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概况
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10月15-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年会设立1个主会场、31个学术报告分会场,报告内容包括7个大会特邀报告、108个分专题报告、6个2017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报告等。会议共提交报告2400余篇。其中口头报告近1800篇,张贴报告600余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学会年会期间举办。
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南京大学董树文教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静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建平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吕庆田研究员等我国前沿、知名专家学者到会作了大会报告。本次会议吸引了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内的2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会。
10月1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30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聘任了秘书长,陈晓非院士当选第十届理事长。会议揭晓了2017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共有14项研究获奖。其中,《探测地下构造的人工震源技术系统及其应用》《深部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核心装备研发》《高精度大深度广域电磁探测系统》获得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雷建设荣获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大会同时颁发了2017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傅承义青年科技奖、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以及第三届“创新杯”大学生知识竞赛奖。
10月15日上午,张培震院士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朱日祥院士宣布了2016年年会研究生获奖论文名单。开幕式结束后,15日下午大会特邀报告,郑永飞院士作题为“板块俯冲带地球化学传输”大会报告;郭正堂院士作题为“亚生代环境演变及全球关联”的大会报告;林间教授作题为“深海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构造成因与地震过程”的大会报告;董树文教授作题为“‘燕山运动’的今生来世”的大会报告;刘静研究员作题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与下地壳流动假说”的大会报告;吴建平研究员作题为“中国地震科学台站数据共享及青藏高原东缘壳幔速度结构”的大会报告;吕庆田研究员作题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多尺度探测:新发现与新认识”的大会报告。
10月16日,在31个分会场开始了专题报告和有关专题活动,这些大会报告和分会场学术报告从不同的专业方向探讨了地球科学领域非常引人关注的海洋战略、油气勘探、成矿机理、大地构造、灰霾成因、地震灾害、空间探测工程等热点问题,专家们的精辟分析与深刻见解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报告之后的讨论互动非常热烈,表明了地球物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国家重大需求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学术年会还进行了学生优秀论文的评选,在专题推荐出“学生优秀论文奖”候选人的基础上,最后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134位学生获本次学术大会的学生优秀论文奖。
年会期间,12个期刊编辑部、出版社和院校参展,为学术期刊的宣传展示搭建平台;同时开展了地学相关的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开展了成果和新产品、新技术展览;9个参展单位包括地震仪器厂商、地质仪器厂商、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等,与会代表对参展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和交流效果。
二.学术年会报告会交流情况
(一)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实际设置108个专题,具体如下:
1. 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2. 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3. 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4. 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5. 大陆内部构造;6. 前寒武纪地质与超大陆演化;7. 大陆流变学;8. 俯冲带结构与过程;9.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东亚壳幔演化;10. 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多块体拼合过程;11. 中国东部及邻区燕山期构造事件;12. 华北克拉通演化; 13. 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14. 洋陆过渡带结构与演化;15. 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16. 西特提斯域构造与成矿;17. 青藏高原的岩浆作用、深部过程与成矿;18. 华南构造岩浆与成矿;19. 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20. 三江特提斯域构造;21. 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变形、地貌演化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2.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23. 青藏高原周缘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4. 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25. 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26. 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复发习性;27. 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28. 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29. 活动构造、构造地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30.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及其灾害环境效应;31. 地壳应力与地震;32. 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33. 断层力学与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34. 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35. 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36. 盆地动力学与能源;37.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38. 地球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39. 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40.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41. 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42. 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43. 地球化学进展;44. 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45. 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46. 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47. 空间大地测量的全球变化研究;48. 地震大地测量学;49. 现代化GNSS数据及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50.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51. 高压实验与计算地球科学;52. 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53. 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54. 地震物理过程;55. 智慧地球物理;56. 海洋地球物理;57. 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及其应用;58.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59. 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60. 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61. 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62. 油藏地球物理;63. 微地震监测与反演;64. 油气成藏机理;65. 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66.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67. 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68. 地球科学中的分形现象及理论、应用研究;69. 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70. 地球物理探测前沿技术;71. 内磁层动力学;72. 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73. 地热:“学”以致“用”;74. 电磁卫星观测与应用;75. 地震观测及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技术系统及观测数据处理技术;76. 强震动工程破坏特性;77. 汶川地震研究进展与新认识;78. 汶川地震研究十年回顾;79. 地震电磁扰动及其传播响应机理;80. 地震应急管理与研究;81。应用地球物理学前沿;82. 工程结构性态化设计与地震韧性;83. 地球重力场及其地学应用;84.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geophysics and regional dynamics of Asia;85. 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86. 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87. 行星物理学;88. 行星科学;89. 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90. 矿物物理与矿物界面过程;91. 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92.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93. 地球生物学;94. 超大陆演化及其生物和环境效应;95. 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最新进展;96. 气候变化与人类演化和适应;97. 亚洲季风与干旱环境演化;98.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99. 中国大陆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100. 造山带演化与成矿;101. 中国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进展与展望;102. 大火成岩省与资源环境响应;103. 矿田构造与区域成矿;104. 深部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105. 中国“三稀”矿产资源分布与成因;106.环境地球化学;107. 地球科学社会责任;108. 地球深部碳循环。
(二)学术成果
本届年会展示了不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由于内容太多,按照科技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科生长点顺序在各专题讨论会纪要中给出,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18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本届年会学术交流的特点:
(1)学科交叉是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行星科学等不同学科在组织各自专题的同时,还联合组织了多个交叉专题,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2)加强了学科的实用性,对工程质量检测和环境质量监测,地热资源成因及其利用,地震应急管理与研究方面进行了讨论。为人类节能减排、雾霾治理和南方供暖/制冷,安全经济,高质量的生活提供技术保障。
(3)在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结合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显示了它在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前景和带来的巨大变革。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地球物理学领域已经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
三.本届年会的特点和对今后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一)今年会议的特点:
(1)学术氛围厚重、展示成果丰富、技术交流深入,对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为青年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提供更多交流、锻炼机会。
(二)对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今年年会反映相对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专题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整合、优化专题的设置,并充分发挥召集人的作用,稳步提高年会的学术交流质量。加强和改善对会员的服务,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推广,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2)鼓励学生和博士后投稿,对于投稿的摘要,可以选出一批优秀摘要,资助差旅费,提高摘要的质量,可以设置一个学生专场,会前招募学生自愿者。
(3)注册会议时,可以面对参会者做一个“学术会议反馈调查问卷”。
(4)近年参加年会的留学生人数增加,继续加强年会的国际学术交流,办好英文专题,增加来自香港、台湾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题召集人,吸引更多的国际一流专家参会,稳步提升年会的国际影响力。
四.致谢
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由学会承办,感谢会务组的辛勤劳动和精心组织。
专题召集人的无私奉献和高水平的组织能力是本届学术会议成功的关键,广大地球物理界同仁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为本届年会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者(按专题排序):
钱旺生、刘书钰、谭萍、王雨、王少坡、曹勇、高新勃、高杨骏、李瑞瑛、李文静、何宇、高海龙、周在征、段耀晖、孙权、陈昕、齐玥、朱煜翔、王静强、齐靓、赵超、于洋、赵凌强、栗兵帅、雷惊昊、杜沫霏、周鲁、许斌斌、韩帅、樊倬、刘金瑞、黄小龙、李英强、李翀、王安民、刘国恒、段云飞、蒋昊天、王文忠、刘婷、赵伊、修春晓、李广、郭曼、祝堃、付博烨、石星辰、程卫、张迎峰、赵德政、易磊、佘雅文、唐河、刘斌、胡安冬、马健、康佳语、张超、孔令航、张新敏、陈敬、黄兴兴、严薇、傅凰飞、田冬冬、韩光洁、郑拓、安鹏、刘康、庞新明、胡昊、陈瀚、李俊秀、喻国、李建平、崔腾发、徐世刚、吕丙南、谢玮、高宗慧、郝晓菡、ibrar iqbar、彭聪、王丽、王豆豆、杜天玮、杜欢、蒋旭东、贺东阳、薛清峰、武绍江、余洋洋、李政、石巨业、杜书恒、刘敦卿、卢莉、冯吉坤、刘康、姜天琪、李思远、任同阳、李莉、陈彦阳、张林友、朱戈、何祥丽、罗潇、郑师警、黄亮、张璐、刘杨、姜丹丹、栾威、刘清超、Yi-Ching Lo (罗翊菁)、高佳维、赵金锦、薛永丽、吴韦、刘成明、李尚颖、陆珏、钱施、张兵芳、陈鸿飞、章泽科、周信、王艳楠、刘飞、王晓青、王坤、应元灿、宋琪
2017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17年“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2017年“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各专题总结将在学会网站(www.cgs.org.cn)和2017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