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周期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围绕“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主题,开展了线上线下系列科普活动。我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多场科普讲座,学会编辑的“全国科普日专辑:礼赞共和国 智慧新生活 辉煌70年的地球物理”系列科普短文在微信公众号“上天入地”发表,积极向青少年及社会公众推广普及地球及天文学知识。
9月19日,地球与行星科学首席传播专家杨志根研究员在上海中学国际部作了《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首次“看见”黑洞——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的科学讲座,全部6年级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近300人参听。讲座介绍了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人类第一个银河系模型的建立与完善、近百年来的天文学的进展,重点介绍了今年4月10日全球六地同时发布的首张M87黑洞照片的成功拍摄,给大家讲述了什么是黑洞、黑洞分类、宇宙中的黑洞及照片的科学意义何在等。最后杨志根研究员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各种问题。讲座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航空地球物理首席传播专家吴海成教授在科普日活动周期间分别前往首都图书馆的首都科学讲堂和自然资源部老干部活动中心,为社会公众及老干部作《礼赞共和国 智慧新生活——自然资源探查70年纵横谈》及《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创新地质找矿立功的故事》科普讲座,报告讲述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技术在探查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灾害预测和防治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会编辑了“全国科普日专辑:礼赞共和国 智慧新生活 辉煌70年的地球物理”系列科普短文,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天入地”发表。文章介绍了建国70年来,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国防军队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意义与应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