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南海生态岛礁建设与海底探宝科普讲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6月30日上午,学会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海洋地球物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周坚鑫教授做客中国科技馆“中科馆大讲堂”,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珍贵的视图资料,为现场200余位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南海生态岛礁建设与海底探宝》。学会秘书长郭建亲自到会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提到海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美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还是五彩斑斓的鱼儿呢?周坚鑫教授用这样一个问题把现场听众的思绪带到了辽阔的海洋上。海洋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它还蕴含着大量的矿产、能源及生物资源,还是航运的载体,而且海洋也是国家的蓝色国土。
  2015年以来,我国在南海永暑礁、美济礁、华阳礁、赤瓜礁、渚碧礁等多个岛礁上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施工作业,岛上设施由当初的不能全年驻守的小礁堡变为如今的大型建筑群,还修建了长度达2000-3000米的飞机跑道,可以起降波音737这样的大型民用客机和几乎所有类型的空军飞机,像轰6K战略轰炸机、空警2000预警机和运20运输机这样的大型飞机都能在这些跑道上起降。在展示岛礁建设前后的对比照片后,现场传来阵阵惊叹声。在南海开展的生态岛礁建设使我们在南海拥有了真正的国土。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冰是一种诱人的清洁能源,可是在开采利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周教授鼓励现场的小朋友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去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踊跃提问,周教授一一详细作答,并叮嘱现场的小朋友们更多的了解海洋,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

(科普工作委员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