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践行科普志愿服务传递新时代雷锋精神——科技志愿活动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23年3月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为抚顺市雷锋小学的1400余名师生呈送一场别开生面的《可燃冰与嗜甲烷菌的故事》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时代科技界雷锋精神。同时,活动通过科创中国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等直播平台全网直播,2.8万人次观看。
  活动中,青岛海洋所的科普专家首先介绍了神奇的可以燃烧的“冰”——可燃冰,带领学生认识了可燃冰的形态、成分和分布等科学知识,并以可燃冰易分解释放甲烷的特性,引出以甲烷为食的微生物——嗜甲烷菌,介绍嗜甲烷菌在缓解可燃冰潜在温室效应中的重要角色,生动讲述嗜甲烷菌的形貌、生存环境以及从海底到实验室苛刻的采样、保存、运输和培养过程,领略科研一线的有趣与不易。讲解结束后,为了让学生对可燃冰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科普专家从零下196℃的液氮中取出了可燃冰样品进行了展示,观察了可燃冰不断分解“冒泡”的过程,这些气泡正是可燃冰分解释放出的甲烷气体,为了验证释放的气体的可燃性,进行了可燃冰的燃烧实验,在点燃可燃冰后,白色的冰上燃起了蓝色的火苗,此情景让学生们啧啧称奇,整场活动兼具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大启发青少年对深海科学的探索兴趣。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大批科普专家,打造了一支50余人的中国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线上+线下”的科普志愿活动,包括实景直播、科普讲座直播、线上科普知识竞赛以及线下的科学家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科学传播,参加多部委组织的“科技列车行”等活动,面向全国观众普及海洋地质科学知识,受到各方赞誉,2021年获得青岛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不断壮大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汇聚科普服务资源,拓深科普服务内容,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让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直播画面


抚顺市雷锋小学活动现场
(科普工作委员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