇,年刊录用30篇,其中10人在本专题进行了口头报告。刘光鼎院士在专题会上就环渤海湾的地球物理问题进行了精彩而生动的讲话。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可以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
1.综述性论文共3篇,涉及应用地球物理技术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性研究与讨论及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技术的综述等方面,如刘元生、王怀洪、王秀文、闫维彰等详细分析了环渤海湾地区固体矿产、油气资源、海洋资源等的研究现状,综合论述了地球物理技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的作用;李学军系统介绍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2.涉及基础地质及矿产地球物理问题的论文共4篇,论述了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断裂带、大地构造分区、矿产勘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如宋春明详细探讨了山东省大地构造分析;宋志勇探讨了鲁西地区铁矿成矿条件及资源远景;而张兆芳介绍了在强干扰地区采用大功率电磁法研究太行山东部断裂带和盆地的接触关系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探索了在中国东部人文干扰严重地区利用物探方法研究中深层地质结构的有益途径。
3.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及新能源研究方面的论文共7篇,重点围绕环渤海湾盆地深层、复杂区、滩浅海等的勘探问题及油田开发中的联合反演和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等方面;如葛运华、刘雪军通过研究重磁电技术在环渤海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盆地深层新层系、潜山、火成岩等目标的具体地质问题,分析了盆地内深层勘探潜力和物性条件等,指出采用非地震、地震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手段,并列出了针对不同问题的技术方案;而刘怀山、王宁健在论文分析了中国近海油气田勘探的现状和前景,并针对渤海湾地区浅海油气资源勘探的潜力和有效的技术方案等进行了探讨;曹丹平等人探讨了以已知地质规律为前提,研究多种不同尺度的物探资料与储层特征的匹配关系,指导油田开发。
4.涉及煤田地球物理方面的论文共7篇,如吕大炜、王怀洪等人提出针对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今后应合理、有效地利用深部煤炭资源,加强深层煤田的物探工作;而王怀洪、刘元生等人详细分析了山东煤矿采区二十年来物探工作的经验,指出了煤矿物探的反演技术将是今后的工作关键;
5.城市与水文、环境、工程地球物理方面论文10篇,涉及地热、水工环、城市活断层等多方面的应用技术,表明了物探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位,也将在今后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本专题的交流,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地球物理技术在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建设中多方面的应用,必将为区内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创造有利的平台。
1.刘振兴院士、濮祖荫和付绥燕教授等人介绍我国“双星”计划在地球磁层磁重联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提出电离层“锋面”存在的新观点;
2.中高层大气探测与研究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为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进展,特别是在激光雷达研发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3.日地系统空间天气因果链集成模式的研究是空间天气领域十分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冯学尚、王赤等人的工作表明:我国在太阳风暴的太阳-行星际以及行星际与磁层相互作用数值研究方面,开始进入和国际同行站到同一个国际前沿进行比拼的发展新时期;
4.徐寄遥、王赤等人提出了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的新卫星计划建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开始进入工程建设期,预计于2010年全部建成,它将对我国空间天气的科学与应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5.鉴于空间天气对于国家空间安全的重要性,应加大国家对空间天气领域的投入与支持,特别是加速“夸父”空间天气探测卫星计划的工程立项和尽早实施,是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我国未来10-20年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全局。
本次大会“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题共收到论文86篇,年刊登录84篇,年会上报告22篇,大会交流论文主要涉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正演及照明度分析方法、地球物理噪声衰减与提高分辨率方法、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与反演方法、地球物理仪器研究等方面内容,具体主要成果为:
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方面,研究形成了二维多波多参数叠前联合反演方法、三维多波交互速度建模方法和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多波多参数联合反演方法;对倾斜界面转换点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中;发展形成了基于POM的转换波保幅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在地球物理正演及照明度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形成了三维非均匀介质中波传播的体积分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相位编码的地震照明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照明度分析方法;基于Biot理论,研究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平面波与井轴的耦合。
在地球物理噪声衰减与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方面,研究了基于MPI的多次波衰减方法;对空间分辨率进行研究和应用;发展了基于非平稳地震记录模型的提高分辨率方法。
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与反演方法研究方面,对弹性阻抗反演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阵列声波技术等进行了应用研究;发展了频率域2.5维井间波形层析成像方法;形成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磁共振T2分布反演方法和VSP资料Q值反演方法。
在地球物理仪器研究方面,研究了数字检波器及数字传输方法、相控震源技术、超声相控阵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仪器,取得了初步应用效果。
大会报告人准备充分,会议气氛活跃,成果丰富,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中学生人数占到了一半,表明地球物理事业蓬勃发展、后继有人。建议今后重视岩石物理研究工作,加强地球物理仪器的自主开发和高精度地球物理成像方法研究。
本次大会“储层描述与开发地球物理”专题共收到论文69篇,年刊登录69篇,年会上报告20篇,大会交流论文主要涉及储层地球物理描述与识别技术,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油藏地球物理开发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具体主要成果为:
1.储层地球物理描述与识别技术
开展了非线性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研究;针对砂砾岩储层、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开展了地震反演与解释方法及地球物理描述技术研究;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震储层参数预测、神经网络结合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和基于核方法的沉积微相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2.地震属性分析与优化
开展了谱相关系数法估计品质因子和地震波衰减模拟及比较研究;形成了基于S变换的地层吸收参数计算方法,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开展了叠前AVO同步反演方法和基于AVO分析的流体因子方法研究;实现了周期分层孔隙介质中P波地震衰减的数值分析研究。
3.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应用热油吞吐解堵技术在新沟嘴组油藏开发中进行了应用研究,针对稠油蒸汽吞吐四维地震监测问题,对第四维观测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上研究了震电效应下平面SV波与井孔的耦合。
4.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开展了径向道变换压制相干噪声方法、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计算和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的方法研究及应用;研究了三维高分辨率随钻地震技术及应用。
大会报告人准备充分,报告成果丰富,参加会议人员众多,会议气氛活跃,特别是有很多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有10名学生进行了报告,表明了年青人对地球物理的广泛兴趣和各单位对年青人培养和重视。建议今后重视岩石物理研究工作;加强开发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和应用研究。
本专题共收到论文9篇,6位作者到会作报告。内容涉及航空物探3篇,电法3篇,地震1篇,综合物探方法2篇。主要学术成果如下:
1.
在航空物探方面,国内研制集成了硬架
式直升机和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开发了大比例尺(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测量技术,高分辩率航磁数据的曲面位场处理技术和异常的精细反演技术。该方法在湖北大冶铁矿深部直接找矿中获得成功,根据航磁异常解释结果布置的三口钻孔,在深部全部见矿。高分辩率航空物探技术将在深部找矿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展示了开发的三种软件及其应用情况,它们是《音频大地电磁仪数据处理软件》、《航磁主体剖面图绘制软件》和《GDF高密度电法二维正反演软件》。这些软件已具备较高的功能,将在应用中得到完善。
3.
电测深方法在冻土层研究及其在大陆冻土层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方面取得过一定进展。作用通过对漠河地区四口钻孔岩芯在不同温度条件的物性等研究,认为:冻结的岩石标本与相同岩性非冻岩石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常,用电测深法可以探测到这一电性界面;研究区内的电阻率测深曲线与正演模拟曲线类型相符合,可以利用视电阻率曲线出现下降的尾枝来确定上覆高阻层(冻层)的界线。
4.重磁资料综合解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效果,以及利用航空物探资料进行岩性构造填图、划分岩性段等方面的成果。
5.介绍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其处理辽河盆地及辽河外围盆地地震资料的效果。该技术主要包括:提高信噪比的技术、各种静校正的联合应用技术以及提高成像品质技术。
6.介绍了物探方法在蒙古国找含锰铜多金属赤铁矿的效果。总结了勘探区赤铁矿的效果。
总结了勘探区赤铁矿的,低阻、相对高极化的物性特征,采用高精度磁测、频率域和激电测深方法在蒙古国发现了新的矿化体和找矿地区。物探方法将在境外矿产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专题本次将学术讨论重点放在隧道的井巷、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质预报方面,集中了15篇论文及14个会议报告。保证施工安全、杜绝不必要的地质隐伏灾害在施工中突发,是这课题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沿。结合近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课题、国家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和一些工程的重要科研项目的进展组织了交流和讨论。论文和报告中展示了一些新的思路,如综合物探、地质、力学、施工及安全避难、逃生等形成系统工程;在采用弹性波法(以陆地声纳法为代表)作隧道地质预报主要方法方面,提出并试验了三维空间布置工作采集、实测波速和三维模及求解的思路形成的技术和现场采集纵横波反射波技术的初步成果;瞬变电磁法作隧道地质预报的全空间成像预报方法(正演研究、软件及现场实测)取得了好的进展;探地雷达作隧道掌子面前方地下预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成功预报的成果,反映了在一系难题上有好的进展。
电阻率法方面,提出不拘泥于测线的布方式,通过反演及成像和作质量定性解释,使电阻率法有可能有新的突破,并能实现井——地联合的工作方式。
城市地球物理与工程地球物理专题收到论文24篇,在专题交流会上交流的报告12篇。论文和报告的内容涵盖了工程勘察、工程检测、工程和矿病防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技术方法包括面波勘探新理论、隧道和采矿超前预报新技术、LTST、MTP高密度电法新的观测方法和处理方法:如超高密度电法、网络并行电法等、检测导波及传播方式与观测等技术都是带有创新性的,对工程物探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专题文章有关地质雷达技术及检测应用、资料处理技术的内容、高密度电法的观测方式、反演计算的内容比往年有明显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对国外引起的TSP203超前预报技术的技术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介绍了国内自主开发的TST和MSP技术,比TSP203技术先进。专题报告的内容水平比往年明显提高。
岩石物理专题在本次年会上正式刊登论文13篇和口头报告7篇。论文涉及内容归纳有:(1)地球深部岩石的电性机制:(2)地幔矿物结构与各向异性,(3)岩石物理模型及其应用,(4)流体性质及其对岩石弹性性质影响效应,(5)岩石的孔渗特征等。从这批论文的选题看,主要包含有面向地球深部研究和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两个层面;从论文的数量上看,对后一个层面问题关注度更高。
从面向地球深部研究层面上讲,岩石物理的重要任务是要阐明地球深部物质状态、结构以及过程的物理本质和规律。这个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不断引进新的研究技术。如引进了新的阻抗谱测量技术,通过获取不同频率段的阻抗谱,获取研究材料不同尺度上的传导机制,阻抗谱技术和微观观察结合,成为了目前研究岩石材料电性性质的有力工具。又如引进DAC技术和激光技术,已经能把温压范围扩展到过去不敢想象的极端条件,这也成为地球深部高压研究的主要技术之一。这次年会上,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科学问题是深部岩石介质的电性和结构问题。
从面向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层面上讲,岩石物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着力于发现和理解实际油藏岩石和流体与地球物理信息的关联,运用岩石物理方法,量化地球物理解释、限定不确定性、理解和减少解释的风险,为有关地球物理技术运用乃至新技术建立,提供物理基础支持。即岩石物理主要充当工具和桥梁的作用,要解决的主要是应用技术问题。从论文关注度看,一些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岩石物理模型得到充分重视,主要的工作是修正和改进模型、以及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其中对横波速度预测问题最为关心。同时,对流体的性质及其对岩石弹性性质影响研究也较为重视,其中涉及了目前产业界比较关心的二氧化碳流体性质问题以及流体对岩石地震性质影响效果评估问题。此外,也开展了岩石孔隙尺度上的问题研究,研究了孔隙特征对体弹性性质、渗透以及导电性的影响。这个层面上所有研究问题的共同特征是基于产业界的需求。
总的来说,岩石物理这个学科目前在中国尚处于发展初期,随着人们理解和应用的深入,岩石物理将在地球科学的多个方面(如认识深部地球以及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煤田测井联合会于2008年2月18日至26日在昆明举办了学术交流年会,参会代表96人,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12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吴海成副秘书长到会致辞,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永贵打来电话表示祝贺,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罗俊、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院长张名泉、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所长孟明、煤田测井联合会顾问段铁梁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
煤田测井联合会理事长马延君先生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了题为《与时俱进,全面推动我国煤田测井事业的蓬勃发展》的2007年理事会工作报告。
本次年会收到论文37篇,编辑论文集一册,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先生为本次年会《论文集》作序。到会作者在会上就所撰写的论文进行了宣读交流,经专家评议推选出优秀论文14篇,并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予以表彰。
数字测井技术高级研修班上由李舟波教授、闫冰夷高级工程师、赵军龙副教授、徐定国高级工程师、郭崇光高级工程师、赵永贵研究员分别就煤层气测井、水文测井和矿山安全探测等领域有关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测井仪器进行了讲授。孟明、魏秋园就目前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开发生产的数字测井仪的处理软件与仪器维修进行了讲解,同时推出了由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为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最新研制成功的“固井质量检查组合探管”。会上反响强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吴海成副秘书长对学会参与技术职称评审事项作了详细介绍和解释,煤田测井联合会副秘书长徐定国就2008年《煤田测井规范》修订工作作了叙述。
在年会期间煤田测井联合会召开了一届三次理事会,审查通过了理事长马延君所作的2007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及常务副秘书长彭伟斌所作的2007年度联合会财务工作报告;增补、变更了理事单位及理事人选,讨论并通过了理事会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3月25-26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承办的“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研讨会”在淮南煤矿宾馆举行。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及淮南矿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袁亮总工程师参加了会议。来自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中国地震局、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东方石油物探总公司及北京达汉新柯仪器有限公司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21位地球物理专家与淮南矿业集团李佩全副总经理及生产一线的11位科研人员出席会议参加了讨论。
为加深与会专家们了解淮南煤矿的生产实际,会前袁亮总工程师组织专家参观了生态修复示范区、顾桥煤矿和研究院,观看了煤矿的信息监控系统,使专家们重新认识了现代化煤矿的崭新面貌,了解了煤矿亟待解决的技术和可被利用的设备问题。
在2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袁亮总工程师代表淮南矿业集团致辞。在致辞中回顾了淮南矿业集团的百年历史及走过的艰辛历程。过去煤炭产量一直徘徊在1000万吨左右,进入21世纪,淮南煤矿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依靠科学技术,使淮南煤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淮南煤矿今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袁亮在致辞中热情欢迎来自各方的地球物理专家。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留下宝贵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和参与淮南煤矿的安全生产。
滕吉文院士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后的几十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煤矿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不断解决在开采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是今后煤矿生产的重大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科研人员来到生产一线,了解煤矿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所以,本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必将为煤矿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大会特约报告中,袁亮总工程师首先做了“淮南煤矿安全与高效开采及深部开采面临的问题”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淮南煤矿近几年依靠技术创新,解决煤矿瓦斯、断层、突水等问题取得的成就。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深部开采面临的问题日益显现,如深部开采中的地温问题、瓦斯突出问题、小构造问题、地应力问题等。希望地球物理专家们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来。在随后的报告中,彭苏萍院士等五位专家分别做了“煤矿瓦斯富集和突出部位地震预测技术的初步研究”、“浅谈当前煤炭三维地震勘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方法”、“淮南煤矿水害探测的认识思考”、“煤矿地区灾害与精细构造探测技术”等报告。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解决煤矿中瓦斯预报、小断层及水害防治等新技术与新方法。
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围绕老窑水问题、陷落柱、小断层、采空区问题、瓦斯气及监测预警问题继续发言讨论。李世愚研究员等十位专家分别做了报告,在每位报告结束时,有提问与探讨,会议气氛热烈,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引起了专家们及一线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希望会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最后,彭苏萍院士代表主办单位做了总结发言,他感谢淮南矿业集团为这次研讨会提供交流平台,让不同部门的专家坐在一起与生产一线的科研人员共同探讨地球物理方法在煤矿的应用问题。同时感谢各位专家对矿山安全的重视和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愿,也感谢淮南矿业集团为会议的召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
晚上,专家们围绕煤矿提出的几个问题又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将带着问题回去认真思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出更好的建议与方法,解决矿山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煤炭事业做出贡献。
方案正在整理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外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温家宝总理就今后科技工作提出6点具体要求,一是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二是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三是要切实加强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四是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五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六是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奖;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1月8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厅(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科技管理部门2008年要抓紧做好的八项重点工作,现摘录如下:
一是落实《科技进步法》和《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加快推进重大专项组织实施。
二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聚焦制约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瓶颈问题,抓紧抓好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支撑奥运等重点科技工作,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重点加强石化、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行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碳捕获与封存等关键技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三是全面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科技问题。启动实施“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继续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专项,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五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部署一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大项目。在信息、生命、纳米等领域加大投入,针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重大瓶颈问题,部署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六是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继续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七是加强地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八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服务国家整体外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平等的参与重大科学工程计划,提升我国在能源、环境以及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科技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
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下,我会2007年的工作又取得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开好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今年是我会成立20周年,在年初召开的理事会议上研究决定:为了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将第20届学术交流年会办成学术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年会和出版论文集,以示庆祝。
由于地球物理学科技工作者的特点,是春、夏、秋三季多从事野外考察、测量和勘探等工作,所以我会将每届学术年会都安排在第四季度召开。今年由于石油工作出版社将我会编辑的论文集,安排在年底前出版,所以本届学术交流会也安排在年底前或2008年初召开。论文集共收入我会会员近年来完成的学术论文30篇,其内容涉及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石油、地热、核能、水电及工程勘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它们都是我会中青年会员近年来完成的科研项目或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都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向各省(市)地球物理学会发出通知,要求会员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大学会的庆祝活动。我会会员在“地球物理学进展”和“辉煌六十年”两本论文集中发表文章11篇。
二、积极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北京科技周”和“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
1、我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合作,在2007年科技周期间,以“普及防震知识,创建平安社区”为内容,在朝阳区祁家豁子社区,开展了两次科普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5月19日及20日,我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组织大、中、小学生及居民,参观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和青藏高原地质等7个展览室。两天内共有7位老师,分别向560多位参观者热情讲解相关内容。参观者普遍反映良好,并建议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将博物馆多开几日,以扩大科普宣传效果。
三、积极组织青年会员,参加市科协组织的第9届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我会从征集的论文中,经初评从中挑选出学术水平较高的3篇,上报市科协参加评奖。其中贺日政博士的论文“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获二等奖。我会是理科学会,今后应积极组织青年会员参加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以促进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和青年会员的成长。
四、2008年是我会的换届年。理事会研究决定,2008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以实现顺利交接;同时组织好第21届学术交流年会,和积极参加北京科技周、科技交流学术月等各项活动,将我会的工作在已往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于2007年12月22日在西安地矿宾馆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改选,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3人,省科协和省民间组织管理局领导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庆春教授主持,首先请省科协学会部张晓黎副部长讲话,他在肯定和鼓励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后,对即将换届产生的第六届理事会寄与很大的期望,企盼我们在三连贯(我会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四星级即最高星级的先进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为科技兴陕和西部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由学会秘书长李貅教授向大会作“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经费收支情况报告”;荣誉理事长潘作枢教授作“修改《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的报告”;荣誉理事长李毓茂教授作“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及会费收取标准的规定(草案)。
大会对以上四个报告经过讨论后,予以通过。随后进行民主选举,以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代表们在事先经过充分蕴酿、反复讨论与征求意见后提出的理事候选人名单上,以无记名的方式选出了48位理事,组成了第六届理事会。
李庆春教授作为临时召集人,立即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在48名理事中,以无记名方式选举出第六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其结果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理 事 长:李庆春
副理事长:尹振国 孙 鹏 冯 宏 吴汉宁
庞巨丰 孟昭秦 杨建军 樊 钧
秘 书 长:李 貅
常务理事:王中锋 刘代志 陈大生 李百顺
李
耕 李学政 洪海军 郑世平
郭文波
选举结果表明,新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都是上一届连任的,但理事和常务理事则有较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三个特点:第一,这是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业务班子,48名理事均具有高级职称,没有行政官员,但有多名兼任的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第二,这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并以中年为主的班子,生气勃勃,平均年龄为48岁;第三,这是一个由省内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的各行业、各系统中的优秀分子组成的班子,包括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生产企业单位、部队和民营公司,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第四,这个班子中有党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省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还有民营企业家,具有统一战线的意义。
在召开理事会的同时,召开了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第一次委员会工作会议,选举产生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结果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委员:樊 钧
副主任委员:王万银 王中锋 刘宽厚 李百顺 李 耕 杨建军 郭文波
秘 书:杨怀英
最后,由荣誉理事长李毓茂教授宣读学会的表彰与奖励决定,对一年来工作努力、表现突出的30位会员进行表彰;对关心学会工作、为学会做出贡献的17位会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奖励,然后新老理事们团聚会餐,相互祝酒,在祝贺声中迎来第六届理事会正式开展工作和迎接2008年的到来。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于2007年12月22日在西安地矿宾馆召开了庆祝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省科协的领导、有关单位的领导和贵宾以及会员代表共149人。
大会在学会秘书长李貅教授的主持下,先由大会的承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樊钧教授致欢迎辞,对大家来到地调中心的地矿宾馆召开这样的盛会表示欢迎。接着,学会理事长李庆春教授以“风雨二十载,同舟共辉煌”为题,报告了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走过的二十年简要历程;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刘亚光同志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曲克信副秘书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讲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副秘书长介绍了今年9月2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盛况;我会挂靠单位、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杜向民教授和主要支持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科研处靳秀良处长致辞;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陈敬良同志代表各省市兄弟地球物理学会讲话;学会副秘书长黄作华教授宣读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省测绘学会和上海、湖北、吉林、云南、广西、湖南等省、市、自治区地球物理学会发来的贺信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平先生的贺电。
庆祝大会上还举行给“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挂牌仪式”,学会副理长冯宏研究员宣读了省科协和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批文。至此,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已拥有勘探地球物理、井巷与隧道地球物理、军事地球物理三个专业委员会和四个工作委员会。
最后是学会荣誉理事长李毓茂教授宣布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授予三位荣誉理事和第三批献身地球物理事业逾四十年的资深会员(共106位)名单,然后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省科协领导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摄影留念。
大会结束后,各级领导、会员代表及资深会员代表在聚餐会上举酒再次祝贺学会二十年的成就,并祝学会今后更加旺盛与辉煌!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于2007年12月23日举行了IGY+50·eGY大会和2007年的学术年会,参加大会和年会的除论文作者和会员代表外,还有43位在校研究生(主要为长安大学的博士、硕士生)和其他非会员的地球物理工作者。
首先进行IGY+50· eGY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郭建作“从IGY到eGY”的专题报告。他说:IGY(国际地球物理年)是由IUGG(国际测地与地球物理联合会)负责执行的一次全球规模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始于1957年,终于1958年底,今年是IGY的50周年,为了纪念它和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IUGG又发起了eGY(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2007年7月开始启动,2008年底结束。
郭建同志提出,IGY对地球科学研究的辉煌成就表现在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认知太空(辐射带磁层结构)和认知地球(洋中脊、大陆漂移)上,以及板块构造、获取地球图像的能力和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地质营力的认识上,他用许多图片、数据和表格生动地解读了这些研究成果,又说,eGY是旨在创建、提供一个国际性的鼓励、宣传、通力合作的环境,包括创建一个更容易查找和使用地球物理学信息、数据的网络平台,其目标之一是消除数据电子化的种种障碍。50年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曾积极参与了IGY的活动,取得许多重大成果,今年,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投入eGY的研究活动中。
报告结束后,郭建同志还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并将多媒体留下以供大家进一步了解IGY和eGY。
接着进行2007年学术年会。先由西安地调中心的徐学义研究员作主题报告:“从西北找矿突破看地球物理应用”。他以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近十多年来西北地区利用各种物探方法找矿的应用成果,这些突破,开创了西北地区找矿工作的新局面。
然后分为两个分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共有26篇论文在分会场上作了报告,其中包括老前辈专家黄诚先生的“静磁力21世纪三维反演数值解析体系”和全国政协委员、庞巨丰教授的“注钆中子伽马测井解释方法”。大家对已82岁高龄的学者黄老先生仍积极探索、写出论文、继续攀登高峰的精神深为敬佩和感动,使与会者受到极大的鼓舞。
本次学术年会是庆祝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的学术交流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4篇,论文作者共174人次,这些论文已汇编成了专集:《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部地球物理研究与实践》一书,由陕西科技出版社提前出版,会上分发,也是作为给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的献礼。
报告会结束后,学会组织专家对在会上报告的论文作了仔细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11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5篇,发给“优秀论文奖状”,以资鼓励。
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一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07年12月8日-9日在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油迎宾馆召开。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8个理事单位代表共31人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一)总结2007年的工作及通过2008年工作计划;
(二)审查通过2007年财务报告;
(三)通过新补选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四)通过各专业委员会;
(五)介绍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情况、现场参观。
经过两天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并通过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审查2007年财务报告;增补新入会单位2名副理事长;增补常务理事4人;理事9人;设立以下8个专业委员会: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石油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核工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测井专业委员会
目前正向省科协报批。
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是2007年新成立的地方学会。
一、2007年工作总结。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组织建设
于2007年6月9日~6月10日召开了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出由38名理事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25名常务理事以及理事长、常务副理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学会成立后一直围绕健全、完善学会组织而努力工作,先后走访了4个单位,从8家发起单位扩展到12家,新增会员36人。于11月3日已先后发出“关于登记(申报)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通知”。开展并着手把分散在全省各地各单位中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进行入会和登记工作。
2007年12月7~9日召开了学会第一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并通过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审查2007年财务报告;增补新入会单位2名副理事长;增补常务理事4人;理事9人;设立8个专业委员会,目前正向省科协报批。
(二)建立规章制度
1.参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章程,制订了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的章程;
2.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会费收支管理办法;
3.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公章和介绍信管理制度;
4.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差旅费报销暂行办法;
5.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财务管理制度;
6.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7.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自律制度。
(三)学术活动
2007年6月9~10日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学术交流。交流会收到论文17篇,通过报告、演讲、讨论收到较好的效果。会后,17篇论文经聘请专家审核,在“华南地震”刊物专辑发表,为学会与会员单位之间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也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干的舞台。
二、2008年工作计划
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200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工作,开拓创新,给广大科持工作者搭建起地球物理科技为广东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桥梁和平台,也为我们学会与会员单位之间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的平台。为广东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积极筹备、迎接并开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23届年会上决定在广州召开。
2.健全、完善各专业委员会。
3.拟与广东省石油学会联合,筹办专题活动:(1)联合筹办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勘探学术(2008)研讨会。(2)积极联合其它学会筹办科普活动等。
4.组织开展并完成会员登记,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和服务,并继续发展新会员。
5.继续筹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经济可持发展与地球物理》的准备工作。
学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科协“七大”的目标和任务,切实推进学会改革与发展,把学会办得更好。
2007年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3届年会。围绕这项中心工作,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根据民主办会的宗旨,多次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讨论安排有关工作,发文到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和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办好年会。全年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2次,专项讨论会议4次,向学会主要支持单位汇报3次。
一.
第23届年会于2007年10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在山东省科协和胜利油田,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青岛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会到会人数720人,收到论文643篇,628篇在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07”上发表。会议主题讨论会设《地球物理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28个专题,358人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10月19日上午在青岛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永刚同志主持大会。出席大会的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刘光鼎院士、姚振兴院士、朱日祥院士、滕吉文院士、王水院士、石耀霖院士、胡敦欣院士、许厚泽院士、赵文津院士、陈顒院士、魏奉思院士、涂传诒院士。理事长王水致开幕词。他指出,年会是地球物理学会的重头戏,希望本届年会在学术交流,为经济发展服务及为会员服务方面取得进展,同时对承办这次会议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钟自然发表了讲话。青岛大学校长夏临华致欢迎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局长李洪喜、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张善文、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元生分别作了讲话。
大会收到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的贺信,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后,分为九个分会场进行了专题报告会。
胡敦欣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在中国气候变化的作用”;张可可教授(英国Exeter大学)的“地球液核动力学与地球磁场”;郭建教授(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年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的“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年活动”三篇大会报告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反响。
下午分两个会场进行了大专题报告,分别由朱日祥院士和滕吉文院士主持。涂传诒院士作了题为“夸父计划”的报告,许厚泽院士作了题为“联合卫星重力和卫星测高研究全球海平面的变换趋势”的报告,邓玉琼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题为“液体固体耦合介质的数值模拟——兼论Pseudo-Rayleigh波的存在”的报告,张训华研究员作了题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进展”的报告,吕庆田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东部深部找矿方向、找矿思路与勘察技术——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的报告,高锐研究员作了“深部地球探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建设”的报告。同时2007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胡少华、王志、阎贫、赵亮也作了报告。
《齐鲁晚报》、《半岛日报》报道了会议概况、《半岛日报》连日跟踪采访报道了会议的进行情况,上海等地报纸转载了会议状况报道。
会议期间,有7个单位参与了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参展单位包括地质仪器制造业、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部门、地学信息处理软件设计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会代表对参展产品有浓厚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大会的协办单位有青岛大学,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胜利油田物探公司,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正元地球物理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测绘勘查院,山东省新特工程物探勘察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控测量队,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地震局,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地震台网中心。这些单位,不仅在经费上,在人力物力上也给予大会很大支持。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20名研究生作为志愿服务者参加会务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为年刊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青岛惠和会议服务公司、青岛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胜利油田青岛疗养院等接待了会议,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大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地方组织委员会从八个待选的地质考察点中实地考察确定了莱阳石油地质剖面、蓬莱火山地质剖面和平邑露天金矿三个有代表性的地质考察点,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四位常务理事、五个理事单位参加了选点。
二.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参加组织了会员单位的科研项目鉴定工作。2007年鉴定项目(课题)六项;2007年理事单位有三个项目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和吉林大学共同举办的研究生进修班学员,2007年又有2人,通过了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有2人考取了博士。
学会组织了学会会员单位间的项目技术合作交流二项。
由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挂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负责主编的《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9.4日颁布,2008年3月1日开始实施。
一.2007年活动回顾
1. 开拓全区和全国性学术交流
1.1筹办和参与区内联合学术年会
在2006年底我会主动向广西地质学会提出联合召开学术年会的意向,2007年初两学会发出“广西地质学会与地球物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的征文通知,主题为:关注深部找部、资源危机矿山、广西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秘书长许瑜等到各地团会员单位,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区科协关怀我会联合学术活动,拨专项学术经费资助。
因广西地质学会的计划变更,广西区科协建议将联合学术年会归并入12月12日召开的“广西区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我会会员有20篇地球物理类论文通过审稿入选公开出版的论文集,论文数量不少,占地球科学类论文的三分之一,论文质量也较高,有的属学术前沿。
通过筹办联合学术年会,确立我会在区内地学界学术团体的地位,有助于在广西区的学术团体树立良好形象。
1.2支持和参与在广西召开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年会
2007年4月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工作暨找矿勘查研讨会在柳州召开,理事长葛为中教授作专题报告《地面地下电阻率成像新方法在矿山的应用》,理事广西215队吴国富等交流了论文《多金属矿山坑道内的大深度电测深》。
2007年11月全国勘探地球物理学术年会在北海召开,葛为中代表地方学会出席,应邀作专题报告《电测深布极方式改革及中梯电测深》。常务理事桂林地矿院张玉池博士两篇论文和程志平、单娜琳的论文,在会议专辑期刊上发表。
1.3
积极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及地方学会的学术活动
葛为中理事长撰文“电阻率法勘探发展史的缩影和前景展望”
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并于9月25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大会和学术报告会。
12月还与今年成立的广东省地球物理学领导会晤,共商两地学会协作事宜。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活动,加强了与区外学术界的联系,扩大了我会在全国性同类学术团体中的影响。
2.
开创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活动新局面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技术服务效益,是我会科技服务的业务。从2007年起,根据我会在直流电法勘探专业特长的优势,为国内外电法勘探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平台,已取得初步成效。开创了我会在地球物理学科中有特色专业的学会科技活动新局面。
2.1促进优秀电法软件的推广
副理事长、桂林工学院副院长阮百尧教授的电阻率/极化率二维反演软件,评为全国优秀。通过学会与区内外的沟通,推广到广西、江西电力勘察院等单位,让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又使软件进一步修改得更加实用化。
2.2
自主研究电法装置新技术及时试验取得成效
2007年初葛为中教授研究出直流电法布极装置新方式,可提高外业工效,适于二维反演解释。他到区内外五个生产单位讲学介绍。在学会承接的全州蕉川矿区电法勘查项目中首先试用,反演得6个测点的电阻率/极化率中梯断面。桂林工学院在山西落家河矿区实测50个激电中梯测深点。河南有色地勘七队按葛教授专门提供的方案,在内蒙两个测区完成192个激电三极测深点,钻孔分別在120-230米和450米打到有色金属矿,取得找矿效果。
2.3
引进国外新电法
在2006年底广西岩土工程和地球物理学术年会上,曾重点介绍了澳大利亚ZZ研究中心澳立华公司研制的超高密度电率成像新方法。2007年初,理事单位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在百色至云南高速公路阳圩段路面塌陷勘察中试用井地、井间电阻率成像方法,提交了由澳立华勘探技术公司和广西地球物理学会署名的报告。学会还组织奥立华公司的超高密度电率成像法和广西物勘院的GDP-32仪(美国产)到融安县大巷村塌陷区试验。广西水文队也多次试用此新方法。
3、加强科技服务凝聚学会人才
3.1科技服务活动有所增强
随着金属矿山开发的升温,2007年学会恢复了矿产物探科技服务活动。在理事单位和会员的支持下,共计完成2个有色矿物探项目,参与完成3项工程物探项目。此外,踏勘、拟方案甚至现场试验的有两项。
3.2 学会增强凝聚力
我会理事分散于几个城市,工作繁忙又常在野外或出差,很难集中开会。理事长、秘书长针对实际情况,经常奔走于南宁、柳州和桂林,分片找部分理事会晤,商讨学会工作大局。学会日常事务和财务由粱晓东等俩人负责,运行比去年正常。
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学、推广成果和科技活动,理事单位和会员之间的联系频繁,学会凝聚力增强了。最近,通过学会的沟通,桂林工学院在位于柳州的广西物勘院和位于南宁的有色勘察研究院挂上“物探教学实习基地”的牌子。正式确立了协作关系。
与去年相比,会员提交论文增多了,理事单位和会员参加学会的科技服务多了,团体会费交纳情况也更多更及时了。
广西物勘院、桂林工学院、交通院、电力院、核地质310队和地质四队等理事单位热情支持学会。王宗明、陈忠献、吴国富、吕玉增和梁晓东等会员积极工作。学会凝聚各种人才,就能开展好各项活动。
二.2008年活动设想
1.
联合筹办“第二届广西岩土工程与地球物理学术大会”
按照2006年的决议,岩土力学会理事长已与我会商定,将会同广西水利学会、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测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计划于2008年11月在钦州召开“第二届广西岩土工程与地球物理学术大会”。将于二、三月份发一号通知,征集论文,并将计划上报区科协学会部和民政厅社团处,将联合学术活动持之以恒。
2.
继续发挥我会电法勘探学术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的特色
2008年学会进一步加强学会内外、国内外的协作,推广我会及理事单位的电法勘探学术研究成果,为国内外电法勘探交流提供平台。拟在四季度与有关学术机构、院校、科研生产单位合作,举办专题研讨培训交流会。
争取将我会及理事单位的电法勘探研究成果,逐步打造成我会技术服务方面的特色品牌,为国家找矿勘查和解决危机矿山资源难题做贡献,在技术市场上占一定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抓好优秀论文和优秀项目报告的推荐评审和颁奖活动
参考2005年评优活动经验,修改评选条例,一季度发通知。初步确定申报范围:在我会2006年-2008年三次联合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会员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会员或会员单位近三年完成的项目报告。申报程序:先由作者找高级技术人员初审推荐后申报,理事会组织专家评委评审。最后会审通过后,颁发“广西地球物理学会奖”。
4.发展新会员增补青年理事,增强理事会的活力
近几年各单位新员工增多,应加速发展新会员或学生会员。有的团体会员单位己作调整,而理事会逐渐老化,应适度增补青年会员到理事会或常委理事会。近两年理事会集中开会过少,决定2008年11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民主商讨学会大事,推选增补理事。
为迎接吉祥的鼠年,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1月13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鼠年迎春茶话会。为天灾预测水平的提高出谋,为奥运会的安全献策。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在京的委员以及预测专家、学者、领导,共41人参加了会议。
郭增建主任到会并讲了话。他希望专业委员会继续坚持环境变异和大灾、巨灾以及灾害链的研究、预测;今年年底专业委员会要换届,预测事业要后继有人,为此,赋打油诗一首:希望南山松长青,旧叶新叶随替更。天灾预测同一理,白发黑发继长征。
正在住院检查、治疗的常务副主任耿庆国教授特向院方请假,专程从医院赶来主持了茶话会。他强调距北京奥运会还有208天,这正是关键时刻。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把2008年工作安排好,是当务之急。
之后,到会的专家、学者、领导踊跃发言,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先后有22人(计29人次)发了言。发言的要点归纳如下:
1.2008年的预测任务非常艰巨,要齐心协力,互通情况,及时组织讨论、会商,力争对重大灾害的预测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起到“补充”作用。
2.要强调配合,把本专业委员会内部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拳头,克服各自为战。若条件允许,还可退休专家与在职职工合作研究、预测,效果可能更好。
3.十多年来专业委员会的预测家们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专业委员会要发动大家,组织力量进行总结,从逻辑思维上提高,从总体上提高我们的预测水平,并写一些中、英文稿件,上网发布,扩大宣传,让国内外同行了解我们的工作。
4.就天灾综合预测、灾害链项目,继续参与申请“973”课题。为争取更多评委的支持,申请中要遵循人家的规则,要讲机理,要自圆其说。
5.会上有的气象专家对“主流派”把气候变暖的主因归罪于“二氧化碳”提出了不同看法;对“台风”也要“一分为二”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
6.在大家的发言中,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值得重视、并需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如关于建立“翁文波预测奖”的问题;为完成翁老遗愿,召开天灾预测国际会议的问题等。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大家欢聚一堂,相互拜年,互祝身体健康,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会上还收到了京外李国琛、范垂仁、高发金等9位常委、委员、预测专家的贺信,为会议送来了京外同行诚挚的祝福和热烈的祝贺,并赠诗一首:预测精英聚一堂,老友相见喜洋洋。金猪硕果甜如蜜,玉鼠健康又吉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李均之教授主持领导的“应用学科的前兆观测方法进行地震预报研究”项目,于2007年11月荣获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自1976年以来一直坚持多学科地震前兆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据统计,仅自1996年以来,对6级以上的地震做出了16次较准确的年度预测和13次较成功的临震预测。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和推荐,并在教育部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被评为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领导和参加该项工作的是:李均之、夏雅琴、陈维升、白志强、秦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定于2008年10月中旬在北京市召开,具体安排见5月初发出的第二号通知。
一.
本届年会组织及安排的基本原则:
1.2008年年会为综合性学术年会,设置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专题会议;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员提供广泛交流及切磋的场所;为会员提供参与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机会,并交流新思想、新方法、新进展,公布新成果。
2.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及会员的积极性。各专业委员会可以单独、联合或邀请其他学会人员组织专题讨论会或其它学术活动;会员可以提出年会的专题讨论会,并担任或推荐其他人员担任召集人,学会将统筹安排。
3.年会将有大会报告。各专题讨论会也可根据情况安排适量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学科取得的新进展,也可以是几个方面的综述。鼓励不同学科交叉,可与其他学会结合举行专题讨论。
4.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便于会员在会议期间能够有计划地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报告的交流,论文报告的时间和地点将在“会议指南”中公布,录用的论文只有在规定注册日前(注册日见第二号通知)注册者才排入“会议指南”,其后注册者到会视情况另作安排。
5.加强与国际联系
(1)邀请报告(可以是大会报告,也可以是分组会议报告)。
(2)将年会通知上网。
(3)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论文。文章须附英文题目。
二.
会议预定内容
年会学术报告讨论会的初步专题题目,在本一号通知发出并广泛听取会员意见后确定,在二号通知中公布,并将根据专题性质组成8个大组在年会报告。根据初步酝酿,部分专题题目如下:
(1)新世纪国际地球物理研究信息化与平台建设
(2)地球物理的进展及前沿
(3)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4)储层描述与开发地球物理
(5)基础地质与固体勘查地球物理
(6)水资源、环境、工程地质与质量检测地球物理
(7)城市地球物理与工程地球物理
(8)岩石物理学
(9)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
(10)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11)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
(12)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
(13)计算地球物理
(14)重力与地球动力学
(15)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
(16)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
(17)地震预测和地震学研究
(18)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19)地球介质各向异性
(20)海洋地球物理
(21)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
(22)中国巨灾综合预测和环境变异
(23)地球电磁法研究与应用
(24)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
(25)地磁与高空物理
(26)国家安全地球物理
三.请各专业委员会及会员对二十四届年会学术报告讨论会的专题设置、组织安排提出意见。有关意见请于4月25日前寄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第二号通知将于5月初发出,刊登确定专题名称及征稿具体内容,并刊登在2008年第2期《会讯》和学会网站上,请注意学会网站上的通知。
网址:http://www.cgs.org.cn
邮箱:dqwlnh2008@126.com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08年4月8日
终身
北京 马利华 常利军 张启文
天津 田立新
广西 张玉池
本届
北京 赵 亮
“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候选人的通知
2008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和“顾功叙科技发展奖”已开始推荐和报名。其宗旨、原则及实施细则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网址: HTTP:// www.cgs.org.cn (会议与活动栏目)。请各专业委员会、各地方学会、各位理事积极推荐,各位会员积极报名。今年的推荐和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以邮戳为准)。有关材料报学会办公室。两奖实施细则、候选人推荐表等均可在网上查询。
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
电 话:010-82998257 68729347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cgs@cgs.org.cn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08.3.28
本刊2007年第4期(总第97期)第8页《2008年学会活动计划表》(草案)中,第12项“海底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中的地点更正为“杭州”。特此更正。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08年
第1期 总第98期
主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 辑 出
版:《会讯》编辑部
主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枫
邮 编:100029
发 行:苏 枫
地 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 系 电 话:010-82998257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 子 信 箱:cgs@cgs.org.cn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