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24年5月19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韧性减灾与应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李丽、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等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16位副主任委员、委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线上直播平台吸引了2300余名科研人员在线观看。
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审议与批准,韧性减灾与应急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挂靠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由刘传正研究员担任主任委员,黄帅研究员担任秘书长。这一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的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副院长胡杰主持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李丽副理事长宣读了专委会成立的批复文件,并发表致辞,她表示韧性减灾得到了地球物理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和支持,体现了大家对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的高度认同,应积极推动韧性减灾与应急事业的发展。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加强自然灾害治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他希望韧性减灾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灾研院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他还强调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应急管理经验的重要性,以提升我国在韧性减灾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影响力,并为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支撑。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代表国家灾研院致辞,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和殷切希望,感谢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国家灾研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肯定了灾研院在自然灾害学科建设、灾害防范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成就与贡献。他指出,韧性减灾专业委员会汇聚行业智慧,希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科技协同水平,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大会邀请了王复明院士、彭建兵院士、郑宏教授作特邀报告。王复明院士作《地下工程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报告;彭建兵院士作《盆地圈层作用与灾害效应》报告;北京工业大学郑宏教授作《加锚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整体方法》报告。
大会还邀请十余名业内专家分享研究成果,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孙东亚作《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及应用成效》报告;河海大学教授高玉峰作《峡谷/河谷场地地震波动理论及工程应用》报告;四川大学邓建辉教授作《白格滑坡研究为什么这么难?》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车爱兰教授作《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及其长期致灾机制》报告;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王中根研究员作《局地极端洪涝险情应急遥测告警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江西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丰土根教授作《复杂环境地下工程低碳智能施工控制研究》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年廷凯教授作《滑坡-堵江-涌浪灾害链模拟的流固耦合方法及其应用》报告;东北大学王述红教授作《极端环境条件下岩体边坡协同监测与智能感知技术——工程区灾害风险评级与韧性防控》报告;同济大学许建聪副教授作《高地应力软岩水工隧洞挤压大变形风险机制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报告;江苏科技大学王丽艳教授作《废旧轮胎生态挡土墙韧性减灾控稳技术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付晓东研究员作《堆积体滑坡岩土强度参数取值与堵江灾害情景模拟方法研究》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窦杰教授作《AI协同驱动的同震滑坡智能识别与易发性评估大数据框架研究》报告;郑州大学杜明瑞教授作《基于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腐蚀混凝土管道喷筑修复技术研究》报告;河北工业大学张健新副教授作《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抗震韧性》报告。
大会汇聚了地球物理、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多领域科技工作者,推动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示范案例。与会专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重工程面临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领域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出谋划策。这次会议将推动我国在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等方面充分发挥地球物理、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创新和应用研究,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地震地质灾害风险的应对能力,为沿线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灾害风险研究中心、《工程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承办,《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都市快轨交通》编辑部、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