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地球物理信息前沿技术研讨会在贵阳举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贵州办事处和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地球物理信息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2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防灾科技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山东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成都正方久誉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等28个单位的专家学者59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举办仪器设备展示,《物探与化探》期刊、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也做了宣传。

  开幕式由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晋安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贵州办事处楼加丁主任、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勘院俞仁泉副院长和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蔡晋安主任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对第三届地球物理信息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各地专家克服疫情影响来到贵阳参加研讨表示欢迎,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蔡主任还特别强调了会议期间要做好各自的防疫工作。

  考虑到疫情因素,此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方式同时举办。会议分别由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林年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曹思远、北京大学教授雷军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贵州办事处副主任杨正刚主持,共有17位专家在大会上做了报告。报告涉及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工程物探、水库地震、地震预测、北极洋中脊探秘、空间数据分析、地震数据共享、历史地震回顾以及新媒体出版和科普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交流:
  1、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取得明显实效。蔡晋安作了“机器学习与地震预测”报告,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主要进展,特别是基于LSTM的地震前兆数据机器学习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活动图像特征识别的结果。黄启霖作了“基于‘ 物探+地质’组合约束法实现深部热源精细化探测”报告,介绍了利用“物探+综合地质”约束组合法进行成果推断解译,获得了某地热井SJHC-01、GZC-01深部2450米、2650米两条深部隐伏构造,证明了该方法在深部地热资源精细化探测中的有效性;张龄舒作了“基于无监督深度聚类的极光卵与空间环境参数的统计分析”报告,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对地磁坐标系下的极光卵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别标注,帮助提升后续统计分析的精度,并为极光卵的分类提供参考;尹晓菲作了“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地震的机器学习试验”报告,采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选取新疆和台湾的不同震级图像特征开展基于地震活动图像预测地震的机器学习探索;刘海军作了“基于LSTM的地震前兆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报告,介绍了对前兆资料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机器学习的LSTM开展地震前兆时间序列预测。
  2、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曹思远作了“水库地震特征研究及其进展”报告,利用倍数滤波的方法和小波分析,去除的强干扰单频波提取水库地震记录资料,实现了水库资料低主频、小频宽的精准分析,从而判断水库地震的性质;龙斌作了“综合物探在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岩土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报告,介绍了利用电磁波CT准确查明了贵州某特大桥主墩的岩堆体厚度及岩溶发育情况,获得了可靠性好,分辨力强,精度高的结果;雷军作了“轨道交通振动对城市环境物理场的干扰及其影响”报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引发的环境振动正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一种潜在负面要素,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减少竞争性扩张、科学合理规划确定选线线路、增加地铁埋深才是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正面效应、有效避免不利影响的关键所在;石磊作了“水库地震台网及大坝强震系统在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中的作用探讨”报告,利用贵州境内的水库地震台网及大坝强震系统记录资料对库区地震事件定位、地震性质分析、滑坡事件监测、大坝对库区小震的放大效应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库地震台网及大坝强震系统在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中的作用;方银霞作了“北极加克洋中脊探秘—2021中国北极JASMInE航次”报告,介绍了2021年8月在北极的科考情况及其记录资料的分析结果,展示了北极科考的全过程;王健作了“历史地震研究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报告,采用地震密集值算法对大量中小地震活动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现有的历史地震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一些几百年前发生的历史强震震中区至今仍有大量中小地震发生。这些准确的历史地震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基础资料。周宝峰作了“非常规强震动记录初步研究”报告,介绍了非常规强震动记录的特征、类型以及数据处理技术。
  3、地球物理数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公众提供了精准的服务。赵国峰作了“地震科学数据资源共享与服务”报告,介绍了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的组成、数据资源、特色数据、服务流程及方式和服务成效等;侯建民作了“基于大数据的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报告,介绍了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实现了智能管理、自动产出,展示了最新地震、地震活动分布、历史地震统计等信息,快速构建了地震数据智能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丁毅作了“基于文献自动化建立岩浆岩数据库的技术体系综述”报告,引入了开源的DSpace数据仓储,整合了野外实测数据、实验室分析结果数据、专业机构共享数据集和各类科技文献的多源数据,实现了快速构建岩浆岩大数据集的技术体系,为持续开展岩浆岩研究提供帮助。
  4、信息技术在地球物理科普宣传与出版方面的尝试。王萌作了“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的探索与设想”报告,以科技期刊为例,详细论证了搭建新旧媒体融合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增强受众群体获取媒体信息的便捷性与效率,强化媒体和受众群体的互动性,扩大受众群体的覆盖范围,从而借助终端融合更好地促进新旧媒体实现了融合发展;王晨阳作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键数据解读”报告,详细介绍了“纲要”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人群的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内容及远景展望等。
  与会代表通过线下线上开展了讨论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会期间还组织了党建教育活动。代表们参观了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地震台网中心。代表们就地震观测台网数据的实时传输、处理和交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并从中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收获:
  1、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信息中的应用方兴未艾。特别是深度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方法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探索,将加速推动地球物理研究跨入“AI+地球物理”时代。
  2、传统的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方法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地球物理信息监测技术、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信息共享服务技术不断有新的进展。特别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在实践应用推动中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
  3、融媒体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着地球物理科普宣传与出版方面的变革。融媒体应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增强了受众群体获取媒体信息的便捷性与效率,得到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