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62期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学会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

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与专委会换届会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和换届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六届二次主任工作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讨论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疆办事处举办“地球物理新技术”专题培训班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六届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2023年工作会议纪要

学术交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8届学术年会分专题讨论会纪要“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火星表面物理场”“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地震多次波去除与应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无人机地球物理技术”“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智能物探”“海洋地球物理”“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探地雷达新进展”“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待续)

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木星前沿科学”会议纪要

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线上特邀科普讲座——“天然气(可燃冰)水合物产业化前景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第三届一次年会暨特殊复杂环境下物探新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地方学会

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召开四届一次理事长工作会

报道

践行科普志愿服务传递新时代雷锋精神——科技志愿活动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活动

热烈祝贺我会会员陈凌、张金海团队祝融号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熊盛青教授主编的中国及毗邻海区航磁系列图正式出版发行

通知

202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交费名单

202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关于推荐和申报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关于交纳2023年度会费的通知

关于推荐、申报2023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科协办发智字20233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经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同意,现将《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3328

 

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中国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聚焦靶心、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协同”,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激发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着力做实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着力深化系统改革,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作贡献。

一、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和群团工作重要论述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解读,推出一批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和宣传产品。持续更新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学习读本。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实施中国科协党校科技人才领航计划。依托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地方宣讲团、特色宣讲团、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联盟等,面向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宣传宣讲。组织开展“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主题活动。

3.实施科学家精神弘扬工程。办好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论坛。加强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实施中国科学家故事精品力作采编工程,开展“对话科学家”主题活动,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扩大“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参与面覆盖面影响力。启动中华文明科学文化探源工程。组织“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模范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开展“科学家故事走进中小学”试点。

4.涵养优良学风。加强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办好宣传报告会等主题活动和“顶流来了”等融媒体节目。实施学风传承行动,支持在高校院所建立学风涵养工作室。发挥“风启学林”社区平台作用,支持院士专家、大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家故事的研究、创作、传播。推动成立中国科技伦理学会,组织“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举办科技伦理高峰论坛。

5.推动科技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设立专项引导全国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完善支撑保障制度,制定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标准,探索推出星级科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推广基层“三长”、老科技工作者、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的模式路径。组织推选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二、筑牢科技人才托举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6.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指导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各级科协和学会党组织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机制,建立健全科协系统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聚焦服务人才的牵引机制。开展区域人才发展环境监测评价。创新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两支队伍交流模式,举办科学与艺术高端论坛。

7.加大科技人才的表彰奖励举荐力度。配合做好国家级工程师表彰奖励。开展2023年度院士举荐。做好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的评选表彰。优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机制,面向科技领军企业工程师群体探索实施托举工程。加强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建设,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推动工程师专业能力国际互认。指导支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开展科技人才表彰奖励活动。

8.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支持各省推广工作模式,开展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依托科技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加强科学教育,组织开展科技教师及科技辅导员培训和专业水平认证工作。组织好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基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举办第9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青少年科学节等活动。

三、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

9.前瞻研判科技发展方向。完善问题难题前瞻研判工作体系,组织遴选发布年度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启动学科发展引领工程,组织开展22项学科发展和学科史研究、13项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10.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办好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主场国际会议和活动。举办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联合地方政府举办产业创新论坛等活动。搭建高层次专家研讨会、青年科学家沙龙等精品化小型高端交流示范平台。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

11.深化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遴选推介重大成果,开展论文双语传播。支持办刊机构依托国内自主平台数字出版。完善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实施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扩容临床、中医药和科研仪器案例库,拓展评价应用试点。举办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活动。

12.持续推进一流学会建设。做实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专项,开展全国学会综合评估,强化学会重点事项监管。推进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制定学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推动学会分支机构规范发展。支持学会开展团体标准研制、科技评估等工作。迭代升级全国学会理事长沙龙和秘书长沙龙,举办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开展全球科技社团跟踪研究。

13.做强“科创中国”品牌。启动第二轮试点建设,探索省级全域试点,有序衔接“创新驱动示范市”创建。推动地方政府设立“科创中国”建设引导专项,把“科创中国”建设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开展院士专家地方行活动。支持新建一批科技服务团,引导成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启动“科创中国”金融伙伴计划,培育技术经理人专业化服务队伍,壮大专兼职联络员队伍。遴选发布“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实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专项,吸纳1万家以上企业入驻。举办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深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建产业顾问组提供精准科技服务,深化定点帮扶和援疆援藏工作,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探索开展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办好海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推动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建设和海归创业联合体建设,新增一批海智计划基地,有序扩大海外合作机构数量,加强特聘专家队伍建设,服务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14.深入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加强协同联动,完善纲要工作机制。实施重点人群科普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助力“双减”等工作,做强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示范科普活动,继续办好“天宫课堂”、送科技下基层、科技教育乡村行、“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智爱妈妈”等活动。推进科学素质和数字素养与技能监测评估。实施学会科普专项。加强典型示范,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全域科普、科普中心建设等工作。推动各地提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效能,开展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

15.构建“科普中国”生态。强化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建设,推动设立社会化科普奖项,办好中国科幻大会,支持地方科协开展科学文化场馆融合发展、公共场馆科普化、科普集团建设等工作。探索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推动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工程科普开发开放。优化基层科普组织动员机制,提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县效能。推动“科普中国”平台建设,赋能两翼共建共享科普资源。加强科普政策和重大科普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加强科普标准化建设。办好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推进科学素质国际组织建设,深化“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合作。

16.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面向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和传播。强化应急科普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完善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机制,提升科普辟谣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启动科普人才托举工程,深化科普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巩固提升城乡社区科普工作水平。

17.深化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公众及组织动员能力。构建科技馆评估体系,推进科技馆标准化建设和定级评估,推动卓越科技馆培育。出台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流动科普设施考核评价。开展“奋进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推进“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深化“智慧科技馆2.0”建设。

五、做精“智汇中国”,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18.强化科技战略咨询。聚焦党中央关注重大问题开展系列调研,加快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组织开展科技战略、政策、人才立法咨询。依托全国学会建设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依托地方科协建设区域智库基地。提升《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界情况》等内参的质量,打造“智汇双月谈”、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地方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等平台。

19.实施智库合作伙伴计划。深化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的战略合作,打造中国科技智库论坛。依托各类智库基地,加强与国际科技智库的对口交流合作,构建网络化的智库合作体系。实施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

20.建设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体系。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动员“一体两翼”组织开展系列调研。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快速调查响应机制,建设中国科协区域联合调查基地,推进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体系和“科情在线”平台联动,年内线上线下覆盖1000万科技工作者。

21.加快推进“智汇中国”平台建设。建成“智汇中国”官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咨询实验室分析平台。建设机构库、成果库、专家库、特色数据库,面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等单位,遴选试点参与平台建设。完善科协系统统计制度,探索建立重点工作专报和快报机制。

六、深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促进开放信任合作

22.搭建高端国际交流平台。举办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国际会议。搭建面向重点国别的高层科学家对话平台。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实施“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创新伙伴计划,探索建立海外建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组织竞选和任职,办好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对接联合国重要会议及工作机制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23.增进与港澳台科技界联系。支持港澳台科技工作者加入全国学会,举办港澳台科技人才国情研修、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等各类活动,搭建大湾区工程师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等交流平台。

七、推进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建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

24.深化科协组织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国学会网上办事大厅。支撑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建设网上会员之家,建设办公自动化、智慧党建等一批便利化通用工具和实用化业务场景。完成科协系统组织和人才信息“一库集成”。推动科协各项业务在统一平台组件化集成,年内实现审批、备案、评选等网上办理事项“一网通办”比例超过80%

25.推出一批关键领域改革举措。优化学会布局,鼓励地方科协在前沿新兴交叉领域发起成立新学会。研究编制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指导意见和版权许可规范。支持省级科协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带动区域期刊高质量发展。推进高端科技智库试点建设,完善支撑智库体系的制度机制。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改革,强化科技竞赛治理。

26.支持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改革创新。探索党建带群建工作模式,推动地方科协党组建设,健全组织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体系。加强对地方科协换届工作的联系指导。指导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探索建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支持学会建设分类分级会员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会员发展服务示范学会。鼓励有条件的全国学会独立或联合设立现代出版企业。

27.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健全中国科协团体会员制度,有序发展一批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加入中国科协或地方科协。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科协工作的意见,推进企业科协组织扩面和工作提质。推进高校院所科协组织建设,探索面向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以及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机构等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进城乡社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振兴农技协组织。面向“两新”组织,扩大科协组织覆盖。研究出台新时期深化“三长”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基层科协主席”活动。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8.全面加强科协系统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提升机关党建质量,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健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提高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突能力,打造网络宣传队伍,实施网络科普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反邪教协会组织和阵地建设。

29.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纪检监察机构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会商沟通。持续深化中央巡视后续整改,加强巡视审计财务监督融合,加强机关纪委建设,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

30.推动理顺学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坚持党建强会,强化学会党组织政治责任,压实秘书处党组织、理事会党委的党建主责。强化章程政治审查和负责人政治把关,推动新成立学会及学会年检、评估、换届、届中调整等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强化科协与学会办事机构支撑单位、所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等协同监管,加强对无办事机构支撑单位学会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问责、容错和退出机制。指导省级科协对业务主管学会全面摸底、科学分类、试点推进。开展试点工作专项调研和督导评估。依托“智慧科协2.0”平台,加快学会党建数字化转型。

31.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科协干部选拔任用体系,按照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科协干部素质培养体系,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推进全国学会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

 

附件:“智慧科协2.0”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智慧科协2.0”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按照《“智慧科协2.0”建设三年规划(2022-2024年)》,以赋能基层组织增强团结引领能力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以业务场景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科技服务和内容生产综合运营平台,提升“价值引领、联系服务、品牌运营、数据治理”四种能力。

2023年工作目标是:基本完成公共基础技术平台和通用业务组件建设,以重大活动和高频需求为牵引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各类平台系统的组件化改造,统一平台用户入口。完善“一体两翼”共建共享机制,汇聚各类科技科普资源,集成各类服务场景,推进以平台、场景、数据等赋能基层,建成一批赋能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的便利工具,推出一批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实用服务,初步形成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网上生态平台。建立智慧科协总体治理架构,健全统一运营运维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配套的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以线上业务数据为重要依据的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有效性。

一、推动改革与数字化转型融合互促

1.建设一批业务改革示范场景。改革办、信息办和各业务部门联动,共同提出业务改革任务和路线图,协同业务域开展场景创新和流程再造课题研究,为科协改革做好数字化支撑。按照“非改革不场景”要求,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改革和流程重塑,面向B端和C端用户需求,建成一批典型业务场景,重点推广打造学术交流、办事大厅、建家开店、代表大会、团体会员、科技社交、资源服务、科学普及、成果转化、智库研究、科学家精神传播、党建强会、教育培训、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和国际传播矩阵等高频场景。

2.推动跨业务域场景整合和机制创新。健全“非平台不业务”考核评价、督查督办制度,推动各项业务的场景化建设。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普日、人才评选等重大任务和重点活动全面完成组件化、场景化改造,各部门单位业务在统一平台开展的比例不少于80%。建立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业务场景组织机制,打破条块限制,实现会议、培训、竞赛、展览、评奖、宣传、调查等基础服务场景分类整合和统一运营。

3.建立智慧科协总体治理架构。强化“六统一”工作机制,改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组建数据治理委员会,建立统一建设、运维和运营的总体治理架构,推动信息中心等机构组织改革和业务转型,健全统一运营运维机制。根据统一规划,完成信息化项目统一预算统筹,统一开展架构管控、项目群管理、数字化转型评估等统一管理工作。

二、全面建成公共基础平台

4.完善科技组织人才数据库底座。完成科协系统组织和人才信息“一库集成”,实现业务数据接入和应用场景动态交互。拓展组织人才库数据来源,加强与部委、央企、学术机构、国际科技组织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全国学会、省级科协有效人才库的整合比例超过60%,完成2000万以上科技人才、200万以上科技组织入库。建设科协组织机构和科技人才唯一编码系统,完善人才标签体系,推进数据复用和人才减负。搭建基于决策场景和人才需求的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态势感知和智能分析能力。完善组织人才库数据授权使用机制,有序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服务。

5.建成公共基础平台。完成云平台资源扩容,全面建成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科协“一朵云”对业务组件环境100%支撑。完成数据平台全量数据汇聚加工,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实现数据资产管控及标准化,实现精准推送等智能化服务。完成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开发运维一体化,提升业务敏捷开发能力。完善通用组件建设,新建不少于15个通用业务组件。实现统一技术平台支撑、一体化云部署、标准化数据加工处理、通用化应用组件和场景支撑。

6.统一用户端入口。完成统一AppWeb端入口建设,整合各类B端和C端服务场景和数据资源,面向细分用户打造“百家百网、千人千面”的智能服务门户。推进App进入主流应用市场,实现便捷下载安装。

7.整合改造各系统平台。全面完成“科普中国”“科创中国”等系统平台的组件化改造,实现统一入口集成,“科普中国”“科创中国”等平台的传播渠道整合率超过50%。完成37家各类门户网站迁移。除架构例外情况,中国科协机关一般不再存在独立于“智慧科协2.0”的平台和系统。

三、高质量开展运营工作

8.探索“统分结合”运营模式。制定统分结合的分工和管理机制,统筹开展平台统一运营,强化业务部门运营主体责任,线上线下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建立智慧科协统一品牌管理体系,推动“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汇中国”“智慧党建”“数字科技馆”等品牌业务提质升级。

9.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建设统一用户管理组件,打通“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慧党建”“数字科技馆”等平台用户数据,实现统一注册和统筹管理,实现有效注册用户不少于1000万。整合完善用户身份认证、分级分类和权益体系,实现科协服务和内容资源的分类整合和授权使用。

10.上线场景服务目录。推进业务资源数字化,建立业务场景的服务目录和全景视图,开展各类业务场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年服务场景上线数量不少于100项。建立业务场景的用户评价机制,根据用户体验对上线服务进行统一评价。

11.丰富数据标准和大数据智能应用。完善“智慧科协2.0”标准规范体系,优化迭代和发布组织、人才、党建、业务等标准,数据标准建设完成率超过80%。健全数据采集、交换、集成、确权、治理、共建共享机制,推动组织人才数据、党建数据、业务数据等数据资源统一管理,有序开展数据共享服务。初步形成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体系,推动各业务域成立业务大数据智能中心,发布不少于5种数据产品。完成数据驾驶舱建设,展现业务赋能和团结引领效能,丰富数据决策和指挥调度内容。

四、强化“一体两翼”推广合作

12.推出一批赋能基层服务。推出一批为基层办好事、解难题举措,为学会和地方科协改革赋能。办公自动化应用场景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拓展,审批、备案、评选等网上办理事项“一网通办”比例超过80%,完成10家以上使用示范。丰富党建学习资源,智慧党建业务场景实现“一体两翼”有效覆盖,平台注册党员数量达到一定规模。

13.加强“一体两翼”应用推广。鼓励基层首创,扩大试点规模,新增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不少于20家。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广泛入驻,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在平台开展业务、发布内容信息的比例超过50%。支撑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建设网上会员之家,在线发展会员和提供会员服务。征集学会和地方科协的特色需求,建设一批便利化通用工具和实用化业务场景。

14.推进外部合作。打造科技资源中心,紧密联系政府部门和平台类企业,面向科技工作者需求吸纳整合各类科创、科普、学术、智库、渠道资源,持续壮大传播矩阵。开展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合作,融合先进技术能力。联合30家以上主流平台共同开展各类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15.打造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完善科协党校干部信息化能力提升专题,组织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不少于12场,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打造“一体两翼”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科协系统全员数字化认知、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技术能力。

(中国科协)


 

202311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在线上召开,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副理事长苟量、倪四道、柳建新、赵邦六,学会副秘书长胡敏、薛国强、周坚鑫、陈本池、储日升、董世泰、韩立波、袁全社、张青杉,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单位会员代表及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94人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秘书长胡敏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线上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科协文件,同时向各位与会代表汇报了学会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结合文件精神对学会今后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强调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学术团体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好地球科学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科技支撑作用,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新争先,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我们学会应有的贡献。

7个工作委员会、28个专业委员会、3个分会和3个办事处分别对本部门2022工作进展及2023年工作设想进行了汇报,为更进一步了解学会各专委会发展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促进各个专委会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会议期间苟量副理事长、柳建新副理事长也就学会的发展提出建议。苟量副理事长建议2023年学会一是要在拓展会员方面进一步加强;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三是要紧跟国家的重点战略,围绕国家新一轮找矿行动,来组织技术攻关,引导会员单位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柳建新副理事长建议专业领域相近的分支机构可联合开展活动等提议。学会副秘书长、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坚鑫也就学会的科普活动提出了建议。他建议下一步科普工作一是要加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宣传、专家团队建设、科普基地建设;二是科普委要联合分支机构、会员单位一起共同做科普;三是要加强科普的国际交流。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各分支机构在2022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指出,从各单位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各分支机构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的交流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大家通过相互交流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参会人员会后要和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进行沟通,要多汇报一下其他分支机构的做法和优点,总结不足,以便今后做的更好。并再一次强调2023年学会的四大任务:一是发展会员;二是加强学术交流,希望各分支机构争取在今后的五年至少有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加强科普工作,特别强调了科普不仅仅是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学会所属分支机构都有科普任务,都需要做科普的工作;四是加强智库工作,发挥学会的智库作用,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建言献策,推动经济发展。

会议最后,胡敏副秘书长就各分支机构要加强学术会议的规范管理、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希望大家回去后把今天的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结合各专委会发展实际情况,扎实落实好学会各项工作安排。学会将在会后下发本次会议精神的相关文件,请各分支机构按照中国科协和学会的有关要求,继续做好2023年的各项工作,秘书处将全力为大家做好各项服务,为实现学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提前预祝各位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学会秘书处)


 
 

32729日,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研究员,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薛国强研究员、顾问委员李貅教授、刘元生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岳建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祥云教授,河南省地质研究院王建平院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重点实验室及科技推广试点单位的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李貅教授主持,河南省地质研究院院长王建平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单介绍了作为省直地勘单位“一局一院一集团”改革组成部分的河南省地质研究院的组建过程,期待各位领导和业界同仁关心、支持研究院的发展。

  长安大学李貅教授作了《多源、多分辨地空瞬变电磁金属矿勘查新理论、新方法》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祥云教授作了《多物性融合深部温度场与地热属性识别研究》报告。

特邀报告结束后,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工程物探检测重点实验室(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场多参数综合模拟实验室(长安大学)、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代表,作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责任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作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汇报;桂林理工大学代表作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

  下午的会议由刘元生研究员主持,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简单介绍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办事处和科技推广试点单位的建设情况;申有义、王瑞廷、许传建、何晓松、高辉、李才明、张心彬、徐涛、岳建华、王槐仁、赵育刚等分别发言,为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陕西地矿物化探队有限公司、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七地质大队有限公司、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中成煤田物探工程院有限公司、宁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院等单位代表,作科技推广试点单位工作汇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作科技推广试点单位申请报告。

  最后,由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薛国强研究员对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进行会议总结。本次会议安排了两位特邀报告、四个重点实验室单位汇报、一个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八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汇报、十六个试点单位汇报、四个试点申请单位报告,总结如下:

  (1)各个单位都有新的成果,特别是四家民营企业试点单位,经过三年疫情的艰难历程,依然有长足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地球物理人的拼搏精神;

  (2)各个单位在地球物理学会这个高新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多单位根据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感谢学会专家们的辛苦付出,感谢基层单位提供了很好的产学研典范;

  (3)本次会议中各单位工作汇报认真详实,使得各单位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了本次会议交流的目的;

  (4)会员单位申请重点实验室、科技推广试点单位的积极性很高,反映出新形势下会员单位的进步要求,学会将吸纳优秀的会员单位加入科技推广平台,体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为会员提供热情服务的宗旨;

  (5)面对这次会议交流情况,各个单位也有很多思考,比如,设备老化,人才断档,先进技术引入慢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推进地球物理会员单位的共同进步,进一步树立科技推广品牌效果,打造科研单位—一线企业链条式服务示范。

  本次会议收获满满,在参会专家、各单位及会议承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


 

 20221227日,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采用腾讯会议方式,线上召开了2022年度工作会议与专委会换届会议。

  一、专委会主任扩大会议

  第六届专委会班子成员13人参加了会议,主要内容为:

  (1)常务副秘书长李惠民介绍有关举行换届改选的工作事宜;

  (2第六届主任委员陈晓非院士介绍新一届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人选的有关情况;

  (3)第六届常务副主任高原研究员介绍换届工作的选举程序;

  (4)听取第六届专委会班子成员(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意见;

  (5)征询拟任的新一届主任委员(高锐院士)的意见。

  二、年度工作与换届选举会议

  第六届专委会86位委员参加了会议(部分委员因故请假)。

  12022年度工作会议

  (1)首先由第六届专委会秘书长于常青汇报2021/2022年的年度学术活动情况;

  (2)第六届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晓非院士总结了第六届专委会的工作与学术活动。在全体委员的全力支持下,第六届专委会在20202022年任内组织或联合组织了学术交流活动共计9次,工作会议2次(含本次会议),参与活动人员约3000/次,交流学术论文209篇;专委会再次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优秀集体”荣誉;

  (3)参会委员投票通过了8位新的专委会成员:李海兵、魏新建、谈顺佳、余年、叶卓、石玉涛、董云鹏、韩建光。

  2、会议第二部分,换届改选会议

  (1)第六届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晓非院士提出新一届(第七届)专委会班子成员的候选人:

  第七届专委会主任委员:高锐;

  常务副主任:高原;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首字母拼音顺序排列):董云鹏、金胜、雷建设、刘财、田小波、吴庆举、杨顶辉、于常青、赵俊猛;

  (2)第六届常务副主任高原研究员介绍换届选举程序,并说明本专委会换届程序和提名的新一届班子组成人员已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批复同意;

  (3)网上投票选举第七届专委会主任与副主任,经过投票,参会委员一致同意通过新一届班子的人选;

  (4当选的第七届主任委员高锐院士提名聘请第七届专委会秘书处组成人选,经过投票,参会委员一致同意通过新一届秘书处人选;

  第七届专委会秘书处人选:

  秘书长:卢占武;

  常务副秘书长:李惠民;

  副秘书长:陈赟、陈召曦

  (5)第七届主任委员高锐院士宣布聘请陈晓非院士为专委会名誉主任;

  (6)第七届主任委员高锐院士对今后专委会的工作与大陆动力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做了指导性的讲话。

  高锐院士指出:将不辜负专委会委员们的期望,推动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的各项学术活动,继承优良传统,开阔学术视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结合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交叉,开创新领域,发挥地球物理学科优势,结合地质学,进一步推进揭示地球演化的地球动力学及其深部过程研究。

  高锐院士进一步提出:

  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球大陆动力学研究领域,我国的学者与世界同行同步开始,研究方法和观测技术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已经取得许多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国际学者广泛引用,要抓住机遇,继承和发挥老一辈地球物理专家开拓大陆动力学研究精神,积极推动学科研究;

  ②继承与创新。新一届专委会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努力,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方法技术,也要结合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加强学科交叉,面向前沿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和科学思想交流,促进大陆动力学理论发展;

  ③增强活力,树立服务精神。学会是科学家交流的桥梁,新一届专委会要进一步发挥各位委员的积极性,有大计有大策,积极开展更为活跃的学术交流。希望各位副主任委员要传承良好传统,发挥特长活力和智慧,带头开展专委会的工作,在任期内积极组织承办学术交流活动。

  最后,高锐院士感谢陈晓非院士、高原常务副主任,李惠民常务副秘书长等为本次专委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出的辛勤努力,感谢大学会领导的支持,并欢迎大家在疫情情况允许下到珠海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胡敏副秘书长参加了这次会议,并祝贺会议的成功召开和顺利完成换届改选。

  新当选的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在发言中表示将积极支持或组织专委会的各项学术活动。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方式:腾讯会议

会议时间:2023114(星期六) 09:00-12:00

主持人:何丽娟、孔彦龙

参会人员:特邀代表及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拟任委员

记录人:孔彦龙、王中鹏

会议内容:地热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第一届委员会换届等有关事宜

一、简述

  2023114日,地热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召开了2022年度工作和换届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理事和副秘书长胡敏受邀参加了会议。开幕会由秘书长何丽娟主持。

  庞忠和首先代表专委会向出席会议的领导表示欢迎。他宣读了新一届专委会代表名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代表学会致辞。他向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和换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地热专委会作为学会最早成立的分支机构之一,为中国地热学科和地热开发利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22年的工作成绩显著。主办的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会议线上参会人次接近2000人,专委会发展态势很好,希望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作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支机构的“显示度”。

二、地热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

庞忠和主任向会议作了专委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专委会成立、学科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并简要回顾了专委会的发展历史。他指出:“我们地热专业委员会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热研究体系,目标是在全球从跟跑逐步走向引领!”接着他全面汇报了专委会在2022年度开展的学术活动、科普工作、调研咨询以及国际合作的具体情况。

专委会主任庞忠和作2022年度工作报告

三、专委会换届过程

  换届改选工作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理事兼副秘书长胡敏的见证下,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委会秘书长何丽娟的主持下进行。首先,专业委员会主任庞忠和研究员介绍了换届工作准备情况并宣布了第二届委员会64名委员产生过程和委员基本情况。随后,他宣读了第二届主任、副主任建议名单并介绍各人基本情况。何丽娟秘书长介绍了选举投票程序。选举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发放选票56张(请假8人),收回有效选票56张,候选人得票均超过2/3,选举顺利完成。选举产生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如下:

  主 任:庞忠和

  副主任:何丽娟、刘世良、陆宝宏、孙占学、王社教、谢迎春、许天福、张健、孔彦龙

  接下来,新当选的主任庞忠和提名聘任秘书处人员名单如下:

  秘书长:孔彦龙

  副秘书长:白冰、王令宝、王中鹏、张林友、张毅、左银辉

  大会再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予以确认。所有拟聘人员得票均超过2/3,顺利通过。

四、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任秘书长孔彦龙主持召开了地热专业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首先,主任庞忠和宣布,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为第二届专委会名誉主任,受到大家欢迎。随后,汪集暘院士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我国地热学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直受到中国地球物理学界老前辈们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李四光教授早年也大力支持地热工作。地热作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在“双碳”目标下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地热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正当其时。他希望新当选的委员们继承和发扬老前辈们的科学家精神,为地热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新当选的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进行了表态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届专委会名誉主任汪集暘发表讲话

  庞忠和主任在讲话中对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上面向“双碳”目标的地热工作新形势与新任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专委会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方向。同时,要求大家加强团结、同心协力,把专委会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各位到会的副主任也结合自身的工作发了言。一致表示,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做好专委会工作。

  随后,孔彦龙秘书长就专业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全体委员就如何开展下一步专业委员会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薛国强在发言中建议专委会的“地热大讲堂”应多加强与上级学会的科技推广大讲堂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地热国际会议的交流。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天娇在发言中希望进一步推动地热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还希望专委会多组织青年委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各委员之间科研与应用的合作,激发青年委员的创造力。

  雄安新区管委会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李红英在发言中认为,地热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地热资源评价工作尤为重要,专业委员会应带头发挥更大作用,建立一套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评价方法体系,为政府出让地热矿权提供更加充实的依据,她还希望专委会加强与其它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的合作,共同推动雄安新区的地热勘探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白冰在发言中提到专业委员会应细化地热科普工作,针对不同受众人群开展普及性的地热科普和高级专业性的地热科普。

  西北大学任战利教授认为目前地热事业大有可为,为了地热事业更好的发展,希望大家以更加包容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地热的应用领域,包括古今地热在石油、煤炭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健提出不仅要拓宽地热的应用领域,而且还要加强地热理论基础研究,特别是未来专委会能够在地热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创新。

  会议在圆满完成上述议程之后结束,代表们离会时依依不舍,体现了专委会新一届委员们对中国地热学科和地热能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以及努力做好今后工作的坚定决心。

(地热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六届二次主任工作会议于2023114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和网络视频会议形式。本次会议应到人数26人,实到24人,请假2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专委会名誉主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底青云院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莅临会议现场并致辞。专委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佩芬,副主任委员吕庆田、叶英、薛国强、王永国、肖西卫,秘书长安志国,副秘书长陈卫营等8人出席现场会议,学会副秘书长胡敏,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怀洪、张建清,副主任委员殷长春、田连义、张胤彬(田忠斌代)、郭文波、郭勇洪、徐涛,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沙椿、刘铁、蔡红柱和胡绕,副秘书长甄大勇、朱裕振和方成等16人出席网络视频会议。特邀嘉宾蒋良文、徐正宣、李怀良和谭晓梅列席网络视频会议。

本次主任工作会以“听取、审议2022年度工作报告和讨论2023年度工作计划”为主题,并就院士专家基层行、学术年会、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创新高层论坛以及其他事项进行了讨论。会议由秘书长安志国主持,专委会主任徐佩芬作“2022年度专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2022年度专委会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了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

2022年度,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专委会克服困难,按计划完成了各项活动。一是召开了专委会五届五次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专委会2021年度工作,安排2022年度活动。二是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院、海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功组织了“院士专家三亚行”活动,活动采用线下+视频会议相结合、学术研讨会与工程实验室考察并举方式,60余人参加了活动。研讨会聚焦深海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围绕深海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前沿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吴时国、殷长春、汪贵锋、蔡红柱、王中兴和万晓明6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三是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2022年度学术年会暨换届(扩大)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专委会第六届委员会,并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评选了“2022年中国工程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重仪科技奖)”11篇,有56个报告(含6个特邀报告)交流,230余人参加会议。四是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学术报告会。五是参加“铁道分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暨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检测新技术第二十届年会”并做特邀报告。六是申报并组织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21专题——“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委会委员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任职及获得荣誉方面,名誉主任底青云当选第十一届理事长,4人当选荣誉理事,9人当选常务理事,3人当选副秘书长,专委会荣获先进集体称号,9人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荣获优秀分支机构主任称号,2人荣获优秀分支机构秘书长称号;获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1项、学会地球物理工程奖金奖1项、工程奖银奖4项,陈宗器优秀论文奖2项,傅承义青年科技奖1项。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专委会2022年度工作卓有成效,即使是在疫情影响下仍组织完成了换届工作以及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创造、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对行业交流、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专委会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大家一致同意通过主任工作报告。在充分讨论基础上,会议就2023年度的工作计划达成如下共识。

一、“2023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由成都理工大学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围绕“川藏铁路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难题与地球物理解决方案”开展学术研讨与工程考察,计划9月或10月在四川康定举行。

二、初步拟定于8月在青海西宁召开2023年度学术年会。与会委员建议,结合国家重点工程或者重要战略部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邀请国内相关专家作报告,让工程地球物理走进、关注西部地区,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助力。

三、创办“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初步商定今年举办首届活动,由水电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究院协办。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围绕地质难点及工程地球物理成果,探讨工程需求与行业痛点,凝练科学、技术问题,探讨突破方向和技术途径。

四、不定期举办“名师讲坛”。旨在提升物探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期望为物探从业人员提供专业、规范的继续教育方式与途径。

与会委员充分肯定创办“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与“名师讲坛”对专委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在创办过程中逐渐摸索与完善。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2023131日上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应急管理部国家灾害防治研究院召开了2023年工作计划讨论会,会议以现场会结合腾讯会议的方式召开,专委会工作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工作组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组成),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研究员和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艾印双研究员到会指导,会议由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卢占武研究员主持。

  根据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在会前给出的具体指导意见,会议对拟于今年夏初在山西省大同大学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大同会议”)进行了重点讨论。常务副主任高原研究员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副主任雷建设研究员介绍了大同会议筹备工作及与大同大学的可能合作情况,常务副秘书长李惠民介绍了会务工作。与会者对大同会议的主题、召开时间、方式、规模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暂定大同会议的主题为“区域地球物理、资源灾害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大家认为,大同会议应与大同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以及大同区域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结合起来,建议在大同市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并建议与大同大学联合召开关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座谈会。会议认为,大同会议将在大同火山机制研究、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地震灾害防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对提升大同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产生积极作用。

  会议第二个主要议程是讨论2023年专委会工作计划。卢占武研究员介绍了2023年专委会学术活动及工作安排,经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2023年的工作计划。最后,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支持即将召开的大同会议,并希望通过学术活动和社会服务,促进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大同大学的建设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专委会工作组成员杨顶辉教授、赵俊猛教授、吴庆举研究员和陈昭曦教授到场参加了会议,刘财教授和金胜教授在线参加了会议。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1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疆办事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举办了“地球物理新技术”专题培训班。新疆办事处主任刘正荣同志主持开班仪式,汇报了新疆办事处近年来的工作情况,表示办事处将充分发挥学会平台作用,组织地球物理技术交流,推进学科交叉,活跃创新思想、交流发布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多方合作,号召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积极加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疆地矿局科技外事处处长滕学建同志,一级主任科员雷国明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全程听课。培训班聚焦“地球物理矿产勘查新技术”这一主题,旨在提升矿产勘查地球物理领域技术工作者创新能力,提升矿产勘查地球物理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和水平。

本次培训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吴文贤、北京派特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爱民、新疆大学副教授张莹莹、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申硕、高级工程师王吟泽等5名老师参与授课。新疆地矿局局属各队(16家单位),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西部黄金、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总处等20家单位120余人分别在线上、线下参加了培训。

本次授课既有半航空电磁法、地震波频率谐振新技术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有地球物理仪器研发新进展,还有矿产深部物探勘查的应用实例,内容涵盖了地球物理新技术的“产--研”全产业链的各环节,对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创新,加强重要矿集区深勘精查,开拓新区助推新发现,促进战略性矿产找矿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授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达到了培训目的。

通过此次培训,将进一步推动全疆地球物理技术人员增强创新发展意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助推地质科技发展的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把发展地质科技转变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地质工作者建功新时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落实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实际行动中,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书写新篇章。


 

(新疆办事处)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会议时间:2023218日(星期六) 14:00-17:00

主讲人:邓明

主持人:王中兴

线下参加人员:周坚鑫、伍康、李颖、何贤明、沈萍、翟松涛、王中兴、付长民、王猛    

线上参加人员:邓明、胡祥云、雷军、席振铢、耿启立、嵇艳鞠、余刚、徐佩芬、李怀

记录人:何贤明、王中兴、王猛、付长民

会议议题:2023年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工作安排

会议内容:

1.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事务性事项审议

2.落实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各项工作

3.科普工作

4.小型专题会议

一、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专委会事务性事项审议

1) 邓明主任就2022年和2023年专委会事务性工作进行了叙述。

2)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被评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会先进集体,邓明、何贤明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1)邓明主任就2023年学术会议主题与专题征集情况进行了汇总。

2)确定了会议时间:2023825-27; 地点:成都。

3)根据专委会学术交流重点与传承精神同时参考第八届和第九届会议主题,确定了本届会议主题:探索地学仪器原始创新,致力地球物理技术突破。

4)确定了会议专题设立原则,定为:1)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装备(地震、电磁、重力、磁法、放射性、光谱等);2)立体探测方法技术与装备(空天、陆地、海洋、井中等);3)创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4)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应用(工程勘查、资源勘探、测试、检测、监测、预测等);5)前沿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量子、超导、冷原子、光纤等);6)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物理技术。

5)确定了会议举办单位,含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6)确定了将会议优秀论文分别推荐至《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进展》《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物探与化探》等期刊,并明确了负责人。

7)确定了会议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

8)落实了9个大会特邀报告。

9)会议期间拟继续举办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展览及大会仪器创新核心技术推介活动。

10)李怀良老师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会议的筹备及预选酒店的大致情况。

11)决定会议期间拟颁发大学生优秀论文奖。

12)科普工作纳入2023年工作安排。

13专委会支持各学术小组召开专题会议。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六届二次工作会议于2023225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和网络视频会议形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莅临会议现场并致辞。专委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佩芬,副主任委员薛国强、叶英,正、副秘书长安志国、方成,专家委员谢昭晖、钱荣毅、何彬、张琦伟(栾明龙代)、王超凡、李志伟等11人出席现场会议。副主任委员殷长春、田连义(刘杰代)、肖西卫、郭文波、郭勇洪、徐涛,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沙椿、刘铁、蔡红柱、胡绕,副秘书长甄大勇、陈卫营,专家委员王怀洪、李坚、刘波、孙晓云、葛如冰、李怀渊、刘卫民、马若龙、冯德山、张辉、杨亚斌、李广场、马振波、熊彬、田雪丰、刘金光、林志清、化希瑞、米晓利、程久龙、姚金、高士银、黄立勇、王云安、方慧、金雪莲、李志华、于景邨、鲍居彪、沈建国、李静、裴世建、王槐仁、林文太等46人出席网络视频会议。特邀嘉宾王金海、陈健和谭晓梅列席网络视频会议。

  本次工作会以“总结2022年度工作和落实2023年度计划”为主题。会议由秘书长安志国主持,专委会主任徐佩芬作报告,汇报“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报告全面回顾、梳理了2022年度专委会的各项工作,总结了专委会及委员们所取得的成果和荣誉,并就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进行了部署落实。

  安志国简要介绍了2023年度青海西宁年会有关情况,协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海办事处王金海发言表示将全力支持协助专委会办好西宁会议。国科(重庆)仪器有限公司将冠名优秀论文奖。甄大勇副秘书长代表铁二院就承办2023年度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作了介绍,初步计划9月底或10月初在成都和康定举办,会后将与成都理工大学李怀良教授商讨举办细节。

  “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和“名师讲坛”,是新一届专委会的两项创新举措。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殷长春教授代表专委会就“高峰论坛”创办的初衷、目的、举办方式和预期效果进行了介绍。“高峰论坛”是由基层单位围绕大工程地球物理成果,自下而上提出行业难点痛点问题,通过“高峰论坛”的研讨与考察,凝练行业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技术问题,探讨突破的方向与路线;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助力工程地球物理行业创新发展。随后,首届“高峰论坛”承办单位代表、专家委员李广场简要介绍了围绕“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地球物理成果与工程地质问题”举办此次活动的初步计划,详细方案将在3月初现场考察后确定。与会委员一致同意由殷长春担任高峰论坛执行主席,并由沙椿、李广场和田连义担任首届活动轮值主席。

  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刘铁代表专委会介绍了“名师论坛”的实施方案。他结合行业现状介绍了“名师讲坛”的创办初衷。充分利用专委会的平台和专家资源优势,打造理论先进、技术领先、内容系统的高端学习培训平台,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特色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为行业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打造专业技术人员的成才平台,为工程地球物理从业人员提供高水平、专业规范的继续教育方式与途径。注重传授技术、分享经验和能力提升,助力从业人员成长成才。他还就名师组成、课程设置、举办方式等展开阐述,并汇报了首届“名师讲坛”初步计划。与会委员一致同意由刘铁担任执行主席,由薛国强、化希瑞担任首届轮值主席。

  与会委员们就两项创新活动的准确定位和具体落实方案提出了建议,并就学会会员参加培训收费、课程时长、内容设置以及名师库的设立等细节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和“名师讲坛”活动很有意义,通过首届活动的举办定能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取得成功。

主任委员徐佩芬作总结发言,本次工作会议圆满成功,感谢各位委员对专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在学术年会和各项活动中再创佳绩。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20233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在合肥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召开,专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研究员专程赴合肥线下全程指导。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专委会主任吕庆田研究员主持。

  吕庆田主任首先感谢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专程现场指导,介绍了会议准备过程、会议主要议程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学会的发展和创立全国矿产勘查大会品牌提出了要求。专委会秘书长汪青松汇报了2021-2022年度专委会工作情况、首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经费收支情况、专委会成员变化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会议决定于2023年召开第二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主题为“创新矿产勘查技术,支撑找矿突破行动”。会议讨论了第二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时间、地点、专题设置等事宜,讨论了专委会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专委会长久发展事宜。

  来运、汤井田、邹长春、颜廷杰、何彬、刘国庆、徐义贤、郑向光、王怀洪、楼法生、邓居智、李月臣、黄立勇、崔子良、罗传根、张宝山、孔繁良,薛国强、牛兴国、刘国峰、耿启立等委员在线上进行了交流发言。郭建、吕庆田、孟贵祥、许传建、胡祥云、周涛发、吴明安、汪青松、钟华明、陈兴仁、李仁和、孙念仁、盛勇等在合肥主会议室进行了线下线上交流。吕庆田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针对专委会2023年度工作,部署了8项具体任务,强调认真办好第二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是重中之重,以后每2年召开1次。

  会议气氛热烈融洽,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圆满高效地完成了既定的议程。

(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2023年工作会议于2023310日在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召开。出席会议的会员单位有铁一、二、四、五、六院,中国铁设、中铁设计,中铁资源,中铁西南院、中铁西北院、中铁大桥院、铁科院北京铁科检测公司、劳雷公司,北京眷诚铁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土建设、奥瑞科贸、五维地科、陕西建科院有限公司的代表共计26人。会议由铁道分会秘书长谢昭晖主持,重点研究确定了2023年“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检测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主题、规模、时间、地点和铁路物探开展70周年纪念文集编撰方案等相关事宜,并讨论了分会的其它工作。纪要如下:

  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国传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2年的工作情况和2023年的工作设想,并向大会汇报了2022年分会工作情况和2023年分会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

  2.各位委员(代表)对2023年“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检测学术交流会”会议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铁道分会2023年学术交流会的主题为“铁路物探与检测助力交通强国工程70年”,会议名称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三届第二次学术大会暨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新技术第二十一届年会”,学术大会由中铁六院承办。

  32023年是中国铁路物探开展工作70周年,经讨论,本年学术会议召开前,编撰出版《中国铁路物探十年成果(2013-2023)——纪念中国铁路物探开展70周年文集》。会后尽快成立纪念文集编委会,编委会由各会员单位物探技术领导组成,负责文集的最终稿审核统稿工作。文集在获得书号后,由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

  4.本次文集参照中国铁路物探60周年文集内容、格式进行编写,各单位技术领导对本单位的文稿、图片内容与质量要严格把关,各单位文稿务必于730日前提交给承办单位中铁六院。铁道分会计划在8月中旬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各单位提供的文集素材进行最终审定,9月初定稿。

  5202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召开时间初定为2023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之间,会议地点定在天津市。具体时间、地点将以会议通知形式发布。

  6.各会员单位委员或代表一致同意,铁道分会2024年技术研讨会和2025年学术交流大会将由中铁一院承办。

  会议气氛和谐、友好、活跃,委员代表各抒己见,圆满高效地完成了既定的议程。

(铁道分会)


 


 

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9篇,年刊录用篇数 4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9人,其中口头报告 34人,张贴报告 15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0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所探讨的主要内容为太阳和行星际空间中各种活动现象的驱动机制和演化过程,以及这些活动现象在地球和行星空间环境中所引起的空间天气效应。

首先,对于太阳表面的大尺度爆发活动,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爆发活动的驱动机制及观测特征,特别是对爆发活动与太阳磁场的演化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构建了太阳爆发活动的物理框架。

其次,对于行星际空间中太阳风扰动结构的演化过程,从观测数据分析、理论建模、数据挖掘方法开发等不同的切入点,开展了大量引领性工作。一方面,利用最新的高精度观测数据,对于行星际空间中的波动、射电暴、高能粒子等特征现象的观测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结合高精度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挖掘物理本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发观测数据挖掘建模重构方法,为相关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此外,针对地球和行星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相应问题,针对磁暴、银河宇宙线等活动现象,以及相关探测器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开展了相关讨论和分析。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通过观测数据与高精度数值模拟的有机结合,很好的拓展了太阳爆发活动的物理框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太阳爆发活动驱动机制的认识;

2.对行星际空间及地球和行星空间中的多种观测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对于这些现象的物理图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3.激波、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磁层、电离层、银河宇宙线等多种观测现象和观测区域的耦合分析与研究,系统完整的解释了太阳和内日球层空间环境的演化规律。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国内外观测条件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日地乃至行星空间环境的观测条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从太阳到行星际,再到地球和行星空间中多尺度活动现象的耦合分析,以及不同空间环境区域的协同研究,日益成为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同时,海量的观测数据使对于各种活动现象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从而对现有的理论模型以及数据分析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因此,基于观测数据的大尺度三维数值模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筛选挖掘方法,对于日地空间环境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召集人:王荣生 符慧山 杜爱民 陆全明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5篇,年刊录用篇数45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5人,其中口头报告28人,张贴报告17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0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研究内容主要归结为3个方面:

1.磁场重联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2.地球内磁层等离子体波动和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地球磁层动力学过程;

4.一些数据分析的新方法。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磁场重联过程中湍流的产生以及对磁场重联本身的影响,是本专题的一个新的学术观点,解释了磁场重联过程中,高能电子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长期的问题。

2.地球磁尾偶极化是磁层磁尾物质,磁通量和能量向近地输运的有效载体,其在地球磁尾的演化过程是理解磁层物质和能量输运的关键。本专题的报告给出了偶极化锋面附近电子加速机制和波动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

3.地球内磁层波动和离子相互作用和极区极光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地球磁层顶的磁场重联被认为是极区喉区极光的主要激发机制。

 

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

召集人:缪秉魁 刘建军 秦礼萍 胡 森  刘建忠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2篇,年刊录用篇数1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2人,其中口头报告10人,张贴报告2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71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月球科学研究成果与探月工作进展。

1)通过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研究月表水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2)利用嫦娥探月工程遥感数据研究月球地质信息与演化历史。

2.火星研究成果及空间探测进展。

1)利用快速可靠地识别蛇纹石化相关矿物系统探测火星地质演化历史。

2)通过超高速碰撞引起的PSP电场天线信号探测宇宙尘埃。

3.天体化学理论和实验分析进展。

1)针对地外样品的Rb-SrSm-Nd纯化流程。

2)利用排水流导法和四极杆质谱仪分析星壤水含量。

4.陨石学研究进展。

1)亲铁性元素约束球粒陨石中金属相的演化。

2)钙同位素制约灶神星陨石的岩石学成因。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我国嫦娥五号于2020年底成功着陆在月球,并采集了1.731kg月壤样品返回。这不仅是距阿波罗和月球号40多年后首次采集并返回月球样品,而且嫦娥五号的着陆点位于北纬43.06度,远高于阿波罗和月球号的9个着陆区。此外,嫦娥五号着陆区玄武岩的年龄最年轻,约20亿年。如此年轻、中纬度区域的月壤样品,使我们有机会能对太阳风的物质组成演化、月表水循环和迁移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次会议报道了嫦娥五号月壤颗粒中测到的水含量和H同位素的最新结果

2.月壤是分布在月球表面的一层松散堆积的岩石颗粒,其物理化学性质对于认识太空风化史具有重要意义。月壤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漫长,是通过陨石撞击、宇宙射线轰击和大幅度周期化的昼夜温差变化导致岩石热胀冷缩破碎等共同作用于月球表面而形成的。我国的嫦娥四号(CE-4)任务,是人类第一次对月球背面进行现场探测。CE-4 着陆器的温度探测器首次提供了月球背面的原位表层月壤温度数据,对于认识月球背面月壤的热物理性质,进一步了解月球背面月壤的形成和空间风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首次对月球背面CE-4着陆点的表面月壤进行了原位温度和热物理性质分析,结果显示CE-4着陆点的月壤颗粒平均粒径为15μm,表明这些月壤是未成熟的。

3.火星由于在很多方面都与地球相似,目前已经成为地外生命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全球的遥感探测结果发现富橄榄石的玄武岩露头中广泛存在蛇纹石、镁碳酸盐、滑石/皂石的矿物组合,表明蛇纹石化过程在火星历史时期可能普遍存在。目前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蛇纹石化过程可能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初始物质和能量。因此,火星上的蛇纹石化环境具有重要的天体生物学意义,快速可靠地识别蛇纹石化相关的矿物是火星车圆满完成探测任务的先决条件。目前,火星车光谱数据的解译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单矿物的光谱数据库。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岩石中复杂的矿物组合会使目标矿物的光谱复杂化,光谱解译将受到阻碍。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基于岩石的光谱数据库,这将提高我们对火星车光谱数据的解译能力。本次会议报道了利用XRFVISIRRaman对一套从柴达木盆地类火星环境中采集的蛇纹岩样品开展了详尽的矿物学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协同使用XRFRamanVISIR光谱仪对于蛇纹石化相关的其他矿物(如水镁石、白云石、菱镁矿和滑石)同样快速且准确。当前研究成果可能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火星蛇纹石化区域的探测提供帮助。

4.水是生命活动赖以维持的基础,深空探测目标区星壤中的水含量是评估是否存在生命迹象和人类可宜居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星壤中的水可以作为进一步深空探测的资源。此外分析星壤中的水含量是研究其载体行星或卫星演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星壤中的水含量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水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和较低的饱和蒸气压,在探测工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体积、重量、功率等条件约束)很难进行定量分析。本次会议介绍了一种利用排水流导法和四极杆质谱仪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含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并用加热已知重量的氢氧化铜释放水蒸气的方法对上述测量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排水流导法和四极杆质谱仪相结合可以对水含量大于0.1%的星壤进行定量分析。

5.宇宙尘埃携带有关于星系演化、恒星行星系统形成乃至生命起源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宇宙尘埃与航天器的超高速碰撞会产生快速扩张的等离子体云,扰动航天器电势并产生电场天线信号。利用电场天线探测宇宙尘埃已经在空间探测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尘埃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场天线信号可以用来量化空间尘埃环境以及尘埃碰撞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次会议报道了通过分析Parker Solar ProbePSP)号航天器在全新环境中的尘埃观测数据,进一步探究尘埃碰撞信号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单、偶极电场天线对碰撞位置的响应存在差异,可通过分析不同天线信号的特征确定尘埃碰撞发生位置以及等离子体云扩散的方向。总体来说,尘埃碰撞率呈现出随距太阳中心距离减小而增加的趋势。此外,PSP 在不同轨道近日点附近观测到的尘埃碰撞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6.灶神星是人类发现的第四颗小行星,是目前太阳系中唯一已知的具有核幔壳结构的小行星。通过短半衰期同位素的研究,灶神星的圈层分异完成在CAI凝结后的 5 Ma之内。由于灶神星上不存在板块构造,45亿年前的岩浆演化印记可以保存在灶神星陨石中,为我们理解行星早期演化、圈层分异、物质增生等过程提供了很好的窗口。钙是难熔的碱土金属元素,是灶神星陨石的主要组成元素。研究显示辉石、橄榄石、长石的钙同位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指示岩浆演化过程存在分馏。此外由于钙的难熔亲石特征,其同位素组成不会受到物质挥发及核幔分异过程的影响。因此钙同位素有望为灶神星陨石的岩浆成因提供制约。对已获取的24颗不同类型的灶神星陨石进行钙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Eucrite的钙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早期岩浆洋过程,而Diogenite的钙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后期灶幔部分熔融熔体侵入Eucrite质灶壳。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希望加强对学生及青年学者的引导与培养,在月球样品及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国家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长久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火星表面物理场

召集人:葛亚松 鄢建国 王华沛 张铁龙  梁旭东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2篇,年刊录用篇数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0人,其中口头报告10人,张贴报告0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3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火星空间磁场动力学:首次报道了火星上游周期性快模激波机构的形成过程;报道了火星尾部磁重联对重离子逃逸过程的作用;获取了火星空间磁通量绳的全球分布特性;建立了太阳风流作用区与火星重离子逃逸的关联性;发现了火星磁鞘中磁镜结构与离子回旋波的耦合现象;综述分析了火星电流片的研究进展。

2.火星雷达与火震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迭代增强的火星次表层雷达数据去噪方法;开展了基于insight SEIS记录和数值模拟的火星背景噪声分析。

3.火星与其他类地行星磁场研究:处理获取了前苏联月球车二号的磁测数据,分析了移动剖线磁测对火星祝融号磁场探测研究的启示;建立了火星新的壳磁场模型,对祝融号着陆区磁场特性进行了预测。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多篇论文报道了火星磁层动力学过程对离子逃逸的重要作用;

2.对火星内部结构探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3.明确了类地行星表面剖线磁探测对了解行星磁场起源与演化,乃至星球内部热动力学演化过程的关键作用。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行星科学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行星科学已经快步追赶,并在诸多领域与国际行星科学研究看齐。未来我国行星科学的研究依然要坚持以获取高质量第一手行星数据为首要目标,补齐行星科学研究中的短板,增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尤其需要加强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支持,并提倡自主探测技术的开发研究。

 

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集人:王世民 蔡永恩 孙 涛 罗 纲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9篇,年刊录用篇数2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9人,其中口头报告20人,张贴报告9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6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今年的主要内容:

1.地球内核热对流、方腔热对流等时空全过程理论方面的研究:磁场对内核热演化的影响;瑞雷数对热对流稳定性的影响等。

2.月球与行星科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月表环形山月貌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月表温度对月幔对流影响的数值模拟;地球与金星早期地幔差异的理论研究;月震对月表滚石滚动影响的理论研究。

3.地震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2011年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断层破裂前后的综合力学环境的反演、地震超剪切破裂存在条件的数值模拟、板间和板内地震复发周期差异性研究、基于大地测量观测的地震同震及震后变形的数值模拟、余震持续时间的理论研究、三峡库区与水位相关的地震活动研究。

4.地球内部结构的正反演工作:利用地表变形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地壳、上地幔的流变结构;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非洲西部的地壳厚度和纵横地震波之比;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地区的地幔显微构造研究;2021年玛多7.4级地震震源区的横波分裂特征。

5.地质构造数值模拟的最新进展: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对祁连山褶皱冲断带时空演化的影响;基于数值端元模型的弧形构造带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褶皱冲断带在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数值模拟。

6.一些地质工程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利用热-孔隙弹性-裂隙网络耦合模型研究干热岩开发过程的数值模拟,探讨干热岩开发工程寿命的影响因素;利用热-孔隙弹性模型研究金矿赋存机理及可能赋存部位。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观测资料、理论解与数值模拟的充分结合。大地测量数据、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地震目录、月表温度测量数据等被广泛地用于数值模拟的建模依据和评价约束,提高了对复杂地质问题的物理机理的解释水平。

2.数值模拟技术不断提升。在地球内核热对流方面进行了高水平的理论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了月表温度不均匀分布对月幔对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对大地震同震和震后变形开展了三维并行有限元程序的开发工作。

3.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同步发展。传统的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如地震科学(地震断层应力环境、超剪切破坏存在条件、余震持续时间、地震复发周期、大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变形),地球内部热对流的全时空模式,地质构造(青藏高原弧形构造带、祁连造山带、六盘山造山带的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地震学(410-660 km间断面、横波分裂、地震显微构造等);同时,月球和行星科学也取得明显进展,如月表环形山的月貌演化及其定年新方法、月表滚石的滚动机理及对月震考古学的启示、月表温度控制下的月幔对流的数值模拟研究、地球与火星在早期月幔差异的理论研究等。

4.地质工程和应用也有一些新进展,如开展干热岩开发过程的数值模拟,探讨干热岩开发寿命的影响因素,开展金矿聚集机理的数值模拟,对金矿成矿位置进行预测。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对重要的科学问题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开展更高水平的高性能并行计算,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程序开发,加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加强各单位联合申请课题,加强科研合作。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 志 田小波  薛雅娟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4篇,年刊录用篇数4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2人,其中口头报告35人,张贴报告7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499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a)  地震波衰减理论和方法研究。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詹启伟发展了孔隙介质各向异性Q3D模型及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方法。传统粘弹效应模拟面临的挑战包括分数阶求导、全局时间记忆效应、辅助偏微分方程求解、空间域全局关联解构、各向异性参数化等。通过比较8种不同Q值色散模型,重新推导各向同性介质Q值表达和孔隙介质的粘弹效应,实现跨尺度多物理求解器DGEEM软件扩展,极大推动了大规模高精度高性能模拟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尤加春研究员建立了黏声介质的双程波方程波场深度延迟成像理论,与传统的Q-RTM不同,主要在深度域开展时间分数阶粘滞声波方程求解,将波场深度延拓中振幅变化与理论Q值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自适应稳定的波场传播算子,通过对marmousi模型、BPQ模型和实际水合物地震资料成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周勇助理研究员利用单台及台阵方法识别海洋T波在近岸的转换震相T-P/S,发展了一种利用T波及其转换震相约束沿海稳定陆块地壳衰减结构的新方法,获得了非洲南部区域的衰减结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李秋禹硕士研究生基于因式分解程函方程,发展了一种吸收衰减介质复旅行时计算方法。通过因式分解获取射线参数,构造局部射线路径,采用路径积分得到耗散旅行时,解决了吸收衰减介质中耗散旅行时的计算难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马完君基于包络时延这一概念分析了川滇地区16次强震的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采用广义标准线性体模型获得Q值表达,验证了路径Q值不是产生高低频到时差的主要原因。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朱敏利用S波及其多次波振幅研究地幔Q值结构,获得了全球1DQ值模型。模型显示,下地幔顶部存在明显高Q层,Q值高达800,与前人得到的高粘塑性层深度接近,可能与矿物尺寸和含水量的变化有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宇锋特任副研究员使用自适应稳定化和显式稳定化策略,实现稳定的粘滞声波和粘滞弹性波补偿逆时偏移成像,推出高性能计算代码和可重复性实践实例,推动了计算地球物理领域的开源和共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魏俊廷利用统计学方法建方粘弹性介质模型,模拟炮集记录,其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建模算法,对常数Q模型进行时域求解,能够模拟具有复杂地层结构的地震波场。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蒋旭东使用勘探地震叠后倒谱分析技术,建立了适应于叠前地震数据的叠前倒谱算子,利用叠前地震数据变化特征,在倒谱域提取表征含气性的差异系数,通过琼东南和川西两个地震勘探工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东华理工大学郝亚炬博士利用稳定的叠后等效Q值估计方法,建立了地下等效Q值模型,据此进行反Q滤波,经过数值模拟和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为衰减参数Q值在勘探地震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手段。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江欣余基于对大地震长周期尾波能量衰减的模型拟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这一全新观测计算大地震矩震级的新方法。在全球范围记录的地震数据以及合成波形的测试中,该方法都显示出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健性。由于受地球结构和震源复杂性的影响很小,能够获得对地震能量的全面观测,因此在估算大地震震级时独具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梁伽福基于射线追踪理论发展了一种源谱一致性Q值估计方法,基于粘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将不同时间接收的地震信号反向传播到某一位置,基于反向传播后频谱特征的一致性进行Q反演,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Q值估计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成都理工大学胡江涛副教授发展了一种基于欧拉偏微分方程的吸收衰减介质射线模拟新方法,在欧拉偏微分方程基础上构造了介质伴随状态法层析算子,通过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教授通过设计一种特征融合网络模型,提取环境辐射剂量率时间序列局部特征,采用RNN神经网络模块对其进行学习预测,为环境辐射异常提前发现并查明异常成因提供手段。

b)   地震Pg波、Lg波、Pn波衰减成像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连锋研究员介绍了地震波衰减与岩石圈流变特性的关系,并提出利用地震波Q值是研究岩石圈流变性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何熹博士后基于已有的高分辨率宽频带Lg波衰减Q值模型,建立了 2021521-22日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地震及其余震的震源谱函数,通过计算应力降,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构造变形和块体挤压机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朱威谋基于地壳Lg波衰减成像方法,建立了西地中海地区Lg波宽频带衰减模型。Lg波衰减图像呈现强烈的横向不均匀,与区域构造吻合较好。联合其他观测结果,发现了沿伊比利亚板块南缘,以及阿尔沃兰盆地的强衰减可能表明了受软流圈地幔流上涌加热,地壳内部存在高温或部分熔融,而软流圈物质上涌则与该处板片的横向撕裂和岩石圈地幔拆离过程有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杨庚基于上地幔顶部Pn波衰减成像方法,建立了日本海及周边地区Pn波衰减模型,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板内火山下方深部热源分布。结合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等资料,发现日本海下方可能存在发散形态地幔流,为日本海的张开机制提供新的地震学证据。南方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闪昊通过地震学成像手段建立地壳上地幔速度和衰减模型,主要是利用亥姆霍兹成像方法,根据中国东北NECESSArray台阵127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接收到的118Mw > 6的远震事件BHZ分量的波形数据,对25-100秒不同周期Rayleigh波的相位和振幅进行测量,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和衰减模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李若婕采用Pg波单、双台数据联合反演成像方法,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Pg波衰减模型,揭示了东南缘和前陆的两处不连通的强衰减异常。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发现松潘甘孜和川西块体可能存在的中地壳韧性物质流受到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阻挡,而发生地壳增厚和地表高程增加。小江断裂附近强衰减区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刘真基于地壳LgQ值成像方法,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Lg波衰减模型,发现Q值横向变化与区域构造活跃性相对应。结合地表热流、地壳和沉积层厚度及地下温度数值模拟等观测资料,获得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侧被动陆缘区域薄弱带的分布,可能是潜在的俯冲起始点的新认识。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杜桂林基于地壳Lg波衰减成像方法,建立了大别-苏鲁造山带Lg波衰减模型,发现渤海和鄂尔多斯等沉积盆地的LgQ值比较小,表现为强衰减,而大别造山带和苏鲁造山带附近LgQ值相对较大,表现为弱衰减的特征。结合岩石学资料,认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Q值分布特征与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过程中地幔物质折返到地壳中有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尤宝珠基于地壳Lg波衰减成像方法,利用垂直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建立了澳大利亚大陆及周边地区的LgQ值模型。结果表明,Lg波衰减自西向东变化明显,Q值分布与澳大利亚地质特征相关性较好。根据南北方向上明显的Q值分界线,推测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构造分界的Tasman线位置,为解释澳大利亚大陆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地震学约束。

c)  远震Pt*研究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地球物理系胡景博士发展了一种同时反演3D体波Q结构和震源参数的新方法。数值实验表明,传统的3D体波Q值成像通常先提取衰减走时t*,然后进行Q值反演,误差较大;新算法大大降低了Q值估计的误差,在云南漾濞震源区3DQ值成像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硕士研究生范清萍采用时间域的波形匹配法测量了远震Pt*的相对变化(Δt*),分析了云南地区Δt*结果与地幔里P波速度分布的相关性,获取了川滇地区下方地壳和上地幔的衰减结构信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后刘翰林基于远震体波衰减成像方法,得到了中亚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地区上地幔衰减结构,发现板内火山区为高衰减,可能与下方岩石圈较薄有关,其岩浆源可能为正常软流圈内熔体。但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区的低衰减观测可能暗示着下方较厚的岩石圈,其火山成因可能与俯冲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上地幔深部熔融有关。

d)   地震尾波Q值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田通过拟合S尾波能量包络,获得了川滇地区本征衰减和散射衰减结构,发现衰减结构与地质块体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本征和散射衰减随频率增高而降低,近震低频S尾波散射衰减强、高频S波散射衰减弱,本征衰减则相反,主要的断层成为衰减变化的分界线,一些大地震通常分布在强弱衰减的转换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俊鹏通过分析高频地震尾波的波形衰减及包络特征,定性地约束了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地壳的衰减特征及小尺度散射特征。利用蒙特卡洛声子法拟和尾波包络,定量分离固有衰减和散射衰减,为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过程提供新的约束。江苏省地震局工程师何奕成使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研究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Qc值与频率和尾波时间窗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沿郯庐断裂带尾波衰减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由南至北尾波衰减逐渐增强。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姜秀璇基于单次散射模型调查了河西走廊地区尾波衰减特征,发现震中距与尾波Q值具有正相关关系,台站类型和地震震级大小对尾波 Q值的影响较小。河西走廊地区为低Q值特征,构造运动相对活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莫丽桦研究浅部沉积层的速度结构和衰减结构,基于python发展了一套自动拾取S波到时、振幅的可视化程序,可用于获取井下摆近震S波在沉积层中传播的Q值和速度。

e)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研究。

郑州大学王高春特聘副研究员基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田小波研究员团队在主碰撞带中部布设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中部地壳及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发现拉萨地体下地壳速度极低(<6.7km/s),结合热力学相平衡模拟实验,约束了拉萨下地壳物质属性,认为拉萨下地壳缺乏铁镁质成分,其基性的下地壳通过榴辉岩化拆沉到地幔中去,留下了巨厚的长英质地壳,阻挡了印度板片向北推进,使其在主碰撞带中部高角度向下俯冲。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贝贝基于流动和固定台站接收的宽频带近震数据,构建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共轭走滑断层区和裂谷区上地壳体波衰减和频率依赖性模型。研究发现射线路径频率依赖因子和1 HzQ值之间存在负相关,这与前人在其他诸多区域的Lg 尾波衰减研究结论相一致。整体上走滑断层区Q值低、射线路径频率依赖因子大,裂谷区Q值高、射线路径频率依赖因子值小;该地震波衰减特征与走滑断层区多浅海沉积岩和裂谷区多岩浆岩的特征吻合,走滑断层区相对于裂谷区表现出的地震波强衰减可能揭示了该区域上地壳的强烈变形,可能是由于施加在走滑断层区上的额外构造力造成。裂谷区低Q值与地震多发区和裂谷带相吻合,该特征可能与裂谷区多裂隙、高温流体填充以及深部部分熔融相关。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颐彪利用地震反射波勘探法对茅山断裂带北延段开展中深层探测研究,通过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调查了茅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所控制区域的地壳内部关键层位的埋深变化;根据断层组合特征和上断点埋深,推测茅山断裂深部发生走滑运动;中浅层的茅西断裂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与茅山造山运动关系密切;茅东断裂以伸展作用为主,控制了白垩纪以来的盆地演化。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a)   地震波粘弹性模拟与偏移成像;

b)   区域地震波分层Q值成像与岩石圈流变性;

c)   远震Pt*研究和地震尾波成像。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是地震学研究中年轻的、重要的、充满活力的发展方向。

优秀学生报告显著增多,建议增加优秀学生论文奖名额。

 

 

地震多次波去除与应用

召集人:卢绍平 王一博 张乐乐 赵 杨  马 玥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9篇,年刊录用篇数2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8人,其中口头报告17人,张贴报告1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4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多次波成像:多次波成像中串扰噪声的去除、利用多次波信号进行地球深部成像、多次波成像中角道集求取等;

2.多次波压制:多次波Radon域压制、预测多次波自适应减、层间多次波消除、利用神经网络去除多次波;

3.地震强非线性反问题解法:特征波反演成像。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多次波成像方法可以作为一次波成像的补充,帮助进行资源勘探、探测地球深部构造、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等;

2.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Marchenko理论、逆散射级数理论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压制多次波干扰;

3.特征波反演成像为求解地震强非线性反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多次波信号的成像、压制等相关方法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面向实际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本专题的相关报告为未来多次波相关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以本次专题为契机,相信在未来将更适用的数学物理理论及深度学习等方法引入多次波相关领域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91篇,年刊录用篇数9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2人,其中口头报告51人,张贴报告1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3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震波正演模拟和偏移成像方法,地下介质速度建模以及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等。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包括棱柱波在内的多种新的地震波成像方法,基于不同技术改进了波动方程走时反演方法,将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模拟方法拓展到复杂介质中去,以及展示了可用于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的软件等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同济大学刘玉柱通过研究棱柱波来实现陡倾角构造的反演和成像;沙特阿美刘璐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动态图像规整的数据域走时反演方法;中海油研究总院黄小刚介绍了一整套全新的针对气云区复杂构造的多分量地震处理软件。除了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的报告,也有多个报告论述将勘探地球物理的方法,比如全波形反演应用到大地球物理科学。如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台湾南部岩石圈结构成像,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精确的结果。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的成像方法在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随着易于开采的油气藏的逐渐枯竭,我国的油气开发转向以裂缝性油气藏为代表的复杂油气藏,这对地震波的处理与成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基于复杂介质(各向异性,粘性的)的高精度速度建模和地震波成像方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震波成像方法的研究应当与生产部门交流沟通,并以解决实际存在问题为导向。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召集人:王宝善 郑 勇 姚华建 王 涛 李红谊 罗银河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79篇,年刊录用篇数 篇;年会做报告人数79人,其中口头报告49人,张贴报告18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0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研究方法的研究

上午的报告人发展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1)分析了面波速度特征与低速带的关系;2)分析了面波干涉对面波偏振方向的影响,为准确确定方位各向异性和径向各向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3)发展了背景噪声频散能量谱梯度反演方法,为提取高频面波频散,更准确反演地下速度结构提供了新的技术;4)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信噪比方法的特点,介绍了时间尺度相位加权叠加方法,分析了其特征。5)提出了序贯反演方法,综合面波和地震质心联合反演地下速度结构,通过面波结构给出地震位置,对地震位置进行重定位,再利用改进后的地震位置,计算地震面波频散,进而反演地下结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最终达到最小拟合误差的情况;6)柱对称条件下地震面波波场正演方法研究;7)研究了从深地震测深记录中提取多阶面波的方法技术;8)发展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多模式面波频散曲线的修正互相关波束形成方法;9)开展了深海海底Scholte波频散特性研究;10)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断层界面的瑞利波特征和断层结构对瑞利波的影响;11)在P波尾波自相关研究中引入速度分析和倾斜校正;12)地震全波形+重力联合反演的新方法,获得美国南加州的密度、波速比结构,探讨了岩性分布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13)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漏能振型,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数据成功提取漏能振型,以及基于谱元法计算漏能振型频散,对约束浅部P波速度结构很好;14)时空域同步挤压小波变换的面波压制方法研究,结合了人工智能方法去除勘探数据中的面波信号; 15) 发展了基于傅立叶技术的背景噪声成像方法;16) 发展了基于机器学习自动微分的新型目标函数构建方法和反演方法。

2.地下结构研究

a)   研究者利用中国观测台阵二期数据,研究面波偏振和达角异常,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鄂尔多斯等区域的方位角和径向各向异性特征。

b)   利用重震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的结构,采用中国大陆的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频散数据,以及重力模型数据进行联合反演,能够很好的恢复地下结构信息。

c)   利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江西安源矿区、雄安新区、滑坡体、龙门山断裂带和南海北部陆缘。

d)   联合反演面波相速度、H/V和接收函数构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两侧高分辨率的地壳结构,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分段性与速度结构、地质结构相关。

e)   利用频率贝塞尔变换方法获取了华南地块多模式面波频散,构建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地壳以及上地慢横波速度结构,为深入认识华南东部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约束。

f)   通过高密度密集台站清晰的揭示2019年长宁6级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通过远震转换波研究青海共和盆地结构。

g)   高效自动的AI噪声面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应用于肥东台阵。

h)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在南极、唐山震区、厦门岛、沂沭断裂带、阳江地震震区、唐海-商都台阵下方结构。

i)   研究了云南东川4.2级地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提出了面波干涉可能会导致Love波偏振方向和大小的改变,从而指出了传统面波各向异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准确认识面波各向异性提供了新的约束。

2)针对高阶面波频散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背景噪声频散能量谱梯度方法,避免了传统高阶面波采用频散直接拟合的困难,为更好的利用高阶面波提供了新的工具。

3)不同类型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熊奥林进行的重震联合反演方法,提高了Vs模型在水平方向的分辨率,使得结果更为可靠。

4) 发展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多模式面波频散曲线的修正互相关波束形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台站距进行加权,获得了更加可靠的多阶频散能量图,为解决台阵非规则几何结构以及方位依赖的多模相速度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5)提出了从深地震测深记录中提取多阶面波的方法技术,为广角/宽角深地震探测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浅部约束。

6)通过实验研究断层界面的瑞利波特征和断层结构对瑞利波的影响,从而为研究断层结构提供新思路。

7)提出了非常规震源的新的定位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展示了最大协方差方向法对于定位效果的改进和优势,并使用新方法对日本阿苏火山附近发生的震颤进行了定位和分析。

8)针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形起伏剧烈的情况,讨论了地形对于噪声成像的影响,为更好的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提供了新的工具。

9)利用噪声振幅和时间间隔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几内亚湾固定噪声源26s28s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了这个固定噪声源在这两个频带的触发机制。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数据积累、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在不同尺度的结构成像中有巨大应用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1,背景噪声的全波形反演;2,高阶面波、体波等更丰富信息的提取和利用;3,噪声数据与其他地球物理数据的融合利用;4,时变地球物理是未来噪声成像发展的重要方向。

 

无人机地球物理技术

召集人:孙怀凤 钱荣毅 马国庆 蔡红柱  杨迪琨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0篇,年刊录用篇数1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0人,其中口头报告20 人,张贴报告0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63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基于无人机载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综述:

钱荣毅教授介绍了多种基于无人机载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地表探测涉及的激光雷达探测、倾斜摄影探测地形地貌;地下探测设计磁法、多频电磁法、探地雷达、遥控震源探测法获取多元地球物理信息,用于综合解释地下介质,应用前景广阔,并且指出了各种方法在应用时会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王绪本教授针对半航空瞬变电磁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包括数据处理方法(去噪、降噪、奇异值分解、多尺度滤波)、采集发射系统性能、三维正反演算法、快速成像技术(建立不同电导率-电磁响应的数据网 SATEM-CDI)、自适应正则化反演、激电效应多参数反演(拟二维正则化反演)等方法,并且展示了在石墨矿、垃圾填埋厂、古河道探测、滑坡探测、水下探测的应用。提出要考虑极化率、充电率的探测。介绍了他们团队研究的航空、半航空电磁勘探数据预处理软件,综合地球物理反演解释软件平台及可视化、三维地质建模与多属性特征提取的相关技术。

2、基于无人机载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嵇艳鞠教授介绍了时域电性源地空电磁系统在煤炭采空探测中的应用,首先是介绍了国内外各类无人机载的地空电磁系统,并针对系统性能做了详细的对比;然后,提出了时域电磁感应-极化双场探测方法,近源区,发射时域波形,进行时域测量;远源区,发射伪随机编码波形,实现频域测量。理论上,建立分数阶电磁感应-极化共生效应探测新理论,揭示多物理场共生效应扩散传播机理;硬件上,研制了电性源线性可控关断双梯形波大电流发射技术,小尺寸低互感的三分量空心线圈传感器,高灵敏度超导量子磁场传感器;数据提取方法上,提出了电阻率、极化率、粗糙度多参数成像方法;方法应用上介绍了在大深度(1000m)隧道勘察、矿产勘察、海路区探测的应用。

陈忠昌同学介绍了半航空磁电阻率法(MMR)在隧道透水灾害监测的应用,依托7.15珠海石景山隧道事故,通过构建了事故地质模型,并模拟事故发生时的含水量变化,通过三维正演模拟获得三维磁电阻率异常说明了灾害发生情况,说明了半航空磁电阻率法(MMR)有效监测破碎带电阻率由含水量引起的变化,有较好工程应用价值。

黄寅虎同学介绍了无人机载多频电磁仪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探测技术研究,在实测数据中对比了不同频率的探测结果,分析了植被覆盖区的含水率与冻土融化厚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该方法在高原区冻土探测研究的可行性,并且指出需要改善连接方式来减弱无人机对探测系统的干扰。

张诺亚同学介绍了半航空瞬变电磁法(SATEM)在隧道勘察、辅助围岩等级划分的应用,以广西达墨隧道为例,介绍了SATEM在隧道围岩分级时归纳的关键原则、分级标准、主要步骤,说明了该方法在辅助隧道设计-施工两阶段建设、指导围岩分级、规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魏文强介绍了利用三维倾斜摄影建模在地质露头探测的应用,介绍了数字露头三维实景平台,建立云数据库,方便学者和勘察人员研究使用。

西藏廓琼岗日冰川无人机震源地震探测研究、固定翼无人机航磁在刚果金找矿靶区中的应用(曾友强)。

3、无人机载地球物理正反演算法研究:

尹敏同学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地空时间域电磁法多分量全域视电阻率的快速计算方法,并展示了其较好的数值模拟和训练结果。

刘明宏同学介绍了带地形地面瞬变电磁数据反演、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三维反演、以及二者的联合反演研究,运用了矢量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正演,高斯牛顿法开展三维反演,通过对比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的结果得出,联合反演结果可靠性和分辨率更高。

冯敏同学介绍了利用地空频率倾子测深法快速成像算法研究,他引入二分搜索法和有效趋肤深度计算全域视电阻率和全区视深度,建立快速成像系统,实现三维成像,具备较高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

刘旭同学介绍了无人机震源技术在西藏廓琼岗日冰川的探测。无人机震源不受地形限制,搭配节点式地震仪能有效探测。展示了在青藏铁路的应用,用ALLSEIS 3CIF节点地震仪,大疆M600PRO无人机,携带的冲击单元为5KG,通过遥控投掷系统投掷冲击单元,实现震源激发,通过地空同步触发计时系统同步地面和无人机的操作。结合西藏冰川案例的探测结果展示了无人机震源在高海拔冰川地区可获得较好的地震单炮记录,可提取有效的初至波和面波信号,基于探测结果给出了冰川横纵波速度结构、泊松比、密度、剪切模量等物性参数。在未来的展望中提出在大型冰川的探测任务中需要更长排列、更小道间距、更大震源能量以提取更高质量的探测信号。

吴志勇同学介绍了无人机地震探测震源试验的相关研究,包括冲击单元的相关设计和不断优化,从最初的铅球式的圆形冲击单元,到后来可以实现远程无线同步定位计时的冲击单元,通过采用子弹状的外形,最终实现震源落点定位及激发时刻同步。展示了在河北洋河、西藏雅鲁藏布江的震源试验,并研究了投掷高度和风俗条件对冲击单元落点偏移距的影响,然后试验证明增加无人机震源投掷高度有助于提高数据信噪比(动能更大),提升高频能量,测量了不同质量冲击单元的试验。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无人机遥控震源探测的可行性,指出该方法在浅层的勘探效果较好,但是低频能量较弱对深层构造的探测分辨率较低。

曾友强介绍了固定翼无人机航磁在刚果金找矿靶区中的应用,采用了小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搭载了平台,实现了无人机航磁探测,包括无人机和采集系统搭载设计、数据处理、无人机干扰信号补偿等技术,在刚果金铜矿构造的探测效果较为良好。

4、无人机载地球物理探测系统研制及关键问题:

刘俊杰介绍了小型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的研制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在磁探头上设计、数据采集方案(硬软件)、整体框架设计涉及的技术。介绍其自研的数据采集系统(2kg),并将其搭载CH4飞行系统进行探测。又介绍了垂起无人机的航磁探测系统,并展示了其现场采集应用,指出大型无人机未来需要做大而全的探测(多方法、长航时、稳定、智能化),小型无人机需要做到小而精,要保证轻便、人性化、灵活、坚固耐用、可靠通信、简单等。

王培杰介绍了大疆T20型无人机电磁噪声实验分析的研究,研究了无人机噪声对无人机载大地电磁探测的实测数据的影响,选用三种不同的频率的AMT采集模式进行采集,研究无人机噪声频带,通过采集的数据得到其无人机噪声主频为560Hz,具有一定的带宽、存在基数倍谐波平行好,并随着频率增高而衰减;通过改变挂载的接收探头和无人机的距离,得出当距离大于5米时噪声对5000Hz以上的高频影响较小。

黄申硕介绍了北京桔灯勘探航磁探测产品,一是UFO-CS系列航空磁测采集系统,6通道采集、动态的噪声≤0.01nT、灵敏度0.0006nT/RMS,系统重量2.5kg;飞行器包括八旋翼UFO-10飞行器(5-12m/s)、UFO-H油动无人直升机(9-16m/s)、UFO-V25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18-24m/s)。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编队飞行的工作模式,可以高效率作业,用于扫雷、大面积机场跑道探测。探测实例用不同的探测系统进行同一场地的探测,对比不同系统的采集性能。

赵法强介绍了其单位在低空-超低空无人机航测测量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1)基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无人机高精度航磁测量技术在区域地质、海洋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应用,(2)低空-超低空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技术在水域、滩涂等考古勘探中创新应用,可用于海底考古;(3)无人机航磁技术在工程勘察领域中的创新应用,磁铁矿探测、矿区采空区探测、水域管线探测。无人机系统在民用主要做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察、地下水调查、沉船、文物探测,军用方面主要是做潜航器、危爆物的探测。

5、无人船地球物理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刘诗华老师介绍了无人船搭载重磁探测装备系统和改装,包括无人船的选型、重磁系统的搭载方式、系统集成,并展示了其在秦皇岛山海关海域的应用,应用效果较好,指出本套船载磁力测量系统采用的探杆式连接方式是在海洋磁力测量在无人船上的独有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海洋拖曳式测量系统具有更好的测量质量。

赵越老师介绍了在浅海区利用船载拖曳式的海上瞬变电磁探测系统,可用于UXO、海底管线、水下考古等,介绍了已有的浅海区磁性源、电性源瞬变电磁探测系统,介绍了中心回线的浅海拖曳式磁性源瞬变电磁探测系统,通过三维正演研究其系统探测响应,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了系统性能以及不同的目标体的探测能力,证实了瞬变电磁水下探测导体的可能性和良好效果。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王绪本教授的报告提出无人机半航空瞬变电磁系统探测范围有限,一般只适合于近距离的浅层探测。采用时频电磁观测技术,近区进行时间域测量,远区进行频率域测量,扩展探测范围,提高探测精度。引入激电效应研究,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

2、嵇艳鞠教授提出电磁感应-极化多物理多效应、多参数提取成像将成为精细化重要途径;基于高精度量子传感器的机载电磁探测将成为高分辨、大深度资源探测、精细化地球观测的变革性新技术。

3、钱荣毅教授:复杂地形区域多旋翼无人机搭载仪器地表和地下联合探测研究(地质-地球物理、多源数据融合),探测手段可大大增加地质、地球物理信息的获取能力,提高结果的可靠度,未来也可以与地面机器人结合实现智能化探测。

4、刘诗华的报告说明了基于无人船的地球物理探测在未来海上、海底的探测的应用前景,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安全、便捷性,并且可在不消耗人力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快速探测,为我们国家未来深海地球物理探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多参数、多元地球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处理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合理的认识地下构造,并应用无人机载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2、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也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工程试验中研制和优化机载的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包括提升系统的采集性能、增加可采集参数的个数等,有助于推广无人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3、放射性探测、结合GIS的探测也是未来无人机地球物理可以结合的方向。

4、超视距飞行时可以在无人机系统和地面遥控系统搭载4G通讯、北斗等方式实现超视距飞行,保证飞行安全可控。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召集人:蔡晋安 沈 萍 胡天跃 彭丰林  陈会忠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2 篇,年刊录用篇数 4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9人,其中口头报告23人,张贴报告6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8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中的深入研究

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实现了对地震多次波压制、去噪和反演。李钟晓老师的“基于可解释FISTA-Net的地震多次波分离方法”、孟创纪同学的“基于VI-Non-IID误差建模的地震随机噪声的噪声水平估计和噪声衰减”、刘立超同学的“基于无监督神经网络的叠前表面多次波压制”、孙世民同学的“改进环形生成对抗网络的叠后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张硕伟同学的“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初至波智能拾取方法”、王非翊同学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接收函数反演方法研究”,都是将人工智能和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相结合,从理论上证明的在物探和地震波分析上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

2.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岩性的预测、断层的识别、油气预测和测井曲线预测等得到进一步应用。吴琼同学的“基于Rademacher复杂度的高泛化神经网络的地空电磁数据反演方法”、付宇同学的“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多模式频散曲线反演”、孙有壮同学的“一种元启发算法提升优化极限学习机性能在测井曲线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田力同学的“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岩相预测新方法”、解天同学的“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测井岩性预测方法研究”、席兆阳同学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数据高分辨研究”、胡紫涵同学的“基于YOLOv4的岩石微裂缝识别方法”、张玉洁同学的“编解码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的断层智能识别方法”、万晓杰同学的“全卷积神经网络逆时偏移低频噪声压制方法”、陈榆桂同学的“基于加权损失函数优化的断层识别”和徐玉聪老师的“基于WPD-SVM的近断层脉冲地震动识别”、蔡明浩同学的“基于三维点云的断层自动分析方法研究”、杨晶同学的“深度U型残差网络与多属性融合的地震断层智能识别方法”等,都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物探和地质中的应用成果和美好的前景。

3.人工智能在天然地震分析中的普遍应用

我们知道天然地震资料分析中的地震监测、震相识别、定位、震级评估、震源参数测定和是地震学研究中的基础工作。胡刚老师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黔西南水库地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张基同学的“基于人工智能识别天然地震事件和爆破事件”、刘建飞同学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川滇地区场内外地震识别”、王康同学的“基于波形包络的人工智能多台站地震定位方法”、邝晔旸同学的“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目录补全与应用”、张功文同学的“应用机器学习识别地震波形反演的周波跳跃”等报告展示人工智能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郭飚老师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南加州地区的地震时空演化及地震孕育过程”则在地震时空演化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4.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出版等

侯建民老师的“基于GIS和可视化技术的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设计与应用”、张盛同学的“云平台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软件研究进展”介绍了地震和地球物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彭丰林老师的“行星科学信息数据采集与传播共享及出版发行中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系统的优劣及选择”介绍了数字出版中区块链的特点与应用。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球物理传统方法相结合,提高了地球物理勘探中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采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了对天然地震的常规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前景广泛。通过近几年的专题交流,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大批年轻的专家和学生成为了推进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应用的主力。我们希望对他们的工作在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优秀论文的评奖加大力度,名额增加。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事地球物理研究,推进地球物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智能物探

召集人:杨午阳 陈文超 马坚伟 伍新明  魏新建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4 篇,年刊录用篇数 3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2人,其中口头报告23 人,张贴报告9 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19人,直播间参会人次223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学科与技术融合的角度,组织专家研讨,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等领域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本专题累计投稿44篇,录用37篇,其中年会交流论文32篇。投稿涉及:智能物探理论基础研究,标签数据集构建,智能去噪、多次波衰减、初至拾取等智能处理方法,智能层位解释、断层解释、油气检测、反演等智能解释方法,另外还涉及高性能计算、地学软件开发以及机器学习等方面。下面就重点方向进行简要介绍:

1、智能物探相关理论方面

1)西北分院魏新建深入探讨了智能物探技术的研发进展和一些关键卡点技术:如何解决数据获取、标签制作、网络适应性问题、如何解决多尺度问题、如何构建基于模型+数据驱动网络构建问题等,针对这些难题,给出了对应发展策略和建议,对该领域下一步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石油大学陈双全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智能物探软件及平台的研发概况,然后就如何将行业领域专家知识与AI技术结合开展油气等地质信息提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地质大学柴新涛教授等深入探讨了利用物理引导的神经网络PINNs在求解频率域声波方程时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利用物理引导的神经网络PINNs方法可拓展性强,并且PINNs的计算效率任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研究进展可为后续波动方程的正反演提供新思路。

4)南方科大的魏楠雨等提出了MP3D-Net网络,采用三维联合反演框架可较好的平衡不同尺度数据之间的差异,可综合利用电磁、重力、测井数据使用MP3D网络联合反演地下三维地质体,以此提升地下地质体的位置、形态、倾角等反演参数的精度。

2、智能物探处理方法方面

本次专题会议有关智能处理方法研究主要涉及初至拾取、地震层位拾取、断层识别、Q值估计、多次波压制、随机噪音压制、速度建模等方面,交流的论文约占报告的40%,下面简要说明。

1)智能去噪方面:本次专题汇报有8篇报告涉及智能多次波压制与随机噪声压制,其中针对噪声压制与多次波压制所用的神经网络种类繁多,如常见的U-Net网络、GC-AB U-Net网络、transformer网络等。有基于数据去噪,或时域、或Curvelet域,另还有基于图像形态特征等去噪方法研究。目前来看,各团队主要攻关的去噪类型为随机噪音或多次波,仅能针对性的压制这两种噪音,还未有针对面波、线性干扰等噪音开展的较为全面的智能化去噪技术攻关。

2)数据插值方面:受地形条件(如建筑物,湖泊和禁采区等)和经济成本的限制,地震数据或许会被不规则采样。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讨会主要有采用基于形态分量分析的字典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地震数据的重建等方面的技术报告,从其所给算例来看,基于形态分量分析的字典学习地震数据重建在缺失数据达80%时,依旧可恢复地震有效信号。

3)初至拾取方面:西北分院的许鑫等利用基于U-Net网络开发了较深层的智能初至拾取网络,目前初至拾取精度可达99%,拾取效率较人工提升80余倍,并且将技术实际应用于浅表层速度反演,有效地提升了浅表层速度反演的精度,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3、智能物探解释方法方面

1)层位识别与追踪方面:胜利油田王静为进一步提高层位自动追踪的准确性,将深度残差网络与UNet网络结合在一起,引入多层深度监督机制,该网络可简化网络学习目标,降低网络训练难度,深度监督机制可更有效地结合层位的多尺度信息,进一步提高层位识别的准确率。

西北分院的李海山等以技术的实际应用为落脚点,针对智能化层位追踪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并且将该项技术软件化、模块化。软件测试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与商业软件的层位解释结果相比,准确性高且极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地质大学陈海洋等将UPerNet网络应用于地震数据地质分层,另外使用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预测,同时兼顾大目标和小目标的检测。该方法在北海工区得到了实际应用,对层位在细节的刻画上改善了精度。

2)断层解释方面:中科大的李游详细探讨了关于断层识别中含噪预测、多余预测、不连续预测、合理偏离等评价指标,并分类深入探讨了训练数据与超参数对于断层识别的影响。该团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多尺度&多角度预测流程,可极大地提高断层识别的精确度,但目前仅能应用于模型断层识别,实际应用还需持续攻关。

地质大学胡杨的研究表明Hyper Dense U-Net对断层线的追踪更连续,但Hyper Dense U-Net的预测结果受相干属性结果影响较大,虽可识别出一些U-Net没有识别出的断层,但会存在少许误识别。

3)页岩储层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水力压裂,其中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是表征页岩品质以及压裂效果的重要弹性参数。西南石油大学吴映和基于叠前脆性参数反演基本原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叠前地震脆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技术将物理约束带入深度学习保证了反演结果的保真性,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学习能量和GPU并行加速实现大规模数据的运算,具有较好的运用潜力。

4)杜苗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对比了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在该领域应用的优缺点,分析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参数预测的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认为模型假设是产生不自洽的根源,数据包含信息,数据驱动不涉及模型假设,不存在理论不自洽,因此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EtoPNet模型构架。理论与实际数据测试表明该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在井上吻合比较好,地震数据预测的孔隙度、饱和度、泥质含量与井上低频趋势一致,且与试气结果基本一致。

5)地质大学杨雨认为深度学习算法具有更复杂的结构,能够更好地表达复杂非线性映射,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可将地震资料转换为所需要的岩性和物性参数,因而提出了基于闭环V-Net的多任务地震反演优化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空间相关性,且能够同时反演出多个地震参数,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4、其他方面

1)标签数据集建立方面:高质量的标签数据集是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要素。解决勘探领域标签数据缺乏,盘活业界海量数据,是实现深度学习等智能化技术赋能油气勘探的基础。本次专题研讨涉及标签制作方法以及标签制作标准的研究极少,大部分研究需要用到具备专业背景的经验人员手动标注标签或通过模型反转等方法来扩充标签,还未有涉及标签制作软件类的研究报告。因此与会的评委、专家达成共识,即后续需要就标签制作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交流。

2)智能物探高性能计算机方法方面:西北分院刘树仁就目前各类应用对计算机资源的不同需求、近5年地震资料处理业务量增长趋势向与会专家探讨了智能物探超算目前面临的挑战,将目前智能物探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分为7类。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针对智能物探应用场景的不同分类,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提升该应用场景的计算效率。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①针对地震数据智能化去噪,目前研究主流趋势为针对单一类型的噪声进行压制,需对智能去噪网络进行研究,需寻找可适用于多种类型噪音压制的网络,方能在实际工业生产应用取得效果;

②智能物探不同应用场景需开放行业级别标准,有针对性的对标签标注方法、数据库建立方法进行研发;

③“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④基于物理约束+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方法逐渐成为研究主流。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本次智能物探专题会议报告内容主要围绕智能处理与智能解释,各大高校、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就汇报内容来看,现阶段绝大多数智能物探技术已能够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且主要围绕初至拾取、速度建模、去噪等解放人工、提升效率的方向在发展,但仅是这一方面的技术攻关显然不够,不仅要在人力密集环节实现替代,更要在技术密集环节形成智能化流程再造,这样才能让智能物探技术完全落地,实现智能物探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建议:

①组建专业团队研讨深度学习在物探处理与解释应用的几个场景中分别适合用哪种神经网络,对网络的特征、特点分析清楚,另外各应用场景的标签如何构建,这些问题需针对性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交流。

②面向油气物探采集、处理、解释以及综合决策等应用场景的标签数据库建立等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召开相关领域的专家会议,就建立智能物探不同应用场景建立行业级别或国家级别标准进行探讨,减少无用功。

③有效的集成现有智能物探软件,形成一套有效的标准化智能化处理解释流程。

 

海洋地球物理

召集人:王秀娟 夏少红 徐 亚 王大伟  宋海斌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94篇,年刊录用篇数93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8人,其中口头报告49人,张贴报告9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1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2022/2021年会涉及内容广泛,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前沿问题及新技术与新方法在深部、资源、环境及多学科交叉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交流。涌现出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牵引的自主装备研制及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围绕我国南海、两极及大洋地区深部结构及资源和构造问题,开展海底地震仪、多道地震等观测研究,解析深部结构、构造活动等对浅部与资源形成影响;围绕深海沉积过程及其流体释放等,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海底观测的底质、储层物性及其水合物成藏等研究,围绕海底地震采集与处理中关键问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利用现有技术方法解析新的深海水体及其生物活动性响应特征研究。专题内容涉及地幔-地壳-沉积层-海底-水体的一个立体综合研究,呈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对海洋科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体现了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对象多元性及其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多样性。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南海深部低速异常有了新的认识,判断其为海南地幔柱岩浆上涌的通道,并且该盆地的超伸展减薄构造主要是由于受到后期海南地幔柱岩浆作用而产生。在大陆边缘海底滑坡的动力学机制和沉积学特征方面,基于巨型块体的形态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根据它与下伏滑动面的交切关系,对其形成过程提出了两种动力学模式。通过大量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总结出了巨型块体的地震相特征,进一步揭示了巨型块体的形成和搬运过程,还提出了张裂缝预示海底滑坡即将发生的观点。在研究热液循环方面,发现超慢速洋脊岩浆与构造作用引起的洋壳跳跃式增生,对热液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加利福尼亚湾首次发现了“盐指型”温盐阶梯,并对其尺度和规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环境与资源方面,发现了海底地形及其深部构造与岩浆活动等对水合物稳定带底于富集成藏影响。海底的岩浆活动也会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作用产生影响,裂后期的岩浆构造会促使深部地层的烃流体沿断层和气体烟囱构造向上运移,在浅部富集成藏。发现了海底滑坡也会对天然气水合物和游离气分布及富集产生影响,模拟裂隙充填型水合物的衰减特性及新的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在地球物理采集、处理及学科交叉方法取得新认识,为了更好地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提出了一种倍频视角下的宽频地震子波优化方法。利用海底地震仪资料进行深部结构预测,同时发现这些多分量数据对于海底流体渗漏监测、鲸鱼声音等都能进行识别,通过对极地及其大陆边缘盆地涡旋及其洋流研究,进一步深化地球物理在交叉学科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年会已经突破传统方法限制,开始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地球物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在海洋地球物理装备方面,应积极开展技术探索,加快装备国产化进程,改善和提高海底定点观测能力,使观测设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够稳定发挥作用,比如在OBS投放后回收的问题上,经常出现设备丢失问题,导致长时间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失去价值。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通过海洋地球物理手段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进而从海上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中,用较低的时间成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寻找数据体的趋势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揭示海底地球结构和流体活动信息等。海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不仅仅是科技上创新,更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中的发展趋势。

在技术手段的应用领域方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物探手段获得与地球科学相关的信息,还可以获得与生物学、考古学等相关的信息,应开拓视野,拓展海洋地球物理手段应用的范围,使得本学科可持续发展。

 

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

召集人:赵国泽 黄清华 王绪本 胡祥云  汤 吉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3篇,年刊录用篇数66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3人,其中口头报告22人,张贴报告21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35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地球电磁新方法在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安宁河断裂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大地电磁方法揭示西藏北部班公-怒江缝合带的岩石圈电性结构、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造山带壳幔电性结构与隆升机制研究、中亚造山带白乃庙弧及其邻区壳幔电性结构、利用大地电磁密集阵列研究蚌埠地震构造环境、成都平原第四系结构及成因机制-来自音频大地电磁的证据研究等。

2.地球电磁技术在矿产、地热资源和海洋勘探探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包括综合物探法在岩溶发育地区桩基加固设计中的应用、大地电磁测深针对松辽盆地西斜坡区厚火山岩盖层下的薄层识别能力研究、大同盆地高温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基于轴频电场模拟的水下目标体侦察方法研究、海洋大地电磁数据时间域去噪方法研究等。

3. 电磁观测数据处理、正演和反演新方法研究

包括AMT测量中的多种干扰表现特征与应对措施、时频电磁观测系统的照明度分析、基于有限元法的激发激化法三维正演模拟、基于正则化无散算子的双旋度方程GPU加速求解算法、基于观测分解理论的三维时间域电磁快速正演模拟、BEDS-FDTD:一种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全新算法、基于footprint技术的多通道瞬变电磁法三维反演研究、基于压缩感知的电磁场时域有限元快速求解方法研究、基于LBFGS的大地电磁倾子二维反演、张量CSAMT三维OCCAM反演研究、含激电效应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拟二维正则化牛顿反演、基于观测分解理论的三维时间域电磁大规模并行模拟、大地电磁场积分方程法快速计算、基于Julia的二维RMT正演并行加速算法、地面瞬变电磁法磁场数据的一维全波形反演、电阻率法时移资料三维反演研究、四叉树网格线源频率域电磁法二维正演、频域CSAMT的源电流分布与闭合形式解、架空三相交流电力线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Two-dimensional anisotropic magneto- telluric inversion using a limited- memory quasi-Newton method等全区CSAMT勘探的记录点与视电阻率-深度剖面、CSAMT的电场单分量全区视电阻率。

4.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在数据处理和反演方面的研究

包括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半航空瞬变电磁资料去噪研究、基于DnCNN的低频电磁信号去噪方法研究、基于LSTM自编码器网络的地震电信号检测、极低频数据中的PC1地磁脉动事件自动识别、基于Rhoplus校正的大地电磁功率谱神经网络分类研究与应用、基于PythonCSAMT数据预处理软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研究—初步结果、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快速成像等。

5.电磁新技术在地震、工业电网安全研究

甘川青交界地区地电阻率准同步异常变化分析研究、华东地区地电场“选择性”现象分析、地磁暴期间华北、华南地区感应地电场和GIC的计算等。

6.电磁实验研究和新软件的开发应用

土壤复阻抗特征实验分析、基于双极化探地雷达的地下细长目标增强探测方法、滨海大地电磁观测试验。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通过本次交流和讨论,电磁地球物理学在以下方面的发展新动向:

1.在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取得了新结果和新认识,为解释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2.发展了一批的正反演新方法和快速计算技术,提高了电磁方法应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勘探精度;

3.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磁地球物理速度加快,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型反演的效率,学科交叉促进了学科发展;

4.电磁技术保障工业电网运行安全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电磁领域的应用,解决繁重的劳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生产和研究的效率。

2.加强电磁新技术创新研究和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国民经济中的资源能源匮乏、人民生命安全和重大国家工程的问题。

3.发展自主的电磁观测新仪器和新方法,服务于我国电磁勘探和研究水平。

 

 

探地雷达新进展

召集人:刘四新 钱荣毅 冯德山 冯 晅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6 篇,年刊录用篇数  26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6人,其中口头报告17 人,张贴报告9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3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论文主要涉及:

1)三维探地雷达道路塌陷探测,是目前探地雷达应用的主要方面;

2)月球、火星的探测是近期研究的热点,得益于我国的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

3)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是近期数据处理与解释中的重要现象。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探地雷达是近地表精细探测的有力技术;

2)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3)地球探测、太空探测、极地探测相互促进。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需求引领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议年会将近地表相关不要安排在一天,方便参会人员参加多个相关会议。

 

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

召集人:杨 进 钱荣毅 硕良勋 常锁亮  雷晓东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1篇,年刊录用篇数2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1人,其中口头报告14人,张贴报告7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79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国家自然灾害研究院任俊杰研究员介绍了城市活动断裂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城市断裂的定位和其危险性的判断,其研究成果对大同市位于断裂上的人员和建筑的防灾减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自然灾害研究院刘爱春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活动断裂带井间立体综合观测技术,在井下、地震记录、温度场等方面的监测研究进展,实现了跨海海地联采的关键步骤,能够清晰的观测到断裂带的反映。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钱荣毅教授介绍了无人机平台多元数据探测成果和探地雷达与无人机的探测优势,以及无人机震源的第三代改良版,同时报告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俊博士利用无人机震源完成了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同时介绍了超虚折射干涉法数据处理新技术,将其应用于复杂山区能够有效改善远偏移距初至波的信噪比,使可拾取走时的数量明显增加,提高了反演的深度与精度。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凌建宇博士对道路灾害3D探地雷达探测和时移3D探地雷达道路路基监测技术和数据配准技术等做了汇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振宁博士介绍了不同高原生态系统对其周围水热条件的影响,同时利用探地雷达对北麓河地区冻土活动层进行探测,分析了其冻土活动层的深度和性质。

4.防灾科技学院的顾观文教授就远场大震对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的影响研究进行报告,从数据采集、分析和远场大震对库区地震活动的影响进行讲述,分析大震对库区地震活动的影响,从而研究远场大震对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5.安徽理工大学谭磊同学就目前土石坝存在的渗漏隐患等问题,介绍了时移并行电法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指出了其技术的优势,并根据当前的现场感知系统、远程传输以及监控平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需求差距。

6.南方科技大学陆天鑫结合机器学习和光学标定的方法,提出了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滑坡表面形变监测系统,多次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测量精度达毫米级,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测量精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并且指出目标检测算法进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实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跨活动断裂带井间立体综合观测技术,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2.完成了时移3D探地雷达测线数据配准技术,有效改善城市道路三维数据体的连续性。

3.设计了应用于复杂地形的无人机震源和无人机探测技术,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传统炸药震源无法探测的局面,同时符合环保理念,开拓了复杂地形地震新技术。

4.利用超虚折射干涉法数据处理新技术,有效改善远偏移距初至波的信噪比,使可拾取走时的数量明显增加。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希望未来面能够建立跨断层的利用,横跨断层里面的一些隧道,地表,结合关键传感器,能够找出重点地段的这种安全的隐患位置、灾害特征、震源,为灾害的方法提供一个对策方法。在城市跨段车,尤其对于交通运输,做出立体综合观测,包括它的轨道、桥梁、隧道、边坡等立体的监测技术,真正实现跨活动断裂带井间全方面立体综合观测,为灾害链的研究做出贡献,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产生重要意义。

同时也期望通过改进无人机震源技术,真正做到环保的地震探测方法,为复杂山区探测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另外深入研究远场大震对于库区的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为其它水库的研究提供基础。

 

 

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

召集人:夏江海 曾绍发 李 貅 田 钢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6篇,年刊录用篇数1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5人,其中口头报告19人,张贴报告6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10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应用:密集台阵技术在城市采空塌陷区的应用;多尺度线性排列成像方法及城市地下空洞探测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浅层速度结构成像的应用;密集台阵技术和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在凹陷区的应用;盆地区浅层速度成像和径向各向异性成像;密集台阵和面波径向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在地热勘查的应用;多阶面波反演在长滩超密集台阵的应用。

2.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新方法:稳相区增加主动激发震源,提高信号质量;三台干涉法提高信号质量;修正的聚束分析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震源分布和速度成像结果;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匹配场处理方法,增强沿线噪声源数据,提高面波质量;利用平行排列进行噪声源方位分析和频散成像。

3.面波反演方法:多随机目标函数全波形面波反演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对于初始模型的依赖性,提高计算效率,对解的不确定性也有一定评价;利用宽度学习网络设计面波反演搜索的模型空间,可以提高搜索模型范围的准确性,提高反演可靠性。

3.主动源面波方法:主动源瑞雷波H/V谱比法,提出新的H/V反演的目标函数,获得更好的速度界面;H/V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可以提高浅表存在高速异常时的反演精度。

4.面波频散成像方法:MFJ方法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数据进行成像,反演多阶数据获得城市浅地表速度结构;利用速度滤波和谱白化增强多阶面波信号,提高面波频散成像效果。

5.高铁地震学:高铁引发地震信号的模拟方法,需要考虑枕木和桥墩的不同情况;高铁背景噪声数据新的处理方式,挑选出稳相区数据进行分析。

6.地质雷达方法:跨孔地质雷达走时层析成像,提高反演分辨率。

7.三维地球物理属性可视化软件开发。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计算噪声源三维稳相区,在稳相区内主动激发信号,可以有效增强面波信号,也存在一定体波信号。

2.融合多尺度台阵反演横波速度结果,可以增大探测深度,且保证一定的横向分辨率。

3.利用三台干涉可以提高面波信号质量,压制非均匀分布噪声源影响。

4.密集台阵结合聚束分析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多阶面波频散曲线。

5.模式分离后的H/V谱比结果更为准确,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有助于提高反演精度。

6.多目标函数有助于降低初始模型依赖。

7.模型搜索空间范围会影响反演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继续深耕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理论研究,并积极结合实际,解决城市地下介质各种疑难杂症,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镇环境地质灾害防治,贡献地球物理的力量。

 

 

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

召集人:蔡红柱 熊 彬 底青云 李 貅  徐佩芬 李 坚 张建清 沙 椿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2篇,年刊录用篇数 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2人,其中口头报告26人,张贴报告1人。腾讯会议室参会人次289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基础理论方面:吉林大学殷长春教授做了电磁法各向异性方面的特邀报告,系统的介绍了电磁各向异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该特邀报告对于地球物理电磁领域的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研究电磁各向异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工程应用方面,将跨孔CT、三维地震、瞬变电磁法,微动等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主要成果有:采用跨孔电阻率CT和跨孔地震波CT对地下孤石进行联合反演成像、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甬舟铁路定测金塘海底隧道、基于深度学习的堤坝隐患GPR响应识别研究、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城市地下空间、微动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在荒漠戈壁(干旱)区寻找地下水的联合应用。

3.机器学习方面,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反演、成像、数据去噪等。主要成果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法信噪识别方法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的电测深地层模型智能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非线性反演。

4.方法技术方面,加快计算效率、提高计算精度、正则化反演、大规模数据处理等。主要成果有:适用于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三维电磁正演的高效迭代求解技术、基于高阶有限单元法的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高精度正演、大尺度模型的瞬变电磁三维模型降阶正演、基于精确先验物性约束的地球物理正则化反演、虚拟波场降速条件下的瞬变电磁波场反变换方法。

5智能仪器方面,地震震源的设计。主要成果有:研制的新型气动震源在水域工程领域的应用、—种液压式可控重锤机械震源设计。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宇宙线缪子密度成像作为近二十年飞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探测技术,为响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仪器愈发多元,算法愈加完善,应用场景也从火山、冰川、金字塔考古等,逐步发散至工程应用领域,开始追求仪器的轻便性与探测的时效性。

2.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地球物理应用领域的模型研究及应用实例相比于往年有明显的增加。深度学习的概念及方法有望在地球物理反演、数据解释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希望可以搭建公开的数据上传下载平台,增进不同研究方向,比如仪器和算法之间的合作联系,各发所长,共同进步。

(待续)

(年会组委会)


 

2023158, 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木星前沿科学”在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召开。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陈晓非强调行星科学在中国正迎来大规模全面发展的时代。国内不同单位科学家要加强合作,要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持续的深空探测提供人才队伍。


 

与会代表就行星科学学科建设情况、木星前沿专刊进展、及未来木星探测可能的重大科学突破与工程需求进行热烈讨论。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进行大会闭幕总结。耿言首先肯定了大会在梳理和凝聚国内木星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来要将会议成果进一步凝练成可以服务国家木星探测的知识库,建议木星科学家要提出好的科学目标,并关注工程中的科学问题。

本次研讨会共有13所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参加,采取了线上线下联合举行的形式,参会人数100余人。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共同承办。


 

(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将对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天然气水合物是有待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其形成和保存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地质构造问题,如何做到绿色开发天然气水合物也是地质环境科学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知识及开发前景的介绍,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有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投入。在天然气(可燃冰)水合物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构造物理化学将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2023128日晚21:00-23:00,在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宝林研究员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卢海龙教授(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做了 “天然气(可燃冰)水合物产业化前景”的特邀科普报告。卢海龙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专家,2014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2015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李四光学者”称号。他自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勘查及开发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担任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为我国两次成功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讲座中,卢海龙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础性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研发现状及其产业化前景等。线上参会人数达340人,分别来自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腾讯会议口头和聊天室提问非常踊跃,涉及到理论、方法、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卢海龙教授逐一回答,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今后,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还将继续组织相关的科普讲座,为推进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2021年工作会议计划安排,经各会员单位共同协商和承办单位的积极筹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第三届一次技术研讨会暨特殊复杂环境下物探新技术研讨会于2023310日在天津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胡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名誉会长邢文宝、常务副会长王永国、秘书长谢昭晖,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响,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孟庆文、中铁六院勘察院副院长袁真秀,以及中铁一、二、四、五、六院,中国铁设、中铁设计,中铁资源、中铁西南院,中铁西北院、中铁大桥院、铁科院北京铁科检测公司,劳雷公司,北京眷诚铁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土建设、奥瑞科贸、五维地科、陕西建科院有限公司、武汉瓴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会员及代表60余人。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主办,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纪要如下:

1、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秘书长谢昭晖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铁道分会常务副会长、中铁五院副总工程师王永国在致辞中对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真诚谢意,对承办单位的周到安排表示肯定,对各单位的广泛参与表示感谢。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在致辞中对铁道分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对今后分会活动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介绍了学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探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中铁六院集团副总工程师孟庆文代表承办单位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本次会议以“特殊复杂环境下物探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为主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共有15位专家、同行针对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案例进行研讨与总结,提出解决方法或指导性意见,研讨内容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岩溶探测与检测技术发展;

2CT 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分析;

4)城市轨道岩土风险管控综合技术;

5)新产品新仪器介绍。

3、中铁六院勘察院副院长袁真秀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发言。

1)首先对与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到来与支持表示感谢。其次,对会议学术交流报告做了简要点评,并指出,近年来高海拔长大铁路综合物探、城轨岩溶物探、机械开挖与盾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深埋管线探查等技术发展迅速,有效解决了一些特殊复杂环境下工程物探的难点问题。同时,还存在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物探技术易受外部条件制约、物探的专业地位有待继续提高等问题。最后表示本次会议达到了既定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2)中铁六院物探专业在建设专业特色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综合设计院战略指引下,在中铁六院勘察院“立足主业、多元发展”的规划下,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全力打造特色技术鲜明、综合技术能力成熟的物探专业团队,在城轨不良地质体勘察、城区深埋管线与障碍物精查、城轨岩土工程风险管控以及隧道综合预报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与方法革新,取得了一系列实用化成果,取得较大的发展,为铁路物探的发展贡献了六院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会议会期一天,通过参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会议既定议程。相信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铁道分会的指导下,会员单位密切交流,通过铁路物探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创新,新阶段、新场景下的物探技术难题将会一一攻克,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事业也会蓬勃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铁道分会)



 

317日上午,由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办的“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由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党委书记、院长许传建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锋,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部部长、一级调研员纪光水,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唐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二级巡视员储国正,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陈兴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金属矿勘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汪青松,安徽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秘书长张衡,安徽省航空遥感学会秘书长彭鹏到会指导,来自安徽省地矿、冶金、煤田、高校、企业、地震局等系统的100余人参加会议。

张国锋在致辞中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是我省地球物理发展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为促进地球物理持续稳定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他提出,时值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乘着“两会”的东风,希望学会在新任理事长团结带领下,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要求,迎接新挑战、强化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为地球物理发展、为安徽地矿发展、为安徽经济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纪光水作指导讲话,他指出,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要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充分发挥高端科技水平,紧密联系科技工作者,同时要做到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学科优势,为“科创安徽”建设贡献力量。

储国正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发表讲话,他首先感谢上一届理事会对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对各位会员对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学会活动,学会将为大家持续做好服务工作。

郭建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祝贺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换届改选工作顺利完成。他指出,学会为安徽省地球物理学科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是全国省级地球物理学会的先进之一,在去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颁奖典礼上获得优秀地方学会的表彰。他希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为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四届理事会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学会章程修改说明、学会换届选举办法及监票人员选举;投票表决通过了理事、监事候选人名单、学会会费收取管理办法(审议稿),并选举出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储国正、副理事长吴小平等七位同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熊强青及17名常务理事,王翔当选新一届监事会监事长。

本次大会安排紧凑、干货满满,振奋精神。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议的胜利闭幕将开启安徽地球物理事业的新篇章,将再次汇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新一届理事会将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为安徽地球物理、安徽地矿、安徽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



 

2023321日,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四届一次理事长办公会在长江设计集团物探公司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长江设计集团副总经理王汉辉,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倪四道、武汉大学教授申文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罗志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胡祥云、长江大学教授唐新功、中国地震局武汉地球观测研究所研究员刘子维、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正高级工程师李成香、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建清等8位副理事长,秘书长储日升以及新成立的11个分支机构主任等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胡祥云和张建清分阶段主持。

和平院士、王汉辉、倪四道分别代表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会议承办单位和学会挂靠单位致辞。随后孙和平院士为副理事长、秘书长和11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颁发了聘书。

会上,全体代表们听取了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2022年度工作汇报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安排;各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立足各自分支机构的定位和组织结构,对2023年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各位副理事长就如何推进学会工作,推动学会发展,从加强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与推举、科学普及与教育等几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孙和平院士最后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对长江设计集团物探公司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并强调学会要瞄准国家需求,找准定位,完善组织机构,做好年度计划与工作总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各专业(工作)委员会及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学术成果和各类人才的选拔和推举工作,扩大学会影响力,共同推进湖北省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

会议达成以下共识:(1)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打造学会科普品牌;(2)稳步推进会员单位合作,搭建湖北省地球物理科研平台;(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会研究实力;(4)持续发展新会员单位,吸纳新会员,壮大学会规模。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于198811月,挂靠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学会理事长为孙和平院士。学会旨在为湖北省地球物理相关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学会拥有一支由院士领衔,杰青、长江、优青等数十名各类国家级专家组成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会多家理事单位拥有国家地球物理双一流学科,承担了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项目。学会挂靠单位拥有地球物理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等重大项目。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233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为抚顺市雷锋小学的1400余名师生呈送一场别开生面的《可燃冰与嗜甲烷菌的故事》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时代科技界雷锋精神。同时,活动通过科创中国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等直播平台全网直播,2.8万人次观看。

活动中,青岛海洋所的科普专家首先介绍了神奇的可以燃烧的“冰”——可燃冰,带领学生认识了可燃冰的形态、成分和分布等科学知识,并以可燃冰易分解释放甲烷的特性,引出以甲烷为食的微生物——嗜甲烷菌,介绍嗜甲烷菌在缓解可燃冰潜在温室效应中的重要角色,生动讲述嗜甲烷菌的形貌、生存环境以及从海底到实验室苛刻的采样、保存、运输和培养过程,领略科研一线的有趣与不易。讲解结束后,为了让学生对可燃冰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科普专家从零下196℃的液氮中取出了可燃冰样品进行了展示,观察了可燃冰不断分解“冒泡”的过程,这些气泡正是可燃冰分解释放出的甲烷气体,为了验证释放的气体的可燃性,进行了可燃冰的燃烧实验,在点燃可燃冰后,白色的冰上燃起了蓝色的火苗,此情景让学生们啧啧称奇,整场活动兼具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大启发青少年对深海科学的探索兴趣。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大批科普专家,打造了一支50余人的中国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线上+线下”的科普志愿活动,包括实景直播、科普讲座直播、线上科普知识竞赛以及线下的科学家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科学传播,参加多部委组织的“科技列车行”等活动,面向全国观众普及海洋地质科学知识,受到各方赞誉,2021年获得青岛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不断壮大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汇聚科普服务资源,拓深科普服务内容,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让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直播画面

 

抚顺市雷锋小学活动现场

 

(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331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金海研究员团队等的研究成果“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入选。

详细的火星地下结构和物性信息是研究火星地质及其宜居性演化的关键,是火星探测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515日,我国“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南部成功着陆,开启了人类首次对该地区地下结构的原位雷达探测。乌托邦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曾经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古海洋。它如何演化?现今具有怎样的地下结构?是否还存在水或冰?针对这些重要科学问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张金海等研究团队,对祝融火星车行进约四个月、探测长达1171米的低频雷达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细成像,首次获得了乌托邦平原南部浅表80米之上的高精度结构分层图像和地层物性信息,发现该区域数米厚的火壤层之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第一套层序位于地下约10-30米,其形成可能与距今约16亿年以来短时洪水、长期风化或重复陨石撞击作用有关;第二套层序位于地下约30-80米,可能是距今35-32亿年前大型洪水事件沉积。现今该区域80米之上未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但不排除存在盐冰的可能性。该研究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提供了火星长期存在水活动的观测证据,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航空航天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熊盛青教授主编的《中国及毗邻海区航磁系列图(1500万)》(中英文版)一书,近期已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

中国及毗邻海区航磁系列图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处理和编图方法,基于截至2021年完成的全国海量实测航磁数据编制而成。系列图涵盖了航磁ΔT场、航磁ΔT场化极、航磁ΔT场化极垂向一阶导数、航磁ΔT场化极上延等表征地磁场的各种常用图件类型,是我国首次陆海统编、种类最多、精度最高的大区域航磁系列图,共使用全国523个测区的航磁数据,其中249个测区为高精度航磁数据,274个测区为中、低精度航磁数据,具有使用资料新、编图方法技术先进、图件种类齐全、信息丰富等典型特点。

该系列图首次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中国及毗邻海区的区域磁场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创新提出了“七横四竖”的磁场分区方案,为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提供了新思路。该系列图为地学工作者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一份翔实的地球物理资料,特别是对我国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和深化认识陆海区本体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中国及毗邻海区航磁系列图反映了我国最新的航磁测量成果,是熊盛青教授团队“十三五”重大成果及我国航空物探数十年成果的集成,代表了我国航磁测量的工作程度和编图技术水平,并已居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中国地震局

2

中国科学院

3

自然资源部

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7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4

甘肃省地震局

5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6

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7

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8

吉林大学

9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10

山东大学

11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

12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13

铁道分会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6

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17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8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19

浙江大学

2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21

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22

中国海洋大学

23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

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31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32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33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34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35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

2

北京同度工程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3

贵州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所

5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6

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

7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8

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

9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

11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12

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有限公司)

13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产(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

14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15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16

清华大学

17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18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19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20

山西省煤炭地质一一五勘查院有限公司

21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

22

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

23

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4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25

武汉特瑞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6

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

28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9

长江大学

30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3

中国地质科学院

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6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3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38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0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物探一公司

41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4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43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44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45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普通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安徽理工大学

2

北方卓越(北京)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3

北京奥地探测仪器有限公司

4

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5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6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7

北京一联科技有限公司

8

北京中城基建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9

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10

北京中科吉奥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1

成都智傲飞科技有限公司

12

地球脉动(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13

东华理工大学

14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16

广东珠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8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9

桂林理工大学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河北晨枫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2

河北地质大学

23

河海大学

24

河南省第一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

25

恒达新创(北京)地区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26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7

湖南五维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28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9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30

南昌大学

3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32

三合(广州)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33

山东科技大学

34

山东理工大学

35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36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37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38

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39

陕西地矿物化探队有限公司

40

上海艾都慧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1

上海元易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42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3

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44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45

四川轻化工大学

46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

47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48

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49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50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51

同济大学

52

无锡市海鹰加科海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53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54

武汉天宸伟业物探科技有限公司

55

西南科技大学

56

西南石油大学

57

英得赛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8

云南基建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59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0

长安大学

6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62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63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64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65

中地华北(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66

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67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68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69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7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1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7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7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75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7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77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7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7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80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81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铜陵公路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82

中南大学

83

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

84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5

东北石油大学

 

202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张宪旭 李元杰 梅曲强太 孙石达 蒋春海 罗 聪 张洪芳 万晓云 董基恩 徐文熙 孟庆发

张 超 席超强 白 泽 欧阳志海 沈祎凡 王莹莹 刘 颍 姬广忠 牛安福 刘 敏 王吉亮

邵大力 叶月明 鲁银涛 花 漫 吉 平 徐 涛 蔡 冰 赵志军 薛祖祥 安树杰 唐 旭

冉曾令 乐新安 饶云江 陈沅忠 张仁志 王熙明 吴俊军 吕福亮 秦永鹏 袁忠明 陈兴朋

董志强 吴 倩 龙 霞 向胤合 王 亮 侯海涛 薛军平 潘纪敏 吴莹莹 王 威 黄基文

薛文韬 亓庆新 杜乾坤 韦洪兰 李祖强 周 胜 钱文圣 范福来 杨 军 唐 雷 梅卫锋

赵明哲 刘海洋 丁 锋 曾令旗 赵必强 高宏伟 刘红光 张宇飞 闫 伟 李 达 王奉伟

刘伟刚 赵德政 赵 静 许家旗 王 锋 蔡体菁 苏世龙 陈鹰鹏 柯长海 陈卫平 荣文钲  

沈 统 庹先国 程 卫 刘 勇 包 丰 郭爱智 孙卫涛 危自根 王艳梅 许冠庆 秦自耕
唐传章 朱运红 白旭明 岳 宏 苏欢欢 刘 帆 王晓阳 邵志刚 刘明哲 蔡杰雄 管 敏
吴旭亮 王志伟 张 强 杨芳舒 梁德青 白大为 吴宗蔚 林振洲 叶盛波 王文龙 范建柯
牛 聪 何梅兴 曲志鹏 王中海 代 龙 于四伟 韩 波 张恒磊 赵振伟 左博新 彭荣华
曾 珍 李亚星 郭 恺 李 弘 钱 静 周琦忠 张 琪 马永强 丁 圣 金 林 刘 朝
赵国英 吕世全 白英哲 姜 勇 赵小龙 王 迪 刘卫华 杨晓瑜 袁鸿鹄 刘 勇 张琦伟
蔡承刚 刘爱斌 刘俊州 王国强 强新刚 王彦宾 林婷婷 董 毅 任卫凯 李 飞 罗 鑫
康 苒 陈国青 杨思通 高子弘 孙承志 梁兼栋 陈 波 冯阿建 栾晓东 安战锋 乔 扬
王建超 李展辉 刘艳锐 冯 凡 王 伟 徐 毅 刘樟乐 任小华 李红军 柳 卓 王 辉
董银萍 崔江龙 韩江涛 张永旺 郑荣荧 孙会玲 刘 斌 陈 震 杨 追 肖跃飞 杨 博
赵广东 马一行 颜廷杰 方洪健 侯晓琳 陈燕雄 梁 波 王勤耕 马 川 刘骏龙 殷 军
苟恺文 汤兴友 石 勇 周晓冀 韩小俊 周 鸣 宋小川 陈春才 周 滨 阮福明 邱永成
刘振江 井中武 袁全社 张昊楠 姜 杰 赵 彬 田中纺 岳 汉 夏 炎 何银娟 徐 荣
李 稳 卢元林 周寅伦 朱江龙 郭 震 叶 卓 徐世庆 胡莉娅 曹向东 秦 佩 徐 敏
孙 岩 汪玲玲 邢 玺 骆耀霖 王 垚 朱胤嘉 周永安 吕云鹤 孙 翔 李 帅 程 彦
刘芹芹 潘树林 邓建梅 邓小康 刘涛涛 李国瑞 黄麒麟 苏 婷 马洋洋 胡 浩 李 屹
雷伟平 曾 靖 吴 川 赵建明 韩晓鸣 林 海 徐 星 尚通晓 黄 园 蒋忠明 孙银行
杜 越 窦长树 全黎明 牛 超 王艺婷 魏一苇 曾小牛 刘志刚 刘继昊 李晓斌 关 威
董云鹏

 

10年会费(2022-2031

宋乃波 闫定国 许立权 高征西 郝俊峰 燕军利 彭祖峰 汪宇锋

 

5年会费(2022-2026

曹 勇 谭 慧 梁生贤 郭 镜 廖国忠 王 桥 张 伟 杨 剑 杨淼鑫 李 贺 娄 敏
谢小虎 刁俊魏 赵 平 夏时斌 李 华 潘 远 徐 林 李祥权 叶坤辉 郭 军 赵振聪
刘 杰 郭淑君 裴彦良 王 松 杨生文 刘兴利 陆玉欢 唐 霞 孙亚平 王树华 廖健明
余 欢 吴缘原 陈品雄 李华彬 江 波 陈 晨 何诗冠 徐 蓉 徐庆美 丁伍忠 戴晓明
胡朝杰 董凯同 杨世坤 黄 培 李鸿磊 熊孟辉 丁献荣 蒋红兵 艾灿伟 伍远学 梁 剑
谢红东 乐俊波 何 虎 谯超吉 曾富英 刘圣博 陈 松 刘 磊 刘道涵 邬健强 欧德清
张 园 张乔丽 刘 颉 高凤霞 谢成棋 刘永恒 高 辉 柴 枫 张子龙 李永强 段宝林
田万超 周国宏 王瑞东 王 英 王 磊 章 宇 曹礼刚 马晶晶 张俊峰 肖 都 蒋长胜
宋卫文 肖明顺 周鸣亮 陈学华 李 亚 于会来 冉树升 吴文鑫 刘辰禹 余炎威 潘雨迪
武利文 刘瑞峰 沈 兰 符 姣 刘国伟 李红兆 谢文初 戴港回 余拓平 刘 秦 尹 圭
陈锦文 邱明发 曾咏健 易向明 马学建 易 静 徐学义 宋建华 王永国 周 立 张 杰
杨晓辉 刘 慧 余 昕 于洪海 徐长贵 刘 铮 周家雄 柴新涛 张泉滢 刘永伟 张鹏辉
丁文蔷 王国灿 李静和 谭 伟 杨雨韵 吴晓阳 郭俊超 邹 浩 邓子清 景龙江 谢 涛
何海颦 袁憧憬 吴怀春 乔军伟 徐 虎 黄启霖 祝多文 崔仲雄 李福庆 张陆军 邹盛江
蒋 卓 邓 勇 李 杭 单 莉 谢 超 宋玉环 路长勇 王 浩 张 浩 杨 剑 苏可嘉
段云斌 魏忠爱 吕 青 刘 潇 刘 刚 宋 倩 徐 卫 王龙升 徐立恒 高国梁 安百州
肖 扬 丛日出 樊龙刚 邱衍嘉 吴 萍 张建亮 何汉清 席景丛 白如碧 铁 林 刘 莹
肖 虎 安志元 宋 斌 刘 滢 杨 晓 孙玉萍 张 婉 周艳伟 周 龙 周世文 赵东昌
李建超 赵竟硕 王昊天 王忠凯 陈 涛 李双超 杨承志 何虎虎 张 楠

 

1年会费(2022

李 辉 李 振 毕海霞 刘乃豪 潘志斌 李飞鹏 高照奇 李 闯 王 霞 杨 阳 张懿洁
杨 涛 黄斌科 张 兵 孙中豪 吴 冰 贾骏雄 宋 丽 陆世锋 王治国 张海伟 赵海霞

殷 尧 左 璐 晏文璟 许 威 李科学 苏军伟 赵腾远 杨家青 魏 欣 许 领 刘建霞

习肖伟 黄金辉 林曼曼 刘肖肖 肖坤林 张 扬 张 健 郭 喆 闫国钰 周 玉 任良良

张亚东 董根旺 耿启立

 

学生会员

王 帅 罗仁昱 赵皓琪 孟创纪 张铭珂 王治强 田亚军 张 伟 陈红灵 赵 亮 王倩楠

李 卓 杜柏昊 厉睿琪 梁兴城 姜悦樱 陈佳敏 杨淋森 王舒楠 郭美茜 潘乐乐 罗窕宇

魏圣焘 贾世宣 虎信宇 张逸康 戚倩玉 苟戎玺 王柯铮 李明明 陈子为 陈柏午 彭 清

魏衍雯 蒋星达 毛怡婷 周新雨 王思媛 兰 萍 谢雨桃 高子皓 郑 霖 张硕伟 孙世民

张嘉玮 龚峻仪 张云琦 付 宇 高 聪 肖坤泽 高心怡 蔡明浩 乔新月 熊文君 杨 瀚

彭王胜 王 港 卫弘媛 仲米山 廖明季 杨 宇 杜星森 宋兴达 何 列 张玉洁

 

老会员

终身会费

张金淼 郝丽生 曹俊兴 罗 晶 郭海洋 夏代林 李林元 李 刚 蒋久明 马新亮 马 龙

刘志友 景 强 王天意 芦安贵 张春灌 王秀东 王彦飞 王超凡 刘 辉 王立国 钟 磊

张海强 杨 涛 李常青 李 瑞 万建华 胡雄武 黄艳辉 吴荣新 陈 斌 付茂如 张平松

吴海波 胡泽安 王 璞 肖玉林 杨 雪 席振铢 范国章 王 鹤 牛兴国 高静怀 杨子川

李海英 李宗杰 刘 军 金双根 程纪星 张 彬 梁春涛 周钰邦 李广场 戴前伟 孟庆奎

朱传庆 刘 祜 金国文 巴 晶 宁百齐 何骁慧 段孟川 王彦峰 伍新明 闵 刚 王立歆

方 慧 陈本池 裴发根 吴小平 魏新建 杨午阳 毕钲发 高建虎 王万里 陈德武 何 欣

禄 娟 李 冬 李胜军 邓晓华 王思宇 徐敬领 王 谦 白 洋 曾昭发 汪文强 王 凯

孙 瑛 曹 强 李 琳 高士银 林万顺 刘爱友 刘 增 栾明龙 孙雪松 魏定勇 李 星

蒋忠祥 徐 杨 侯明利 叶祥鹏 田 明 闫立辉 任红涛 刘志强 刘定进 史志宏 龚 伟

温来福 薛俊杰 王 鹏 孙 超 汝 亮 田思清 申有义 程慧慧 王建青 李 娟 田忠斌

梁圣建 姜绍辉 王 磊 朱金平 程 丹 郝晓光 宣瑞卿 周振晓 杨晓东 李增涛 郭文波

张心彬 屈春燕 李 列 缪佳佳 周 浩 李仕虎 吕 彦 刘 晶 王 慧 任志明 严加永

於益群 崔亚彤 董 淼 董 亚 李 进 丁宇航 张志厚 刘 亮 李夕海 于 勇 杨迪琨

柳一鸣 肖家豪 田行达 孙夕平 夏方华

 

10年会费(2022-2031

曹学峰 冯 磊 余学中 金 胜 孙振涛 唐金良

 

5年会费(2022-2026

周立宏 刘兰军 赵雪锋 蔡志成 曹建富 陈 通 陈 雨 丁 昕 胡富彭 金永黎 李圣林

刘 畅 刘大卫 孟当当 欧元超 秦 镇 孙斌杨 吴茂林 肖教育 谢 军 臧子婧 章 静

郑雷雷 朱成宏 徐明才 钟 清 李明陆 蒋 辉 姚 远 潘福友 杨宏智 彭湘桂 李 振

陈江欣 赵崇进 刘 嵘 宫 超 马 龙 幺永超 王冠臣 王 玲 田振兴 鲁 楠 王 宁

张 进 李建英 张 淦 杨 刚 简春勇 蔡明俊 熊金良 余越星 范春甫

 

1年会费(2022

汪 洋 张永升 王 谦 漆立新 李鼎民 云 露 程晓军 丁立明 刁新东 李 浩 侯海龙

张长建 葛 星 胡金祥 杨 敏 杨 威 马海陇 杨 林 朱允辉 王 震 刘 遥 徐中祥

文 欢 邓光校 马学军 王 明 李新华 朱 定 胡鹏飞 刘 群 黄 苇 倪良健 卢志强

徐 浩 张 庆 王来源 刘成芳 禹金营 尼加提·艾比布拉   魏华动 周 刚 韩 勇

杨玉杰 费建博 马乃拜 高利君 王 超 刘 瑞 张 昆 张 荣 杜伟维 魏 丹 李弘艳

郭 忻 杨春琴 黄崇春 郭 鑫 李 伟 黄 超 兰明杰 高 洁 任丽丹 李宗继 刘文奎

陈俊安 王胜利 张艳红 陈 群 骆福嵩 范伟峰 沈向存 郭 辉 闫 娥 孙 力 于静芳

张生龙 邓 锋 罗少辉 王保才 廖茂辉 姜忠正 韩 博 李玉兰 张春福 郑晓伟 侯伯男

杨占东 许丽云 李艳翔 翟伟林 彭兴刚 安 娜 李 彪 荆 彦 李 超 张承玉 高 雄

田学军 孙玉晶 张向宇 姬泰脉 甄云龙 霍印峰 白顺忠 辛秀峰 代颖涛 张 川 付雅静

纪名夺 杜志军 郭艳秋 王 俊 田达志 赵品一 蔡勤波 司淑云 陈 冬 赵佳祥 王一大

李 洁 赵海民 李永才 杨 柳 魏 江 禹 斌 王 猛 孙凤舟 薛月芬 黄 旭 张贺然

卢俊丰 李绍波 白贵友 张文华 刘亚军 李正富 刘 娇 许峰明 张连发 吴 博 刘媛媛

郭玉峰 贺容华 贾小杰 刘彦红 张松根 姚学虎 张青杉 穆建强 杨 炎 高明程 韩艳军

朱向泰 许建海 郑 琳 吕东辉 刘焕明 屈社民 林立祥 陈建江 李 强 陈 刚 崔 毅

吴 军 王仕伟 栾兆富 刘 磊 程晓龙 戴超超 王晓萌 李振海 倪宝玉 刘建军 佟少杰

徐成强 杨东伟 林林波 葛龙进 李俊杰 何建设 李伯安 李健民 张红纲 陈 楠 石海荣

肖岳峰 刘 根 王 晴 李先昊 杨小庆 王关凤 马 森

 

学生会员

陈旭平 姚振岸 翟 颖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王兴谋 郭刘鹏 李清华 武 昭 邹 晔 刘 浩 李仁杰 张海亮 刘博政 卢向星 孙凡星

孙 旭 刘惠涛 孙仁刚 孙海涛 王传武 侯 超 王瑞睿 刘晓芳 姚 敏 王 硕 徐西滨

魏 玮 孙成中 姚 铮 陈 耀 韩玉晓 苏艳蕊 祁全鹏 谭 龙

 

5年会费(2022-2026

纪素艳 李培花 杜文龙 孙金玲 刘 辉 王士党 孔德昊 王 磊 郝海伶 范春玲 姚文文

姚德刚 王晓峰 左振彤 韩 伟 尹 健 李希乐 魏海东 吕治水 朱司宏 刘朝聚 牛 金

刘 松 郭兴伟 李 卉 秦光平 马路东 王保军 王 倩 赵长春 李 杰 贾 秀 戴文婷

杨栋栋 马崇军 侯方辉 燕军利 张丽娟 郭云龙 段宝平 刘 晓 陈治璋 孙立鹏 阎蓓蓓

吴 昊 梁增伟 李京涛 牟建荣 臧儒意 刘 刚 徐兴雨 宋应涛 马 先 孙海蓬 郭 建

孙 玲 韩学霖 王书伦 高 昊 寻俭印 刘 延 王成栋 邵鲁明 徐安全 高建明 李 媛

牛淑敏 安守学 李园园 梁红波 刘宗杰 秦胜君 高 超 张慎兵 刘 朋 刁永刚 王 玉

王学辉 王志亮 孙珊珊 王忠辉 路春霞 王 钧 张 伟 丁文彪 胡均杰 陈龙涛 孙华敖

张玉梁 刘艳亮 黄爱国 王善辉 田 斌 郭 旭 张志亭 朱业来 宋奉玺 王 超 吴晓建

曹迎迎 尹俊凯 陆振贤 任立刚 曹齐放 陈泽东 刘雪洁 张清森 孙 超 徐雷良 张伟伟

徐 钰 成 功 张丽娜 白 雪

 

学生会员

徐晓峰 申玉鹏 张 磊 张园园 尚自乾 赵方媛

 

老会员

终身会费

张善法 刘元生 张 鑫 邢 涛 凌沛铭 薛良方 李 正 秦志强 郭璟鑫 罗有春 朱世芳

窦文童 张立川 宋 琳 姜韫麒 高登辉 彭慧芳 董金鑫 孔令军 李 华 宋玉龙 李金辉

王立宝 林全章 张 晖 曾爱平 刘 雪 刘兴金 陈安东 沈立军 范克睿 郭 谦 陈 磊

张凤凯 任玉晓 许新骥 刘征宇 国玮芳 李术才 董冬冬 杨 辉

 

5年会费(2022-2026

陈业伟 常增沛 傅太成 杜现福 史伟业 魏继东  

 

2年会费(2022-2023

张 宏

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张 晗 夏书兵 崔占锋 祝金峰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韩志雄 边会媛

 

老会员

终身会费

瞿 伟 齐彦福


 

 

各有关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授权,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面向我国地球物理行业的科技进步最高奖。为做好2023年度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申报和推荐工作,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现将2023年度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推荐和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奖项设有

1.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

2.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

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定的奖项,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十九届学术年会上颁发证书和奖金。

二、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和要求

1.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范围和要求

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为团体奖,致力于奖励推进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取得成就和创新的单位会员或单位会员中的部门和项目(课题);

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范围和要求请参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附件1)第九条及第十条;

候选项目主要完成人应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终身会员。

2.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奖励范围和要求

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为个人奖,致力于奖励推进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取得成就和创新的会员,候选人应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终身会员。

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奖励范围及要求请参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附件1)第九条及第十一条

三、推荐和申报办法

1.单位和个人推荐和申报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请参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附件2)第四章第十六条;

2.申报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请登录://www.katieandkirk.com/drupal/?q=user/register注册用户(建议由项目联络人注册用户),注册成功后,登录帐户,进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在线申报系统(网址:www.katieandkirk.com/drupal/?q=cgsdeclare)进行网上填报,在线填写《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并按照附件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3.申报单位在申报系统中完成《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以下简称《推荐书》,样表见附件3,以申报系统内版式为准)填写,并下载打印《推荐书》;

4.请将推荐书纸质材料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于2023620日(含)前直接报送或邮寄至学会办公室,申报系统同时关闭,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材料包括:书面推荐书3套(其中原件1套,复印件2套,原件需从在线申报系统中填写、提交、下载并打印),附件材料1套并装订成册,推荐书电子版及附件均在线申报系统中提交,其中附件单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0MB

5.附件1-4可从学会网站表彰与奖励中查询,网址:www.cgs.org.cn/drupal/?q=node/180,请各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地方学会及各位理事积极推荐;

6.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入选的候选项目需第一候选人到场答辩,答辩时间初定8月中旬,届时请注意答辩通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老师  董老师

电话:010-82998024

E-mailcgs60y@163.com

通讯地址及收件人: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请注明科技奖推荐材料)

邮编:100029

在线系统填写技术支持:倪老师

电话:010-82998014

附件: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3.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样表)4.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在线申报系统使用指南(略)


 

 

 

关于交纳2023年度会费的通知

 

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及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决议,我会2023年度会费从即日起开始交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费标准

1、个人会员:

(1)会 员: 60/年;

(2)高级会员: 200/年;

(3)理事会员: 600/年;

(4)终身会员: 1200元。

2、单位会员

(1)普通单位会员: 3000/年;

(2)理事单位会员: 10000/年;

(3)常务理事单位会员:20000/年;

(4)副理事长单位会员:100000/年。

会费主要用于国内、国际学术活动及公益性活动、科普活动、刊物出版及会员服务等。会员交纳的会费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开具财政部监制的全国社团会费统一发票。

二、缴费方式

可面送或汇款,汇款时请注明交费姓名(或单位会员名称)并注明会费类型。

帐户信息:

帐 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帐 号:0200007609014454432

开 户 行:工商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三、交纳时间

请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于2023630日前办理会费交纳事宜。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董静(单位会员),倪一超(个人会员)

电 话:010-82998024010-82998014

邮 箱:dqwlcw@163.comcgs60y@163.com

财务电话:010-68729347

五、附单位会员名单(略,详见学会网站公告栏)

 

 

关于推荐、申报2023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2023年度“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已开始推荐和报名。其宗旨、原则及实施细则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网站。请各专业委员会、各地方学会、各位理事积极组织推荐,各位会员积极申请。

推荐和申请工作截止日期为731日(以邮戳为准)。请将有关材料报送到学会办公室。两奖实施细则、候选人推荐表等均可在网上查询和下载。

  学会网址: http://www.cgs.org.cn (表彰奖励栏目)。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

推荐表及其他证明材料电子版,请发送到邮箱:dqwlnh@126.com

  邮政编码:100029

  联 系 人:乔忠梅

  电  话:010-8299825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23年     1期    总第162

 

 

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主编:胡敏

本期责任编辑:董静

 

 

邮编:100029

发行:倪一超

 

 

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998024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zgdqwl@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