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论坛”在太原市举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在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进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应用及发展的需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5日在太原市的山西省地震局举办“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论坛”。论坛分别由专委会主任蔡晋安、副主任陈会忠、常委阮爱国和郭文波总工主持。
      来自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威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技大学、江苏省地震局、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石油辽河油田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成都正方久誉科技有限公司等22个单位49位委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大会围绕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主题,就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会议收到论文29篇,大会报告18篇。

      会议首先由山西省地震局局长郭星全致辞。郭局长指出,在金秋季节,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太原召开此次学术盛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落实防灾减灾重大任务的具体体现。郭局长代表山西省地震局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太原参会。接下来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晋安致辞,蔡主任代表专委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到太原共聚一堂,共同研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蔡主任说,近年来信息技术专委会一直注意密切跟踪国际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地球物理的研究和应用中。从2014年的大数据、互联网+、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我们希望这些最新的信息技术走在地球物理的前沿,使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的融合发展。

      本次大会报告内容涉及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识别和处理,人工智能方法和智能地球物理设备开发,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建设等,它们显示了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来自地震、工程、天文和海洋方面的5位专家在大会上做了特邀报告:蔡晋安主任的“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山东大学(威海)潘景昌教授的“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应用框架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研究员的“中国虚拟天文台资源与服务”、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方银霞研究员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及其应用”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的“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地震”报告,给大会带来了新的思想。
      在会上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李学正研究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陈洁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晶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双教授团队彭孚华、辽河油田桑雨博士,中国科技大学硕士陈斌同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爱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空间中心胡晓彦博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阮爱国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彩华副研究员、成都方正久誉科技有限公司方创首总经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邹立晔高级工程师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冯杨洋助理研究员分别做了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和称赞。

本次会议的发展与创新:
      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取得显著成果。在地球物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地球物理研究中。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引入和应用初见成效。蔡晋安的“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在地球物理中应用的展望;刘双团队的“群智能与位场反演”,在利用蚁群算法对重磁资料反演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提高了反演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陈会忠的“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地震”论述了人工智能是智慧地震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把地震服务推向智慧,服务于大众;潘景昌的“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应用框架研究”,利用智能手机开发了研究对震动信号的采集识别发送存储系统,为基于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应用于地球物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模式;李彩华的“高精度模数转换电路在网络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中应用”,研制了网络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为地震监测提供了新型的装备。
      二、地球物理信息理论方法和应用获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方银霞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及其应用”展示了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对我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的依据;阮爱国的“多学科融合的南海秘密”,通过地球物理综合方法在南海开展了多学科研究,揭示了南海深部与海底的构造关系;桑雨的“非下采样Shearlet域的地震随机噪声衰減”,利用非下采样Shearlet域的地震随机噪声衰減,对石油勘探信号的噪声抑制取得显著效果;陈斌的“逆时偏移的多炮数据同时处理新算法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多炮点数据处理中引起的串扰问题;李学正的“小当量地下核爆震级测定”,研究了通常被忽略且难于测定的小当量爆破的震级问题;陈洁的“深水油气近海底重磁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展示了他们在深水油气近海底重磁高精度探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郑晶的“隐伏病害的探地雷达图谱自动识别方法”,在对城市地下管道探测中取得了实用化成效;赵爱华的“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把对地震精确定位从理论走向实用化迈出可喜的步伐。
      三、地球物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崔辰州的“中国虚拟天文台资源与服务”,展示了一个数据密集型的网络化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平台,成为为专业人士和公众提供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平台;胡晓彦的“助力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科研信息化应用发展实践”,展现了空间信息化所支持的卫星从概念论证、工程研制、在轨运行、科学分析到成果产出的全生命周期;邹立晔的“F-E全球地震地理分区在国内地名检索中的应用”,介绍了他们研制的新一代测震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服务系统和中文版的全球地震地理分区的地名检索,并实现了国内地震地理分区的标准化;方创首的“防灾减灾公众信息服务的设计与传播”和冯杨洋的“中国地震信息网运行现状与新服务探讨”都展示了地球物理信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多种模式。
      紧跟目前国内外信息科学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相结合是未来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本次会议已经显示了它在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前景和带来的巨大变革。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地球物理学领域已经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会议的召开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下一步信息技术专委会将继续为推动地球物理与信息化的应用与实践做出努力。

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2017年11月10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