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球物理信息科普传播及辟谣工作咨询会在京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为更好地传播地球物理科普知识,加强对辟谣工作的开展,地球物理信息科普团队于2016年1月15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地球物理信息科普传播及咨询会议。会议由信息科普传播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陈会忠主持,中国科协科普部调研员吴小林、中国科协科普部项目主管邢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蔡晋安、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周坚鑫、《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编辑陶冶、《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负责人“救援君”白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普团孙克忠、信息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彭丰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主任苏枫等14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上首先播放了根据科普团成员张晁军等编写、由北京超视界科技公司制作的科普3D动画片《大壮逃生记》;
      地球物理信息科普团秘书长沈萍研究员介绍了科普团队近二年的工作。团队在中国科协和地球物理学会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承担了中国科协4项课题;开设了“上天入地”微信号,发表地球物理科普短文80多篇,在特定时间:春节、科技周、河北昌黎地震、天津滨海爆炸以及朝鲜核爆进行微信推送,及时宣传地球物理知识;完成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项目“什么是地震预警”的一期制作,“地震预警的能与不能?”在移动端进行了首发;完成原创3D科普动画片《大壮逃生记》制作;辟谣百科专辑制作与传播项目完成了与“科普中国”微信平台的对接,开展辟谣宣传。
      团队还开展了“中国梦与地球物理”和“追梦地球物理携手并肩前行”等主题报告宣讲活动。2年来在全国11省市举办大中小型科普报告19场,受众群体包括大中小学、专业技术人员、部队官兵、退休职工等3350多人。发表了多篇科普文章,其中藏文版“尼泊尔地震--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在《知识就是力量》上发表,尼泊尔地震通过多家媒体宣传地震知识。
      接下来学会科普委秘书长周坚鑫介绍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开展的各项科普活动和微信辟谣平台。
      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如何从辟谣角度开展科普宣传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讨论,大家认为地震谣言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蔡晋安主任说,人们对灾害很敏感,灾害出现时谣言就会放大。要查找谣言的来源,有针对性地辟谣。同时要增强与“科普中国”微平台的与沟通,发挥专家的作用,扩大宣传。张晁军委员认为,首先要还原事实的真相,利用专业知识辟谣。平时加强对地震知识的宣传。孙克忠委员就如何扩大科普宣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上天入地”微信公众号在以地震为切入点做了大量宣传,今后应增加地球物理最新科研成果展示,同时关注老年人的阅读习惯。在谈到宣传工作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负责人“救援君”白玉、《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编辑陶冶和首席传播专家陈会忠等建议,今后加强互动,资源共享,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和网络共同构建更大范围的科普宣传平台。
      中国科协项目主管邢然肯定了团队完成的科普项目,建议将团队制作的科普视频到中小学播放。同时希望在科协信息化科普项目中加强线上和线下的合作。
      中国科协科普部调研员吴小林对科普宣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她指出,科普首先要讲政治,对热点事件进行正面宣传;制作的动漫视频要简化,以便适合微平台播放;对于微平台文章署名等具体问题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她在会上还介绍了科协开展的科普信息化项目,希望加强与“科普中国”微平台的合作,正面的宣传也是辟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
      本次会议增进了中国科协领导、学会和科普团队的了解,加强了交流与协作。与会者一致认为,加强传播团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非常重要,特别是辟谣工作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针对谣言,开展辟谣工作,对今后科普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具有有明确意义。

(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