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75期
目
录
科协精神
加强原始创新,实现技术发展跨越——徐冠华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摘登
学会工作
学术交流
科技信息
地方学会
科学园地
建
议
报
道
通
知
内容
一、充分强调原始性创新
新的世纪,原始性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跟踪”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必要的,但是今天要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和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强调要走在人家的前面!
鼓励原始性创新就一定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专家要表现出科学家的远见,政府官员要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和魄力,要准备承担责任。抓住创新和市场的机遇,在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调整。
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
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对于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怎样估计都不过分。要把培养和稳定一支科技队伍,作为项目的头等重要任务和最终要考核的目标来加以实施和落实。要更多地关注一些非共识的项目,跨学科交叉的项目,小人物、小单位的项目,要努力创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大力加强科技大平台的建设和条件大平台的建设,包括通过加强科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数据的共享、科学资料的提供,为各种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的创新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有关的激励政策。同时,加大对国外人才引进的力度,主要是对尖子人才的引进力度。
三、要坚决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办大事
形成新的产业,形成国家新的支持重点。
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明确市场导向,建立面向市场的激励机制。
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六、要充分发挥机制创新的活力
要建立和完善高效、公平的竞争机制与滚动机制,完善有效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合作与开放机制。形成一个探索求真、开放活跃、竞争合作的科学研究氛围,形成有利于孕育重大创新思想、产生重大技术突破的良好学术环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积极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调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努力营造促进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更好地满足公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科协从2002年开始,将设立面向社会、择优支持的“科学技术普及专项资助”项目。
该项目的资助范围,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科普项目。2002年先从科普创作出版项目和科普理论研究项目开始,今后逐步扩展项目领域。
该项目的资助对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三章“社会责任”的规定,为各类学校及其教育机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等。
该项目将采用“公开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追踪问效”的动作机制。项目的执行期限为1—2年。欢迎各有关单位踊跃申报。有关该项目的管理办法、申请指南和申请书等材料详见附件,并可从中国科协网站(http://www.cast.org.cn)下载。
中国科协科普项目专项资助办公室暂设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邮编:100081 电话:62103258 传真:62195493
(中国科协科普部)
第六届第十一次常务理事会于2002年7月31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刘光鼎、陈、陈运泰、刘振兴、郑天愉、朱日祥、曲克信、姚振兴、姜朴、苏枫出席会议。
会议由刘光鼎理事长主持。会议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审议,并做出决定:
1.学会的职称评审工作8月份开始启动,9月下旬在中科院做试点,申请人的表格要突出学会特点,简单、实用、客观,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同国际接轨,由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臧绍先负责设计;确定证书的名称和内容为中英文对照;评委在学会人才库中选用,不宜过多,主审要有国内外的专家,并与被评审人专业对口;
2.为表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怀特教授对地球物理事业做出的贡献,决定授予怀特为我会荣誉会员;
3.陈提出:在新西兰举行的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上,AGU希望中国承办2006年的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常务理事会考虑到这中间有涉台问题且办会手续繁杂,决定由陈负责向科协提交报告,请科协决策;
4. 郭宗汾教授是我会北美分会的发起人,对中国地球物理事业曾作出过贡献,在他八十寿辰之际,会议决定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刊登简介,理事长题词祝贺。
会议还听取了六届十一次秘书长会议的汇报,并通报下列事项:
1.由朱日祥尽快落实学会2003年外事计划上报科协,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负责向科协提供编写《美国科研机构指南》的材料;
2.ISO工作站要抓紧向认证中心的转换,同时要积极开展培训和认证工作,发展和培养认证人员。
3.《21世纪的地球物理》宣传画册中,要加入我会主要支持单位的简介。
4.学报的电子版经一年半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有3家国外图书馆和不少会员征订,学会要考虑下一步与AGU的签约,同时AGU主席已着手解决我会会员加入AGU申请事项的有关问题,并已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有关手续。
5.根据科协的要求,学会成立临时党支部。
2002年7月11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学会办公室召开了第六届第十一次秘书长工作会议。曲克信、钱玉好、姚振兴、姜朴、苏枫出席会议。
一、由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传达中国科协2002年全国性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精神:首先是国际交往中有关涉台的问题。我国进入WTO后,台湾想通过全民外交的政策进入国际组织,达到实行两个中国的目的,社会性民间团体是其中的一个突破口。科协要求各社团加强多边领域里的涉台斗争,防止一中一台的阴谋,特别是台方利用经济手段打入国际领域的问题,中国科协愿意为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国际组织,占领科技管理阵地提供帮助。第二.中国科协已开始做2003年的外事计划,实行一次性报批,按国家有关规定,组团规模要小而精,谁组团谁提供外汇,8月15日前报科协。第三.关于协助中国科协编写《美国科研机构指南》的说明。第四.科协的近期工作和有关事宜:科协机构调整后学会部分为综合处、学会管理处、学术交流处和学术期刊继续教育处4个单位;学会所申请二级组织的申办工作放在8月份后进行;今年科协的学术年会已有40个学会参加分会场的组织工作,报名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数和层次都有提高,院士报名人数超出150人,科协领导提出今后要将各学会参加科协年会组织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学会工作的一项内容,并为在科协年会上主办分会场的学会,提供2万元资助费。
二、汇报工作
1.曲克信汇报,学会改革工作已有所进展,今年年会一改过去靠地方学会承办的方式,与办会单位联合,实行经费自理;天灾预测委员会的水灾预报得到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开始打破社团不可得到项目资助的框框;科协号召各学会要注重积累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等方面的资料,要使这笔财富运用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去。
2.职称评审工作8月份启动,先在中科院试行,再到海洋石油总公司,评委在人才库中选定;ISO质量认证工作站正在启动认证工作。
3.姚振兴汇报了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的筹备情况以及江西、广东、黑龙江等省的学会筹建进程。
4.钱玉好就职称评审工作谈了两点意见:(1)要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并扩大影响力,还需争取得到人事部的同意;(2)要进一步落实人员、制度和经费的管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
5.《年刊》编辑出版工作应争取在文章质量上提高档次,向进入期刊检索系统方向努力。
三、会议建议学会尽快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
1.传达科协有关涉台工作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会换届选举提前申报的规定,落实学会2003年外事计划以及协助科协编写《美国科研机构指南》等项工作。
2. 职称评审认证试点工作的安排。
3.审议聘认怀特博士为我会荣誉会员等问题。
2002年6月27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我会各专业委员会、各刊物负责人会议。理事长刘光鼎、副理事长陈、秘书长朱日祥、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各专业委员会、各刊物负责人臧绍先、姚振兴、刘宝诚、刘振兴、耿庆国、程业勋、赵文津、赵永贵、沈萍、杜乐天、钟世航、郭爱缨、刘少华、范伟粹、汪红、苏枫出席会议。
会议由理事长刘光鼎主持。
一、会议对学会的改革方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学会的改革方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特别是在第五条,“实现上述改革内容的主要措施和途径”中加入了“全力拓展院士、顶级专家咨询”,目的是要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又要扩大地球物理学科的影响。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利用地球物理学科的优势,结合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国民经济建设做贡献,是学科发展和学会生存的必由之路。
二、关于加强学会的宣传和科普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各刊物除要在学会宣传画册《21世纪的地球物理》一书中宣传本学科的进展和展望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可做展板,通过科普工作委员会进行对外宣传,在让社会了解地球物理的同时,推动学会的改革工作。
三、学会讨论决定启动职称评审工作和组织创新群体工作。各专业委员会要积极配合,发挥作用,解放思想,开展活动,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等、靠、要的现状(面貌)。
四、总结社会服务工作经验,加强“建家”工作。继续推进ISO质量认证,以提高会员单位整体竞争力;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帮助会员和会员单位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把他们的科研成果推向社会,为生产建设所用。
五、学会的刊物是以不断提高《地球物理学报》水平、扩大发行量为主进行改革,各刊明确分工,各具特色。通过加强编委力量,严格规范评审,改革版式,增大容量,以及运用国际、国内合作优势,并在科技界和企业界获得信赖,把我会刊物全面推向市场。
会议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各刊物负责人将《21世纪的地球物理》宣传稿件按时交到学会,争取在年会前能印刷、出版。
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省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中国东部地区第十一次物探技术研讨会》于2002年7月23日至2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中石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属的50多个单位2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地球物理界著名的马在田、李庆忠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孟尔盛、陆邦干、欧庆贤、何樵登先生,以及其它一些老、中、青专家,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物探局局长徐文荣、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张永刚副主任、胜利油田股份公司李丕龙副总裁、吉林油田分公司梁春秀副总经理、中油集团公司和中石化集团公司主管物探工作的领导参加了研讨会。徐文荣和李丕龙分别致开幕词和欢迎词,程金箴常务副主任作了会议总结。
这次技术研讨会,先后共收到论文近80篇,编入论文集70篇,在大会、分组会上宣讲48篇。论文大都围绕东部地区地震地质条件下的物探技术,可分为9 类:地震采集8篇;地震资料处理6篇;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研究11篇;四维地震2篇;高分辩率、高精度地震8篇;正演和偏移2篇;AVO、多波4篇;井间、VSP4篇;非地震技术4篇。Landmark公司、法国舍塞尔公司、北京恒信公司在会上作了新技术介绍。马在田院士介绍了同济大学地震成像研究项目的一些进展,包括地震传播数字模拟、叠前深度偏移、共反射面元叠加等。李庆忠院士介绍了SEG71届年会上反映出的国外地球物理新技术的动态,何樵登教授做了题为《储层地球物理的某些进展》专题报告。程金箴常务副主任介绍了全新概念的真数字检波器技术性能。
这次研讨会上可喜地看到,围绕油田开发的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文章明显多于往年。如多波、井间、AVO、四维地震、高分辩率高精度勘探、叠前深度偏移等方面的文章就有19篇,约占会议报告的五分之二。胜利油田在罗42区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宽方位角的全三维地震项目,进行了全三维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在高覆盖原始资料基础上用扩大面元方法大幅度增加叠加次数,然后将高叠加次数的数据分解成9个方位的道集,形成了9块三维数据,对其分别进行速度分析,分别做动校正、AVO方位叠加和偏移,形成方位角道集,研究纵波、转换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波阻抗随方位角的变化,研究裂缝的走向和分布。这种作法在国内还是首次,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美国Tomoseis公司合作分别在罗家、大民屯地区进行井间地震,采用10级接收器,观测井段1753-2286m,成果剖面可达200-400Hz,可分辨2-5m的砂层,比常规提高了5倍。中海集团公司在渤海水域蓬莱19-3构造,针对“气烟囱”完成了43km2四分量三维、270km四分量二维采集,在模糊带获得了可靠的反射资料,构造特征清楚了。北京科泰四维科技有限公司对华北地区某一区块不同年度的三维资料进行时延地震资料处理,
预测的油藏边界线与构造线相似,预测的含油饱和度变化量相对大小符合生产实际情况。甘利灯、张山二位同志分别对四维地震、提高多分量资料分辩率提出了很好的技术建议。这些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例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东部地区油田开发领域又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次会议有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六所高等院校向会议提供了10篇报告,而且这些报告都有相当的理论水平,都是紧密结合应用,都是围绕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消除层间多次波、偏移速度分析、共反射面元叠加、多波处理、DMO覆盖谱评价观测系统、属性分析等。《基于约束反演的共聚集点道集偏移速度分析》报告,较好地跟踪国际上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该方法的偏移速度分析理论计算。《海上及陆上多波地震资料处理难点分析》报告,对目前多波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理论计算和实际处理。这些都说明我国地球物理学科院校,能够把科研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院校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表论文提高了这次会议的科技含量和学术水平。
这次会议上的一些生产项目应用技术报告也是很有深度的,无论是采集或是资料处理、资料解释,都能深入地质情况,深入分析原始存在的问题。分析的手段采用理论模型或是严格的定量计算,大大提高了项目运作的目的性、科学性。物探局吴琳的《3D地震数据的分析和监测方法研究》报告,较好的提出如何定量分析采集数据,并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处理流程和参数,最终保证反演的可信度。吉林油田王立武的《叠前叠后地震信息在松辽盆地南部大面积薄层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报告较详细总结了综合信息在解释岩性油藏中的应用。海上技术报告,非地震技术报告,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球物理方法报告等,所有这些报告都反映了我国石油物探的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反映了我国地球物理技术的全面进步。总而言之,这次技术研讨会是内容十分丰富,有较高科技和学术水平的一次技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是一次跨地区、跨部门的物探技术研讨会,中油、中石化、中海及科研、院所的同行们,共聚一堂、携手合作,开怀畅谈,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传送信息,共同探讨勘探地球物理关键技术问题。这充分反映了同行们对提高地球物理技术水平的关注,体现了对学会工作的积极支持,反映了学会组织的凝聚力。(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
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承办的《南方地区第十二次物探技术研讨会》,于2002年6月16日至2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的江苏油田无锡紫京饭店举行。中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属的34个单位10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江苏油田地调处处长孙文超主持了大会,江苏石油勘探局副总工程师李代芳代表局领导致欢迎词,物探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程金箴致开幕词,石油物探局副局长阎万朝、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秘书长姚振兴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最后颁发2001年南方地区第十一次物探技术研讨会获奖的论文荣誉证书。陆邦干、欧庆贤、孙建国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这次技术研讨会,先后共收到论文49篇,编入论文集43篇,在大会、分组会上宣讲35篇。论文大都围绕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物探技术,可分为8类。地震采集12篇;地震资料处理11篇;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研究13篇;成像技术3篇;静校正技术4篇;非地震技术2篇;综合研究2篇;井间地震1篇;欧庆贤、孙建国、程金箴三位专家发了言。Landmark公司在会上作了成像新技术介绍。
这次会议是一次跨地区、跨部门的物探技术研讨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科研院所的同行们,共聚一堂、携手合作,大家无所顾及,开怀畅谈,共同探讨关心的勘探地球物理关键技术问题,交流实际工作经验。这充分反映了同行们对学会工作的积极支持,反映了学会组织的凝聚力,也使学会工作人员更加感到做好学会工作的责任。
这次研讨会继承和发扬了学会多年来的好传统,研讨会的议题和报告内容紧紧围绕石油勘探开发向物探提出的任务,围绕石油物探生产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非常可喜地看到,一些文章颇有新意,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在复杂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地表散射干扰严重。在野外要压制这种散射干扰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次会议上物探局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郭向宇的《近地表散射波的叠后衰减》报告,提出了采用在叠加剖面用散射波速度进行偏移,使散射波收敛,然后去噪,再反偏移的办法来削弱散射波。这种方法对海上实际资料的试处理见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份报告使我们看到了复杂地区提高信噪比的技术的一个重要进展。是一份对指导地震生产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江苏油田物研院安新社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研究及其在准葛尔盆地的应用》报告,从分析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入手,研究和应用静校正技术、能量补偿及分频技术、叠前去噪技术、精细速度分析等处理技术来提高主频,拓宽带宽,提高信噪比,处理准葛尔盆地沙漠地区地震资料,使分辨率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胜利油田研究院贾红义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在合肥盆地应用及效果》报告,反映了他们综合应用重磁电震的资料,获得了重要的地质成果,在合肥盆地的下面发现了约1200km2面积的侏罗系新盆地(他们叫“影子盆地”),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为合肥盆地带来了新的勘探前景,如果钻井证明了这一点,那将是几十年来安徽省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会上许多单位提供的报告,是生产技术攻关或者是综合研究类报告,反映了在生产科研工作中,如何有针对性的应用成熟技术,包括一些新技术。如中原地调处在黄河水域三维施工中采用卫星照片在室内精心设计炮点、检波点,利用建立在网络技术、遥测技术基础上的“蛇形排列”观测系统,完成了黄河水域的三维施工。浙江勘探公司、物探局在鄱阳湖施工中,利用微测井记录上的动力学特征选择激发岩性。这些点滴的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油田研究院从事地震资料解释的同志,十分注意应用各种测井资料、开发数据,为精细的做好解释工作,综合使用了大量数据。这些作法本身就是很好的经验。
几位专家对技术发展问题做了前瞻性的发言。吉林大学孙建国教授对“Kirchhoff-型真振幅偏移与反偏移成像问题”这一新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探讨了今后发展中的问题。欧庆贤教授就我国物探技术发展的一些问题发表了看法,他呼吁加大海上和古风化壳的勘探力度,开辟新方法试验区,加强多波多分量、岩石物性数据库、超多道地震、多方位大排列三维、大型微机群等技术的应用。程金箴教授介绍了全新概念的真数字检波器技术性能,分析了它给地震技术带来的变革和前景。
在会上Landmark公司首次公布了“分频解释技术”。不同厚度的薄层,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敏感度,利用分频技术,给储层三维可视化带来了崭新更好的效果。他们还介绍了《虚拟现实下的快速储层定量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时进行三维体显示;多属性体同时显示;任意方向显示;大面积三维储层可视化;迅速搜寻有利的地质目标。
研讨会闭幕大会上,颁发了这次会议评选的获奖论文,接着由程金箴做了总结讲话,并向到会的代表介绍了明年我们将和SEG联合召开“SPG/SEG/EAG北京2003年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的一些情况。
总而言之,这次技术研讨会是一次内容十分丰富,既务实又创新内容和展望未来的很有深度的一次技术研讨会议、经验交流会议、信息传递会议。(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
2002年9月2日至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了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国家航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极地研究所、浙江大学以及潍坊学院,共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致开幕词,着重谈了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潍坊市领导、潍坊学院领导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肖佐教授在会上讲了话。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郭宝柱教授、载人航天科学应用系统原总指挥张厚英教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季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科代表于贵华副教授,载人航天科学应用系统原副总指挥潘厚任教授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向全体会议代表和来自潍坊学院的师生代表400多人做了有关我国的航天规划、载人航天与应用、中国的空间科学、国家基金委十五计划、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和卫星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报告。这次会议不仅作了科普教育,还使与会代表和潍坊学院师生对我国的空间事业和空间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首先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双星计划科学应用分系统的进展情况、目前空间物理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结果和发展趋势做了报告。邀请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亚暴和磁暴的触发机制、资源1号高能粒子辐射事件及磁层与电离层耦合、亚暴期间空间电流体系、磁层粒子的来源及电离层上行离子的传输与加速、地球空间暴期间南北极对比研究和中高层大气对磁暴及太阳活动的响应等。邀请专家还就如何结合CLUSTER 数据分析和双星数据分析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具体设想,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接着与会代表就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CLUSTER卫星数据分析初步结果和理论研究结果。(2)可与CLUSTER卫星和双星配合的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结果和理论研究结果。(3)可与双星和CLUSTER卫星配合的有关卫星数据分析结果和理论研究结果。会上,还对我国“十一五”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提出了建议。
最后,与会代表就如何开展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以及如何实现双星的科学目标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认为:
(1)开展基础研究,应该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科研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自己多年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研究。
(2)要充分重视CLUSTER卫星与双星配合形成地球空间的六点观测这一特点,在双星—CLUSTER数据分析方面力求有新的发现;在地球空间暴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过程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3)把地球空间暴与太阳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把不同区域结合起来研究。组织典型事件的联合分析研究。
(4)注重磁层离子的来源及磁层与电离层的耦合研究。
代表们认为,这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1)会议既突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又具有一定的全面性。(2)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3)参加会议人员自始至终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4)年轻代表比例大,特别是学生代表虚心好学,这是空间事业和科学研究发展的希望和保证。(5)既进行了专题的学术研讨,又向潍坊学院师生进行了科普宣传和教育。
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下一步双星计划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好的基础。(高空与地磁专业委员会)
第十四专题
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本专题得到广大会员的欢迎和支持,各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总公司、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等单位会员共提交论文32篇,参加大会报告15人,体现出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前景和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由于信息技术(IT技术)发展是21世纪全球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所以本次大会的“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题已经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和应用的创新进展,主要体现如下:
一、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在地球物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由南开大学和中国地震局提交的“弹性波逆散射微扰论”和“地震破裂过程研究”等提出了弹性波逆散射微扰物理和数学模型及重建模式及地震成核信息,具有明显创新意义。由北京大学、辽河油田、清华大学和中国地震局等提交的有关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方法的论文,大量论述了多分量波聚束、波阻抗反演、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沃尔什变换与灰度关联、倒谱及非线性、人工智能油气预测等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方法和应用创新成果和实际应用效益,已经对地球物理各学科发展、国民经济生产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由石油大学、胜利油田、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和江汉石油学院等提交的关于地球物理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GIS技术的应用论文,大量论述了GIR信号处理、初至波识别、飞机炸弹炸点定位、数字水印防护等处理技术和微机并行处理系统、航空物探综合处理系统航测数据库系统开发、非结构化地震数据处理和测震学处理软件开发、地质灾害评估的GIS、中国地震信息网等技术应用的创新进展和取得的大量社会经济效益。
本次大会“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题表明信息技术已经在地球物理各学科进展和创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和地球物理的结合和相互渗透,为地球物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机会,也是今后地球物理重大进展趋势之一。
第十五专题
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
本专题组收到学术论文15篇,在会上介绍的论文集10篇,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地质构造活动、卫星定轨技术、GPS卫星和LAGEOS卫星的监测与应用技术、地球磁场变化、地球自转变化、地壳运动与动力学等领域。论文的学术水平普遍较高,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1.首次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地质构造活动性分析,研究了陕西—青海斑玛900多km长的地形分维数的变化,并将其与临近的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得到的二维速度结构特征比较,发现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这项研究开创了利用地形特征研究构造活动的新途径。
2.卫星定轨精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天文工作者近二年来改进了SLR站测距资料的快速处理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与精度。目前,我国对LAGEOS卫星第三天一个弧段的定轨的均方差为1厘米左右,与著名的美国空间研究中心CSR的定轨结果相当。
3.在地球磁场变化模型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将麦克斯维理论应用于外核中,根据拉普拉斯定律建立了外核速度场反演模型,可以模拟地极转换期间的流场变化,核幔耦合和日长变化。
(2)利用最新的地磁场模型IGRF2000计算了1900年以来的地磁长期变化参量,并与同一时段天文观测的日长变化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电导率模式和耦合半径对耦合力矩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4.GPS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新成果
(1)利用块体运动的刚性弹塑性运动模型,根据福建GPS网和台湾—吕宋地区的GPS网,计算了台湾岛相对福建沿海的运动方向为北西65.5°,速率为25.18 mm/年。如果台湾岛相对于福建沿海的运动方向和速率保持不变,680万年后,台湾岛将与福建沿海连接起来。
(2)将GPS技术与Kaiser(声发射)技术结合起来,在云南昆明—玉溪地区建立了一个联合观测网,研究这个地区的应变—应力场。观测结果表明,由GPS网观测结果计算的主压应变场与由Kaiser网观测结果计算的主压应力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两种观测技术的结合将为研究地壳的应力应变场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3)应用GPS技术监测中国大陆地壳垂向运动的季节性变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今后努力的方向:
(1)应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构造活动的工作,今后应扩大试验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2)地球自转日长变化与地球物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地球自转的变化与地球磁场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两个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3)GPS技术在地学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潜力很大,应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和研究的深度。
第十六专题
计算地球物理
计算地球物理专题组向第17届学术年会投稿并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1年刊上刊登共31篇文章,其中参加本次年会并预交会议费的有18篇,最后实际到会报告的为15篇。参加本专题报告的主要单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及地球物理系等。会议报告有教授、研究员,还有大批硕、博士生,甚至本科生也做了精彩报告。
会议中有关讨论地球板块碰撞动力学的报告(《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过程数学模拟》)具有相当的启发性,引起了全体与会人员的强烈兴趣,而结合华北板块的碰撞动力学问题及大地构造特征的讨论也是很有见地的。会上还作了错格实数傅利叶变换的报告,与其他变换方法作比较有一定优点。关于地震定位、位移场的资料处理及地震波传播方面的文章有三篇,北大的一位本科生报告了一种新的线性方程组震源定位方法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强震加速度纪录转化为包括永久剩余位移的位移记录资料处理方法应用到了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中;利用新的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参分方法模拟地震波传播,尽管还是阶段性成果,但可看出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上午最后作的有关观测井方面的报告研究了中子测井和密度测井之间的相关性,在测井资料应用于油气产量预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下午在复杂地质构造中建模和快速射线追踪的报告中提出了三角形曲面建模的方法及三维快速射线追踪的方法,其中模型结构打破了传统层状构造而采用块状结构,从而可用于建立任意复杂的地质构造模型,而且三维快速射线追踪在速度上可与建立在层状地层模型结构的国外绿山软件相比。在关于浅层高频高阶面波的频散和本征函数的报告中作了系列讨论和动画演示,并用于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采用遗传算法结合动态压缩收缩区间做了实例计算,并对面波频散资料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的相速度频散曲线快速自动追踪方法,大大提高了资料处理效率。接着关于计算理论地震图的两篇论文,集中讨论了计算积分中遇到快速振荡如何提高计算效率,并提出了自适应的Filon积分方法和重复平均法,实例表明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后两篇关于一种新的资料叠加方法——共反射面法的论文,讨论了它的优点及与共反射点法的差别,数值模拟表明效果很好,该方法适用于横向变换速度情况下的地震资料的叠加。最后的报告利用航磁资料经二维自相关处理,发现了一些原始资料中不易发现的地质构造特征。
本课题组报告的特别之处在于围绕计算地球物理所涉及的方程,提出新思路,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发展新算法。其中提出的新思路都是从实际需要中发展出来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一些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或形成模块加入于应用软件之中。
第十七专题
地球介质各向异性
此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1),地球介质各向异性专题发表论文16篇,到会5人,报告9篇。与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题联合组织会议报告。会上报告认真,讨论热烈,达到会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的目的。各向异性论文报告主要涉及三分量数据采集、地震波传播理论、数据解释和物理模拟实验三部分,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自行研制出陆地三分量检波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检波器定向、检波器与地面耦合问题,克服了以往检波器在野外资料采集性能的不足,为获取高质量反射数据奠定了基础。
2.岩石圈内很多典型的岩石都具有相似的纵波速度,这使得通过速度推断和确定岩性出现困难。但不同岩石同时具有地震波各向异性。此次会议给出的物理模拟实际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压条件下,比较不同类岩石纵波速度差异和泊松比差异,这有助于研究岩石的差异,也为地震记录物性解释提供新的启示。
3.我国三分量反射地震记录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包括陆地油气、煤田和海底地震勘探诸多方面,相应的地质目标是纵、横波速度准确分层,岩性及裂隙应力各向异性。而如何处理解释三分量记录成为当前和未来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此次会议报告提出需要基于三维波矢量传播理论研究三分量记录并作解释。与以往利用波的频率差异和时距差异提高有波信噪比不同,提出利用波的偏振差异分离相干波场的全新方法。在信息提取方面,提出利用反射P波和PS波综合解释岩性分层、裂隙及其内部的物质充填。此次会议提交的成果报告有:
(1)提出水平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反射PS波具有双曲时距及混合波的均方根速度,对PS波时距速度可以扩展DIX公式获取相应的层速度,如此获取利用P和PS波得到纵、横波速度分层的有效途径。
(2)对于双层各向介质中的P波能量反射,提出仍可以找到等效的各向同性叠加速度,但将导致界面深度出现系统误差。
(3)理论提出裂隙含水、含气会造成反射存在或缺失,与以往认为仅岩性差异分层导致反射的概念不同。
(4)对于倾斜界面反射,提出从双边接收的反射时距可直接得到界面倾角、界面深度及界面以上的速度。
(5)提出波的偏振偏离对反射系数的作用。
(6)通过理论地震图与观测记录的对比,提出了软海底浅层介质横波速度的解释结果。
以上研究结果推动了对地震勘探反射动力学特征的解释,拉近了理论与观测之间的距离,充实了矢量波场的内容。
第十八专题
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
板内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地块之间的运动性状、边界断裂的深浅耦合关系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也与大陆强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密切相关。本专题以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为核心内容,利用新方法对新数据进行处理解释,获得了中国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的信任实施本专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专题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1)中国大陆活动块体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研究
本专题提交的论文的研究区域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主要的大陆活动块体。利用磁异常反演和布格重力异常的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特别是华北的历史大震区的地壳结构及其深浅构造关系;对首次在长白山地区采集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和走时反演研究及解释获得了该地区地壳结构和火山系统的形态;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块体的最新人工地震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和解释,提出额上地幔复杂性的概念,并对各个构造单元作了详细对比;在帕米尔东北侧和新疆伽师强震群区的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综合研究,分别从层析成像和地震精确定位角度探讨了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和可能的机制;在青藏高原西北缘的深地震反射研究为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相向碰撞运动提供了新的证据;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偏移和叠加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德庆—龙尾错之间长达400公里的剖面的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取得了青藏高原内部块体碰撞的新认识;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和偏移叠加方法取得了鲁西隆起的精细速度结构和上地幔间断面构造;利用GPS资料研究了台湾南部及其周边岛屿和集集地震的地震位错模型;本专题的研究区域还涉及了中国东部沿海的横向非均匀结构。
(2)二维与三维速度和波速比结构的地震走时反演
在基于射线方法的宽角地震反射和折射走时数据的反演方法中,采用了新的模型化方法,有效提高了二维走时反演的效率;在三维层析成像方汉中引入了不分块的模型和,提高了反演方法的适应性。
(3)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及波形解释
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新疆伽师强震群区、青藏高原以及鲁西隆起地区取得了重要成果。综合各种适用于地震台阵观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成为宽频带地震学的发展方向,并将大大扩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范围。
(4)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方法理论研究
提交论文中发展了接收函数估计的频域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和时域多道反褶积方法,大大提高了接收函数估计的精度和分辨率,降低了噪声;提出了新的地壳结构反演方法;发展了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偏移和叠加方法并将横向非均匀介质接收函数理论应用于实际资料的解释。
(5)强震地震构造及位错模型研究
采用适用于台阵观测资料的联合震源定位方法,取得了最佳的地震精确定位结果,并能描述发震断裂的精确形态;首次采用GPS观测资料研究强震地震断层的位错模型。
第十九专题
古地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拓展
本专题出席报告会的代表20余人,作报告的代表7人,主要在:1)古地球磁场强度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2)古地磁学在古气候、古环境变迁中的应用;3)古地磁学在构造及磁性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9个报告。会后与会代表还就如何拓展古地磁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本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专题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古地球磁场强度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方面,通过对具有全球意义的白垩纪超静时段古地球磁场强度的测定,揭示出白垩纪超静时段地球磁场处于低能态,这可能意味着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体运动处于低能态时,地球磁场的稳定性增强。同时,通过精细的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研究,揭示出地球磁场至少在布容/松山极性转换期间不是一个单一的渐变过程,而是由多次快速倒转所构成。朱日祥教授在此领域的两个精彩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在环境磁学研究方面,古地磁学所取得的成就愈来愈显著。如胡守云博士在云南鹤庆盆地沉积物所记录的古气候信息研究中,发现了磁化率曲线同中国黄土磁化率及海洋沉积物的同位数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鹤庆盆地湖相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与全球变化有紧密关系。
在构造磁学研究方面,现已从传统的稳定块体的APWP的建立与古地理、古构造演化研究向活动带、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间相对运动过程研究上转移。如胶东半岛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相对旋转运动研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研究思路的转变。
孟小红博士在苏鲁大陆科学深钻孔区对榴辉岩开展的尝试性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高温高压变质岩中同样可提供与华北/扬子块体的碰撞模式、变质岩的折返过程等相关的磁学参数。
此外,庄忠海研究员,丛友滋研究员及韩晓非博士也就上述几个方面发表了较精彩的报告。
今后,与会代表一致感谢大会组委会和昆明的尹济云博士对本专题代表在昆期间所提供的所有帮助;同时决定2003年8月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地矿局矿产研究所)召开古地磁专业学术讨论会。
第二十专题
地球电磁法及其应用
第十七届地球物理年会第20专题讨论会(地球电磁法及其应用)于10月15日下午结束了热烈讨论。会上共有16篇论文作者做了报告发言,范围涉及地球电磁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各个方面。
讨论会于10月15日上午8∶00开始,王家映教授首先发言,介绍了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高阶统计量在MT资料处理中的应有研究》,代表了我国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随后的各篇论文中,有关方法研究的还有:《MT三维数值模拟中辅助场的求取及其三维模型响应特征的初步研究》、《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波技术及其在北京地区的观测试验》、《拟线性近似方法在2.5维电阻率正演中的应用》、《井间电磁波探测成像》、《各向异性电磁波测井研究》、《轴对称电导率双线性变化电测井有限元数值模拟》、《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电测深三维有限元计算》、《振动对电磁测深影响试验研究》,有关电磁法应用方面的文章有:《复杂地区电磁剖面法的应用》、《天山地区电性特征研究》、《低阻油层的成因及其流体类型识别》、《地下巷道电测深勘查深部矿床》,另外还有一篇有关仪器的论文《GMS06电磁测深系统及其应用》和一篇有关地球磁场的文章《地球磁场是怎么产生的?》。
论文发言结束后,讨论会成员就讨论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本次年会有关电磁方法研究论文的增加表示了肯定,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研究工作给予了赞许,同时也指出,电磁方法在地学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和年会中相关论文总数的偏少形成了反差,讨论会成员一致认为成立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讨论会气氛热烈,成员发言踊跃,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平等、开放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由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抗灾协调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02年第二次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会商会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3月21日会商会后本年度的第二次会商会,是将灾害预测会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民政部、财政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农业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总参气象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等近30名灾害管理工作者和专家出席会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主持会议。
会上,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介绍了今年5月以前的自然灾害情况。总的来讲,旱灾偏轻,洪涝灾害接近常年,风雹灾重于常年。今年1到3月旱情严重,4月以后开始缓解,但华南沿海旱灾仍然严重。针对下半年我国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水利部、气象局、地震局、国家海洋局、总参气象局、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等的代表在会上发表预测意见。这些意见经整理后,将报送有关部门参考使用,以防范于未然。(李吉顺)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经贸委安全中心、中科院资环局、江苏省科协联合主办的"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暨技术设备展示会"的筹备工作于九月份正式开始启动。
这次会议设两大主题:1、城市公共设施安全检测技术。讨论的主要内容为:识别(传感)技术,分析、模拟技术,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和设备;2、城市与工业安全管理与政策。讨论的主要内容为:城市安全规划理论与技术和城市安全文化等。初步酝酿的部分专题题目如下:
1.电力传输事故隐患监测、检测与防治;
2.城市埋地管线安全保障技术;
3.岩土(基础)工程安全保障技术;
4.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
5.建(构)筑物危险评估与事故防范技术;
6.重大危险源评估及事故防范技术;
7.城市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与监控技术;
8.城市火灾与重大化学灾害事故防范与控制技术;
9.城市安全规划理论与技术;
10.城市突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
11.城市安全文化。
目前参与这个会议筹备的有上海地球物理学会、陕西地球物理学会、江苏地球物理学会。
这次会议筹备组设在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
2000年3月,在西班牙里斯本召开的欧盟理事会明确提出了建立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并将此作为提高欧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将欧盟建设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社会的战略思想。
通过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并提高国民的整体创新意识,这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可以将所有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参数具体化,使创新过程一目了然;政策制定者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科学的创新信息,对一个国家、一个领域的创新有整体、科学的认识,为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提供有效的手段;利用指标体系,不但可以比较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创新环境差异,更重要的是可以比较创新的参数和过程,知道哪些有效和无效。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重要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17项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指标组成,这17项指标分别归于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
指标类别
指标基本定义
人力资源
1.1 新毕业的科学与工程类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数占20—29岁人口比例
1.2 受高等教育人口占25—64岁人口比例
1.3 参加继续培训人口占25—64岁人口比例
1.4 在中、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1.5 在高技术服务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比例
新知识的产生
2.1 公共机构的R&D支出占GDP的比例
2.2 商业化的R&D支出占GDP的比例
2.3a 每百万人口中申请欧洲高技术专利数
2.3b 每百万人口中申请美国高技术专利数
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
3.1 自我创新的中小企业数占制造业中小企业数的比例
3.2 参与合作创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中小企业数的比例
3.3 制造业中创新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
4.1 高技术风险投资占GDP比例
4.2 创新型融资占GDP比例
4.3 创新型产品销售收入占制造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4.4 家庭互联网接入比例
4.5 ICT市场占GDP比例
4.6 制造业中高技术增值贡献率
2001年该评价表经过创新普查后公布于世。欧盟通过该表比较科学地比较了欧盟和美、日以及欧盟各国的创新能力及发展趋势。该评价表对评估欧盟各成员国在创新方面的做法、监控创新发展的过程、评价创新政策的优劣等有重要的作用,并为各成员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交流途径。
【俄罗斯《议会报》7月25日文章】题:不能要第三个千年的武器(作者
谢尔盖·卡赞采夫)
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和国际事务委员会,起草了一份致俄总统和国际组织呼吁书,谈到美国用高频无线电波对近地环境进行的大规模试验,将对人类构成潜在危险。
议员们表示极其担忧的是,近地环境正变成大规模试验的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地球的大气层、离子层和磁层受到高频无线电波有针对性的强大影响,致使近地环境平衡状况遭到破坏、离子层被加热并人为地制造出等离子体。现在,世界上存在着5个用于这种试验的不同功率的装置。
2003年初,美国打算通过在最强大的装置实施高频活动极光研究计划。
美国向国际社会解释说,高频活动极光研究计划是用于科研目的,旨在寻找改善无线电联络的途径,尽管计划的实施直接受美国空军部和海军部的指挥。
现有资料表明,在试验过程中,已经收到人造等离子体同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效果。这表明,可以制造出地球物理武器集成系统。
地球物理武器集成系统的特点在于,地球大气层、离子层和磁层既是直接作用的对象,又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在进行核武器和热核武器试验时,能够完全清楚爆炸释放出多少什么样的能量,那么很难预测大规模有针对性地作用于近地环境的试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是因为,地球大气层、离子层和磁层是多参数的、相互联系的复杂体系。现代物理学无法对如此复杂的地球物理系统建立正确的理论模式,无法描述高频无线电波作用所引起的进程,其中包括共振效果、失控的链式反应。
最近几年,计划在格陵兰岛建立比阿拉斯加半岛装置功率高出两倍的装置。在该装置交付使用后,位于斯勘地那维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格陵兰岛的三个装置可组成回路,大大提高作用于近地环境的可能性。
地球文明已接近生死存亡的边缘。对环境人为的消极影响,已经导致自然恢复能力的实际丧失。严重积累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也对文明的存在和地球上的生命构成潜在的威胁。
美国在高频活动极光研究计划范围进行的大规模的、不受国际社会监督的试验,可能会引起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并破坏战略稳定,因为在其基础上可能制造地球物理武器,这种武器不仅干扰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定位装置,造成航天器、导弹、飞机和地面控制系统的电子装置瘫痪,而且还会给电网、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制造事故。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这种试验会成为对地球物理、地质和生物造成全球规模破坏性巨变的发射器,其中包括具有不可逆转性的巨变。
因此,在21世纪初,国际社会应当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对大气层、离子层和磁层进行大规模试验,因为它们是地球不遭受太空因素致命影响的自然盾。
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召开的“江苏省第二次厂会协作行动总结表彰会议”上,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荣获“厂会协作”一等奖,张鼎南同志获得“厂会协作”先进个人。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已有近半年时间,根据陈正宁理事长的提议将于10月20日—21日在南京召开第四届第一次理事长、秘书长会议。会议内容:
1. 秘书处汇报近半年来的工作;
2. 汇总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3. 商讨今年学会工作安排及明年工作打算;
4. 讨论学会如何进一步为会员单位服务。
欧阳首承先生创立的“溃变论”是描述事物演变的转折性变化的理论,近年来该理论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并在某些领域如系统科学界已经产生了震撼和轰动。其相关的文章已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并已经被许多学者引用。
“溃变论”是针对当今数量分析预测研究中存在的预测事件转折性变化的困难,指出了数量分析的非演化性及其相应的预测应用中的局限性,认为数量分析的物、力分离研究模式不能反映自然界事物演变的本质。“溃变论”从理论和气象预测实践证明了自然界事物演变的本质即物、力的不可分离性,并发现了自然界事物演变的本质是物质结构非规则导致的涡旋运动。按中国古代的认识观:“天下无非象之道(质点假说不符合自然界物质构造),物生即有象,象成方有数(数量是物质和事件发生后的形式计量,没有物质谈不到数量)”。物质结构不均,就有梯度,有梯度变有力,物质结构不均就有力臂,力与力臂必然导致旋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采用旋转方式的出来,从而导致欧阳首承提出第二搅动的原因。物质演化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是旋流、旋流转换。波动不是演化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所以演化中物质的结构不均和物质的旋转方向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为此,自然灾害发生在物质结构不均条件下的不同方向的涡旋流碰撞是必然的。
溃变说到底,无非是物质演化过程中的转折性变化。简言之,溃变突出了演化的非初值自相似问题,也可以说,牛顿体系的初值不变性和自相似性无非是“种豆得豆”的延续性报道,而溃变是强调了非初值的“种豆得瓜”的转折性变化。人们关心的是转折性变化,也可以说转折性变化才能称为预测,即真正的预测是要求“以无(有)报有(无)”,这才是演化的实质。
基于欧阳首承先生的“溃变论”,近年来发展起来了并在气象业务台站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针对灾害天气预测的新方法,即结构分析预测方法。结构分析预测方法具有认识上的正确性、科学上的可靠性、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可用性,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可应用性,并以结构的旋转方向和数量不稳定的相空间分析方法,解决了“物极必反”,或说“物极必反”不是数量问题。
在灾害天气预测方面,结构分析预测是对转折性天气变化的一种确定性预测。越是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其相应大气的环流和热力结构特征越明显,也就越容易预测。在总结了大量的天气系统演变过程中转折性变化个例的基础上,认为灾害天气的形成在结构上主要考虑三个关键因子,即水汽输送和集聚状况、垂直翻滚(涡度的水平分量)和对流层高层“抽吸(超低温)”这两种致雨机制的存在。实践表明,象暴雨、台风、雷电、大雪、强风(沙尘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其发生前的大气结构具有各自明显的特殊性的结构机制,因而具有可预测性。因此,从理论上讲并经多年的实践证实,重大灾害天气的短期预测问题应该说已经得到解决。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方法,可使重大气象灾害的业务预测做到基本不漏(信息无错情的条件下)。在改进气象探测网络和观测技术的条件下,可以做到使重大灾害天气的短期预测基本上做到不空不漏。
“溃变论”及其相应的结构分析预测方法是中国科学院的原创性创新性科研成果,它不仅在国际学术界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现在的信息已表明没有板块旋转的碰撞和气流的旋转的碰撞不会发生强大的地震和灾害天气,而且在气象预测业务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预报员的欢迎。它解决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之急需同时又是当今气象科学的世界性疑难问题——灾害天气的转折性变化的预测,并涉及了过程物理学和演化科学。
结构分析预测方法已经在气象灾害的预测中得到成功应用,其进一步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可以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空中水资源利用、强对流灾害系统(包括台风、暴雨和雷电)的减弱、森林防火以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的“2002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暨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与会科学家对欧阳首承先生所作的有关“演化科学”的报告和本文作者所作的“几种灾害天气的结构分析预测”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和称赞。现在,我国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和研究非常重视,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相信通过我国灾害预测科学家和业务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自然灾害预测能力和水平可望在预期的将来得到突破性的改善。(广州中心气象台 彭涛涌)
一、改革专家评审制。1. 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宜由单学科专家评审(包括“973”专家顾问组);应由战略科学家(知识面广、有战略眼光,年龄不拘)和高层次管理科学家(掌握情况面广、比较超脱)以及多学科交叉科学家(新探索的、已有明显成效的)进行评审,在征询这三方面科学家意见后由国家科技部决策。2. 将目前事实上的专家决策制(现今专家评审组的意见实际上成了“决策”,科技部和基金委无权修改或增、减),改为科技参谋、顾问制。其决策权归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 凡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原则上都应事先召开专题科学会议(最好结合香山科学会议,不同于过去由清一色观点科学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组织不同学术观点的科学家进行深入讨论,听取各方意见。最后,由国家科技部在征询战略科学家、多学科交叉科学家和高层次管理科学家意见后,进行拍板、决策。并且,成熟一项,决策一项。
二、将目前单纯依靠专业部门进行管理的体制,改变为依靠专业部门管理和直接管理的双轨制。对于常规理论、常规方法框架下的科研项目,仍然主要依靠专业部门或学科组进行管理,但学科评审组也应增加熟悉多学科交叉的专家的名额;而对于重大的交叉创新项目,则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行直接管理。同时要求专业部门认真支持真正的交叉创新项目,并将此作为考核专业部门领导的管理业绩的重要依据。
三、建议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可聘请一些道德高尚、热心支持交叉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和卓有成效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家组成科学顾问组或顾问团,负责重大创新项目的调研和评审工作。必要时,还可对某些特别重大的科技创新和原始创新项目,聘请上述三方面科学家组成专项评审组进行评审。
四、从根本上来说,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真正的竞争机制。鉴于基础研究的不可预测性,因而重大基础研究更需要实施双百方针和竞争机制。本人在1997年5月22日上报中央的“关于加强我国科学技术方针政策领导、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中,曾提出:“所有重大科研项目(包括攀登项目和‘973’项目),划出5—10%的经费专门拨给项目任务相同的新构思、交叉领域研究”。意即在突破途径尚未明确之前,以此做法作为鼓励创新、实施竞争的面上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如果拿小钱的交叉创新研究已经找到较好的突破途径,就应当提升为重大项目。这样做,既可调动各方积极性,互相促进;又可保障我国在国际上已经领先的交叉创新研究至少可以维持研究,而不致被扼杀或失传,有利优胜者在竞争中迅速成长;同时,采用竞争机制对科技部来说也比较主动,可以减少科技部领导的压力,也可减少因不同学术观点纷争给管理决策上带来的困难。我们反复考虑,引入真正的竞争机制,应当是搞活科技管理、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的上策。
(任振球)
在中科院基础研究工作会上,中科院提出了本世纪初基础研究的4个发展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力争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形成几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先开创的新方向、新领域,并在若干重要的前沿领域取得一批独创性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我国本土酝酿出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成果。
其他3个目标分别是:在为解决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形成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造就学术造诣深、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向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科技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积累,带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突破,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成果,建立知识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机制。
“十五”期间科技部投资60多亿,部门、地方和企业配套140亿元,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强占21世纪科技制高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项目有:
1. 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奶业”和“节水农业”;
2. 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
3. 水污染治理和食品安全。
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战略影响项目有:
1. 重要技术标准;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
搭建科技创新支持平台建设项目有:
1. 政务、金融信息化平台;
2. 新药创新和筛选技术平台、中药质量标准及疗效评价技术平台;
3. 软件开发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
实现技术突破的跨越式发展,推荐新产业形成项目有:
1. 电动汽车;
2. 磁悬浮交通技术;
3. 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
2002年9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庆贺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的庆贺活动。来自石油、地质系统、中国科学院、高校及中国地震局等部门的112位代表与会祝贺。郭宗汾教授的儿子郭大薇与儿媳郭恳谙及其学生代表陈昆华、邓玉琼教授专程从美国到京,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由陈运泰院士主持,孙枢院士致贺词。理事长刘光鼎院士代表我会向郭教授赠送了字画。到会的院士还有:李庆忠、赵文津、许厚泽、滕吉文、姚振兴、曾融生、陈、许绍燮。
郭宗汾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我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北美分会的创始人、首届理事长。
郭宗汾教授具有广泛与深厚的科学造诣。40多年来他的研究涉及地球科学的弹性波理论、重力与固体潮、地球物理勘探和物理海洋学等广泛领域,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在下列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1.固体潮以及固体潮与海洋潮之间相互作用问题;2.在现实的全球海洋中潮汐和潮流的精确模型及预报上的突破;3.局部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关系的突破;4.在复杂地质介质中电磁波传播处理上的突破;5.将综合盆地研究应用于碳氢化合物的勘探方面的创新;6.弹性波在地震勘探和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方面的创新。1974年以来,郭宗汾教授不仅为我国培养了26位地球物理专业骨干,还为推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作为中美双方的顾问与协调人,他在“西藏-喜马拉雅深部剖面”、“局部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关系”的合作研究中,为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表彰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郭宗汾教授20多年来为中美科技合作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时他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专家友谊奖”。
欧阳首承教授经多年研究,在指出第一推动体系不是演化科学的同时,就以中国古代的“天下无非象之道”的相互作用搅动原理,试验非规则结构信息分析的短、长期(1—3个月)灾害天气预测方法。其长期预测方法已显示了1—3个月前,预测汛期某个月发生于某区域200~300公里内的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近八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2年又以此方法作出了汛期除了各别省份和局部地区有洪涝灾害外,全国无大范围洪涝灾害的预测。经今年6~9月10日实况检验,其预测意见正确。
此外,成都市气象局以其短期的溃变图,V-3θ图预测方法,准确地预报出成都地区7月30~31日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时效早,服务效果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
(汪伟林报导)
注:欧阳首承的长期预测限于课题的时限,今年是其最后一次试验。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委会主办的“地质雷达技术骨干培训班”,将在昆明市举办。
培训对象是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专业技术骨干,目的是提升行业地质雷达应用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电磁波理论、雷达仪器原理、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地质解释等各环节相关知识与技能,特别是雷达波相识别、数据处理及地质解释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班特邀有经验的专家授课。现将培训班课程安排及报名办法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第一单元:
1.国内外工程地球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2地质雷达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工程勘察、检测中的应用;
3.地质雷达现场数据采集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4.地质雷达资料的后期处理及波相识别;
5.地质雷达资料的地质解释及图视化技术;
6电磁波CT的观测方式、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软件;
7.地质雷达典型图象及解释100例。
第二单元:
1.骄鹏地质雷达及软件功能;
2.美国系列地质雷达技术特点及软件功能;
3.加拿大地质雷达及软件;
4.瑞典地质雷达与UWB超宽带天线;
5.爱迪尔公路雷达及层面追踪软件;
6.矿大研究生院地质雷达及软件;
7.路面脉冲雷达技术与检测原理;
8.电子部青岛所地质雷达研究进展;
第三单元:
地质考察
二、培训时间:
12月14日报到,培训时间12月15日—25日。
三、培训地点:
云南昆明
航天疗养院
四、培训经费:
培训费1800元/人,包括教材费,地质考察费。已交会费的委员单位有1名代表优惠为1600元;报到时交付。
学习期间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标准双人间,40元/人。
五、报名办法:
培训班规模控制在80人,信函、网上报名,按报名次序接受,持接受回执报道;
六、报名联系地址与电话:
北京、昆明两地同时接受报名,通讯地址如下,
昆明:
昆明国家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园B座33
邮编 650217
云南航天质量无损检测站 焦文香
电话:0871-7261599,7262599
13099962860
EMail:
eng@aerospace.net.cn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编
100029
赵永贵
电话: 13601109131,(010)62008069(办)
EMail:
Zhaoyonggui@263.net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页网址和电子信箱
主页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cgs@cgs.org.cn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02年 第3期
总第75期
主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主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枫
邮
编:100101
发
行:苏
枫
地
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