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18期(增刊)
目 录
换届改选文件
第八届第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纪要
第八届第十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
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第八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报告(草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修订说明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费标准及实施办法
关于授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的决定
关于表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第九届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
第九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纪要
时 间:2012年10月4-10日
会议方式:网络通信。
参会人员:本会常务理事23人,20人通过手机、邮件回复意见,其中18人就会议内容进行回复,2人回复收件回执,符合学会章程规定的有效人数,会议决议有效。
会议就我会换届改选文件和学会其它有关文件进行了研究讨论。各常务理事对秘书处提交审议的文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阅,并对学会秘书处换届改选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次会议主要完成了以下各项议程:
一.审议通过了郭建秘书长的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学会财务工作报告;
二.审议通过了王平副理事长的第八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报告(包括理事候选人、常务理事候选人、理事长候选人、副理事长候选人、秘书长候选人名单及大会议程);
三.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新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草案和章程修订说明;
四.审议通过了授予石耀霖、张永刚、李绪宣、王守君、孙升林、阎万朝、臧绍先等7位同志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的建议;
五.审议通过了授予《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等10个先进集体和陈维升等21名先进工作者,并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予以表彰;
六.审议通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费标准及实施办法(草案);
七.审议批准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等33家单位为我会单位会员;
八.审议通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情况说明。
第八届第十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0月15日晚在温都水城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副理事长王平、王小牧,秘书长郭建,常务理事2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和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陈颙理事长主持,首先由郭建秘书长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以下三项通报:
1.《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汇报
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筹备工作汇报
3.《第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过程说明及结果汇报
各位参会代表在听取了郭建秘书长的三个汇报后,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认为:为了保证“两会”的顺利召开,秘书处的同志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学会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工作,加强其宣传力度,扩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影响,采取多方位的手段,加大对科技工作者宣传表彰,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最后陈颙理事长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各位代表来参加常务理事会表示感谢,并对学会秘书处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所准备的会议文件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中安排的各项学术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说:地球物理学有很多分支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和研究对象比较宽,希望通过各位理事及会员的共同努力,在充分发挥大地球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开创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局面。
2009-201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民政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国科协七大、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在各支持单位、各地方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各工作委员会及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继续发扬团结、求实、开拓、奋进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宗旨,第八届新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会员团结奋进,根据学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八届理事会即将完成全体会员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受本届理事会委托,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工作回顾
一.民主办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涉及面非常广的学会,多年来坚持民主办会的宗旨,按时召开工作会议,常务理事会讨论做出决议后,秘书处和职能部门执行,并在《会讯》和学会网站上向全体会员通报,接受会员监督。
2009—2012年,学会每年按时召开常务理事会议、秘书长会议、全国秘书长联席会、理事扩大会、春节茶话会、向主要支持单位汇报会等会议。这些会议是宣传落实国家及行业政策,贯彻上级思想的有效方式,也是学会内部加强凝聚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组织工作的有力抓手。
2009—2012年每年学会组织工作会议情况
会议名称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常务理事会议 |
3 |
2 |
2 |
4 |
秘书长会议 |
4 |
2 |
2 |
2 |
全国秘书长联席会 |
1 |
1 |
1 |
1 |
理事会扩大会 |
1 |
1 |
1 |
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
春节茶话会 |
1 |
1 |
1 |
1 |
向主要支持单位汇报会 |
1 |
1 |
1 |
1 |
学会工作会议 |
1 |
1 |
1 |
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
根据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的计划,2009—2012年财务收支均实现了基本平衡。
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我学会从2009年中国科协首次“会员日”活动开始,每年坚持积极开展“会员日”活动,将学会工作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加入学术研讨、工作座谈、会议管理、科普宣传、社会服务等内容,请会员、领导、专家、科技工作者、学会工作志愿者参加,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学会工作,将“三服务一加强”落到实处,部分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也开展了此项活动。
二.组织工作
在完成中国科协部署的各项任务的同时,2009—2012年我会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组织工作:
1.组织机构和人事调整
为加强学会管理工作,2010年我会秘书处增补我会理事、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元生为我会副秘书长,除负责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外,承担部分学会管理工作。
根据民政部、中国科协规定和学会工作的需要,2011年我学会进行了几项人事变更:由副理事长王平兼任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科普工作委员会挂靠在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加强了科普活动的支持力度;因工作调动,由中石油东方公司孔繁恕同志接替王琪同志担任副秘书长工作,负责与中石油和东方公司的联系,同时接任了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职务。
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秘书处工作量不断加大,秘书处人员增加了4人。
2.分支机构管理
各分支机构按规定陆续开展了换届改选工作,换届后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新老交替、传承发展并逐渐年轻化,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开展活动。2009年,勘探、环境、海洋、地球电磁、国家安全等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王小牧、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程业勋、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光鼎、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国泽、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代志;2010年天灾预测、大陆动力学、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耿庆国、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滕吉文、工程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永贵;2011年空间天气和地磁与高空专委换届改选,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冯学尚,地磁与高空委员会主任史建魁;2012年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完成换届,王椿镛担任主任。
2009年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成立地热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批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为汪集旸院士和庞忠和研究员。在25届年会期间举行成立仪式,庞忠和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颁发了聘书并开展工作和学术活动,以适应学科发展和会员的需求,同时筹备报送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审批登记。
继续积极筹备成立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矿山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底筹备中的矿山专委成立了第一届委员会,彭苏萍院士担任主任并积极开展活动。
3.会员发展状况
2009年开始,按中国科协的要求我学会开展了会员管理库和高级人才库工作,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库数据采集和上报工作,同时充实了会员数据库,并加强了与会员的联系。会员管理数据库(专家库、会员库)已有雏形,并积极准备逐步实行网上管理。用现有的资料查明、纠正和更新了部分会员的入会和交费信息,使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快捷、方便,同时也引起会员与非会员对入会的重视,提高对会员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2012年为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完善会员管理,提高学会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学会学术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推动学会创新发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在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同时在各单位会员中建立了联系人制度,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沟通联系工作,负责接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为单位会员提供的各项服务及信息,反馈本单位会员变动信息及需求。要求单位代表应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或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指定在本单位任职、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员作为联系人。单位会员机制的建立,为广大单位会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共享的资源平台、专业的展示平台、广阔的发展平台。学会也充分利用社会和行业资源,作强、做大学会工作平台,努力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凝聚会员的力量,为学会工作奠定深厚的根基。
在2009—2012年中,我学会的会员队伍逐年增加,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新入会会员多为青年学者,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有在册会员14414名,其中女会员1998名。会员是学会的基础,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体现了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是广大会员对我会工作的肯定,同时学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广大会员的支持帮助,只有理事会和广大会员齐心合力、壮大发展,才能使学会工作更上一层楼。
2009—2012年6月学会会员发展状况
内容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1-6月 |
新发展会员人数 |
116 |
113 |
80 |
64 |
其中女会员 |
22 |
33 |
16 |
17 |
会员总人数 |
14185 |
14298 |
14350 |
14414 |
4.各种奖励的推荐和评选情况
2009年组织完成了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和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推选工作;
2009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推荐8位候选人,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刘立波、王成祥、汪毓明、张明华4人通过初评,并报常务理事会通过,到年会做了专题报告,年会理事扩大会鼓掌通过,在闭幕式上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
2009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的评审工作,经推荐、资格审查、评议、候选人大会报告、理事扩大会通过,获奖人为同济大学的马在田教授,2010年元月召开的春节座谈会上颁了奖。
2010年按要求完成了中国科协“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项目专家推选工作,推荐国土资源航空遥感中心副主任熊盛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参与此项工作;完成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推荐工作。推荐臧绍先、王绪本、郭建参加评审委员会的工作。
2010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推荐5人,经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科技大学吴小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周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闫智慧、中国石油大学(山东)杜启振4人通过了初评,到年会做了专题报告,年会到会常务理事、理事扩大会上鼓掌通过,在闭幕式上颁奖。顾功叙奖候选人吴功建也在年会上作了大会报告并经年会到会理事扩大会上鼓掌通过,在2011年春节座谈会上颁奖。
2010年,完成了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的推选工作。经会员单位推荐、学会网站公示,报中国科协批准,地科院物化探所方慧、中石油东方公司张少华、中石化物探技术研究院曲寿利为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12月14日中国科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表彰和颁奖大会。
2010年,推荐上报了2006年-2009年“马塔切纳青年科技奖”候选人,邓成龙、王 志、王喜生、刘立波4人获奖。
2011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推荐5人,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敖红、马坚伟、裴顺平、王彦飞、周义军5人通过了初评,到年会做了专题报告,年会到会常务理事、理事扩大会鼓掌通过,在闭幕式上发奖。顾功叙奖候选人朱铉也在年会上作了大会报告,并经年会到会常务理事、理事扩大会鼓掌通过,在2012年春节座谈会上颁奖。
2011年由我会推选的中国科技大学汪毓明教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2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推荐12人,经初评和评审委员会投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红谊、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金双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一博、中石油东方公司钱忠平4人被选为2012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候选人。
2012年,完成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的推选工作。经会员单位推选,报送中国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田立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志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天珧为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材料已在学会网站公示。
2012年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经科技部奖励办审查批准,同意设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并顺利完成了第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申报和评审工作,本次有效申报项目34项,初评遴选出项目11项,终评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初评及终评结果均在学会网站进行了公示。此奖项的设立为地球物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展示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促进地球物理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交流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报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全国学会高层次人才库专家86人,审核通过63人。
我会推荐251名专家进入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库,推荐36名专家进入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候选名单。
三.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项目
(一) .学术交流
为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展学科交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是学会的主要工作,第八届理事会坚持办好每年的学术年会,各专业委员会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学会每年均举行2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
2009—2012年综合学术年会基本情况汇总
年会名称 |
时间 |
地点 |
规模 |
主题 |
第二十五届 |
2009年10月 |
合肥 |
859人 |
多观测手段、多学科交叉的地球物理学 |
第二十六届 |
2010年10月 |
宁波 |
830人 |
瞄准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 |
第二十七届 |
2011年10月 |
长沙 |
960人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合 |
第二十八届 |
2012年10月 |
北京 |
预计700-800 |
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
2009年—2012年7月学术活动情况汇总
主办单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1 |
1 |
1 |
1 |
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 |
3 |
2 |
2 |
1 |
地球物理技术专业委员会 |
1 |
1 |
1 |
1 |
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 |
2 |
1 |
1 |
2 |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2 |
1 |
3 |
3 |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
4 |
4 |
3 |
2 |
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1 |
1 |
0 |
0 |
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 |
3 |
1 |
2 |
1 |
信息技术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0 |
1 |
2 |
1 |
主办单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矿山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
1 |
1 |
|
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1 |
2 |
1 |
1 |
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 |
1 |
0 |
0 |
1 |
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
1 |
3 |
1 |
1 |
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 |
2 |
2 |
2 |
1 |
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
1 |
1 |
1 |
|
地热专业委员会 |
1 |
3 |
2 |
1 |
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
0 |
1 |
2 |
2 |
合计 |
23 |
25 |
23 |
20 |
1.2009年度
2009年学会学术活动计划举办25个,完成23个,其中新增7个。
(1).学术年会
在合肥市召开了第25届学术年会。参会的专家、领导、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和院校教授、学生859人,有10位科学院院士到会参加报告和研讨。年会组委会完成了近700多篇论文的收稿、送审、编制、正式出版工作,686篇论文在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09”上发表。来自内地、香港、台湾的学者和美国、德国等国际专家共380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交流报告。会议开幕式与纪念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相结合,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回顾文集,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追思前辈、传承和发展地球物理事业。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理事扩大会、《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新技术和设备展示会,为会员、会员单位、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科技交流平台,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观点,增进了解,沟通信息。
(2).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
各专业委员会除了积极组织25届学术年会的分专题讨论会外,还各自开展了相关的学术活动,如地球电磁专委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桂林)、空间天气专委举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吸引诸多国际和国内专家、学者到会研讨交流,讨论的热点均同当前的科技发展与应用紧密相连,会议的形式是口头报告与张贴报告相结合,会后编辑出版论文集,参会人员均超过百人。
2.2010年度
2010年学会学术活动计划举办25个,其中计划内17个,新增8个,学术交流的形式也有了与兄弟学会联合、主题研讨、学术论坛、出国交流等多样化。
(1).学术年会
2010年10月在宁波举办了第26届学术年会,这是我学会第一次与地震学会联合举办学术年会,得到了中国科协的支持和鼓励,也得到了两个学会会员单位及广大会员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更多的学会志愿者参与了年会筹备工作。830人注册并到会交流,其中两院院士10人。年刊收录论文815篇,交流论文461篇。首次设立了英文国际专题,该专题大部分参会代表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和美、日等国家,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
(2).国际合作交流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会派出代表团参加2010年8月在悉尼举办的“21届ASEG国际地球物理年会和展览(21st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与ASEG举行了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3.2011年度
2011年学术会议计划完成22个,完成20个,其中新增6个。
(1).学术年会
2011年10月18-21日,在长沙召开了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录用率、到会人数、会场规模及作报告人数都达到了历届之最。到会人数达960多人,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日本等专家共570多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大会报告邀请了石油、气象、测绘、勘探等学科的院士专家,为参会学者提供了与交叉学科高层交流的机会。新增的分专题讨论会拓展了学术交流的内容。学术年会邀请部分学科前沿、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专家、学者到会做交流报告,同时与学科相关的各大学、科研院所组织学生参会,使大部分分会场学术交流的气氛活跃,交流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利用晚上举行了首届“Townhall meeting”,邀请了天津超算中心朱小谦作了“天河一号及其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报告,倪四道教授和薄万举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2).国际合作交流
为加强学会的国际交流,2011年9月份学会组团参加了美国SEG学术年会,同时与SEG联合10月10-1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GEM Beijing 2011(重磁电)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会中外学者250多人,其中外宾70人。会议收到国内外论文113篇,97人次做了学术交流,其中国外报告62人次。参会的国内专家、学者代表涵盖了与地球物理相关的主要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国外代表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埃塞俄比亚、法国、德国、印度、伊朗、科威特、马来西亚、秘鲁、罗马尼亚、沙特、英国和美国等1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人员层次高、学科涵盖面宽,加上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对此次学术会议的影响和学术交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得到了SEG的高度评价,SEG主席和执行主席专门与本学会的相关领导就下一步SEG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管理上采用国际会议惯例,食宿自理,凭代表证听会,保证会场秩序,提高会议质量,收效良好。会上还与到会的AGU候任主席取得了联系,并于12月在AGU年会上与AGU主席、执行主席和候任主席等商议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
4.2012年度
2012年度学会学术活动计划举办22个,截止9月底已完成计划16个,新增4个,共完成20个。
(1).学术年会筹备情况
第28届学术年会定于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收到论文670篇左右,计划11个会议室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首次设有张贴报告,改变了以往学术交流模式的单一化。
(2).国际合作交流
2012年9月,学会代表团一行7人参加了韩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KSEG)2012年9月19—21日在济州岛召开的亚太区地球物理研讨会,会上首次设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展台,发放宣传资料及地球物理刊物,让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地球物理,会议期间我会秘书长郭建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韩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KSEG)签署了的合作协议,并与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会(ASEG)、韩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KSEG)、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和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共同探讨2013年首次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的有关事宜,并表示一定成功的组织和承办好此次国际会议。通过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促进国内专家与国际同行的广泛交流,提升中国地球物理科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对外展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策划和组织大型学术活动的能力。通过组织参会和考察,扩大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对外联系和影响,促进了我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也增进了我们与各国同行之间的友谊。
(二).学术研究项目
1.承担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交给的地球物理学名词修订工作,2009年底成立了由陈运泰院士为主任的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聘请了地球物理学界的18位院士和近70位分学科的专家学者参加此项工作。2010-2012年上半年完成了词条收集、整理、第一次查重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参加此项工作的各学科老中青专家近百人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目前词条二次查重、添译注、专家审查正在紧张进行。
2.2010-2011年期间,承担了中国科协《地球物理学学科史研究》项目,工作由学会牵头,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曲克信和王广福研究员负责组织实施,此项工作得到了各专委、会员单位的科技专家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按项目要求召开了启动会、学科组负责人会和各分学科编写提纲座谈会,有一百多位专家志愿者参与此项工作,院士、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百忙中抽时间积极组织、出谋划策、提供资料和信息,使此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学科和学会的发展与创新留下宝贵资料。此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出版了《中国地球物理学学科史》一书,得到了科协的好评。
四.科普教育
在科普教育方面,我会继续遵照中国科协对科普工作的要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协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2009—2012年,学会组织的科普教育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活动形式创新,内容与时俱进,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荣获中国科协颁发的“2011年度科普工作优秀学会”奖牌和荣誉证书,同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2012年学会科普教育开展情况
年份 |
科普讲座 |
科普展览 |
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
开发 科普挂图 |
参加活动 工作人员 |
科教下乡科技进社区次数 |
||||
次数 |
受众人数 |
次数 |
参观 人数 |
份数 |
种类 |
印数 |
总数 |
其中: 专家人数 |
||
2009 |
29 |
4990 |
4 |
4310 |
4500 |
0 |
0 |
53 |
34 |
7 |
2010 |
33 |
6028 |
2 |
500 |
3600 |
1 |
3600 |
23 |
8 |
6 |
2011 |
11 |
790 |
8 |
11800 |
7800 |
24 |
4200 |
76 |
31 |
0 |
2012 |
3 |
600 |
1 |
300 |
1000 |
0 |
0 |
33 |
12 |
1 |
2009年,学会科普工作的重点是开拓社区科普工作,受到社会关注。在小关社区做科普报告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在央视科技频道播出;祁家豁子社区的科普报告,得到街道的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并前来参加和指导。我学会同时扩大了学校以及幼儿园的科普宣传。电力中学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受到上级的表彰;在中关村幼儿园大班科普活动中,我们把教材制做成光盘放映给孩子们,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渴望学习知识的热情,掀起科普从娃娃抓起的新一页,对此海淀电视台与多家网站给予了报道。2009全年举办的科普报告与科普讲座29场,受众人数4990人;科普展览4次,参加人数4310人;散发科普宣传各种资料4500份。为使科普资源共享,还向各省、区、市地球物理学会提供了相关的科普资料。
2010年学会科普委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活动,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主题,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宣传,举办讲座,出版了科普图书《关爱地球母亲》和18张低碳科普宣传彩页,并在中科院科技园区参与了“全国科普日”的科普宣传,同时根据地方学会的科普需求,互通科普资源,共同开展全民素质教育工作。全年学会举办科普讲座33次,听众6028人;举办各种技术培训5种,528人参加。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城市地球物理工程探测规范培训班”受到地方学会的重视,特别符合基层单位会员的需求。
2011年,科普委承担了中国科协3个科普项目,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在科技周科普嘉年华活动中,受到中国科协和北京科协的重视和好评。
2012年,完成了科普委改选工作和科技周、科普日活动任务,积极组织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全国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受到表彰,获“优秀组织”奖。
四年来学会品牌科普成果有:
1.特殊群体(聋哑人、未成年人)科普:《地震防震百姓须知(手语版)视频光盘》2012年2月出版,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画册《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
地球物理科普文选:已出版六集,第六集《关爱地球母亲》2010年出版;
3.科普资源积累和共享: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建立“地球科学科普活动资源包”,并与中国科协相关学会和各地方学会进行资源共享;
4.主题科普活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世界湿地日”、“中国节水周”、“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土地日”等。
五.社会服务
2009年度恢复启动了社会认可的职称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开展了两位科技人员的职称认证,并颁发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职证书;2010年继续开展社会认可的职称资格认证工作,2010-2011两年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对7个单位15位申报者进行了评审,经过申报人答辩和专家评审,11位申报者分别被认定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5人)和工程师(5人),2012年职称评审工作目前正在筹备中。
组织筹备编写《地球物理仪器汇编》,推动国产地球物理仪器研制和发展并走向世界;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根据会员和会员单位的需求,组织开展“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培训班”工作,帮助桂林、陕西、河南学会举办了三期培训,为地方学会提供了教材和聘请了老师,培训104人,受到会员的欢迎。
2009年秘书处负责编写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旨在奖励在地球物理学科做出成绩的优秀团体和个人,将更加有利于推动地球物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经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向国家科技部申请开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奖的工作。201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得到了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正式批准和授权,证书号:国 科奖设证字 228号,2012年进行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奖的首次评选,评选结果已在网站上公示,将在第28届年会上举行颁奖仪式。
六.宣传出版
我学会宣传出版工作在2009—2012年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会主办的期刊:《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地球物理学进展》(中文版)、APPLIED GEOPHYSICS(英文版)被SCI-E收录,三种期刊计量指标均属上乘。《地球物理学报》多年来主要计量指标如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排名均列地球科学类之首,位居我国科技期刊前列。《地球物理学进展》各项指标近年来亦居我国科技期刊200强之列。《APPLIED GEOPHYSICS》 是我国地球物理学领域唯一英文版SCI-E收录期刊,到今年六月底将给出JCR数据库指标信息。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JCR统计:影响因子:0.832,总被引频次:1438;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CJCR统计:影响因子:1.998, 总被引频次:4001;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CSCD统计:影响因子:1.7227, 总被引频次:3279。
《地球物理学报》综合评价总分81.1 分,居全国第42 位,列地球科学类期刊第1位,是历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奖(中信所)。
Applied Geophysics 期刊2007年被SCI-E收录,2009年的SCI影响因子为0.457,2010年SCI影响因子为0.387。
这四年来我会刊物均按时完成了出版计划,保质保量超额完成预定任务。除了常规出版刊物以外,我会每年还出版大量的会议论文集,汇总国内外各类有关地球物理会议的学术成果,统计数据显示,四年来每年收录的论文数量逐步增加。正是因为这些期刊类和会议论文集的出版发行,形成了学会上下浓郁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了会员参与学会活动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学会的学术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有见地的新学术成果。
2009—2012年学会宣传出版刊物出版总量、论文总量汇总
年份 |
期刊类 |
会议论文集 |
|||
出版期刊数(册) |
发表论文数 (篇) |
会议论文集种类 |
出版总数 (册) |
发表论文数 (篇) |
|
2009年 |
30000 |
720 |
9 |
2575 |
1009 |
2010年 |
23000 |
761 |
5 |
2551 |
1133 |
2011年 |
24200 |
758 |
7 |
2920 |
1346 |
2012年9月底 |
16850 |
247 |
4 |
约1700 |
约900 |
2009年全年出版学术期刊4种,印发30000册,发表论文720篇;全年出版会议论文集9种,发行2575册,其中文集发表论文1009篇;《地球物理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地球物理学进展》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减少稿件积压的同时,加强了办刊质量。
2010年学会学术期刊按计划出版,印刷发行23000册,发表论文761篇。出版会议论文集5种,印刷发行2551册,其中文集发表论文1133篇;
2011年学会学术期刊全年印刷发行24200册,发表论文758篇。出版会议论文集7种,印刷发行2920册,其中文集发表论文1346篇;
2012年截止9月底学会学术期刊印刷发行16850册,发表论文247篇。出版会议论文集4种,印刷发行约1700册,其中文集发表论文约900篇。为给广大会员和地球物理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平台,学会派专人负责网站改版工作,修编网站版面,增加网站功能,使其更符合电子办公的要求。目前学会网站的改版工作基本完成,并在试运行中继续充实和完善,《会讯》和学会网站内容在添加和更新,使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有所提高。学会会员管理软件已基本完成,实现了会员信息的实时更新功能。2012年网站新增学术年会的管理功能,包括在线注册、在线投稿和在线审稿,方便了会员用户。实现学术会议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为学会今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奠定了基础后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09—2012年6月学会主要宣传出版物情况汇总
出版物名称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组织单位 |
||||
次数(期) |
总印数(册) |
次数(期) |
总印数(册) |
次数(期) |
总印数(册) |
次数(期) |
总印数(册) |
||
《地球物理学报》 |
12 |
18000 |
12 |
18000 |
12 |
15000 |
6 |
7500 |
地球物理 学报编辑部 |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2 |
网络版 |
6 |
网络版 |
6 |
网络版 |
3 |
网络 |
地球物理 学报编辑部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6 |
6000 |
6 |
6000 3600 |
6 |
3600 |
3 |
2400 |
地球物理学 进展编辑部 |
Applied Geophysics |
4 |
6000 |
4 |
4400 |
4 |
3200 |
2 |
1600 |
应用地球物理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
4 |
12000 |
4 |
12000 |
4 |
12000 |
3 |
9000 |
会讯编辑部 |
中国地球物理-(学术年刊) |
1 |
1300 |
1 |
1200 |
1 |
1200 |
1 |
500册 光盘 1000份 |
年刊编委会 |
国内学术会出版论文集 |
8 |
1275 |
4 |
1351 |
7 |
2920 |
3 |
700 |
各专业委员会 |
副理事长 王平
第八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自2012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八个月。这八个月来,在中国科协和民政部的指导下,首先成立了换届改选工作委员会。在常务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换届改选工作委员会根据会章和我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级差额推选代表、理事以及名额分配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理事会的组成原则和理事候选人的条件,除在学会网站上公布外,还以文件形式下达各推选点——主要支持单位、支持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等。为保障各推选点推选代表和候选人工作开展的民主与公正,换届改选领导委员会指派专人参与、监督并检查部分推选点的选举过程。
为了更广泛征求会员对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候选人提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各推选点尽可能予以提名,供理事会投票选举参考。
为了保证各推选点所推选候选人的合法性,专门设立资格审查组对会员代表和理事候选人作进一步资格审查,再经过提名工作组汇总,分别送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投票选举。
本次由95个推选点推选理事候选人116人,会员代表109人。根据部分推选点会员意见,为进一步扩大民主,经换届改选委员会批准将各推选点推出的代表名单也列入理事候选人名单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投票选举,即实际要从225名理事候选人中,选出理事 116人,按照得票多少,获得差额选举结果。
在投票选出的116名理事中选举出常务理事30人左右,按得票多少获得差额选举结果。在选举出常务理事的基础上,由全体理事无记名投票选举出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并报中国科协审批。
根据多数推选点建议:希望换届改选委员会能够按照学科的分布,主要支持单位状况,常务理事的学术、社会地位,自愿服务学会的意识,以及方便参与常务理事会活动等原则,结合推选点推选出的人选,综合提出一个名单,供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讨论、投票参考。
一.修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入改革经济、科技和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学会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学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为贯彻“与时俱进”的方针,适应新的形势,规范学会的活动,促进学会的发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提出了关于修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的建议,八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均认为对1998年10月26日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的,并已执行了十四年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进行修改十分必要,原则同意修改建议。
二.修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的依据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的《全国性学会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工作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全国性学会章程应按照民政部《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参照《中国科协章程》进行规范和修订。学会可以根据本学会具体情况补充必要条款。修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的依据主要有:
1.国家颁布的有关社团的政策和法规;
2.民政部《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
5.《全国性学会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工作办法》。
修改过程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建议,并向一些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地方学会和相关部门单位中的专家会员征求意见。
《会章》结构与体例基本保持不变,仍依照民政部1998年11月3日发布实施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本》格式要求,共计八章48条。
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修改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1.第二条 增加了“法人资格的全国、学术性”、“非营利性”、“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等内容。
2.第三条 增加了“国家政策”等内容
3.第四条 增加了“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等内容
第二章 业务范围
4.第六条 第(三)款增加:“依照国家有关规定”、《Applied Geophysics》、《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中国地球物理》(年刊)等内容;第四款增加:“依照有关规定经”、“和表彰”等内容。
第三章 会员
5.第七条将个人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学生会员和外籍会员。
6.第八条增加第(三)款和第(四)款。
第(三)款具体内容:普通会员是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热心参与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科技管理工作者;
学生会员应是具有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学生会员毕业后可转为普通会员;
外籍会员应是在地球物理科技领域上有较高学术造诣,对我国友好,并愿意与本会联系、交流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入会,参照外籍会员办理。
第(四)款具体内容:单位会员是与地球物理学科相关、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并愿意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服务等合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术性社会团体。
7.第九条第(一)款增加“经两名以上本会会员介绍”内容;第(二)款中原文经“理事会”更改为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增加第(三)款。
第(三)款具体内容:普通会员、学生会员经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审批通过,或由本会委托对口省级学会按本会章程规定的会员条件批准,最后报本会登记备案;单位会员、外籍会员由经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审批通过,并其中外籍会员须报中国科协备案。
8.第十条第(二)款增加“优先、优惠”等内容。
9.第十一条第(一)款增加“遵守本会的章程”等内容。
10.第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退会的规定,增加了“不履行义务,本会应予提示。如第二年仍不履行会员义务,视为自动退会”的内容。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产生、罢免
11.第十四条增加第(六)款。
第(六)款具体内容: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12.第十七条增加“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等内容。
13.第十八条第(六)款中增加了“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等内容,同时增加第(十)款和第(十一)款。
第(十)款具体内容:筹措学会活动经费并监督其使用;
第(十一)款具体内容:决定奖励和表彰事宜。
14.第十九条增加“理事不能到会,可委托代表参加,委托代表享有委托投票权”等内容。
15.第二十一条增加“十、十一” 等内容。
16.第二十六条增加“每届” 等内容。
17.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增加“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18.第三十一条增加了“本会开展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等内容
19.第三十六条增加了“认可的审计机构”
20.除上述之外,还对会章中的个别词句和文字进行了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英文译名: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英文名缩写:CGS)。
第二条
本会是由我国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地球物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贯彻改革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民主办会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学术民主,树立良好学风;提倡尊重真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团结、组织中国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促进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出成果、出人才,为推动科技进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和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的住所设在北京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积极开展国内及国际学术交流,组织学术探讨和科学考察,活跃学术思想,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提高学术水平,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地球物理工作者的联系和团结,加强同国外地球物理科技团体和个人的友好联系;
(二)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及地球物理学科发展需要,组织本学科有关专家对有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战略、政策等重大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或决策性意见,努力发挥本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三)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编辑出版《Applied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进展》、《会讯》、《中国地球物理》(年刊)等学术书刊和音像制品。利用多种形式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知识更新,提高会员学术水平,协助会员开拓更广泛的活动领域;
(四)
发现并推荐人才,依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奖励和表彰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
(五)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六)
积极开展与地球物理有关的科技项目的技术开发、咨询、技术培训、技术中介、技术服务。接受委托,进行与地球物理有关的科技项目的论证、科技成果的评价与推广、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科技文献和标准的编审等,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七)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各种事业及活动;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本会的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包括普通会员、学生会员和外籍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 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
普通会员是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热心参与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科技管理工作者;
学生会员应是具有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学生会员毕业后可转为普通会员;
外籍会员应是在地球物理科技领域上有较高学术造诣,对我国友好,并愿意与本会联系、交流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入会,参照外籍会员办理。
(四)单位会员是与地球物理学科相关、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并愿意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服务等合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术性社会团体。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
提交入会申请书,经两名以上本会会员介绍;
(二)
经本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
(三) 普通会员、学生会员经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审批通过,或由本会委托对口省级学会按本会章程规定的会员条件批准,最后报本会登记备案;单位会员、外籍会员由经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审批通过,其中外籍会员须报中国科协备案;
(四) 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
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
优先、优惠参加本会的活动;
(三) 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
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的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 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三) 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 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
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一年不履行义务,本会应予提示。如第二年仍不履行会员义务,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
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 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五) 决定终止事宜;
(六) 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七 ) 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
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
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
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
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 筹措学会活动经费并监督其使用;
(十一)决定奖励和表彰事宜;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不能到会,可委托代表参加,委托代表享有委托投票权。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
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
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
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任职时年龄一般不超过62周岁且为专职;
(四)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
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的;
(六)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理事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因特殊情况,经理事长委托,理事会同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可以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 本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和主持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
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九条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
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
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
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 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 会费;
(二) 捐赠;
(三) 政府资助;
(四)
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
(五) 利息;
(六 ) 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本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三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五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认可的审计机构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同意,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四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经2012 年10月16日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此章程已于2012年11月25日经民政部核准)
会费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展和为会员提供有益服务的重要财力保证,学会章程规定,交纳会费是会员的基本义务。中国科协要求全国性学会在改革中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科技团体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共性的经验,开展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将会费收入作为学会基础收入,建立与健全会员定期交纳会费制度,提高会费收入在学会总收入中的比重。为此,根据民政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社会团体会费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社会团体可依据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工作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会费标准”精神,结合我会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费标准、交纳办法和使用管理规定。
一.会费标准
1.个人会员
(1)会 员: 60元/人·年;
(2)理 事: 600元/人·年;
(3)学生会员: 一次性交纳60元;
(4)一次交清20年会费者,视为交终身会费。
2.单位会员
(1)普通单位会员 3000元/年;
(2)理事单位会员 10000元/年;
(3)常务理事单位会员 20000元/年;
(4)副理事长单位会员 80000元/年。
二.会费卡
1.交纳会费的会员,获得会员证和会费卡。
2.从2013年起,使用新的会员会费卡收取个人会费。新会员取得会籍,除按规定办理入会手续外,同时办理会费卡,办理会费卡每人须交20元的注册费,收取注册费之后,学会不得再收取其它成本费。
三.会费收缴办法
1.会员
个人会费按年度交纳。为方便会员交费,也可一次交纳五年,或交终身会费。
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人数的认定。以最新的会员通讯录人数加上新报送办证人数为准,每五年核准一次。
3.会员人数超过50人(包括50人)的单位,每年可由各单位指定专人收取会费,交学会财务,并办理会费卡。
4.单位会员会费每年可由该单位财务部门直接交纳。
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支持单位、主要支持单位,应按约定向学会直接交纳会费。
6.每年第二季度末为缴费的最后期限(本年度);会员逾期不缴纳会费,在收到催缴通知后,应及时补交会费。
7.会员(含单位会员)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缴纳会费,不再享受会员待遇。
8.学会鼓励支持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学会的支持力度,学会也要结合各支持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为支持单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到双赢互利。
9.其它
离退休会员:可根据本人的经济承担能力,经本会研究后,予以减免。
四.会费的管理
为了加强会费的管理,学会采取严密的措施,加强会费的催缴和管理。
1.成立“会费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会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委员会每年年底要向常务理事会和主要支持单位详细汇报会费收缴和使用情况。
2.各省、市、自治区地方学会和主要支持单位、支持单位及各单位会员均须指定专人负责会费的收缴和上交工作,学会将及时对各单位会费收取情况进行通报。
3.《会讯》和网站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各地、各单位会费的收缴情况。
4.学会鼓励有能力的会员多交会费,支持学会的工作,并将对表现突出的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5.2013年1月1日以后,学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会议,技术交流、技术咨询和服务,所有会员均要持“会员证”报名,否则不能享受会员待遇。
五.本办法自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起试行,原制订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费标准及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六.本办法由本会常务理事会负责解释。
(此办法已报民政部批准备案)
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第四章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和我会惯例,经第八届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讨论、提名,我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
授予:石耀霖、张永刚、李绪宣、王守君、孙升林、阎万朝、臧绍先等7位同志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以来,在我会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学科发展,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搞好会员之家,为促进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为充分调动学会各级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拼搏奉献,进一步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对在学会各项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等10个先进集体和陈维升等21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受表彰的集体与同志,是我学会的优秀代表,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努力建设“会员之家”,为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主要代表的作用,做出了突出成绩与显著贡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号召: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要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技事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贡献,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努力工作、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希望这次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与各级组织及广大会员一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开创科教兴国新业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附件: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一.先进集体10个(以汉语拼音为序)
分支机构5个
1.《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
2.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
3.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
4.科学普及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
5.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地方学会5个
1.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2.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3.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4.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
5.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二、先进工作者21名(以汉语拼音为序)
分支机构 9名
陈维升 范伟粹 孔繁恕 冷元宝
李惠民 沈 萍 汤 吉 吴海成
臧绍先
地方学会12名
段永康 常锁亮 刘文超 柳建新
刘元生 孟令顺 邵广周 石殿祥
许 瑜 杨志根 赵俊猛 周长祥
理 事 长:陈 颙
副理事长:常 旭 陈晓非 曲寿利 王小牧 吴秋云 熊盛青
秘 书 长:郭 建
常务理事:(共30名,按拼音排序)
常 旭 陈 颙 陈海弟 陈晓非 陈运泰 郭 建 韩文功 胡 平 黄清华
黄尊显 刘 财 刘庆成 柳建新 龙 凡 吕庆田 倪四道 曲寿利 王小牧
温 宁 吴秋云 吴忠良 夏江海 夏显佰 邢文宝 熊盛青 杨举勇 杨文采
姚振兴 赵 伟 赵国泽
常 旭 陈 颙 陈海弟 陈会忠 陈家联 陈九辉 陈维升 陈卫东 陈小宏
陈晓非 陈兴仁 陈永顺 陈运泰 戴前伟 底青云 丁志峰 方盛明 冯 宏 冯学尚 高 锐 高孟潭 葛为中 耿建华 耿庆国 郭 建 郭 平 韩立国 韩文功 郝会民 何良军 贺 颢 贺振华 胡 平 黄乘利 黄清华 黄尊显 康国发 郎 云 李 貅 李 明 李春峰 李庆春 凌 云 刘 财 刘代志 刘庆成 刘元生 柳建新 龙 凡 吕庆田 孟令顺 孟小红 倪四道 欧光习 庞忠和 彭苏萍 钱荣钧 曲寿利 石彦民 宋海斌 孙和平 孙进忠 孙文科 滕吉文 田 钢 汪 洋 王 赤 王 辉 王 平 王椿镛 王建民 王俊业 王尚旭 王小牧 王晓帆 王绪本 王有学 王悦军 温 宁 吴秋云 吴小平 吴忠良 夏江海 夏显佰 谢富仁 谢向文 邢 公 邢文宝 熊 熊 熊盛青
徐文耀 徐义贤 严良俊 杨 进 杨 生 杨顶辉 杨举勇 杨文采 姚振兴 叶燎原 印兴耀 于 晟 曾宪强 詹仕凡 张建清 张明华 张少华 张忠杰 赵 伟 赵邦六 赵殿栋 赵国泽 赵永贵 赵育刚 周坚鑫 朱日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0月16日晚上在北京温都水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新当选的第九届学会理事长陈颙,副理事长:陈晓非、曲寿利、王小牧、吴秋云、熊盛青,秘书长郭建、新当选的九届常务理事及理事共计25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郭建秘书长主持,有关事宜纪要如下:
一.讨论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议程
1.决定由新当选的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会议,同时请各位当选的正、副理事长自我介绍并就如何推进学会工作进行了简短的发言。
2.决定由新老两届领导人为第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及个人颁奖。
二.决定本届(28届)学术年会的工作将由第八届理事会继续完成。
三.讨论第九届理事会有关工作
代表们认为,第九届理事会除了继续保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传统特色工作之外,学会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要把学术交流活动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做好学术交流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开好每年一次的中国地球物理学术年会,同时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办好2013年环太平洋近地表地球物理研讨会和展览,扩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对外联系和影响,促进我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
2.强化组织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学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会员的方式,建立建全单位会员联系人制度,不断增强为会员服务能力,增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凝集力、影响力和竞争实力;
3.充分利用学会的人力资源和优惠政策,开展咨询服务工作;
4.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渠道,加强与会员的交流与沟通;
5.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6.继续开展职称资格评审,进一步拓展学会职能,增强学会的活力,加大为会员服务的力度;
7.加强科普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主题科普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学素质基础。
与会人员纷纷为学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献计献策。到会常务理事还提议,加强与常务理事单位的联系,常务理事会议今后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由常务理事本人的单位来承办,承办会议的单位需于前一季度向学会秘书处提出申请。
最后陈颙理事长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四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今后学会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要求全体常务理事要不负众望,团结广大会员,积极开拓进取,为完成第九届理事会任期目标而努力工作。
根据中国科协函学字[2012]135号文“关于同意召开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批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10月15-17日在北京温都水城隆重举行。经第九次会员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审定,应到代表225人,实到代表198人,符合章程规定的人数。另有特邀代表6人,列席代表7人。
10月15日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召开了第八届第十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理事长陈颙,副理事长王平、王小牧,秘书长郭建,常务理事2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和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由秘书处向常务理事会汇报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情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筹备工作情况和《第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过程说明及结果。
10月16日上午9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开幕,会议由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会议,首先由理事长陈颙院士代表八届理事会致开幕词,他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全体代表、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长王小牧博士代表主要支持单位讲话,他说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在以往的发展中始终得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代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表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配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各项工作,为全面推动我国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郭建秘书长受八届理事会的委托作第八届学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学会会费标准修订说明报告;王平副理事长做换届改选筹备工作报告;王小牧副理事长做关于修改会章的说明;随后进行大会讨论,代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持续到12时15分才结束了上午的各项议程。
下午2时,会议继续进行。由副理事长王平主持会议,代表们认真讨论并审议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换届改选筹备工作报告、新章程及修订说明、会费标准及实施办法并进行了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换届改选筹备工作报告、新章程及修订说明、会费标准及实施办法。
根据会议主持人的提名,大会通过了理事选票的记票人、唱票人和监票人,并按新通过的章程规定进行了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理事,根据选举小组当场统计报告,发出选票198张,收回选票198张,其中有效票为197张,计票结果225名理事候选人中的116人得票超过半数,当选为理事。
下午4时半,召开了第九届第一次全体理事会。会议由本届理事、上届秘书长郭建主持会议,根据会章分别投票选举常务理事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提名通过了推选记票人、唱票人和监票人后,选举小组确认了出席会议的98名理事资格,开始投票选举常务理事、同时在选出的常务理事中选出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选举小组当场统计报告:发出选票98张,收回选票98张,有效票97张。计票结果:116名理事中的30人当选常务理事,得票全部超过三分之二,最低得票86票。当选的常务理事中陈颙当选理事长,常旭、陈晓非、曲寿利、王小牧、熊盛青、吴秋云当选副理事长,郭建当选秘书长。7位学会领导均以得票超过三分之二当选,选举过程符合新通过的章程规定。
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关于授予石耀霖等7位同志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荣誉理事的决定并授牌;表彰了《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等10个先进集体及陈维升等21名先进个人并进行授奖。
16日晚,召开了第九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大家自我介绍和表态后,对九届理事会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商议,并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10月17日上午8时30分,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新一届学会领导主持会议。新当选的学会领导人首先做自我介绍,就任职期间推进学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简短的发言,并为第一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及个人颁发了奖状及奖金。
郭建秘书长在会上做了换届改选总结,他说: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是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学会领导及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理事会的产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学会将按照中国科协八大要求,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发挥社团的优势,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积极组织多形式技术服务,为促进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地球物理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促进地球物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推动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于2012年12月22-23日在河北省涿州市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培训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应到会常务理事人数:30人;实到人数:23人;手机及邮件回复意见人数:2人;因事请假人数:5人;列席人数:11人。出席会议人数符合学会章程规定。
会议分别由副理事长陈晓非、吴秋云同志主持,首先由理事长陈颙院士讲话,他说:此次到会的常务理事约80%,这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史上较为少见,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感到振奋,说明我们广大的会员、广大常务理事对办好地球物理学会的各项工作充满了信心,是个好兆头,并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王小牧副理事长代表承办会议单位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致欢迎词,致词中讲到:这次在古城涿州召开的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是学会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他代表公司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国内外同行的关心、关注下,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快速提升,请大家在会后参观东方公司研究院时多留下宝贵意见,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与会代表进行了自我介绍;副理事长常旭同志宣读了中国科协及民政部关于第九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领导机构核准及备案批复文件;郭建秘书长对提请会议审议的文件逐一进行了介绍,会议期间到会人员合影留念。
会议完成了以下主要议程:
一、审议并表决通过:
(1)学会办事机构人员分工(后附);
(2)评选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暂行办法;
(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会管理条例》;
(4)2012年学会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二、会议还就以下几项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就有关事宜初步达成共识:
1、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到会常务理事认为本奖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此奖项符合国家奖项条例规定,进而纳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奖项,常务理事会提议请学会秘书处进一步与各方沟通,并将沟通结果以通讯的方式及时通报大家;
2、针对中国铁路物探与工程检测科技信息网提出的成立铁道分会的建议,代表们认为,只要申请单位符合《分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就可以向学会提出申请。名称上要充分体现学术团体,不带有其它特殊的色彩。在管理的形式上分会按行业进行管理,涉及应用领域多一些。分会的建立可更好地发挥地球物理学会在国民经济中建设中的行业作用,树立地球物理学会在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里的形象,为新形势下学会的创新发展,促进行业的学术活动,探索一条新路子;
3、关于常务理事会工作重点及2013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务理事提出,要把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放在重点工作中,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五位一体目标的相关部署中,有两个方面学会可以直接参与:一是社会建设,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应在相应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要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为他们办实事,加强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如科技奖的评审,职称评定,注册工程师评定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地球物理是研究地球的,地球如何与人类社会和谐,我们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能做些什么事情,在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上我们发挥什么作用,从国家的层面上,突出地球物理学会的作用,使地球物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4、针对我会未能入选《2012年在中国科协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奖项,2013年的重点工作可结合我会未能入选的相关因素展开工作,寻找我们与优秀学会的差距和不足,可将会员的重新登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列入2013年学会工作重点;
5、加强学术年会的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平台的吸引力,要组织有引导性的、有吸引力的学术报告;加强期刊与期刊间的交流;提倡学会专业委员会之间联合出专集,这样可间接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希望各个专业委员会、各个专题的召集人进行密切的互动,扩大国际专题的主题及专题范围,邀请资深的研究人员做报告,以扩大中国地球物理科技在国际地球物理界的影响;
6、常务理事会同意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指导,随着学会的换届改选,原则上各分支机构也应按民政部和中国科协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换届。
最后,陈颙理事长做了总结讲话,他提出我们的学术年会至今已坚持召开了二十多年,参会人数不断增加,但同办得好的学会比还远远不够,今天我们地球物理学会面临的任务是什么?如何提高我们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的学术水平,增强扩大我们地球物理学会的吸引力?他建议下一次召开常务理事会的时候,就这个问题作为会议主题之一,研究一下在过去二十多年走过的路的基础上,我们从各行各业、各个角度来讨论,如何提高我们学术年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不能单纯和美国的AGU比,因为AGU主要是做天然地震地球物理方面的,我们学会相当于美国的AGU+SEG,我们希望听到来自应用地球物理界的声音和意见。他要求学会秘书处认真落实常务理事会的建议,抓住重点,讲求实效,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把发展学科和为会员服务落到实处。
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在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院科技长廊、计算机机房及生产远程监控系统。
本次会议由支持单位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承办,在此感谢他们对会议的有力支持和周到、热心的服务。
附:
1、组织工作委员会
主 任:孔繁恕 副主任:胡 敏
联系人:王贵平
2、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 任:朱日祥
联系人:郭 建
3、学术交流委员会
主 任:黄清华 副主任:倪四道
联系人:乔忠梅
4、宣传出版工作委员会
主 任:刘少华
联系人:苏 枫
5、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技术推广中心)
主 任:孙建国
联系人:乔忠梅
6、科普工作委员会
主 任:王 平 副主任:熊盛青(常务) 周坚鑫 吴海成 贺 颢
周洪瑞 李惠民 葛晓立 谭先锋 庄道泽 黎 明
联系人:王晨阳
7、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
主 任:刘元生 副主任:李 貅 孟令顺 葛为中
联系人:刘元生
封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12年 第4期增刊 总第118期
主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主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枫
邮 编:100029 发 行:苏 枫
地 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998257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zgdqwl@163.com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