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总结报告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是中国科协助力国家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一项计划。三年来,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和我会第十届理事会的高度重视下,我会按照项目合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中国科协第四届“青托”项目,完成了4个青托人才的托举任务。吸引、培养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会特色托举模式,完善了学会青年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单位情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于1947年8月,1958年9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为进一步推进民主办会,做到科学技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中国科协批准,1987年我会改革了单一挂靠体制,实行“多单位支持”。目前主要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截止2021年12月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拥有个人会员22845人,单位会员198家。学会现有工作委员会11个,专业委员会27个,行业分会4个,外设办事处4个,6种科技刊物。
  (二)被托举人情况
  王本锋 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勘探信号处理等方面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入选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
  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托”,重点开展对深度学习方法的深入研究,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排名2/4),其他奖项3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黄炜霖,男,1990年7月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油气地球物理,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托”。 重点开展了数据驱动的地震信号处理与反演方面的研究工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他奖项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
  孔祥良 男,山东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太阳爆发有关的粒子加速和电磁辐射物理机制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
  2018年入选“青托”,重点开展了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粒子加速和非热辐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ApJL/ApJ发表SCI论文4篇,研究成果获2021年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
  黄帅 男,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震灾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
  2018年入选“青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EI论文5篇,科普文章5篇。出版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10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15项。相关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分获得省部级奖1项,其他奖项9项。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三年来,我会按照中国科协对“青托”项目的要求及宗旨,根据项目合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第四届“青托”项目。顺利完成了第四届托举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青托”项目的实施,吸引和培养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学会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积累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1.总体目标
  定向培养具有:学术创新、理论创新,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复合型青年人才。
2.工作思路
  (1).在人才遴选上不拘一格,对于提名人不以论文数等指标要求,两次评审,宽泛入围;
  (2).依托学会学科优势、专家优势、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四大优势,实施“3+1”托举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3).运用新的评价方法 三年中,我们提供自由的学术环境,让他们能够潜心研究,不必频繁应付考核。
  (4).经费专款专用,专项经费全部用于入选者,学会匹配项目所产生的间接经费。
3.定向交流、系统点评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总结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点评,个性化培养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4.以项目管理平台、微信群跟踪管理
  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年人才的成长进行跟踪,及时传播科协的相关精神,促进青年人才按要求完成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5.完善学会人才体系
  通过青托项目,探索有效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已验收三届青托在其三年间的表现,被托举人均显现出巨大的提升和进步,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学会特色托举模式,完善了学会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一)项目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我会获得中国科协第四届“青托”立项资格,获得4名托举人才名额。按照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我们完成了项目的申报、初评、终评、建立托举模式、召开启动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及项目评审验收等一系列工作,按要求完成了4名托举人才的培养。
  验收专家委员会给出的意见是:通过项目资助,被资助人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大提升,研究成果丰富、创新性强,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4位被托举人才均圆满完成“青托”项目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青托”项目目的和效果,达到合同要求的各项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按计划培养4名托举人才;
  2.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2篇,EI论文5篇,科普文章5篇;
  4.1人晋升为教授博导,1人晋升为博导,1人晋升为双聘教师;
  5.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
  6.获批软件著作权10项,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申请受理专利16项 ;获发明专利9项;
  7.获省部级奖4项,学会、协会奖项11项,其他奖4项;
  8.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合作项目4项,其他项目3项;
  9.国际组织任职6项,国内组织任职14项。
  10.参加国际交流23个,国内交流18个。
  三、项目主要绩效
  (一)托举平台建设、托举机制创新及成果
  结合学会的学术资源、人力资源及被托举单位的力量,经过三年的项目运行,在托举平台的建设、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建立了“小同行评价,大平台托举”的人才托举培养模式,完成了4名人才托举任务,建立了“青托”品牌,逐步扩大“青托”在广大青年才子的影响。
  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托举人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近年来,学会每年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30次,参会人数年近2万人次。在我们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期间设专场青托论坛,邀请入选青托做专题报告,为他们提供展示新想法、新观点的机会。学会和托举单位还积极为他们提供国际交流机会,扩大被托举人的国际视野 。在托举期间,4位被托举人才先后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3场,国内交流18场,被托举人黄炜霖受邀担任第80、81、82届EAGE年会Session Chair;受邀担任第90届SEG年会Session Chair;被托举人孔祥良受邀在亚太等离子体物理会议(AAPPS-DPP 2020)做邀请报告。
  导师团队平台:“1+2”托举模式打破了一位托举人配置一位导师的传统模式,我们为每位托举人配备了1名专家导师,2名导师,并指定1名导师为其责任导师。导师团队关注托举人的工作进展并随时提供建议,切实做到了定向扶持年轻学者,促进托举人成长。
  科研平台:学会分别与托举人所在单位签订 “青托”联合培养协议,借助托举人单位科研团队建设,保证托举人顺利开展工作。在“青托”项目实施过程中,王本锋率先将深度学习引入地震数据插值重建处理中,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黄炜霖取得了地震噪声智能压制等方面成绩,解决了面对海量地震数据时人力成本不足的问题。孔祥良对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粒子加速和非热辐射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其观点被《Space Science Review》等期刊综述多次引用。黄帅开展地震作用下滑坡崩塌机理及韧性防治技术研究,其成果在“一带一路”的高速公路(哥伦经比亚Mar2)边坡工程中获示范应用,并受到当地多家媒体点赞。借助青托平台,四位托举人均成为单位重要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二)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等创新实践及成效
  在托举人才选拔中我会采用学会专家、分支机构、会员单位和三位同行专家推荐提名,学会组织专家成立遴选小组,通过初评、终评答辩,经专家评审,选出其中具有潜力的候选人,候选人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名单上报科协。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学会为他们定向邀请院士专家,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导师团队解决托举人才学术问题,学会秘书处提供服务平台,为托举人提供资源和机会。
  在人才评价方面,我会设立新的评价体系,我们打破常规,对青托人才实行宽松管理。通过人才自行上传至“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培养跟踪服务平台”的活动记录,对人才进行跟踪辅导。三年期满,考核由学会按照科协要求组织实施的简化考核程序,同行专家对其成果进行评议验收。
  (三)被托举人的成长情况
  在青托项目支持下,王本锋等四位博士取得了多项成绩。
  1.承担科研项目

姓名 项目类型
国家 省部 企合 其他 合计
王本锋 1 3 4
黄炜霖 1 1 2
黄 帅 4 2 6
孔祥良 1 3 1 5
合计 7 3 4 3 17

  2. 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均为第一发明人)

姓名 专利/软著
授权实用新型 授权发明专利 申请受理 获批软著 合计
王本锋 4 4
黄炜霖 1 1 2
黄 帅 5 4 15 10 34
合计 5 9 16 10 40

  3.论文/专著发表情况

姓名 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专著
SCI EI 会议 科普 出版 参编
王本锋 16 10
黄炜霖 8
孔祥良 4
黄 帅 14 5 5 2 2
合计 42 5 10 5 2 2

  4.职称晋级情况,职务晋升情况
  黄炜霖 2021年晋升为教授/博导;孔祥良 2021年晋升博导,1人晋升为双聘教师。
  5.获得奖励荣誉情况

姓名 奖项类型
省部级 学会/协会 其他
王本锋 1 1 2
黄炜霖 2 1 1
孔祥良 1
黄 帅 1 9
合计 4 11 4

  6.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姓名 兼职类型
国内 国际
王本锋 5 2
黄炜霖 1 2
孔祥良 2
黄 帅 8 /
合计 14 6

  7.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情况
  王本锋2021年入选第六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四)主要经验做法、工作亮点
  1.人才选拔采用多渠道推荐,两轮评审,网上公示,保证人才遴选公平、公开、公正;
  2.建立1+2托举模式,建立个性化定向培养方案,采用“指路子”、“架梯子”的培养方式;
  3.制定合理的管理办法和长效的监督机制,保证项目正常运行。
  (五)社会反响
  被托举人黄帅所在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对“青托”项目表示高度认可,他们认为“青托”项目能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很好的支撑,能够助力青年才子成长。
  我会理事长陈晓非院士高度评价青托项目的意义,他认为中国科协“青托”项目创新了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和成長通道。
  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赵殿栋祝愿入选人才把握机会,在科研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
  宋强功教授(中石油东方公司副总工) 指出“青托”项目为有抱负、有追求、有想法的优秀青年人才点亮了理想的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宗兆云教授(青工委秘书长)说作为“青托”项目的受益者,由衷的希望该项人才计划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受益。
  陈小宏教授(黄炜霖导师):在小人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青托”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四届被托举人王本锋认为:“青托”项目为年轻人的学术交流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使得青年人专心科研;导师团队成为年轻人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学术成长道路上给与答疑解忧。祝青托越办越好!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们要认真总结本届托举项目的经验,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对托举人才后续的关注与支持,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学会将在各方面提供保障,依托青托平台,将更多小人物造就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和领军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