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20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登)

 

学会工作

2013年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议纪要

科普工作委员会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3年科技周活动总结

2013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在北京举行

 

学术交流

28届学术年会分专题会议纪要(续)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储层地球物理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待续)      

地球物理新技术及应用成果交流会议纪要

2013年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纪要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海洋电磁专题系列讨论会纪要

 

地方学会

深部矿产、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纪要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荣获“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优秀科技社团一等奖

 

通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通知 第一号

工程与地质病害地球物理技术暨第六届工程物探疑难问题研讨会通知(第二号)

2012年交会费名单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登)


 

  一、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创新文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道德是科学的内在属性,既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诚实守信,这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就以爱国奉献的精神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信负责、客观公正的科学道德风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不仅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凝练出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标志的科技界高度认同的价值理念。我们只有秉持这一价值理念,才有可能实现中央确立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违反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损害了学术界、教育界的公信力和良好社会形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能肩负起历史使命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急迫任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对学术界和教育界来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应该成为重要内容。
  二、勇于担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历史重任
  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技界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央在中国科协八大的祝词中也明确指出,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品格修养,自觉加强道德自律,坚决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端行为,在全社会树立科技界崇尚真理、求真务实,坚持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形象。这些重要指示对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术界、教育界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严守科研规范的倡导者,直面学风道德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促进科学发展为己任,不讳言、不推卸、不退缩,大力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快建立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长效机制。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关键是要抓好教育、自律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自律是关键,监督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是要广泛开展科研诚信教育。这是从源头治理学风道德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当下深入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紧迫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课程,也缺乏适合的教材和读本,许多年轻人甚至有一定研究经历的科研人员对科研规范不甚了解,不清楚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严格遵守科研道德的意识和自觉性也不强,很容易犯错误。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意识,让科研领域成为阳光下最纯洁、最神圣的一方净土。科学家要担当起优良学术道德传承者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自觉树立营造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践行优良科学道德、维护良好学术风气,让科学理性、开放包容成为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让科学精神之树枝繁叶茂,望之蔚然而深秀
  二是要把严格自律作为理应承当的终身要求。每一项科研工作都有着与科研活动规律相符的规范和准则,学术自律就是要求我们坚持这些规范准则,在科研中自觉践行对真理、道德的统一追求。近年来,许多部门和科研机构都制订了相关道德准则,中国科协也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自律机制和自我纠错机制的重要作用,引导科研人员坚决抵制一切违反科学道德与伦理的科研行为,自觉遵守科学家的基本行为准则,努力将诚实守信、信任与质疑、相互尊重和知识共享贯穿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科学家对自己从事的学术事业要保持神圣的敬畏感,始终坚持严肃认真、周密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和学习态度,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积极倡导、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坚决抵制一切违反科学道德与伦理的科研行为,共同维护学术界的良好社会声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是要把监督惩处作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必要举措。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直面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考验的是学术界、教育界的决心。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许多单位和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规章和要求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需要作出严肃处理时却失之于软、失之于轻。我们要切实肩负起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职责,抓紧建立完善合理有效、公正公开的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对通过合理渠道递交的举报材料要抓紧调查,坚决处理,并及时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要把科研人员自律、单位监管与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督促科技工作者从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层面规范科学行为。
  三、扎实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
  去年以来,中国科协、教育部采取联合行动,邀请德学双馨的院士专家组成宣讲队伍,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目标和要求,共同推动在高校研究生新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这是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工作抓得准、抓得及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开展宣讲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严谨治学、诚实做人。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必须按照两个拓展、两个结合的原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把宣讲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第一,覆盖所有教育和科研单位。今年,中科院、工程院和社科院加入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宣讲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力度进一步加大,要力争今年把参与单位做到更大范围内的全覆盖。首先是宣讲教育单位的拓展。去年宣讲教育实现了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各省属高校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覆盖,今年我们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争取拓展到对所有高校以及中科院、社科院所属的188个科研院所、中心的全覆盖。其次是科研领域的拓展。去年宣讲教育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今后我们要将宣讲活动进一步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逐步实现对所有学科领域的全覆盖。三是逐步向其他类型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拓展。我们要逐步将宣讲教育从高校和中央所属研究机构扩展到地方军队所属研究机构、民营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真正实现对全国所有教育和科研单位的全覆盖。
  第二,覆盖高校所有学生和科研人员。去年宣讲教育实现了对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新入学研究生的全覆盖,今年必须要完成把宣讲对象拓展到全体研究生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把宣讲教育对象再逐步扩大到高校新入职教师、高年级本科生、科研院所新入职科研人员、研究生培养单位新上岗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使每一位新入职、新上岗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都能普遍感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心灵震撼。
  第三,努力实现宣讲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建立宣讲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制度是根本。首先,我们要把集中宣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每年面向新入学研究生集中开展宣讲教育的同时,积极推动将科学道德列入大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真正实现科学道德教育的长期化、常态化。其次,要把宣讲教育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等平台的道德规范建设,不断加强科研成果发表、人才评价等关键环节的道德要求,切实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科研人才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
  第四,努力实现组织动员与督导检查有机结合。去年宣讲教育正式启动后,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带队,分头深入高校生源集中的重点省市和重点高校进行调研、指导,逐省召集省科协、省教育厅负责同志研究部署宣讲工作,确保了宣讲教育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取得扎实成效。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好宣讲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好宣讲专家队伍,修订好面向宣讲专家的参考大纲,编制好面向青年学生和研究生导师的学习大纲,确保宣讲教育规范有序进行,同时还要狠抓落实,着力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完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和激励措施,把宣讲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每个单位、具体到每项活动,逐级抓落实,确保宣讲教育活动的质量。

(摘自中国科协网站)


 

 

2013年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议纪要

 


 

201341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厦门召开了2013年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议。学会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曲克信、孙建国、刘元生、吴海成和来自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吉林、广东、辽宁、浙江、广西、河北、北京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联系人,以及学会单位会员代表、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共计33人参加了会议。郭建秘书长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有: 

一.郭建秘书长首先汇报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2年的工作。2012年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召开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改选;2、首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3、加强会员管理,单位会员重新申请登记,按新会章规定,完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管理办法。郭秘书长在会上还传达了中国科协文件,讲解今年学会工作重点和科协对学会的要求。2013年我会工作重点将围绕国际交流、参加科协年会、期刊建设、科技奖励工作、注册工程师认证及会员会费缴纳等方面展开工作,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升学会的服务创新能力。

二.与会代表发言踊跃,气氛活跃,畅所欲言,沟通信息。本届秘书长会的亮点是大家在汇报学会工作和交流办会经验的同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探讨办会的新思路,体现出大家对学会工作的热情和期待,也增进了团结协作、互助共进的友情。

1.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周长祥首先提出:“秘书长会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他汇报了参加广东省秘书长会议及中共广东省委文件2号文《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总结了搞好学会工作的八字箴言:坦诚、沟通、宣示、承担。他讲道:“五年中广东学会的工作得到了省科协和大学会的支持和帮助并予以肯定。大学会想通过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做什么工作,大家可以提出来。我十分体会到上下联合、左右联合的重要性。”广东学会也据此理念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建立QQ群进行沟通,每个月组织一些秘书长的沙龙会议等,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共同把学会工作搞好。如何利用学会这个平台,开展多种活动、多项服务,是会员的需求和单位会员的需要。除学术活动外,科普和继续教育也是科协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周秘书长简要介绍了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环境和条件,盛情邀请科普委到广东省来挂牌。

2.北京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任国泰对北京地球物理学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汇报。他回顾了参加学会工作的历程,虚心的表示要听取和学习其他学会的经验,以他之长补己之短。

3.山东省学会理事长刘元生欣喜发现今年秘书长会有了新的气象:本届秘书长会增加了单位会员的代表,他赞许这是秘书长联席会的新进步、新发展,是亮点中的新开端,这表明秘书长会增加了新活力和新内容。郭建秘书长也向大家解释、定义一下秘书长会范畴:秘书长会包括学会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学会机构的人员(专业委员会以外)、单位会员起关键作用的联系人,加强了解沟通,支持与服务双向互动,促进学会发展,秘书长会将逐步发展,虽然现在还未将专业委员会纳入联席会,但是以后时机成熟了,也会做更多的考虑。刘元生在会上强调:学会秘书处筹备这个会议,给地方学会交流工作、交流经验提供了好的平台,更重要是交流了友情。希望老同志常来参加会议。他讲道:老同志的工作很重要,重要在熟悉人员、熟悉工作、熟悉过程,便于单位间联系,具有凝聚力。在会费方面,刘理事长公布了山东省学会的收费方式:2012年山东省学会收了部分会员会费,按会章规定上交大学会一半,山东学会也有收入。会员管理方面请大学会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地方学会按要求去布置,要汇报,目的是促进管理,把工作走向正规化。会员单位的鉴定有困难,新、老会员表的建立很必要,希望能统一步骤,重新登记。

4.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将近5周年,成立学会经过了8年的筹备,学会工作的开展一直很艰难。辽宁学会秘书长石殿祥因此也有很多感慨和工作体会。学会生存艰难,激励热爱学会的人更执着的努力。辽宁学会在艰难的境遇下,依旧在科普上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学会科普工作得到了大学会科普委吴海成老师的支持,并利用资料开展了很多科普活动,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在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石殿祥对学会提出几点建议:(1)大学会能不能加深和扩大科普资源共享工作;(2)大学会可不可以在各省建科普基地,把学会影响扩大。对辽宁学会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明年辽宁学会面临换届,今年面临转折。辽宁学会有建期刊、论坛、网站的想法,并和省里做了沟通,期刊省里表示批不下来,但是网站可以做。石秘书长表示,明年争取带新人参会,把学会的工作继续搞好。

5.陕西学会原理事长李毓茂先生总结了陕西学会的问题:陕西学会时间比较长,活力不够。整体趋于老龄化,去年换届,平均年龄下降7.8岁,去掉一些不太起作用的理事,年轻化提高了不少。2012年陕西学会出版了10个文集,一部专辑。在陕西省科协所属学会评比中成绩较好,申请到一等奖8万元。他对学会发展也提出了几点设想:一是为规范地球物理市场,设想建立地球物理试验基地,承接咨询,技术服务,仍在酝酿中。试验基地形成三方面:分层地质结构方面实验平台,金属矿实验基地,矿井实验基地,不知是否可行;一是会员之间的联系较差。在会费问题上,个人会费难收,只能用单位会员会费来解决。会费怎样与会员的个人利益挂钩,要加深为会员服务的意识。

6.科普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周坚鑫总结了进入学会近两年所做的一些工作成果。包括新建立了两个科普教育基地(国土实验基地,雷锋小学),与地方学会联系沟通,一起开展科普活动等,整合资源、实现共享是科普委近几年来所做的重要工作,也受到了中国科协的表扬和项目资助。科普委联系人王晨阳,将带来的科普资料光盘发给大家分享,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

7.原学会办公室主任汪纬林参加地球物理学会工作较早,他在会上也分享了最早开地方学会秘书长会联席会的情况。他回忆1988年只有五个学会,六个代表与会,现在省市学会增加了不少,有幸第二次参加全国秘书长联席会很高兴。

8.正在筹建的铁道分会代表刘毓乾作为老会员新单位参会,指出了分会的一些问题:(1)铁道部撤销,但实际工作内容没变,还加入了交通部门,成立铁道分会后将加大工作内容。如:今年九月要召开“铁路与共和国共发展——庆祝祖国60华诞”专题大会。大会将出文集,并在兰州搞庆祝。(2)对会员的管理主要从搞好服务入手。

9.河南学会理事长方盛明做学会工作有十几年了,认为学会搞好不容易。学会会员松散,组织活动不容易,收费难。听了大家的发言他受到了很多启发。如:要做活动,为学科和单位会员做科普宣传;建立学术交流活动平台;他也提到:涉及到单位、部门的利益时,做起来较难,服务社会的问题也需要重视,入不入会还是有区别的,评审、奖励时能体现,希望能同其他学会探讨。另外,同省科协沟通很重要,河南省学会同其他做得好的学会比有很大差距,但在省里同科协沟通较好,通过努力去年被评为了先进学会。

10.学会副秘书长曲克信发言:大学会、地方学会、专业委员会之间不可以认为是一种竞争关系.在发展学科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上目标是一致的、互补的,只是侧重不同。地方学会组建的珠三角两岸三地地球物理会议、环渤海地球物理会议等及其横向联合合作,省学会和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采空项目会议都能做到发展学科、服务建设、取长补短、各得所值。最近,大学会批准设立铁道分会又是推进产学研结合,转变学会发展方式的一次尝试。学会作为公正、诚信、专业权威,取信于社会和公众,在人才培养和举荐人才上,可以通过沟通、比较、评论,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的进行推荐,确保推荐的质量。

11.科普委员吴海成在会上传达了三个信息:(1)各部委要撤销评审,部分职能将转给学会;(2)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珍惜地球资源,共同促进美丽中国。(3)科协主要抓5月份科技周,9月份科普日,我们应该积极加入到活动中。个人意见:中国梦、学会梦,要靠我们积极努力去实现,利用科普委的资源包,联合开展活动。

来自长江水利设计院的张建清在会上介绍了水利水电信息网的基本情况。听到大家发言,感到做学会工作要有热情、有组织能力,近两年参加学会活动,感到每年都有新内容,新活动,去年评审科技奖,我们设计院是受益单位,非常感谢学会,建议把注册工程师工作做好;发挥二级组织的作用,特别是骨干作用,并定期清理不发挥作用的单位。

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韩立国在会上报告了省学会评为省科协所属学会的先进单位的喜讯。在会上对会员注册方法和会费收费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郭建秘书长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表示:听了大家发言,对学会工作很有信心。国家的现行制度和体制改革,将使学会的力量一步步加强。根据民政部的政策,民间组织将会放得更开。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学会的建设打好基础,为学会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曲秘书长公布了《会讯》通讯的投稿篇数,并公布《会讯》2012年“优秀通讯员奖”获奖单位为山东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为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刘元生理事长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会议沟通畅达、严肃活泼,会场散发着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会下探讨沟通、共谋发展,交流与联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


 

科普工作委员会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

  


 

今年4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科普委员会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宣传主题,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为做好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科普委员会制作了一套“保护环境,善待地球”科普展板,向公众宣传当前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大气污染等面临的严峻形势,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现状,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天空变得更蓝、水变得更绿、空气变得更清新。在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周期间,科普委员会制作的展板分别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房山附属中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都江堰市向峨小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地展出。422日,科普委员会组织人员到紫竹院公园展出科普展板,发送了千余份“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科普彩页,并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的解答。

这次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深受不同层次的公众的欢迎,起到了宣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提高公众节约利用资源和低碳环保的意识和倡导共建美丽中国的作用,科普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科普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3年科技周活动总结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根据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3年科技活动周》和《关于开展全国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的通知》精神,围绕全国科技周“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主题和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方面开展系列行动,学会理事长陈顒院士、秘书长郭建教授、科普委王平主任亲自率团参加了“科技援黔”系列活动。

一、地球物理学会院士寄语贵州青少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请三位院士为贵州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寄语,并赠送墨宝,鼓励青少年热爱科学,发奋学习,锐意创新,报效祖国。

刘光鼎院士寄语: 

 

 

 

 

陈顒院士寄语:

 

 

 

 

何继善院士寄语:

 

 

 

、院士专家赴贵州作科普报告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523日至27日,学会秘书长同两位院士和四位专家及科普委志愿者赴贵州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为当地群众举办科普讲座,内容涉及资源环境、灾害防御、海洋权益等热点话题。学会科普委为科协年会专门设计制作一套“保护环境,善待地球”科普展板,并印制发放“地震灾害与防御”科普彩页,同时赠送相关科普资料光盘和图书。宣传我国资源环境和海洋权益形势、普及地震灾害等知识,以提高公众节约利用资源意识,增强地震防御能力,倡导共建美丽中国。

陈顒院士在贵阳实验三中为师生作了题目为“地震灾害”科普报告,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地震灾害的发生机理、表现形式和预防措施,使听众对地震灾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高了防御地震的能力,陈顒院士在进行科普活动中增加了互动环节,并向提问的6位同学赠送了亲笔签名的著作《自然灾害》。陈顒院士在贵阳实验三中时,恰逢学校正进行科技周活动,陈顒院士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肯定了同学们的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热情;何继善院士为贵州大学部分师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工程与艺术”的科普讲座,阐述了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关系及其在科研与学习中的作用;王平教授在贵州省实验中学作了题为“航空物探与资源环境”的科普讲座,为师生介绍了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及其在地质找矿、寻找地下水、环境与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使同学们对这一专业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周坚鑫教授在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作了题为“海洋国土与海洋资源勘探”的科普讲座,为师生们讲解了我国海洋国土及海权现状、海洋资源勘探方法、天然气水合物等内容,使同学们对我国严峻的海权状况及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海洋维权与科技报国意识;范正国教授在贵州财经大学作了题目为“贵州省航空物探与资源潜力”的科普报告,讲述了航空物探的原理与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航空物探技术在贵州省的应用及贵州矿产资源分布及储量情况;吴海成教授为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部分师生讲解了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国民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同学们对地球物理勘探这一学科有了感性认识。

三、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商定援黔合作方案

524日,陈颙院士、陈运泰院士、何继善院士、学会秘书长郭建教授、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王平主任及相关专家分别赶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地勘院开展技术交流和访问,各位院士专家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技术优势,在地质环境监测与治理,资源能源勘查等相关领域开展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商定合作意向。经过深入的交流,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拟申请国家航空物探与遥感项目专项计划,在未来3-5年时间,投入6千—1亿元地调勘探经费,促进贵州省实现找矿快速突破,发挥地方矿产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支援贵州经济建设。

此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周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的作用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奠定了基础

(科普工作委员会)


 

 

2013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在北京举行

 


 

618在北京进行了201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业技术职称(工程系列)评审。这次技术职称评审参报单位来自全国企、事业,国营及民营的10个单位,有效申报人数21人,初审通过18人,分别申报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技术职称。刘建中、李才明被认定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申报),张顺东、孟祥刚、赵序峰、王民忠、刘钊被认定为高级工程师(6人申报),雷亚妮、毕可战、陈泽强、漆伟、刘晓斐、韩愈、陈磊、王荣、阮帅,张烔被认定为工程师(13人申报)。

    我会作为中国科协首批改革试点单位,根据专业权威学会评审、社会认可、不与工资直接挂钩的专业职称技术评审改革的社会需求,于2002年在北京成功地完成了学会会员的研究员资格评审,不仅获得社会认可、专业认可、最终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也予以认可,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20081月第七届第17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启动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建立了评审委员会和专家库。2013年评审委员会由七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为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文采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程业勋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曲克信研究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郭建教授、山东省地震局刘元生研究员为委员。

 这次评审工作首先由有关专业委员会和地方地球物理学会进行初评,上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审查资格后组织评审,认定标准参照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文件和规定,按科研、教育、工程、技术4个系列制定了地球物理学科职称资格评定标准。同时参考各省市地方相关条例和要求,先由申报人做情况介绍,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提问,评委对申报情况讨论,投票表决,严格按程序考评。这次评审工作为加强学会为会员服务,促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迈向社会化进程积累了经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继续扩大开展此项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


 

28届学术年会分专题会议纪要(续)

第十四专题  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提交论文36,年刊录用36,年会报告1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本次年会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题涉及面广,展现了信息技术和地球物理结合带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现了高新信息技术对地球物理科技创新的推动。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显著,其中炸药震源定向激发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地温场初步分析、微地震事件的自动检测研究、多震源地震波场数据分离、基于SPSS Modeler的天然气水合物数据挖掘应用服务策略研究等论文对于勘探、天然地震等各个方面数据处理效果显著。

    2、高新信息技术和地球物理新方法探测应用成果,其中串联曲波变换方法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曲波变换与小波变换联合的地震资料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基于EEMD的磁异常分离、几种多次波自适应去噪方法应用效果比较、属性融合技术在滩坝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等研究在石油、矿产、电磁等探矿探测应用效果显著。

    3、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平台在地球物理观测和探测数据应用越来越广阔,其中中国大陆深部结构成果数据库建设、集测震、强震为一体的数据流服务的建立、基于“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应用平台等数据存储系统建设为地球物理数据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

    4、集群计算和可视化为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物探带来了新的技术平台,其中地学中海量数据的后处理及其高分辨率可视化结果显示与平台搭建、快速行进法射线追踪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改进措施等文章体现了地球物理数据和物探数据超级计算和可视化带来的前景。

    5、地震应急和地球物理信息服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平台的对象关系映射策略研究、辽河油田高性能地震资料处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大震应急信息发布技术系统建设、地震行业信息集成与共享研究等都取得了效果。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论文表明,近年来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推动了地球物理和勘探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处理技术、新的处理方法、超级计算和可视化、海量数据存储、灾害应急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展快速。

    1、新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应用效果显著;

    2、新的方法为地球物理勘探带来了创新成果,在油气勘探方面效果显著;

    3、地球物理观测和探测数据海量化发展,地球物理存储和保存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

    4、集群计算和可视化将给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探测、物探带来新的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

    5、灾害应急信息技术是社会对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上述新技术新方法将是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今后几年发展的动向和创新的生长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信息技术是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生长点,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将推动地球物理研究和探测及地球物理勘探应用创新的发展,本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推进地球物理信息化。

四、对学会工作的建议:

本次年会组织大有改善,希望今后加强大会组织工作,地球物理年会是最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议明年年会会议指南,在9月中旬就排出草案本来,在网上公布,并要求报告人上网确认是否到会报告,然后根据确认的情况,在十月初排出正式版,这样可以节约会议资源。


 

 

第十五专题 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


 

提交论文7篇,年刊录用7篇,年会报告:3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1、地震勘探技术及地震勘探仪器研发

吉林复杂探区表层结构调查技术;

基于嵌入式SOPC的多道无线遥测数字地震仪研制。

    2、测井技术及仪器研发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三维数值模拟;

    数字微VSP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MEMSVSP探管方位信息检测装置设计;

    便携式高精度数字VSP下电源方案研究。

    3、重力观测技术

    A10绝对重力仪观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1、绝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引进

    A10绝对重力仪是当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新型便携式绝对重力测量设备,与FG5相比较,其显著优点就是可用于现场测量,目前在我国仅有两套,处于刚引进的阶段,熟悉该种仪器的性能和观测条件,对于提高我国绝对重力观测的水平有显著的意义。

    2、仪器微型化和无线传输技术研发

    地球物理测井对仪器的微型化和可靠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井下电源、数据传输系统等方面的设计研发,对于提高测井仪器的性能都有价值。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球物理学是建立在对地球的观测基础之上的科学,加强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国产地球物理仪器的研发,对于提高地球物理学的认知能力和学科水平以及解决资源、环境乃至国防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学会工作的建议:

    加强与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第十六专题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提交论文60篇,年刊录用60篇,年会报告:15人口头+10篇张贴。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大会交流论文主要涉及地球物理资料采集、波场正演、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成像、反演及解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具体主要成果为:

在地球物理资料采集方法方面,根据压缩感知理论中的测量矩阵所应满足的有限等距性质和测量矩阵中列向量间的互相干度要求,并结合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数据采集的具体特点,基于空间测点的分布提出了适合重磁数据高效采集的测量矩阵,针对地震勘探中炮、检波点组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地震数据高效采集方式,针对数据恢复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不同的数据恢复方法;四川盆地镇巴是探索南方油气资源的战略方向之一,但是该区地表和地下结构复杂,致使地震资料成像困难,从观测系统、激发和接收三方面设计针对性攻关思路和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滑动扫描是一种快捷的可控震源多源激发方式,从数学相关的原理出发推导的有关谐波出现位置,理论与试验吻合,生产中应用效果好,为以后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施工提供了借鉴。

在波场正演方面,通过采用四面体和任意六面体单元建立了煤层含巷道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并采用改进的完全匹配层方法处理了模型的人工边界条件,设计了适用于水平、弯曲和起伏巷道三维有限元算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粘弹性介质中的AVO响应;针对随钻测井过程中声波的激发和接收问题,在TI介质模型下,推导出了不同形式的声源在随钻条件下激发的井内外声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出了随钻声波测井的全波波形。

在提高信噪比和提高分辨率处理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矢量分解去噪法,即采用高维矢量函数、样条函数来提高矢量夹角的计算精度,通过夹角平滑处理来提高压噪后相邻道夹角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曲波软阈值去噪,然后进行基于倾角扫描的奇异值分解去噪;在反演一次波反射系数时,引入三维Curvelet变换作为稀疏约束,改进了一次波估计的方法;研究了利用平面波分解滤波器在平面波记录中进行绕射波分离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基于迭代Radon变换的一次波和多次波分离方法;在单程波频散关系的基础上,对AWWE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成像噪音的产生原因做出了详细的讨论,并设计倾角滤波器压制成像噪音;对基于反褶积算法的地震波干涉技术应用进行了验证,并将其成像效果与互相关算法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体现了其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的优势;利用井旁地震道、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设计拓频反滤波器,将其作用到叠后地震数据体中,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在地震反演、解释和应用方面,研究形成了一种复杂层状TTI介质中反射波非线性走时反演方法,分别采用P波、SV波和SH波进行反演,可获得不同弹性参数;针对波动方程反演,应用L1L2两种范数准则构建目标函数,采用CG(共轭梯度法)L-BFGS(拟牛顿法的一种)两种反演算法来研究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反演问题,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以粘滞声波方程为基础、将L1范数和L-BFGS算法相结合同时反演出速度和Q值的高精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不同资料,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工区的时深转换进行探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分别是地震属性降维中具有代表性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通过两个实例对PCAKPCA的降维效果和效率进行了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与认识;通过实例研究了应用槽波特性探明工作面内小构造、异常体、煤层厚度变化等地质问题,对煤矿的开采计划、储量估计、危害评价、以及矿水管理等能够提供合理参考数据。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新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主要包括: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地球物理数据高效采集方法;井地联合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频率域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反演方法;利用平面波分解滤波器分离绕射波方法;高角度单程波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噪音压制方法等。

新的学术生长点:压缩感知理论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井地联合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地震叠前反演方法。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建议加强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研究,主要包括波场传播理论、波场成像理论和波场反演理论等,使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技术不断发展。

四、对学会工作的建议:

1、增加论文篇幅至4页,可以包含图表;

2、组织相关企业研究人员向大会投稿;

3、给每个张贴报告安排10-15分钟进行报告;

4、规定论文录用率上限。


 

 

第十七专题  储层地球物理


 

 提交论文90篇,年刊录用90篇,年会报告:18人口头+10篇张贴。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论文涉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新兴方向地震数据重构的理论、方法及噪声压制等方面的应用,高阶高分辨率 Radon变换,地震资料的非稳态处理方法,宽带B样条子波;地震模拟理论方面有传统Biot理论研究及改进,薄互层储层地震响应研究及应用,碳酸盐岩溶洞储层物理模型串珠特征研究及孔隙颗粒介质模型应用;地震反演理论方法涉及弹性波方程反演方法,小生境遗传算法储层参数反演方法,概率法反演技术应用;地震解释方面涉及潜在断层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地震属性方面研究了新的时变窗参数地震谱分解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多属性分析技术在岩性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在地震监测方面,研究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数值模拟和地震监测研究,扩大了地震监测的应用领域

二、有哪些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1、地震数据重构的理论、方法成为一个新兴方向,我国学者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在噪声压制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应用,而且在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等地震资料处理中有重要应用。

2、将地震监测方法应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扩大了地震监测的应用领域。

三、对学会工作的建议:

今年实行了张贴报告形式,很好。但建议在张贴报告中进行规范,要求张贴内容图文并茂,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在现场讲解。对同意进行张贴报告但不张贴的作者进行告诫。


 

第十八专题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


 

提交论文11篇,年刊录用11篇,年会报告5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1、基于外推多网格法的直流电法三维正演:

(1) “外推+二次插值”构造的初值非常好,初始误差为高频振荡型的,几次CG迭代即可消除;

(2) EXCMG在微机上20秒以内即可求解128×128×128剖分(200多万未知数)的直流电法正演问题;

(3) 对百万个未知数正演问题,EXCMG法比ICCG法快上百倍, 且随着未知数的增加优势更加明显;

(4) EXCMG法收敛速度与未知数个数无关, 其计算时间仅随着未知数的个数线性增长;

(5) EXCMG法为一种高效、简单的几何多网格法,受求解区域不宜太复杂(如起伏地表)的限制。

2、激发极化法在辽宁凤城矿产远景调查中应用研究

通过介绍激发极化方法在辽宁凤城地区矿产远景调查中应用,快速成功圈定了5个异常区,并优先选择M4异常进行了激电测深工作,地下高极化体的形态得到准确的刻画。

3、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位场线性特征提取方法研究及应用

在经过大量的理论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论文得到位场线性特征增强检测效果相对较好的方法,即Tilt导数和Canny算子的组合算法,并将其用于多尺度边缘检测。


 

 

第十九专题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


 

 提交论文35篇,年刊录用35篇,年会报告:12人口头+2篇张贴。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1、地震偏移理论研究及主要应用;

2、全波形反演进展成果;

3、离散化逼近算子的数值模拟研究;

4、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干涉法研究;

5、上地壳构造及断裂折射地震走时成像。

研究发表者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华东)石油大学、中国(北京)石油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东北石油等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石油公司,中海油,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新疆库尔勒等单位。参会者有研究机关的教授、学者,更多的是青年学者、学生,平均年龄小于40岁,依然是本届年会的特色之一。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报告研究方向依然主要瞄准和体现了国际先进前沿科学课题及先进水平。求解复杂地球与地下不均匀介质下的高精度的正演及反演方法技术的创新、吸收,引进探索领域。具有实用性强、经济效益可观的新技术方法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特别是领域之一中的“偏移”课题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研究内容涉及常规基于射线理论的波动方程积分解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微分波动方程单程波解法。也有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时间,深度域偏移方法,通过对地表记录的地震波进行逆时延拓,利用成像条件实现对地下各点的成像,能够处理纵横向变速问题。如基于相位编码的叠前炮集偏移;变步长高阶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叠前逆时偏移;基于目标区域内源波场重建与波场分解的逆时偏移等研究,体现了理论研究与石油,能源及资源勘探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尚,直接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全波形反演问题仍然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震波动方程的离散数值求解的创新的方法层出不穷。这一研究课题预示了近来多年及未来多年,丢球介质反演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沿的国际性具有希望攻克的难题。走时层析与时域全波形联合反演方法;频率域内基于Stokes方程的双参数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时间域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基于主动源和被动源远震资料的联合全波形反演;Laplace-Fourier域反射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反演策略研究等报告,展示了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欣欣向荣的研究局面。

地震学领域中的数值模拟研究仍然是本专题中方兴未艾的研究报告内容。精确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以其精确,客观求解的能力,已经触及地震学及勘探地震学的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威力。基于全波方程的波形层析成像方法的敏感核(sensitivity kernel)的准确计算是实现波形层析成像的关键。因为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波信息、进而能获得达到波长尺度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它通过反演观测数据来获得地球内部物理参数的空间分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地震、火山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深部过程,为人类防护地震、火山等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利用地震波干涉法合成反射地震响应;小波域多尺度反演方法,可以随数据密度的不同自动变换网格大小,即为数据自适应的。而且,通过在小波域进行软阈值去噪;超广角算子的核心思想是同时计算两组传播方向垂直的单程波波场,使二者在大角度和回转波的部分互补。通过将这两组波场在空间域进行加权求和来得到新的修正波场,从而实现在低成本下对大角度和回转波的精确计算。这些成果都体现了数值模拟求解非均匀介质中地震问题的有效性。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今后重要方面研究是:

1、积极开展地球物理波动场的离散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特别是极端复杂实际问题的求解途径。

2、探讨地震波在三维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油气、煤炭, 矿产资源勘探及工程地质勘探的实践中。        (待续)


 

 

地球物理新技术及应用成果交流会议纪要


 

201332629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地球物理技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欧华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德国Metronix公司、德国DMT公司、加拿大Geonics公司、加拿大GEM公司协办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与应用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九华山庄成功举行。

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国栋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赵国泽主任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底青云主任委员,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薛国强副研究员,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严良俊院长等国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在开幕式上做了精彩的发言或报告。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国地调局、中国地震局以及来自石油、矿产、冶金、煤田、工程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在一线的地球物理工作者等270余人,会议在祥和热烈的气氛中举行。

会议前三天为主题报告时间,共有二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在会议上就他们在矿产资源调查、煤矿安全生产、工程物探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详细报告。包括来自德国Metronix公司、德国DMT公司、加拿大Geonics公司、加拿大GEM公司的国际专家也就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精彩演讲。

会议第四天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陈小斌研究员,欧华联公司总工陈达教授级高工,杨金伟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李德春教授分别就大地电磁法、磁法勘探,井下瞬变方法的应用、井下槽波勘探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技巧等作了培训。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反映此次会议规模大,内容丰富,组织有序,对欧华联在地球物理新设备与技术服务的实力以及为推动我国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和应用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期待以后能多次举办这样的会议,以便能有机会让更多的地球物理工作者参与交流,共同学习提高。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地球物理技术专业委员会


 

  

2013年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纪要


 

2013419日—21日,在中华民族发源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之地郑州,召开了2013年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来自全国各地水利、地震、气象、海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共56人出席了会议。

会前共收到各类文章(论文、预测方法介绍、预测效果检验、工作总结等)63篇,其中62篇编入《2013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文集》,并于会前刊印,提供会议交流;会前收到28位预测专家提供的“天灾年度预测报告简表”,汇编于《二O一三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印《黄皮书》)中。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年届八十有六的资深水利专家王涌泉教授带着轮椅前来参加会议,作了“20132015年黄河进入一个新的丰水期预警”的学术报告,并为会议代表赠送了他54年来的心血之作、由周光召院士作序的《日地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研究》;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资深水利专家、年届米寿的赵得秀先生,不顾年迈亦前来参会,并以“20132014年旱涝趋势预报分析”为题作了报告,提出了2014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可按13000150003/秒流量作预防的意见。二老与年轻人一道为灾害预测冲锋陷阵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继续前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因在厦门召开全国秘书长会议,未及到会,他们预祝会议成功。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219日上午由耿庆国主任主持,举行了简短、隆重的开幕式,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建国致开幕词,会议承办方代表、郑州二砂地震台台长丁跃军、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汪成民分别讲了话。丁跃军满怀热情地欢迎全国各地的预测专家们前来郑州开会,表示利用这次机会与各位专家倾心交流,取长补短,他较详细地介绍了郑州二砂地震台情况,他强调了预测工作的重要性,要实现中原梦、中国梦都需要防震减灾做保障。

开幕式上,协办方全体员工表演了自编自演的《地震工作者之歌——把爱撒人间》。他们的表演声情并茂,与会代表深受感动,博得阵阵掌声。

会议的资助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和重大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李德威教授特邀作了“新地学革命与防灾减灾”的专题报告,深得好评。

接下来,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2013年中国巨灾和灾害链大形势综合预测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发言踊跃,争先恐后。短短一天多时间里,有31人次登台发言,或系统做报告,或即席发言,既有对2013年度国内重大天灾的预测意见及其预测方法、机理的论述;也有对2012年预测效果的检验以及预测基础理论的阐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一批年轻人,在李德威教授的带领下前来参加会议,为一年一度的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增添了新的气象,他(她)们的学术报告:“华北灾害链的结构、成因及强震预测”、“我国西南灾害链的结构、成因及强震预测”、“Drougnt-flood-earthquake disaster chain Take Wechuan earthquake as example”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丁跃军向大会做的报告“前兆实践汇报”,较系统的展示了郑州二砂地震台十多项地震前兆项目的观测实践及效果,他提出的要加强机理研究、加强台网密度研究的思路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会议期间,于419日晚由耿庆国主持召开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会议,22名委员出席了会议,着重就一些重点地区的震情问题交换了意见。

与会代表专程参观了郑州二砂地震台。19821983年裁撤“群测群防”工作后,身为民营的二砂地震台能在“人防工事”内保留十多项前兆观测项目,坚持观测,实属不易,取得的成果和机理研究取得的进展,难能可贵。与会代表由衷地钦佩,深受鼓舞。

会议期间——420日上午802分,发生了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与会者受到震动。与会代表随即从不同侧面对这次地震进行了总结分析:(12012年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由耿庆国起草上报的《2012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二O一二年四月十五日)中指出:中国大陆西南地区,20125月—20135月可能发生78级左右强震。特别值得关注的地区是:1云南东川附近(±200公里)地区;2西藏东部波密附近(±200公里)地区。预测的震级基本相符;发震地区与特别关注的云南东川附近偏差400公里。(2)个人提交的2013年度预测报告简表中对芦山地震有一定程度预测的有郭增建、张建国、宋松、耿庆国、洪宝德、徐道一、曾小苹等。

经过与会代表广泛交流、充分讨论、反复酝酿,最后形成了《2013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按惯例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上报中央有关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参考。

2013年全国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是11年之后又一次在京外召开,得益于李德威教授的支持及其属下的细致安排,与会代表深表感谢,会议协办方郑州二砂地震台在坚守正常业务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周到安排、人性化服务,博得与会代表一致好评,并致衷心感谢!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海洋电磁专题系列讨论会纪要

 


 

2013年上半年,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共组织了4次关于海洋电磁的专题讨论会,共有4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交流。

201316日和25日,专委会组织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相关技术专家,就2012年度中国海域首次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生产性试验结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肯定了MCSEM应用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的可行性。

2013522-24日,专委会组织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声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各方在一起讨论了MCSEM发射机和接收机硬件研制方面的进展,对国产探测设备的性能优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2013618日,专委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在一起商讨了如何将MCSEM应用于国内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北京工业大学展示了其在发射机研制方面的独特思路,通过在深拖缆中传输高压直流和进行高频变压整流再逆变交流的方式来提高人工源电磁发射的效率和发射电流的稳定度,并将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引入至MCSEM发射当中。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


 

 

深部矿产、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纪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找矿战略行动纲要精神,推进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和北京桔灯公司于2013330日在济南市共同举办了“深部矿产、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梁桂芝主持会议,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元生、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伊丕厚、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总工王怀洪、北京桔灯公司总经理赵育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山东省地矿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山东省水利科学设计院、山东地矿地热公司、山东物化探勘查院、山东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山东化工地质勘察院、山东煤田规划勘察院、山东省地震工程院、济南市地震安评工程研究院等42个相关单位代表103人。

刘元生理事长在讲话中对参会代表表示欢迎,他说,举办这次研讨会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纲要精神的重要活动,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交流,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他对山东煤田地质、地矿等单位在地球物理勘探页岩气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感谢桔灯公司对山东地球物理工作的一贯支持和帮助,感谢赵育刚总经理到会指导。山东页岩气开发牵头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总工王怀洪介绍了山东页岩气开发工作现状和展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关注。赵育刚总经理在发言中谈到,地球物理行业一向是依靠国家政策发展的,当今中国能源紧缺,希望勘探队伍能够逐步提高整体能力,走上市场化道路,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链,良性发展。桔灯公司自己的勘探队伍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各队伍之间能建立长期的紧密联系,互相学习成长。此次山东之行,是桔灯作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的一个义务,桔灯愿意为山东的地球物理行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除了自发组织专家给勘探队伍培训之外,桔灯一直在地球物理相关高校设立桔灯奖学金,为行业内培养人才贡献力量。会议期间,桔灯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就设立桔灯奖学金事宜进行了洽谈。

山东地矿局黄太岭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雷达、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守定、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总工赵壁如、山东正元地球物理勘查院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建东、山东正元地信有限公司物探公司副总工李才明,就山东矿产勘查、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作了学术报告,对未来山东地矿系统的工作作了展望。

桔灯公司技术总监、技术人员和参会代表主要讨论了三方面问题:

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针对CSAMT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如电磁耦合、磁探头的分布与布设、场源影响、静态效应与地形影响等问题,结合理论和实际现象,提出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多个矿区实例,尤其是结合危机矿山的CSAMT干扰数据处理与反演,展示如何在干扰区取到好的找矿效果。展望未来几年我国的张量CSAMT发展前景,展示张量CSAMT的应用实例与效果。

2.新能源页岩气开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它具有连续分布、储量大的特点,但储层极为致密,用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开发。美国由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重大突破,使页岩气产量迅速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由此引发的“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报告主要介绍了页岩气储集赋存特征,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差异,中国页岩气开发主要问题,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

3.新一代瞬变电磁仪与伪随机电法仪器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测量二次感应涡流场,从而探测介质电阻率的一种方法。但是传统仪器技术性能上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最高只能发射30安培电流,只能测感应电动势,澳大利亚最新一代瞬变电磁仪可以高速、全时间段算数采样,并且可以测量磁通量密度和感应电动势,标配的发射机最大电流高达200A,这种最新技术提高了瞬变电磁仪整体性能,为这种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仪器支持。

桔灯勘探自主开发了最新的伪随机电法仪,可以用12V电瓶供电,小电流完成10KW大功率激电的所有工作,并且仪器还具备超强的抗干扰性,可以进行城市勘探,不仅提供电阻率和极化率,还提供多个频率的振幅相位参数。

会议第一天安排了学术报告和交流讨论,第二天在济南市邢村立交桥工地进行了仪器实际操作演示,35人参加了观摩实验。现场实验主题为“SM24瞬变电磁系统(小框-大电流瞬变电磁)和伪随机电法”。

实验工区南侧150米附近有大型变电站,北西两侧毗邻公路。瞬变电磁实验中,通过GAP发射机发射93.6安培大电流有效的压制了周围的干扰,得到非常平滑的衰减曲线;伪随机电法仪采用500mA小电流,偶极工作方式,11倍偶极比的时候还能采到重复性达到1%重复精度的数据。SM24瞬变电磁系统和伪随机电法仪器,其较强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让复杂的野外环境工作变得轻松自如。实验结束,参会单位对仪器的抗干扰能力表示称赞。

这次研讨会把学术交流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直观试验效果,得到会议代表的一致赞同,大家希望在产、学、研的结合问题上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和桔灯公司继续进行合作,为地球物理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荣获“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优秀科技社团一等奖

 


 

陕西省科协根据中国科协的有关精神,为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从去年开始在全省150多个科技社团中评选“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优秀科技社团,我会被评选为一等奖(全省共10名),发给奖状和获奖金八万元。

“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是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着力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科技工作者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建设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果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以下是我会上报的评选材料要点:

一、服务科技创新的工作

我会主要以各种学术活动服务于科技创新。我会的学术品牌是:召开学术年会和出版《陕西地球物理文集》,通过品牌的交流与科技服务,引领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从而达到科技兴陕和建设科技与经济强省的目标。

学术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资源与工程地球物理、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前缘技术等方面进行,并纳入省科协每年举办的“学术金秋”活动计划中。

学术年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我会曾两次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全国性年会(第十二届和第二十届)、举办一次西北五省的地区性年会(2009年)、今年要承办第六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已先后出版了《陕西地球物理文集》110集,其中不乏引领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被国内外的期刊引用。

我会所属的三个专业委员会也分别召开一些专题学术会议和出版专辑,其中,隧道与矿井物探专业委员会出版了《地下工程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和《深部矿井灾害源探测实践》专辑、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出版了《西北地质》专辑、军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也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每年召开专题研讨会后即出版一集《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现已出到第八集,每集还有专题名如《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研究》、《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与核探测》等。

此外,还有署名的专著如李毓茂的《电磁频率测深方法与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量板》和李貅的《瞬变电磁测深的理论和与实践》。

二、服务社会事务的工作

主要为科普宣传、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以及受政府委托承担的科技评价工作。

1、科普工作。我会的科普活动比较活跃,表现在积极申报省科协制定的“年度科普计划项目”,获得资助(先后申报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西部大开发中的地球物理工作”、“地球物理院士科普报告汇编”、“大气层与地磁场”、“我国的月球探测工作”、“低碳科普”、“人为的环境灾难”、“神九升天与天宫一号”、“地球物理武器”.等课题),并将成果用于每年3月由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和每年9月由省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的宣传活动中,这些活动的内容包括了举行科普报告会、科普展览会(在城市广场或郊县的农村大集上展出)、科普知识有奖竞赛(如组织过“环境地球物理知识有奖竞赛”)和散发科普知识宣传单与小册子等活动。

2008年起,我会在社区创建“科普画廊”,定期出版《科普园地》墙报,每年4期,现已出到第20期,形成长效机制,成为我会的科普品牌。已出版的各期《科普园地》的主题如下:

1期:地震知识(结合5.20汶川大地震)

2期:嫦娥奔月——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计划

3期:空间物理知识

45期:物探为地质找矿立下的汗马功劳

67期:物探在环境、工程及考古中的应用

8期:认识地球——我们的家园

910期:突发性与渐变性的地质灾害

11期:气象灾害

12期:低碳科普

13期:核辐射离我们有多远?——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泄漏危机

14期:是谁在保护地球?——大气层与地磁场

15期:蓝色的美——从神七上拍到的地球

16期:地球的伤痕——人为的环境灾害

17期:真的有2012灾难吗?

18期: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与国际空间站

1920期:什么是地球物理武器?——气象武器、地质构造武器、电磁武器、激光武器与等离子束武器。

2、科技服务工作。在科技服务方面,我们对一般的科技咨询(每年约有十来起),总是持热情接待、无偿解答和保持联系的态度,通常是经电话或电邮联系好后来人面谈,如不满足要求,则代为牵线搭桥,介绍到有关单位的专家与之洽谈,直到满意为止。

对于技术服务工作,目的是促进和提高地球物理科技水平,为企业与生产单位排忧解难,一般要通过洽谈签约,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例如,2010年我会与有关厂矿挂勾,完成了7项技术服务项目,2011年又完成了3项,所签订的合同款额达数十万元。最近,我会名誉理事长、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毓茂教授在理事会上提出建议:应研究建立一个包括物探方法与仪器的实验、教学、培训、考核和评价的地球物理基地,供各界使用,以进一步服务社会,也可为规范地球物理市场提供条件。

3、受政府委托承担科技评价工作

我会受理陕西省政府科技厅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承担了以下的科技评价工作:

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初评与推荐;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初评与推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初评与推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候选人的初评与推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初评与推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与评审工作。

三、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

1、会员管理服务制度建设。我会已制定和实施的规章制度有:学会章程、财务管理办法、科技咨询与社会服务奖励办法、对学会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学会印章的管理制度、理事会的动态管理细则以及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的会费交纳标准。

2、会员服务的方式与手段

主要有:开展继续教育或培训工作(如开设研修班、培训班或讲座,举办规程或规范的学习班、宣贯班)、组织会员参与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如推荐刘代志教授当选为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推荐李毓茂教授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先进工作者)、推荐中青年会员参与陕西省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设置的各项科技奖,以及组织会员参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组织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工作(如最近推荐一位民营企业家申报教授级高工的评审)。

四、学会自身建设工作

1、民主办会与组织体制改革。我们坚持以会员为本、民主办会的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民间办会的特色,接受会员的监督与约束,积极发展会员(除在省内与地球物理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吸取会员外,还从民营企业和民办科研单位中吸收会员,也从高校吸收在读研究生为会员),并注意老中青相结合,目前中青年会员已占大多数,在理事会中,中青年理事占了三分之二。由于我会积极探索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9年的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五星级先进学会”的称号。

2、学会管理工作。在推动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加强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和建设学会网络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学会现有办公室和四个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科普与宣传工作委员会和科技咨询与服务工作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隧道与矿井物探专业委员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军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服务会员,竭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会。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通知第一号

 


 

现将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3101316日,1012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昆明市

三.会议主题: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会议学术活动

1.大会报告(另行通知)

2.专题报告(另行通知)

3.学术论文报告讨论会(暂定如下题目及主要内容,实际专题将根据投稿情况具体安排。

报告分为口头、展版两种形式)。

(一)综合专题

1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Asia

ConvenersWenke Sun, Roberto Sabadini, Ben Chao, Cheinway Hwang, Xiaodong Song

2)中国大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SinoProbe 进展 

召 集 人:高     王椿镛   张忠杰   魏文博   王良书      

3) 芦山地震

召 集 人:熊          吴建平    

4)流体包裹体与油气成藏金属成矿预测

召 集 人:欧光习   杜建国   陶士振

(二)地球物理场理论及应用

5) 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

召 集 人:杨振宇   黄宝春   刘青松   潘永信

6) 地球电磁法研究和应用

召 集 人:王绪本        胡祥云

          黄清华    

(三)地球动力学

7)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 集 人:石耀霖   蔡永恩                        

8)大陆动力学

召 集 人:李惠民   张忠杰   吴建平                     

9)岩石圈结构探测与研究

召 集 人:丁志峰   王夫运   艾印双

(四)地震学

10)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

 召 集 人:万永革   陈棋福   周仕勇                       

11)大陆内部深浅构造关系与地震构造研究

召 集 人:徐锡伟   丁志峰   王庆良

          李有利

12)与自然和人为活动相关的4D地震学  

召 集 人:王宝善   王小牧   葛洪魁                        

13)计算地震学  

召 集 人:陈晓非        张海明

 王彦宾  

14)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方法研究介质速度结构及其变化     

召 集 人:姚华建   王宝善    

   李红谊                    

15)深部高压结构、过程以及地球物理响应

召 集 人:符力耘   何昌荣   张敏强

(五)自然灾害

16)汶川地震研究回顾

召 集 人:徐锡伟   王绪本   梁春涛

17)中国巨灾、灾害链综合预测与减灾对策    

召 集 人:耿庆国   高建国   陈维升

(六)地球物理实验、观测与信息技术

18)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召 集 人:蔡晋安        胡天跃

          陈会忠  

()勘探地球物理学

19)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召 集 人:詹仕凡                                  

20)油藏地球物理

召 集 人:陈小宏   曹俊兴   肖立志                   

21)区域地球物理调查与综合

召 集 人:       郝天珧   张明华                        

2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 集 人:杨顶辉   刘伊克   李小凡

          赵志新

23)非常规油气储层岩石物理

召 集 人:葛洪魁   耿建华    

()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24)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地球物理

召 集 人:彭苏萍   薛国强   程久龙 

               

() 大地测量学

25)空间大地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和地球自转变化 

召 集 人:黄乘利   薄万举   申文斌

          闫昊明                               

26)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 

召 集 人:汪汉胜   吴晓平   王谦身                          

27InSAR技术、卫星热红外与地壳运动 

召集 人:单新建   刘国祥   廖明生

          屈春燕            

() 海洋地球物理学

28)海洋地球物理  

召 集 人:王家林   杨胜雄   丘学林

          宋海斌                      

各专题主要内容见学会网站。

五.论文征集有关规定:

为增加论文的信息量,本届年会提交论文需使用学会提供的WORD模板进行撰写,页数不超过4页。 征稿截止日期:2013620日。

六.提案小组

   长:  

请就国家科技政策、学科发展、学会活动以及年会组织等各类问题提出提案,于830日前递(或寄)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苏枫。

七.年会组织委员会 (按拼音排序) 

  任:郭 

副主任:倪四道  黄清华

  员:孔繁恕  刘元生  孙建国  于学伶

八.学术委员会 (按拼音排序)

  任:倪四道

副主任:黄清华 

  员:常          陈会忠    陈棋福  陈晓非  程业勋      耿庆国 黄    孔祥儒  陆其鹄  吕庆田  彭苏萍  石耀霖  孙和平  滕吉文  万卫星  汪集旸  王家林  魏奉思  肖立志      熊盛青  徐文耀  杨振宇       詹仕凡  张忠杰

九.《年刊》编委会(按拼音排序)

  任:倪四道

副主任:黄清华

  员: 蔡永恩   曹俊兴   陈维升  陈小宏  单新建  葛洪魁  黄宝春  黄乘利  李惠民  梁春涛      刘伊克  欧光习      宋海斌  孙文科  汪汉胜  王宝善  王绪本  徐锡伟  薛国强  姚华建  张明华  赵志新  周   红  周仕勇 

十.注 

1.与会者(包括参展者)均需交纳注册费(会议费)

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已缴会费)1400元;

⑵ 未交会费的会员、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1700元;

⑶ 学生(大专生、大本生、硕士生、博士生)800元;

2.请于910日前汇出注册费(会议费),逾期加收300元。

3. 报名方式-网上注册。

请登录学会网站www.cgs.org.cn在线正确填写参会信息,注册参会。

十一.食  宿  食宿费自理

1. 住  宿:

① 云安会都大酒店 

电话: 0871-68171666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安公路(碧鸡路)马街路口    

  房间标准:

A. 标准间: 320/间·天

B. 豪华标准间: 400/间·天

注:注册并缴纳注册费的代表按会议房价入住;

未提前缴纳注册费的代表将按照酒店挂牌价入住。

2.餐    与会代表随行人员就餐缴纳800/(不参加会议)

十二.展览会及产品介绍会

年会期间为各单位、厂商提供条件,展示、介绍产品及技术成果,包括各类地球物理及相关仪器设备、计算机软件、方法、技术成果等。收费标准:

1.展板  0.9m×1.2m 收费  1200/

2.展台2m×2m 收费  3800/

3.专场产品介绍会、技术报告会(一次20分钟) 收费  1800/20分钟

4.代发广告材料,产品目录(一件为500/套)收费  1000/ 

参展单位将展品、展版(图片、文字)于929日前送(寄快件托运)到昆明市西山区石安公路(碧鸡路)马街路口 云安会都大酒店  尹以汉收,邮政编码:650100,或由代表提前于1010日前送到会场,以便布置展厅。联系电话:010-82998257

参展费用请在910日前汇到或寄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帐号及地址见“十四.付费办法”,联系电话:010-82998257  68729347

十三.会后野外地质考察(注册参会人员)

1.石林、九乡、世博园二日地质考察                  800/

2.大理、丽江四日地质考察                          1620/

3.丽江、香格里拉四日地质考察                      2100/

考察线路咨询电话:010-52882393

十四.付费办法

1.每篇论文评审费单页300元,两页500元,三页至四页700元。请于620日前邮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未按时缴纳评审费的文章年刊不予录用)

2.注册费(会议费),展台、展板费等请于910日前邮汇或信汇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银行汇款: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0200007609014454432

开 户 行   工商行北京海淀紫竹院支行

邮局汇款:

收 款 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  邮政编码: 100081

联系电话: 010-68729347

    真: 010-6846028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13513


 

 

工程与地质病害地球物理技术暨第六届工程物探疑难问题研讨会通知(第二号)


 

近年来城市、铁路公路、水利水电、资源与能源矿山等领域的建设迅猛发展,工程物探在勘察、检测与病害诊治各环节做了大量技术服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物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疑难问题与挑战。为交流工程物探技术取得的成绩与遇到的疑难问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与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决定联合举办“工程与地质病害地球物理技术暨第六届工程物探疑难问题研讨会”。

. 会议主题:工程与安全地球物理探查

(一)特邀报告:

1.余祁浩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寒所 ,

题目:冰川冻土地球物理研究应用

2.田  钢 教授, 浙江大学 ,

题目: 考古地球物理应用进展

3.赵永贵 研究员,中科院地质所,

题目: 散射地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汤井田 教授, 中南大学  

题目:矿山电磁探测噪声处理技术

5.张建清 教授级高工,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武汉有限公司

题目:长江三峡工程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

6.李  坚 教授级高工,铁路系统 

题目:铁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应用效果

7.沙  椿 教授级高工,水电系统

题目:复杂环境下工程地球物理方法与应用

8.柯玉军  教授级高工  公路系统 

题目:公路工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

9.刘树才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题目:中国煤矿水文物探现状与发展

10.翁爱华  教授, 吉林大学 

题目:核磁共振找水技术

11.王怀洪 教授级高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题目:山东省煤田地球物理回顾与展望

12.韩绪山 研究员,山东煤田数字测井站  题目:国内外页岩气勘察技术进展

13. 薛国强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题目:电性源瞬变电磁近源深部探测技术

14. 徐佩芬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题目:微动勘探技术及其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15. 张心彬 研究员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题目:山东省数字矿山

(二)研讨内容:

1.城市地铁与道路隐患探测技术与应用;

2.隧道超前预报与病害诊断技术与应用;

3.桥梁与波纹管质量检测技术与应用;

4.大坝堤防的渗漏与病害探测技术与应用;

5.采空区与矿山安全的探测监测技术与应用;

6.工程场地岩溶探测技术与应用;

7.工程物探新方法与新技术;

8.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新技术与新设备。

会议交流论文将在《物探与化探》学术期刊上推荐发表。

. 会议时间:201382324日, 22日报到。

. 会议地点:山东省泰安市帝苑酒店

    酒店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48

乘车路线:1.高铁泰安站—泰山帝苑酒店

172元可达,出租车约10元可达。

2.火车泰山站--泰山帝苑酒店

92元可达,出租车约12元可达

3.济南机场—泰山帝苑酒店

机场大巴—泰安航空港

. 会议注册费

1.参会代表 1400/人;

    2.在读学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800/人;

3.欢迎仪器厂家参会,展台、展板、设备的付费按占地面积计算,金额6000-10000元(其中含2人注册费),超出2人以上人员参会,须另外交纳会议注册费1400/人。具体事宜请与组委会电话联系。

. 食宿

1、参会人员及随行人员食宿自理,与会代表随行人员就餐缴纳600/(不参加会议)

2、住宿标准:


 

标准间

单间

观景间

普通套间

商务房间

豪华套间

280//

280//

300//

459//

559//

659//

86

38

19

10

11

12


 

. 会议主办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会议承办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煤田测井联合会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

. 会议组织委员会

   冷元宝  王怀洪

副主任  马延君  王秀东  彭伟斌  马延荣 

    惠以珩  陆庆海  李  毅  马贤建

        孟宪德

秘书长     

         

    . 会议学术委员会

    赵永贵  徐义贤  曾宪强  张兴昶

副主任  薛国强  刘玉乾        椿

        马火林     

   沈效群  柯玉军  陈昌彦  周明磊

        张心彬  张庆辉

. 会议组委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马延君 15020818965   彭伟斌 13811103418

冷元宝 18537194311   薛国强 13146176332

刘元生 18663728491

Emailc_cll@126.com

山东通讯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48

北京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南郝庄镇中工贸院内7号楼

. 论文征集:因会议安排时间提前,参会交流的论文须于730 日前将论文发送学术委,会议交流论文将择优推荐在《物探与化探》发表。

电子邮件地址:c_cll@126.com

论文联系人:薛国强 13146176332  010-82998193

十一. 会后考察略(见学会网站WWW.CGS.ORG.CN,并在网站下载会议回执)。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2012年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终身会费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李德威  刘建中  宋克柱  杨俊峰      杨天青      江国明

  贾正元  赵维俊  郭良辉  欧光习  刘国昌  彭苏萍  杜文凤  冷元宝       

      付长民  薛国强      付广裕  王婷婷      田继枫  常锁亮  郝会民

  王贵平  孙德胜  钱忠平  张宝庆  郭向宇              王晨阳   

  焦立果  徐伟民  魏自刚  邢文宝  赵明辉  黄海波      夏江海  王林松   

      冯学尚  赵新华              高建军          李卫平

  章慧蓉  丘学林  徐义贤  胡祥云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刘元生  陈时军  于师建  吴子泉  刘希强  文俊武  马兆同  杨茂森

  吴时国  董文起  郭玉贵  王秀东  张善法      李书华  李学军       

      王延光  王金铎  付永涛  刘书会  刘华书  刘怀山  宋印胜  张训华   

  邹明富  刘太忠  施龙青  郭秀军      雷亚妮  王新红  孙成禹  李红梅  尹志清

      朱宁涛  齐静静  尤少燕  吴孔兵  刘佳林  张英凯  刘福兴  李庆红  李家宁

  李先梅  王婷婷  管延新      王兴谋  韩文功  印兴耀  李振春      童思友

      王玉敏          赵法强   

本届会费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李鸿科  行英弟

2012年会费(一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毛伟建  张红梅  曹国银  付喜春      李春红  刘占杰  唐银海

      王兆博  张凤军  张向辉  朱永贵  柴绪兵  丛向元  冯文霞  高哲红  刘金平

          王世清  王兆湖  闫奎邦          付朝奎  江才君  李清仁

  刘伟伟  孟繁举  田明峰  吴晓泉  闫庆学  于秀英      赵腾飞  陈淑梅  邓传伟

  付德华  姜凯涛  刘晓云  孙玉萍      吴玉金              陈秀娟

  韩明森  金昌赫  李占林  刘新合  唐启军  王建民  辛朝坤  杨懋新  张春广  张世斌

  张国富  徐克峰  丛培泓  曹建萍  刘杰烈  许建军  姚桂清  贺玉山  李家俊  张向军

  陈守田  崔凤林  高振山  王双喜  勾永峰  李永章  王玉贵  周志才       

  王允清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 黄海峰  李可丁  毛欣荣  苏金碧  姜剑峄  王江杰  洪丹丹  黄程鸿

  邱小峰  韩玉珠

2012-2013年会费(两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王超凡  高志刚  闫立辉  郭鸿  宫岳  蒋辉  贾超  王立国

2012-2016年会费(五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于德浩  杨宇红  张平

2012-2021年会费(十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颜小飞  李延卓

 

2012年单位会员交费名单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

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科技信息网

中国解放军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所

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武汉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物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桂林理工大学

北京桔灯导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13             2            总第120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编:100029                                                 行:苏

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998257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zgdqwl@163.com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