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84期

本 期 目 录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摘登)     

学会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纪要     

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续)    

学术交流

第十九届年会“计算地球物理”、“地球介质各向异性”、“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

     “地球电磁学及其在深部结构、资源、工程勘探和减灾方面的应用”、“城市地球物理”、“岩石断裂力学

      与地球物理实验”、“重力与地球动力学”、“同位素水文技术的应用及理论研究”专题会纪要  

东部地区第十二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纪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学术讨论会暨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会议纪要 

水库堤防安全检测、监测、管理与除险加固新技术应用讲座研讨会 

地方学会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科技信息

民间组织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部有新招 

    建立促进高层次科技兴贸组织 

    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科技信息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交流会 

科学园地

评估原始创新的若干问题 

   

热烈祝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 

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50周年 

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召开 

沉痛悼念我会荣誉理事陈永龄院士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用地球物理》杂志问世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第三号通知 

 

本 期 内 容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摘登)

一、关于传达中央书记处对中国科协工作的指示

中央书记处听取了中国科协党组关于2003年工作汇报和2004年工作请示后,指示如下:

1.要充分发挥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努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2.要充分发挥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为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新成绩;

3.要充分发挥科协在与国内外学术广泛联系方面的作用,努力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

4.要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谱写新篇章;

5.要进一步加强科协的自身建设。

二、关于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情况汇报(略)

三、关于非国有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在新形式下继续加强同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科技人员的联系,并建立相关的科技工作者组织,不断扩大科技工作的覆盖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关于中国科协申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情况的汇报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今年5月10日开始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会议对中国科协的申请无争议通过,会议决定给予中国科协“特别”咨商地位。这一决定尚需在7月份经社理事会会议上得到确认。 

 

学会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纪要

    2004年8月13日至8月25日通过信函方式召开了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经21位常务理事充分酝酿、讨论、审议和签署意见,一致通过了如下决定:

1.从2005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会费标准和会费收缴办法。

2.增设学会分支机构“军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并责成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刘代志博士负责筹备工作。

3.为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学会建立专门机构——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或培训中心、会议中心),责成吉林大学李舟波教授负责筹备。

4.接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两单位为我会主要支持单位。

5.投票增选孙升林博士、王小牧博士为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0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研究(续)

4.环境地球物理学

环境地球物理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类科学中唯一能在地面遥测地下污染物和环境变化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今后十五年使环境地球物理在我国普遍应用,是控制地下污染不可缺少的依赖学科,使环境科学更趋完善,也是地球物理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交叉于环境学与地球物理学之间,充分发挥着双学科的优势,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第一类环境问题、地下渗漏问题等的强大压力,迫使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快速发展。用地球物理方法了解地下环境问题可以快速确定出地下环境异常的范围及位置;变化速度及方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分布状况;灾害性活动的预警预报等。

我国环境地球物理起步较晚,尚未得到普及,还有许多基础问题需要研究,现有的探测仪器不理想,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地球物理的迅速发展,我国无论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方面,还是仪器研制、软件开发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发展。总的讲做的工作还比较少,还没有被环境界普遍认识接受。

 

5. 地球物理信息技术

1)网络技术方面:建设地球科学和地球物理信息网络环境。地球科学和地球物理网络环境是指通过高速信息网络将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地球物理观测和探测数据信息、超级网格计算、网络信息等资源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大规模、跨地域、跨学科的实时多媒体交互、网络实验、科研仪器、科学观测、探测设备及大型计算资源共享的全方位网络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地球科学和地球物理网络科技环境的建设是在信息时代发展地球科学及其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速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资源共享、服务的基础平台。它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研究条件和技术开发,变革科技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地球物理信息网络的建设包括地震、地质、海洋、石油、物探等行业的网络建设。它的建成将为国家提供地球物理信息高速公路,使国民经济建设和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将极大提高地球物理数据共享水平,使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从而提高地球物理研究水平;将地球观测基础科学数据提供给全国和世界共享,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环境及国防建设做贡献。

2)信号处理方面:发展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是通过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处理,获得符合人们所需要的信号形式。它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未来的十五年时间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得到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在自动控制、通信、应用地球物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将获得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信号,从而推动地球物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所以在研究地球物理问题时要发展和利用国内外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6.空间物理

学科发展趋势

1995年和1997年,美国相继制定了"美国国家空间天气计划"的"战略计划"和"执行计划",准备用10年或更多的时间建成完整的空间天气监测体系,在物理研究和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集合性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完善跨部门的预报系统,发布常规与可靠的空间天气预报。欧洲和日本随后也制定了各自的"空间天气计划"。

上世纪90年代国际空间局协调组 (IACG) 组织了规模宏大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ISTP),实现了对日地空间的综合观测。ISTP的十几颗卫星多次在太阳爆发以后,观测到依次发生的空间天气链锁变化及其效应,并且发现这些链锁变化包含着一系列人类尚未认识的物理过程。2000年7-8月,Cluster星簇发射成功,开辟了探测空间三维小尺度结构的新世纪。

面对21 世纪的新形势,NASA率先制定了2000-2020年"日地链锁计划"(Sun-Earth Connection),确定了"太阳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地球空间对太阳变化的响应"及"太阳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三个重大研究方向。不久前IACG 提出了本世纪初最大的国际空间研究合作计划:"人类与日共存"计划(ILWS)。参加ILWS的有ESA Cluster 卫星簇、NASA"磁层多尺度" 卫星簇和其他6颗卫星。其他空间国家已经或即将加入ILWS。IACG已向中国航天局发出热情的邀请,并获得了积极的响应。日地空间天气链锁变化的研究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综合来看,2000-2020年学科发展的趋势是:

1、空间天气的研究和预报是国际竞争的热点,已发展成为国家行为。

2、空间天气的研究和预报以日地链锁变化的探测为基础,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观测体系将日趋完善。观测、理论和模型研究将紧密结合。

3、日地空间的观测、研究将和行星空间探测与比较行星研究配合进行,相互促进。

4、在空间探测方面的发展趋势是:

  发展小卫星星座探测技术,观测小尺度三维结构,区分时-空变化;

  建立大尺度的星座观测体系,实现立体和全局性的观测;

  发展轻小型的场和粒子探测仪器和各种成像技术;

  发展近太阳、深空和低电离层、热中层探测技术。

5、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合作也日益扩大。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完成空间天气观测和研究的任务,国际合作是必经之路。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的资助和组织下,我国学者在太阳风湍流和加速、行星际扰动传播、磁层顶磁重联、磁层亚暴和磁层顶不稳定性、电离层扰动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进一步开展空间天气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地面观测方面,我国已设有全国性的地磁与电离层台站网,初步形成了北起漠河南至南极的观测链。在卫星探测方面,我国已先后发射了4颗实践系列的科学实验卫星、两颗气球卫星。我国具备了研制空间天气探测仪器和卫星的能力,但探测水平相对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空间天气研究的要求。

空间天气作为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优先领域,正在快速起步。1999年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牵头提出"国家空间天气战略规划建议"。 2002年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将空间天气列为重大研究计划。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已先后启动。1997年6月中央科教领导小组确立"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子午工程")为国家第二批重大科学工程。2000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 先期启动。2001年7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和ESA签署了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双星和Cluster 星簇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空间六点观测星座"。中欧合作将使我国空间探测水平获得跨越式的提高, 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封锁,提高我国作为空间大国的国际地位。

目标:深入研究影响日地空间天气的链锁变化的物理过程,揭示地球空间暴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机理,研究日地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日地空间天气的链锁动态模式和物理与数值预报模式,为航天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

 

三、战略重点(统帅性科学技术、战略性科学技术、关键性科学技术)

1.地球内部物理学

战略重点是利用现代数字地震观测和探测技术和其他地球物理手段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及演化,力争在观测手段及技术、强震孕育区的构造特征、碰撞带演化过程、盆地沉降机制、地幔深处间断面性质、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地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等重要的地球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为此,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先研究领域:

1)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区构造特征的探测

利用地震测深技术,结合大地电磁和地球重力探测技术,解剖强震发生和强震危险区的构造环境和震源区细结构;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强震孕育发生的构造标志或特征,从震源区细结构和孕震环境的角度深化强震发生的机制。我国大陆的强震孕育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地区。

2)大陆碰撞带结构的成像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海洋岩石圈作为一个整体俯冲到上地幔甚至核幔边界,而陆—陆碰撞过程较海洋岩石圈的整体俯冲复杂得多,全球板块构造理论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需要对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结构进行探测和成像,取得碰撞带深部构造的高分辨的图像。

3)大陆盆地结构的探测

利用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阵成像技术,揭示盆山边界、盆地下方及其邻区岩石层乃至软流层的结构和构造;利用地震测深剖面、地球重磁场的探测和反演结果等,揭示盆地地壳结构构造特征。据此推断盆地形成的深部过程和作用以及现今状态,深化对盆地沉降机制的认识。

4)地幔深处间断面性质的探测

利用密集分布的地震观测台站和观测系统的特性对地球深处间断面产生的地震信号进行有效提取,从而得到地幔深部间断面、核幔边界等的几何特性和物性参数。探索深部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深部物质组成和各圈层之间的耦合关系。

提高高温高压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加深对地球深部介质物理性质的认识,探索地球深部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其力学特征。

5)完善地球物理观测技术

提高地球物理观测设备技术水平,高科技含量。保证观测设备,特别是流动观测设备,在各种条件下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行大规模的地球物理观测,完善对探测地球内部结构所要求的观测系统,保证探测资料的完备性。

6)地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

在充分积累了大量观测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地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有了更好的约束条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就更大。这种数值模拟是我们认识地球内部物理过程所必需的,因为现今的探测结果代表了深部过程的最终结果,其形成和演化过程需要通过动力学模拟得以解释。随着今后十几年计算设备的改进和计算方法的完善和发展,数值模拟将会在我们认识地球深部物理过程的研究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在上述研究领域中,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是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水平、资料处理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程度。

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测水平要求有先进的设备作为保证,并通过完善的观测系统得到足够的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这是能对地球进行高分辨率透视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发展资料处理方法,对特定的深部结构进行高分辨成像,并结合高效率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使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2.勘探地球物理学

1)装备技术

研发满足国内外业务发展需要的特种装备,降低成本、突破国外公司的技术限制,钻机、运载、可控震源及高精度检波器均是勘探装备发展的方向。

过渡带仍然是今后油气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在过渡带地区进行地震勘探受到设备的制约较大,因此开发过渡带地震勘探装备的前景非常好。国外设备制造厂家也是不断地改进采集系统的能力,使之采用一种采集系统,配上适应不同环境的地面电子设备就可以完成从陆上到海上的数据采集作业。对用户而言,既提高了地球物理服务能力,又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为此,发展系列沼泽运载底盘系列、浅海运载底盘/运输设备、仪器系统及辅助设备(海底电缆)研制等均是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

目前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和一些数据采集准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本很复杂的系统目前变得非常轻便、简单,最重要的是设备采购成本急剧下降,这就给物探技术向工程领域延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1)陆上采集技术

复杂区地震勘探是物探行业的发展方向,唯有通过系统地归纳总结复杂区的勘探特点,深入地开展复杂区表层调查方法研究,特殊地表区(山地、黄土塬、大沙漠等)激发接收问题的量化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复杂区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随着油气地震勘探向开发地震领域的不断深入,地球物理勘探精度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国外地球物理公司广泛的开展和试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时移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井间地震技术、三维VSP技术及陆上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等,并开发了相应的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软件,极大的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因此,开展开发地震技术将在较长时间内是地球物理行业研究和发展方向。

2)海上采集技术

全力发展滩浅海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突出特色;完善M4C处理解释技术,突破M4C技术发展瓶径;适时发展海上OBC地震勘探技术,为长远发展进行技术储备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向深海拖缆技术发展。

国际滩浅海勘探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技术装备的发展,作业队伍需求呈增长趋势,由于所处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不同,使得国外滩海过渡带地震勘探必然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因此要加强国外目标市场特殊技术需求的研究,发展有针对性的技术,为开拓国外滩海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3)井中和井间采集技术

3C-3D VSP地震采集技术、井间地震技术等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井中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形成实用性强、专业性能强、能处理多波多分量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色属性的综合性技术。所谓综合性是指不应将井间地震、VSP、随钻地震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数据处理研究分开,宏观上共享技术的共性,微观上开发研究特色技术。使这些技术能相互配套同时各具特色。

3)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地震勘探总的发展趋势是:时间域向深度域发展;二维向三维发展;三维向四维发展;声波向弹性波发展;单一地震波向多波发展;各向同性向各向异性发展。在这一发展中,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各个学科的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综合考虑地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是人们谈到的"一体化"问题。地震数据处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

4)地震数据解释技术

通过加强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三维可视化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手段,加强复杂构造模式与地震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构造解释方法研究、小幅度平缓背斜油气藏的精确圈定技术、地层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岩石物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复杂储层横向预测技术、油气层检测技术以及剩余油监测技术等研究提高钻井成功率。

5)软件技术

开展复杂山地3D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开展在PC-CLUSTER机群上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如:3D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保持振幅的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开发AVO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海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高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和静校正技术的效率、精度和实用性;继续开展多波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的研究;研究压制多次波的配套技术;跟踪时移地震技术和属性分析技术;波阻抗(AI和EI)反演技术的发展正走向AI与EI、AI与AVO结合的道路;

6)综合物化探技术

综合物化探科研及技术开发目标是重点形成两方面技术:

1)在复杂地表、地质目标区:深化复杂区三维勘探技术、复杂区高精度三维重磁方法研究,三维可视化软硬件环境开发。

2)加强研究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开展预测油气边界的非地震方法:化探、自然电位、电磁测深、复电阻率法,井下电法、井中重力等。

7)对公海和南极的资源调查,不仅是显示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领域,也将是21世纪国际争夺资源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海洋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系统。

8)航空物探和遥感,具有快速普查评价的优势,也应加快发展。

 

3.地球电磁学

1)基础研究:原创性、创新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城市基本磁场和人文磁场噪声背景场及其变迁研究。

2)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超浅层探测技术、超深层探测技术;大功率人工源电磁技术(如ELF-SLF等观测技术);可能对生产和建设产生关键作用的研究项目;环境电磁、灾害预测等地球电磁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系统性对地球系统全空间研究体系。

3)电磁仪器和软件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自主研发和制造的电磁仪器及其产业化;自主产权的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三维电磁反演和三维成像技术研发。

4)发展军民两用的新技术:军事通信和地球电磁新技术的ELF-SLF大功率人工源发射设施建设;地球电磁及远红外卫星系统;地面电磁台网等建设。

5)高精度化电磁方法研究:新型电磁观测系统、处理和解释方法的研究。

6)基础数据库建立:建立具有不同程度的地壳、岩石圈、资源分布、灾害分布等的基本图像和数据库。

优先领域:高精度资源电磁勘探及其成像技术研究(有源、无源);

有源大功率ELF-SLF电磁发射台以及接收台网系统建设和与其相关的研究;

浅层、超浅层的工程勘探及其新方法研究,高精度电磁观测系统和软件开发;

地球动力学和地震深部机理研究;

电磁、远红外观测卫星研究;

大地电磁测深网(Network-MT)观测研究;

与人类、生物安全性相关的电磁环境研究;

电磁仪器、软件研发和商业化;

交叉学科研究(地球电磁学与无线电物理、空间物理研究以及地球内部各圈层交叉研究);

灾害预测和基础数据库建立。

 

4.环境地球物理学

应用基础研究:环境问题主要是浅层问题,但要求分辨率高,要求能区别不同物质、不同含量的空间分布。有的要根据不同物性特征追踪污染物的来源。

环境污染物质的物性特征过去研究很少;环境污染物质在地下(水)的含量可能很少;引起的异常很弱;不同污染物质的物性差别有的并不明显;因此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都不完全相同于现有的物探方法。需要进行理论研究,探测技术研究。总之,需要对应用基础进行研究。

应用研究: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环境问题,检测监督水污染状况,尤其是人类直接饮用的地下水污染状况,是环境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为寻求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学的结合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近年来组织了部分科研人员在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在水、工、环类的工程治理方面、在江河湖海的污染以及垃圾填埋场渗漏检测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尤其在探讨垃圾填埋场大范围内污染渗漏状况的快速检测方法中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根据实践中的体会,对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地下渗漏污染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必须对各类复杂的污染源进行及时检测,以控制住通往地下水的关口。通过对地下渗漏污染检测任务,可以以点带面,带动环境地球物理其它各项工作。由于检测工作量巨大,还必须对前沿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试验,积累符合特种需求的检测参数。

2)地下水污染追踪技术研究

控制地下水污染发展的关键,是能准确找到地下渗漏的污染通道,即通往污染源的详细路径。只有摸得准,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置效果。而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借助于环境地球物理方法。

3)环境地球物理检测队伍的培养

为了改善我国当前的环境质量,必须普遍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让更多人拿起环境检测武器,主动监督当地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必须培养起一只强大的环境地球物理检测队伍,使专业人员带动与民众参与相结合。这是真正彻底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唯一出路。

4)地下渗漏污染处置技术研究

地下渗漏污染检测之后,还必须跟上污染处置技术。由于污染处置难度较大,必须系统收集研究国内外的处置方法的技术资料,研制处置材料,积累处置经验,并进行现场示范。

5)辐射环境的检测及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楼群建筑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各地。但是建筑材料的放射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市场销售的各类建材,大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订的分类控制标准,按我国石材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和公众接受天然辐射源照射限制水平,将石材产品划分了放射性类别等级。对建筑物的放射环境进行检测处置,也是环境地球物理的研究内容之一。

 

5.地球物理信息技术

1)网络技术方面

在利用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实施以网络协同环境、网络试验环境和网络计算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球物理网络环境建设,开发或整合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支持地球物理网络科技环境应用的关键技术,建成基于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跨地域、实时多媒体、交互式协同工作环境和科技资源共享环境及其地球物理研究网络和地球物理观测网络应用环境,建立地球物理虚拟观测台站和网络,建设数据高速传递、海量存储和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的超级计算网格。力争通过网络科技环境的应用,促进我国地球物理研究方式和地球物理应用开发的革命,为地球外层空间、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地球深部构造的基础科学研究、地球物理应用研究和地球物理勘探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球科学和地球物理网络科技环境和应用环境,实现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2)信号处理方面

1)强干扰背景下微弱地球物理信号的提取:石油勘探中微弱S波提取、核爆识别中微弱核爆信息的提取、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信息的提取等;从而获得高分辨率地球物理信号。

2)重叠地球物理记录的分离:这是地球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在核隐蔽技术中就有将小爆破置于大爆破前几毫秒,使得记录信号的振幅减弱,从而达到核隐蔽的目的。因此重叠地球物理记录的分离不仅对研究地震震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核侦察也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其内容包括:重叠核爆破信号的分离、多重震源破裂过程的分离、多重震相分离等,例如,SKS与S、PSK与P的分离等。

3)浅层(h<500米)地震勘探新方法的研究: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城市建设。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是城市地球物理问题。而城市地球物理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浅层地震勘探、城市地震活动的监测与预报以及与城市周边的矿山开采等。由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为活动具有干扰大信号弱的特点,因此在浅层地震勘探、地震及矿山开采监测中信号的强干扰和非稳态、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非成层性,因此要求发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信号处理技术。

4)核爆破与地震的识别:未来核试验中地下核爆的当量越来越小,因此核监测的重点目标是小当量核爆(ML<2.5)。要求采用新的有效方法迅速有效识别地下核爆与天然地震。

 

6.空间物理

1)太阳剧烈活动的产生机理

太阳剧烈活动是空间天气的起源。关键研究课题有日冕物质抛射、耀斑高能粒子加速和太阳风高速流加速的机理和过程等。

2)太阳扰动在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与演化

太阳扰动通过在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影响地球空间。关键研究课题有磁云及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行星际激波及高速流共转作用区的形成与演化等。

3)地球空间暴的多时空尺度物理过程

地球空间暴是产生直接危害的空间天气。关键研究课题有不同行星际扰动与磁层的相互作用及地球空间不同的响应特征,磁暴、磁层亚暴、磁层粒子暴、电离层暴、热层暴的机理与模型,中层大气对太阳扰动的响应的辐射、光化学和动力学过程等。

4)日地链锁变化中的基本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日地链锁变化包含尚未认识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关键研究课题有无碰撞磁重联、带电粒子加速、无碰撞激波及空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与反常输运的机制与过程等。

5)日地空间天气物理与数值预报模型

主要研究日地空间天气链锁变化的各层次及集合性预报模型。

6)日地链锁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研究空间天气与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损伤效应、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空间天气与人类在太空的可居住性等。

    主要支撑体系: 建立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完整的空间天气立体探测体系:

1)空间天气探测卫星系列 (TC-)

TC-1、TC-2按时与2003年12月和2004年6月发射,作为中国参加"与日共存"计划的第一阶段项目;

实施"空间风暴"计划,由TC-4、5、6 组成"空间风暴"卫星群, 于2006-2012期间研制、发射,作为中国参加"与日共存"计划的第二阶段项目。

2)空间环境科学实验小卫星系列与空间天气搭载探测

继续实施空间环境科学实验小卫星实践 (SJ-) 系列;

研制高性能和轻小型场与粒子探测器和各种成像仪器,在应用卫星系列上连续进行搭载探测。

3)实施月球探测、天空实验室及太阳望远镜计划。着手准备环火星探测计划。

4) 建立多手段的空间天气地面综合观测台站网链

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子午工程):建立与完善我国东经120° 漠河-北京-武汉-海南-南极站综合监测链,主要观测设备包括各种雷达、地磁和地磁脉动仪、电离层数字探测仪、宇宙线中子堆等。在此基础上推动沿相同经度经俄国跨入西半球的"国际空间环境子午圈计划"和建设中低纬地面综合地面观测台站链。完善已初步建成的中美合作中国大陆地磁脉动观测网(共有24个台站)和GPS全国多点观测点联网。

5)建立跨部门的"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6)建立跨部门的"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分析、预报和服务中心"

该中心负责空间探测数据传输与管理、空间天气预报模式的鉴定与实用化,负责日地空间天气的常规与重大事件预报。

分阶段战略目标:

1)2010年

双星与Cluster 六点观测和ILWS 第一阶段联合观测获得原创性的新发现。中国争取成为"国际空间局协调组"成员国。

在日地空间天气链锁变化物理基础和关键问题方面获得若干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发展我国自己的"太阳剧烈扰动及其在行星际空间传播"和"地球空间暴对行星际扰动响应过程"整体性的数值模拟模型。

TC-3、4、5 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争取在下个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发射,参与ILWS 第二阶段联合观测。SJ-6研制和发射成功。空间天气探测器研制取得进展,完善在各类应用卫星上的搭载探测系列。

初步完成"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建设及中美合作中国大陆地磁脉动观测网的完善。基本完成GPS全国多点观测网联网。

建成"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分析、预报和服务中心"筹备完成。

2)2020年

建成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空间天气立体探测体系。

ILWS 第二阶段联合观测进一步获得原创性的新发现。我国作为空间研究强国的地位获得国际公认。

发展我国自己的"日地空间天气链锁变化" 整体性的数值模拟模型。在日地空间各层次天气过程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集合性的日地空间天气整体的物理和数值预报模型。 

"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地球空间天气分析、预报和服务中心"运转正常,向公众和国家提供准确的空间天气常规预报和重大事件的预报、警报。

着手开展环火星探测计划。我国行星空间探测与比较行星研究与日地空间天气的观测、研究相互促进。

 

7.海洋地球物理

1)深海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2)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资源的地球物理探查研究。

3)海洋前新生代油气资源探查开发。

4)海洋环境调查检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

5)海洋地球物理高新技术。

 

8. 巨灾预测与重大环境变异

巨灾预测的战略重点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大震预测和年度性的特大洪旱预测以及巨灾链的预测。我们的预测研究方法着重于"综合性"和"确定性"。之所以强调确定性预测而不强调概率性预测是因为巨灾的概率性预测是一种在时间上的概率分布预测,人们不好防,另一方面巨灾的样本比较少,不好用概率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强调的"综合性",即强调用物理学观点去研究各种灾害的共性和互性(当然也有个性),并研究如何对策,这在学科上可概括为"灾害物理学"。在灾害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内要开展特别强调"结构论"的研究,即致灾系统是有结构的,该结构的各部分有自己的功能,联合起来又有系统的总体功能。气象灾害的成因如此,地震灾害的如此,黑子大爆发的部位也如此,都有一定的成因结构。

 

四、保障措施(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条件、教育水平、科技投入等)和对策建议

建立中国陆、海、空立体(高空、大气、海洋、固体地球)综合地球物理观测系统,建立资源共享数据库和数据处理、分析解释与应用、服务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单一学科的深化,而且会大大推进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发展,通过各圈层和圈层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掌握地球各种现象的孕育、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认识地球、服务人类社会。

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设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实施计划、进行任务分配、进度监督与成果审查以及经费运作(申请、分配、使用)。其人员组成应包括综合科技管理专家、社会经济专家、综合地球科学专家和各专业学科专家。

1.多学科高水平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工作是要人去做的,科学问题提出的再合适再明确,技术设备条件再改进,资金投入再多,没有高水平的综合性和专业人才也是不可能出大成果的,解决不了提出的科学任务。培养和使用高水平综合性人才是今后中国大陆动力学获得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科学管理和领导者的素质也是一个大问题,如何才能突出重点,抓出大的成果来仍然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集中优秀的研究队伍,汇聚先进的观测设备,进行有效的组织,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

2.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吸引和引进世界一流科学家到中国交流和合作,引进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到中国进行科学研究,以迅速提升我国地球电磁研究整体水平。加强纵横向交流,加强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学习,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完成对国内、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缩小与世界的科技水平。这些是保证发展的基础。

3.数据共享与成果推广转化

随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开展我国将获得大量的各种数据,此外国际上也有许多数据可以共享,我们要推动中国有关数据库的建设,推动中国地学家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中国及其它地区的大陆动力学问题,参与地球整体对比研究活动。

建立国家地球物理高效能计算虚拟中心:即有精干实体中心,发展计算和编程先进技术、源码公开、程序模块化、便于维护发展、界面友好、科学计算结果可视化、涵盖全国的网格计算网络。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科研计算程序共享。

发展地球物理高速信息网络,提高公共信息网和行业内部的信息网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的效率。

4.组织国家队

把国内具有实力的科研、教育和企业等部门组织起来,既增强力量,又避免重复;防止部门保护主义和项目垄断行为;建立有效的机制避免重复性研究,加强研究中竞争机制的建设。

5.加强学科交叉

地球结构、资源探测、环境监测三部门领域的结合。各方面技术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补充,提高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识;固体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交叉;地球物理和无线电物理的交叉等;充分利用各学科现有基础,发挥各自的长处,促进学科的交叉。

6.发挥专家、科学家的作用

从项目立项、实施和分工、技术监管、成果论证和验收等方面,形成专家负责的良性循环,减小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干预。

7.加大资助强度

保证重点,保证攻关单位集中精力,加强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学术交流

 

第十九届年会专题会纪要

第十六专题:计算地球物理

本专题提交年会论文34篇,年刊录用34篇,年会做报告13篇。

主要成果内容包括:

1.成果反映了当前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前沿学科研究物理学理念思维创新特征。

1)研究对象介质完全3-D不均匀性,弹性,非线形弹塑性的,普遍,真实性特征。

2)介质结构模式化。

3)数值模拟与计算的严密的数学物理研究方法特征。

4)定量的数值结果。

2.地球物理成果:

1)创新实现了拟牛顿法的面波频散反演地下层状结构。

2)推出了新的水平分层介质中零误差的两点快速射线追踪新方法。

3)提出了复杂地形表面情形下的高阶差分法的自由表面条件解法。

4)用错格实数傅立叶变换拟谱法数值模拟研究创新了反射图象的时深转换计算。

5)推出了地震波场复杂地形矫正理论及快速计算方法。

6)创新了在粘声介质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与补偿方法。

7)数值实验研究论证了在不同结构条件下反射反演精度和分辨率。

报告会讨论气氛热烈,年轻后生唇枪舌箭,两鬓挂霜的教授博论群芳。答辩人以舌战群英的高姿,将报告会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推向一浪高一浪的科学殿堂。

计算地球物理是与物理学,算学,定量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科联系密切的学科,计算涉及地球物理的各个领域。代表本世纪地球物理前沿方向之一。因此,报告会建议成立计算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推进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第十七专题:地球介质各向异性

本专题提交会议论文23篇,年刊录用23篇,年会做报告2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理论部分:任意空间取向TI介质速度和偏振解析解,各向异性时距反演裂隙层反射、3D3C正演及观测解释、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相关套管井应力诱导各向异性。

2. 实验:晶体定向排列力学成因,储层孔洞物理模拟。

3.观测解释:三分量反射去噪,宽角反射各向异性成像。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提出套管井孔应力集中诱导井附查各向异性聚变场分布及预测水平主应力的可能途径。

2. 提出任意空间取向TI介质三类体波速度—偏振解析解。

3. 物理模拟晶体和孔洞得到新的研究成果。

4. 发展3D3C理论方法提出预测某层系列裂隙发育带新途径。

5. 陆地三分量反射压噪处理取得新进展。

6. 由宽角地震资料解释地壳各向异性。

 

第十八专题: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

本专题共收到会议论文28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8人。与去年和前年的年会相比,参加交流论文的水平高、数量大、涉及的地域和学科更广、内容新且有了较大的拓展。研究地域有东北、华北、青藏高原、川滇、海南以及周边国家;研究手段丰富,有深地震测深、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地震深反射、重力、古地磁等方面的各种传统和新近发展的正反演算法和解释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法;既有块体结构、物性方面研究,也有块体状态、运动变形方面工作。本专题会议发言精彩、讨论热烈,不完全统计参与会议的人数达200人次以上。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专题会议交流论文涉及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利用人工地震测深方法研究我国大陆不同块体内部及边界的结构、物性;2、利用天然地震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和数字化台网观测数据,用接收函数和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技术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构造成像和各向异性、物性;3、利用重力、古地磁数据推测岩石圈内部重要区域的深部状态和重要块体的运动与变形;4、利用形变数据做约束模拟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变形特征;5、新计算方法、新反演方法和新解释方法的研究。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台地壳上地幔块体的内部结构物性分布及主要构造边界深浅关系以及可能的动力学含义。

2. 华北及其重要构造带地壳低速层及壳幔过渡带分布及其构造含义。

3. 其它地区(长白山和镜泊湖火山区、扬子板块、川滇地区、海南地区等)地壳上地幔结构和运动变形。

4. 接收函数研究壳内各向异性,反射率波形反演算法,小波包分析深地震测深数据发现莫霍反射震相高频信息。

 

第二十专题:地球电磁学及其在深部结构、资源、工程勘探和减灾方面的应用

本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21篇,年刊录用21篇,年会做报告1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地球电磁场研究的前沿与综合评述 

特邀报告“澳大利亚地磁台网观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澳大利亚地磁台网测量技术、处理软件、重要参数确定与模拟分析、地电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地球物理武器:解读HAARP”。“多尺度电磁勘探技术分析”

2. 深部电磁测深研究与成果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电性与“低阻层”的成因分析”(赵国泽等)和“中国东北辽宁和吉林的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汤吉等),两篇报告对壳内低阻层的异常特征与成因、板块俯冲、地幔过渡带等电性模型作了分析,并介绍了NETWORK-MT测量新技术及其结果分析。

3. 地球电磁学模拟 

地球电磁学模拟是本次报告的热门论题,包括物理模拟和数字模拟有8篇论文:“交错网格三维有限差分MT正演计算”(王家林等)、“评价断层错动时电荷空间分布的理论模拟”(黄清华)、“三维各向异性介质电磁测井的响应分析”(沈金松)以及“坑道内金属管道对电阻率测深影响的数值模拟”(黄俊军)等是有一定代表性并结合了实际或试验的新成果。“野外人工塌陷断裂视电阻率变化试验”、“稳定电流场电位反射系数”和“三维大地电磁场的图像性质研究”等成果也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

4. 油气电磁法 

本期有两个相关报告作了交流,其中“电磁法油气探测技术综述”(孙卫斌)依据油气田基本响应模型分析,用大量实例给出了重、磁、电方法油气勘探的实例分析。同时,对重、磁、电、震综合解释进行了实例分析论证。“塔里木盆地MT勘探技术的应用”(李同彬)分析了在塔里木塔东南的山前凹陷、逆掩推覆以及复杂构造MT反演实例,提出了深浅结合的解释思路,分析了复杂构造区重、磁、电、震综合建模的重要性。

5. 资料解释新技术 

由陈明生教授所作出“瞬变电磁场资料的联合时-频分析解释”提出了一种将时-频分析方法用于资料解释,采取时间-频率域同步反演方式,既增加了信息量,又提高了解释的可信度。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提出了电磁勘探的新思路、新方向,如地球物理武器、多尺度电磁勘探以及电磁法时-频域反演解释等。

2. 深部地球电磁有新进展:地壳、壳幔和上地幔采用了新技术,研究有新内容、新成果。

3. 地球电磁学数学模拟、物理试验等热点问题是推动方法进步的主要手段,也是本次年会专题的重要特征。

 

第二十一专题:城市地球物理

本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8篇,年刊录用8篇,年会做报告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提高城市浅层物探抗干扰能力和分辨率:陆地声纳和微电测深的实际效果展示了浅层物探方法抗干扰能力。

2. 城市活断层物探方法:开展了多种物探方法的试验研究,详细地讨论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对活断层探测中物探方法的组合优化提出了一套流程。

3. 城市埋藏物探测:用高精度磁测寻找地下埋藏炸弹等物品的试验检测和实地调查,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4. 城市灾害救助:全面介绍了基于光学、声波/振动、热红外原理和技术等灾害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代表国内一个新时期城市生命救助发展方向。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通过报告和讨论增强了城市物探信号采集抗干扰信心,提供了抗干扰方法思路。

2. 认识到活断层物探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和目的要求,提供有效、价廉及实用的物探组合。

3. 对掩埋体的探测精度的提高,以及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有利于浅层探测方法的整体发展。

4. 灾害生命救助系统的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第二十二专题:岩石断裂力学与地球物理实验

本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8篇,年刊录用8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断层破裂与地震过程的实验研究。

2.岩石变形破裂及相关物理现象的监测实验研究。

3.矿山地震监测。

4.层状介质超声波速传播规律。

5.地壳强度剖面及其对地震发生的意义。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岩石破裂和断层摩擦实验给出了与强震发生相关的岩石破裂与断层滑动规律,深化了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地球介质影响规律的认识,并指出了在地震监测、预测方面的潜在应用。多组断裂组合条件下的破裂规律有助于深化强震发生过程的认识。

2.结合华北地区典型构造分析了地壳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给出了花岗岩脆—塑性转化深度,并与强度深度进行了对比,考虑余震期断层周围介质的加载特征及应变速率对断层摩擦强度的影响,给出了余震深度的分析结果,对深化强震发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实验研究了韵律层结构对弹性波波速和波形的影响,得出韵律层结构对波速有明显的影响,垂直透射波的波形与韵律层的结构也有密切关系,对于确定长波成立条件、岩石圈结构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4.介绍了抚顺矿山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和应用情况,并利用小波变换对矿震波形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开展矿山地震研究与预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5.实验测试了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和微波散射规律,得出了岩石和混凝土类材料微波散射强度随应力显著变化,岩石在临近破坏时才出现快速升温并与内摩擦有关。

 

第二十三专题:重力与地球动力学

本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17篇,年刊录用17篇,年会报告2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卫星星力探测技术与理论。

2. 重力与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3. 重力时空变化监测与解释。

4. 重力与地球内部动力学。

5. 重力潮汐观测与研究。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利用目前卫星重力CHAMP数据求解地球重力场得到了初步结果。

2. 发展了计算重力异常与大地水准面的一些新方法。

3. 在大地水准面异常与壳幔世界地震波速异常,重力变化与地震地壳隆升解释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二十四专题:同位素水文技术的应用及理论研究

本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23篇,年刊录用23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同位素水文技术在水文循环和水资源评价管理中的应用。

2. 人工示踪技术在大坝、地基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研究:例如在鄂尔多斯盆地、关中盆地、黑河流域都开展了大量的同位素研究工作。同时还应用了一些新的地下水测年技术。如CFCs地下水测年方法。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与地下水转换点。Jeffrecs Turner在讨论会上介绍了同位素技术在河水和湖水与地下水活化关系中的应用,说明同位素水文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应用广泛。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通过同位素水文技术方法研究对巴丹吉林沙漠中地下水、湖水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对海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 CFC方法是一种新的地下水测年方法。对于以后在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专题介绍加深了这一方法的认识。

3. 在关中盆地地热水研究中,同位素技术对地热水成因提供了新的依据。地热水气偏移现象发现对地热水成因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参数。

4. 鄂尔多斯盆地大量同位素工作的开展,对该区水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指导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5. 正在开展的黑河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中应用了大量同位素技术,初步圈定出了一些地下水补给河水地段。

6. 同位素人工示踪技术在大坝、地基中应泛用、解决了许多实际工程问题,专题介绍说明了这方面的进展。 

 

《东部地区第十二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纪要 

    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办,中石油大港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海上勘探事业部联合承办的《东部地区第十二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0日至24日在杭州举行。中石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属的26个单位近2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石油物探界的团结。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东方公司董事长王小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李绪宣,还有大港油田公司吴永平副总经理、物探局原局长钟辛生、物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钱荣钧、陈小宏、大港油田公司总经理助理熊金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助理郝会民及石油勘探界著名地球物理、地质学家孟尔盛、袁秉衡、程金箴其他各单位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以及其它一些老、中、青专家,参加了此次盛会。王小牧主任和吴永平副总经理、海上勘探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波分别致开幕词和欢迎词。这次研讨会,无论从论文投稿数量、质量和参加会议的人数都创了历史新高,每个分会场每天都有众多的结合石油勘探的精彩科研报告吸引众多的代表认真进行交流,这也说明,只有依托各团体会员单位技术领导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学会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也进一步证明,学会只有不断的服务各团体会员单位科研勘探,提供高水平的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或难题的研讨会或学习班,学会才有牢固的发展和扩大的基础。

这次技术研讨会,先后共收到论文近129篇,编入论文集68篇,在分组会上宣讲67篇。论文大都围绕东部地区地震地质条件下的物探技术。大会共有九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会议第一天钱荣钧副主任就地震勘探中采集和接收技术结合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作了"地震勘探基本问题探讨"发言;石油大学陈小宏教授做了"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胜利油田周建宇做了"井间地震勘探技术";石油大学刘洋教授做了"各向异性研究"。还有程金箴、杨长春、甘利灯、曹孟起、冉建斌等5位专家做了典型高水平的发言。

这次会议是一次跨地区、跨部门的物探技术研讨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科研、院所的同行们,共聚一堂、携手合作,大家无所顾及,开怀畅谈,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传送信息,共同探讨关心的勘探地球物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内石油行业重组和专业服务公司重组后,任何行政部门都不能替代学会组织发挥这种特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充分反映了同行们对提高地球物理技术水平的关注,体现了对学会工作的积极支持,反映了学会组织的凝聚力,也使我们更加感到学会工作的责任。未来,学会在新的形势下,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努力为东部油气上游产业的增储稳产做出贡献,充分认识石油物探工程技术对上游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科技为先导,以学会为桥梁,加快科技成果交流,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努力全面提高勘探石油的物探工程技术水平是学会当前主要任务。其次,学会要依托各团体会员单位,依靠新、老专家,年年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种结合生产科研实际高水平、高质量学术交流、新技术培训,并加强同国际物探学术团体单位和SEG学术组织的合作,创造一种更加开放和民主的学术交流氛围,为我国的石油物探技术的进步做出应有贡献。第三,学会也要成为培养年轻专家的媒介,学会希望通过广泛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学术交流,各家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能有更多的年青的专家通过学会交流不断涌现出来。年轻的石油地球物理工作者,是我们中国石油地球物理队伍的主力军,他们一定能在老专家带领下,肩负起地球物理技术进步的责任,使老一辈地球物理工作者感到可喜的是,每一次研讨会,我们都能看到更多的新面孔、更多年轻专家出现在交流席上。最后一点,学会也要扩大团体会员单位,扩展影响力,这一届团体单位由上一届的65家单位增至85家,在以技术服务行业团体单位为主的基础上,主要是增加了各地区油田分公司和研究单位。今后,我们更需要从方式、内容上创新,同油田公司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建立定期沟通协调的机制,共同了解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加强油气田公司与技术服务公司之间的协调交流,建立定期沟通的渠道,通过互派人员参加多方的技术座谈会,或联合组织召开区域技术交流会,及时了解技术需求和发展动态,促进相互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从而推进工程技术进步与实现地质目标紧密地结合,力争东部油气田区的勘探目标实现。今年,西部的第十二次技术研讨会,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提出了独立承办要求,这说明,油田公司对石油物探工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强。未来,会有更多的油田公司合作承办研讨会。

研讨会闭幕大会上,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芦文生做大会闭幕词,并宣布了明年东部会议由中海集团公司承办。接着颁发了这次会议评选的获奖论文。                         

(胡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会议纪要 

    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省测绘学会、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湖北省地震学会和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力与固体潮专题组联合举办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学术讨论会和中国测绘学会第2004年重力与地球形状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4月25日—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所属单位和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科大、山东理工大学等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意大利Trieste大学、德国Jena大学等60余个单位的代表300余人。

会议收到论文142篇,内容涉及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并正式出版了《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以展示地球重力场、固体地球潮汐、构造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基于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支持所取得的新进展,和近年来国内在卫星重力学、GPS气象学等大地测量前沿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作了 "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合作计划进展"大会特邀报告,国家测绘局陈俊勇院士作了"国家大地基准的现代化" 大会特邀报告,还有50余位代表在大会主会场及分会场宣读了论文,报告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代表们对许厚泽院士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推进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培养年轻一代所做的贡献,表示祝贺!为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朱耀仲、孙和平主编出版了《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

在本次会上,专家学者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尤其是青年学者们思想活跃、勇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充分显示出本学科研究的活力与勃勃生机。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展示成果、增进交流、促进合作的目的,对我国大地测量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该学术讨论会自198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是第十二届,连续坚持达22年之久,充分体现了该学科研究领域同仁团结奋斗和合作精神。

(刘成恕) 

 

水库堤防安全检测、监测、管理与除险加固新技术应用讲座研讨会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水利部建设管理司的支持下,于2004年6月19日至2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联合举办了“水库堤防安全检测、监测、管理与除险加固新技术应用”讲座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水库堤坝负责人,水利(水务)局及其科研、勘查、设计、工程管理等单位的领导与技术人员七十余名,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李色篆教授应邀作了专题报告,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总工李雷教授、王仁钟教授以及中科院赵永贵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刘国栋研究员分别为会议撰写了专题报告。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马志良先生主持了讲座和研讨会。会议交流讨论了如下内容:

1.水库、堤坝隐患无损检测与探测技术:重点交流了用流场法、探地雷达法、浅层地震法、瑞雷波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探测水库、堤坝隐患的新成果。包括:新思维、新途径、新方法、新设备和新技术。其主要隐患包括:坝堤、堤基、坝底等基础探测,病险隐患检测。坝体岩土力学参数及模袋砼的厚度检测。防洪堤、防渗墙渗漏位置检测,滑坡探测、防波堤抛石层厚度探测,水闸底部掏空区及沉降检测、钢筋混凝土锈蚀检测等。

2.水库堤坝监测与质量评估及预警新技术包括:脉动、压力、应变、振动监测裂缝变化作用。大坝模态分析、数字模型修正和强度校核及质量评估,科学预警信息及其提供等。

3.水库堤坝病态防患与治理:着重讨论了高强度低成本环保型CSB固化沙土新材料新技术在护岸护坡护滩中的应用。Carbotech新材料应用于水库,堤坝、输水道涌水渗漏的堵漏新技术和堵漏效果、效益的评价等。

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江河堤防近26万公里,水库8万多座,其中病险水库堤坝占有率较高。推广应用地球物理(无损)检测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治理隐患的新材料,及时发现隐患,对症治理和及时预警,确保堤防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代表肯定了科技与需求相结合的办班办会方向,感谢会议组织单位为水库、堤坝管理单位及时提供了最新实用信息与研讨平台,为解决本系统、本单位的难题创造了有效条件。会后有关单位分别进行了合作探讨。 

 

地方学会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于7月23日在上海地震局召开五届七次理事会。到会理事20多人。会议由理事长王家林教授主持,方连璋秘书长首先汇报了学会上半年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下半年工作建议。随后讨论了学会开展科学沙龙的方案;为上海市城市建设中物探工作如何规范化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共识,建议学会形成可行性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对申丰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申请入会之事进行了审议,并一致同意;最后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学会副理事长王炜教授介绍了地震局科研工作和人才的建设情况,带领大家参观了为上海市的安全而开展的地震科研工作和数字地震网的建设,并演示了上海市地震观察控制计算机网络,受到理事们一致赞誉,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议纪要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于2004年8月23日至8月25日在青岛胜利油田疗养院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胜利油田、山东正元等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等单位来人来电表示祝贺。

本次会议注册人数(以组委会统计为准)86人,收到论文59篇,同期举办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和《探地雷达应用》为主题的工程物探培训班,学员32人。

8月22日召开了预备会议,到会人员有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和到会的会员单位负责人、会议组委会成员。刘元生理事长介绍学术交流会的筹备情况和会议日程,张善法秘书长汇报了学术交流会的有关情况。

8月23日上午举行首届学术交流会的开幕式。开幕式由赵长安副理事长主持,刘元生理事长致开幕词。他对这次会议的承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和慰问。理事长回顾了学会筹备的工作,宣读了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工作结构和专业委员会人员组成,并向大会报告了学会近一年来的情况,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会议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先生讲话,他简术了地球物理学会的性质、任务和学科领域,鼓励山东地球物理学会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徐世浙院士讲话,分析了山东开展地球物理工作的优势,他高兴地表示地球物理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希望学会能为山东的各项经济建设献策出力。胜利油田物探公司王新红代表主办单位表示给予本次会议全力支持。

开幕式后进行了学术报告,徐世浙院士应邀在大会做了《海底热流研究》的精彩报告,白宜成教授向大会做了关于《频率域激发极化法在找矿中的应用》的报告:郭秀军博士介绍了国内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的现状及研发尝试。大会期间,分8个专题:

1.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前沿

2.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3.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

4.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

5.海洋地球物理

6.地震预测和地震学研究

7.城市地球物理

8.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技术

进行了22个学术报告交流和讨论。

8月23日晚上召开了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编辑会议。提出了审稿、修改、编辑的有关问题。经首届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评定,选出优秀论文30篇。

经过两天紧张活泼的学术讨论,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于8月25日闭幕。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由胜利油田承办。会议得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华北地震研究》编辑部、胜利油田物探公司、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山东正元、山东省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山东煤田物测队、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青岛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的积极支持,在此我们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胜利油田青岛疗养院接待了会议,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在此表示谢意!

组委会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在此表示感谢!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科技信息

 

民间组织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

   “矿产资源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为建立和完善多方法找矿技术配套组合,提交大中小型铜、锡多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基地各2~3处,提供金属储量铜和锡各50万吨、铅锌100万吨、银700吨、金50吨,以及提出大型矿床开采长管道输送等成套先进技术,为在大型矿山建成师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该项目经费总额9.36亿元,计划于2006年5月底完成。

科技部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土资源部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共同成立项目办公室,挂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部有新招

 1.召开东北三省四市联席会。正式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讨论三省全面科技合作协议,通报科技部倾斜支持方案。

2.启动实施一大批重大项目。如高新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又如黑龙江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辽宁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大连市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建设等。

3.组织开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4.举办东北亚高新技术及产品博览会、报告会及产业论坛。

5.组织科技对接活动。如东北与东南沿海民营资本对接的"东东合作"。

6.中德有关东北振兴领域合作活动。

7.专家东北行活动。 

 

建立促进高层次科技兴贸组织

为促进科技兴贸向高层次发展,科技部与商业部组建科技型企业"走出去"联合工作组。组长分别由两部副部长刘燕华和魏建国担任。

联合工作组将集成两部的政策资源、积极研究制定扶持科技型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用高科技推动“走出去”的战略向高层次发展,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持续增长,培育中国的科技型跨国公司,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作机制、责任分工、科技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认定标准方面,认定了科技型企业"走出去"的方式和申请程序,会议特别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大企业培训的力度。

 

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科技信息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交流会 

    6月10日至11日,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在郑州召开"国家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交流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部门的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整体规划与设计,通过整合、共建、共享、完善与提高,对成果推广转化涉及的技术项目信息、专家人才资源、技术需求信息、科研单位信息、成果管理与转化政策法规信息等进行挖掘、重整与优化,运用共建共享机制、特色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全国、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技术支撑服务系统,建成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门户网站,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保障。

 

科学园地

 

评价原始创新的若干问题

原始创新,高于现有科技理论体系的重大科技创新。它不仅可以推动科技本身的跨越式进步,而且对国家建设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大的科技后盾。

科学实践是评价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

鉴于现今的原始创新,既有别于、超越于现有理论体系,又都是学科交叉或多学科交叉的,它往往是常规单学科的专家、权威所不熟悉、不了解。实际上,评价原始创新的标准已不再是学科标准,而是一种哲学标准,即科学实践(不仅仅是科学实验)应当成为检验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一切科学是非和科学真伪的最终标准。具体地说,按照不同的类型可有:一是有悖于现有理论的新事实是否确凿可靠。如果确实可靠,就应当给予支持;深入追究下去,有可能成为重大原始创新。二是对于世界性的灾害预测难点是否确有预测能力。如果确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就应支持而不是相反。三是对于疑难病症是否确有可靠疗效。四是重大技术创新应以是否有重大经济效益为准。五是纯理论的原始创新,则应视是否有合理而严谨的自圆其说而没有明显错误。

西方科学不能成为判别科学真伪的唯一依据。整体思维研究,是中国特色的、是重大原始创新科学,如为华夏民族繁衍数千年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作为祖国瑰宝的中医。不久前法国科学院代表团访华,其中一位医生出身的成员,发表感想说:"21世纪世界医学的发展,要依赖于中医的整体思维"!这是从源头上的原始创新,是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的首创。

究竟由谁来评判原始创新

由于真正的原始创新有别于、超越于现有理论框架,单学科西科学专家往往不求甚解。因此,评价重大原始创新,应当以在交叉创新领域已有明显进展的科学家以及宏观科学家、高层次管理科学家为主进行评审和决策,适当吸收所在领域的单学科科学家以及经济学家、哲学家参加。并且应当用平等式的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进行。

公开的学术争鸣是培植和辨别原始创新的最好形式

原始创新探求的是未知领域,对它已经不能用现有已知的科学理论、方法加以鉴别。一般说来,应视现有"权威"、部门领导人的讲话与一般科技人员讲话分量等同。识别原始创新的最好方法,应当是学术争鸣。对于那些确有可靠依据但又存在分歧的重大原始创新,应在刊物上公开证明,或者召开专门的学术会议(包括香山科学会议),让正反方面对面的摆事实、讲道理相互争辩,以此进行沟通和相互了解,争取尽可能的共识。避免暗箱操作。真正的原始创新也只有在学术争鸣中经受考验、发现不足和弥补、完善。有关原始创新的评审,其评审会,应当采取平等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而不宜停留在单纯的审查者和被审查者的角色。对某些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原始创新,可以通过媒体,开展公开的讨论。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争取达到明辨是非和力求共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决策。对于特别重大的原始创新,通过公开的充分讨论,也可由政治家进行决策。如邓小平对陈景润的"1+2"那样。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者,有责任组织原始创新的讨论和辩论,争取当好原始创新的伯乐。

(任振球)

 

 

 

热烈祝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于2004年8月15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了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庆祝活动。参加庆祝活动的单位和同仁来自全国各地,有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石油集团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所属单位和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近20个单位,院士、专家、学者约150多人。

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党委书记李克主持,王椿镛教授致词祝贺,他以动荡的求学时代、地球物理勘探-科学勘探研究历程的第一站、为培养地球物理新人而辛勤耕耘、我国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的开创者、以探求地震成因为己任和揭开青藏高原隆起的奥秘六个部分,回顾了曾融生先生不图名、不为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为国、为民、为发展地球物理学科做出的贡献。

他用事实阐明,曾融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的开创者,杰出的地球物理教育家,王椿镛同志的讲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接着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吴忠良博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朱日祥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陈运泰院士代表单位、本系统向曾融生院士表示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同时对曾融生院士在国家科技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会议还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地学部主任孙枢等同志的贺电。

按照祝寿议程,滕吉文院士、陈运泰院士、陈晓非博士等在大会做了学术报告。会议编辑出版了《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庆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论文集。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50周年

    北国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2004年3月14日上午,北京新时代酒店四楼会议室春意融融,我国地学界同仁欢聚一堂,召开"中国大陆深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以科学工作者朴素的方式庆祝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50周年。

滕吉文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34年03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6年毕业于原东北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跟随秦馨菱院士和曾融生院士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1959年赴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留学,在叶比娜采娃(ЕпинатвеваА.М.)和别尔松(БерзонИ.С.)两位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的指导下,从事地震波传播动力学研究,并于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院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跟随曾融生院士从事中国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地球物理教学部主任,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0多年来,滕吉文院士在地球物理科研领域孜孜以求,在岩石圈物理学、大陆动力学和地震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七十年代率先开展青藏高原深部地震探测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研究,奠定了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包括合著)8部,广为中外地学界所引用。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攻关奖(1986),中国科学院特等奖(1986),一等奖三次(1986,1987,1992)和科技攻关奖一次(1986)等。

50多年来,滕吉文院士在地球物理教学领域辛勤耕耘,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地球科学工作者,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吉林大学等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讲授"地壳与上地幔的地震探测"和"岩石圈物理学"课程,经常举办地球物理学前沿讲座。已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余人,并多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研究员主持,与会的二百多名代表主要包括滕吉文院士的老同事、老朋友、从事地球科研与教学的中青年科学家以及有关单位领导。会上,张中杰研究员等五名同志就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刘东生、曾融生、孙鸿烈院士等20余名地学界前辈们的光临,使得会议现场群星璀璨,欢乐祥和;老一辈院士们推心置腹的即兴讲话,更使与会者如沐春风,欣然领略大家风范。

(会议组委会)

 

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举行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长江大学协办的第一届(武汉) 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于2004年6月7—11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内胜利召开。会议云集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瑞士、日本、韩国、中国以及香港和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名专家、学者。他们中有许多不乏为世界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界的领军人。

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致祝词。湖北省副省长辜胜祖博士,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前任和现任主席,Dr.William Doll 和 Dr. Norman Carlson出席了开幕式。刘院士在开幕词中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如中国的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高速工路、水坝建设等)的上马,向我们提出了各种疑难地质问题和质量检测问题,要求我们提供快速、高效、精确的地球物理方法。与此同时,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和城镇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也给地球物理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勇敢地面对挑战,做好我们的工作。张校长在致祝词中希望国际同行的交流能促进我校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请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对我校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科建设及其有关方面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

会议有55名专家学者在大会和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既包括了近年来在国内外在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方面涌现的在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展示了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在国民经济建设,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考古等许多方面令人鼓舞的最新成果。其中大部分是应用成果,所列实例几乎覆盖了近年来在中国上马的所有的重大工程项目。还有不少文章涉及到环境监测、水资源调查、古文物的保护和古墓的勘查等问题。从应用效果看,所列实例也反映了国内外在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学方面的最新水平。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与会各国专家、学者认为,科学没有国界。为了进一步促进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的发展,经常开展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交流是完全必要的。会后,各国专家将向有关单位和学会建议,把每两年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召开一次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形成制度。

与会各国专家、学者对会议的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会议于6月11日胜利结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沉痛悼念我会荣誉理事陈永龄先生

    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陈永龄教授因病于2004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陈永龄先生1939年获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早期著有大地测量学、测量平差法、实用天文学等大学丛书。主持制定了我国大地测量法式。1965年制定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的技术方案,测定其高程为8848.13米,为世界所公认。70年代推动采用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初步建立了我国地心坐标系统。80年代建议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并提出研究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技术方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永龄先生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曾任首届候补理事,同地球物理界的前辈们一起为我会的建立和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对陈永龄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用地球物理》杂志问世

    改革开放以来,鉴于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参与国际交流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已故中国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院士1989年试创刊了英文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志》-Bulletin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经过几年的试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志》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版期刊,改名《应用地球物理》-Applied Geophysics,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

《应用地球物理》肩负国际交往之重任,它将努力反映和代表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的总体水平和业绩,以及反映世界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将成为一份很具权威性的跨部门的专业杂志。《应用地球物理》的创刊,为广大地球物理学家、科研、物探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营造了一片学术园地,借以发表和交流他们的科研、生产成果以及生产管理经验。

英文版《应用地球物理》杂志内容广泛,涉及能源、资源、环境、灾害、工程、信息、军事、探测技术、油气地质、测井及其它与地球物理相关的边缘学科内容。它以能源勘探为主要背景,着重报道应用地球物理学科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产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及生产管理经验;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前沿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的科技活动。

《应用地球物理》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倡导学科渗透、技术综合;突出创新、讲求实效;注重成果并及时跟踪前沿技术研究信息。

欢迎广大的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和支持《应用地球物理》杂志的发展,让我们自己的期刊尽快走向世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第三号通知

        同志:

您提交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的论文经审查:

1、入“年刊”并安排在专题组会议上报告(        )。

1)报告时间(包括讨论)20分钟。

2)会议只备多媒体设备,大小会议报告免费使用。

2、安排在专题组会议上报告(        )。要求和条件同上。

3、欢迎您参加年会活动,并到会进行学术交流。

现将本届年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04年10月17—20日,10月16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陕西省止园饭店(陕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

    址:西安市青年路111号

联系电话:  2004年10月13日前  029-82339030

            2004年10月13日以后(包括13日)  029-87688335    87556983

请注意:二号通知的会议地点已改为陕西省止园饭店(陕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

三、接站及乘车路线:

1、乘火车:10月16日全天在西安火车站出站口设有大会接待处,有车接,其他时间不接站,请代表出站后乘的士到会议地点(5元/部)或在车站广场乘103电车到北大街站下车,向西150米右拐青年路111号即到。

2、乘飞机:原则上不接机,请代表下机后请乘民航大巴(半小时一班)至玉祥门秦都酒店下车后再乘的士至会议地点(5元/部)或在秦都酒店下车后乘102、103电车到红湖街下车过马路至青年路111号即到。若有特殊情况,需接机者,请事先通知大会组委会。

3、乘汽车:不接车,请代表在终点站下车后乘的士到会议地点。

四、食宿

1、住宿地点:陕西省止园饭店

2、住宿标准:标准间(2人/间),其中:

2号楼:130元/间·天(180个床位)

6号楼:160元/间·天(320个床位)

3、由于房间紧张,按回执先后顺序安排,对住房有其他要求,请在回执中注明。

4、伙食采用自助餐方式,若在伙食方面有特殊要求,请在回执中注明,以便安排。

五、于9月15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预付注册费者,论文编入会议程序册并安排口头报告,9月15日后交注册费者,注册费加收人民币100元,并根据会议情况决定是否安排报告时间。

六、会后考察

请将参加考察的路线在9月15日前通知组委会,考察路线及相关要求请见本年会第二号通知及其补充通知,若有不明之处请向组委会会务组询问。

七、其余事宜请参见第20届年会第二号通知。

八、第20届年会会务组联系方式:

组委会联系人:李貅

手机:13359252922

组委会会务组:电话:029-82339030

传真:029-85585200

E\|mail:LiXiu@chd.edu.cn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回执(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04年            第3期              总第84期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 辑  出 版:《会讯》编辑部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编:100029                     行:苏 

    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62007631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cgs@cgs.org.cn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