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根据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的学术活动计划,2025年1月1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灾害防治院”)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深地探测前沿学术研讨会。
  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及专委会工作组成员和灾害防治院的部分学者3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由专委会副主任、灾害防治院副院长雷建设研究员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会议。
  本次学术活动是邀请报告形式:首先由专委会副主任、西北大学董云鹏教授做了题为“东亚大陆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关键问题、未来趋势”的报告,他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通过丰富的研究比较详细的揭示了该区域中生构造的演化问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专委会副主任、地质研究所的于常青研究员介绍了他们团队近期的多次重力探测结构,做了“重力资料在深部探测中的应用”报告,佐证了重力探测研究可以很好的研究深部结构特征,并能与气体地球物理研究很好的对应;专委会委员、地质研究所叶卓副研究员做的“岩石圈非均一性调节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差异变形隆升深部机制与过程”报告,则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他们长期通过地震探测得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差异变形隆升深部机制与过程,。与会专家对上述三个邀请报告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专委会副主任雷建设研究员做了会议总结:本次会议的三个邀请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引人入胜,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东亚大陆中生代构造演化的认知,重力探测同样可以很好的获取地下深部的结构特性,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差异变形隆升深部机制与过程,这次学术邀请报告开的很成功,收获很多。
  二、工作会议:
  2025年1月12日下午,专委会在灾害防治院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的议题是:
  ①传达2024年12月24日大学会工作会议精神(李惠民)
  ②汇报2024年度本专委会学术活动完成情况(卢占武)
  ③讨论并确定2025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卢占武)
  ④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总结。
  会议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高原研究员主持,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及专委会工作组成员共1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惠民首先向与会成员简要传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学会2024年工作与学术交流会的情况: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向来自47个学会下属单位的65位代表比较详细汇报了学2024年七个方面——①学会管理②学术活动③科普工作④宣传出版⑤创新服务⑥表彰奖励⑦下步工作安排。
  专委会秘书长卢占武研究员向大家汇报了专委会①2024年度完成的各项学术活动情况——截止到2024年12月底,在本专委会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完成(组织)七次(项)学术交流活动,并向大学会提交了这些活动会议纪要;②专委会2025年学术活动计划——经到会委员认真讨论,最后确认2025年本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六次(已上报大学会)。
最后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专委会要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不同学科学术观点的交叉创新,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倡导国际合作,还要结合西藏定日6.8级地震开展震后地震观测,以促进深地探测的发展,更好地为国家防灾减灾需求提供服务与科技支撑。
  会议特别邀请了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艾印双研究员到会指导,专委会工作组成员董云鹏教授、赵俊猛教授、刘财教授、吴庆举研究员、杨顶辉教授、雷建设研究员、于常青研究员、陈赟副研究员、陈召曦教授和叶卓副研究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与会委员对具体承办本次会议的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雷建设团队表示感谢!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