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分专题研讨会剪影讨论会纪要

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召集人:刘青松、颜茂都、杨天水、黄宝春、潘永信、杨振宇
提交论文40篇,口头报告27篇,张贴报告13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1、构造古地磁学及陆内变形:中国大陆中生代古地理重建,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变形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在羌塘、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获得了更多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限定了各地块中新生代关键时期的古地理位置,为班公湖-怒江洋演化、印度-亚洲碰撞过程及碰撞后地壳缩短量、青藏高原隆升、东冈瓦纳大陆的裂解等提供了可靠依据;林周盆地帕那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表明,其古纬度显著差异是由地磁场长期变的影响所造成的,并不能用以探讨该时期拉萨地块的古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腾冲、缅泰、保山及印支地块等)获得了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对古特提斯洋演化、敦煌地块古地理位置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块体构造变形及其运动方式等提供了很好的约束;对华北地块北票盆地下侏罗统兴隆沟组火山岩进行古地磁研究,为蒙古-鄂霍茨克洋盆的演化及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对华北地块沁水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进行了古地磁研究,表明其东部早三叠世与华南地块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纬度差,但是该纬度差很可能并不代表华北地块早三叠世时在其东部与华南地块尚未对接, 而是指示华南地块下三叠统灰岩同样存在显著的磁倾角浅化现象。
      2、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对呵叻高原东部沙空那空盆地含钾盐地层的钻孔磁性地层年代研究,表明呵叻高原含钾盐地层农波组的沉积年代为>63.5 Ma-~92 Ma,进而约束钾盐矿层的成矿时代为~85 Ma;对南海海域7条测线的磁测数据进行了磁条带的识别及年代标定工作和研究,重建了南海海盆扩张历史。
      3、地球磁场变化及古强度研究:对湖南省慈利县的慈页 1 井钻孔的牛蹄塘组进行研究,支持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存在地磁极性频繁导致的现象;对北太平洋NP02孔沉积物进行研究,重建了 NP02 孔 260 kyr以来的相对古强度年代记录;对肯尼亚的赤道火山岩开展古地磁场强度研究,表明地磁场是地心轴向偶极子场;对中国西南洞穴中的石笋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及U-Th年代学研究,发现石笋有潜力记录百年级甚至几十年级别的地磁场变化。
      4、岩石磁学及环境磁学研究:在黄河三角洲、孟加拉湾、长江中游地区、南黄海、渤海、柴达木盆地及北京等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对黄河三角洲的 z07 钻孔进行研究,表明沉积物磁性矿物性质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受黄河改道影响,研究区的沉积动力及物源均产生变化而造成的;孟加拉湾上扇 110 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一系列岩石磁学实验及数据分析,揭示了该区域的磁性质分布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物源及洋流对该区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的影响;对长江中游地区石笋这种非传统介质进行研究,提出其研究优缺点,表明这一新方向还需要在技术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断突破;通过研究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中部的 NHH01 孔,进而对陆架沉积中胶黄铁矿形成和保存机制以及南黄海中更新世早期的古环境演化有了新认识;对 BH08 孔的岩芯沉积物进行分析,表明胶黄铁矿作为暖湿沉积环境的特征矿物具有一定可行性;对东海外陆架的沉积物钻孔SFK-1 进行系统的磁学研究,发现磁学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海平面变化和氧同位素变化一一对应,表明气候因素是控制该区域晚第四纪沉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北京市 PM2.5 颗粒物进行系统收集和环境磁学分析研究,探讨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信息;在FORC的岩石磁学中的应用方面,发现了获得FORC图的更高效方法。
      5、古地磁测试及退磁仪器方面:介绍超导磁力仪前级致冷所采用的冷泵改进措施,新进展可以显著提高冷泵的致冷效率以及降低液氦的蒸发速率。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本年度古地磁与地球动力学专题内容丰富,涉及固体地球研究的多个领域和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肯尼亚的赤道古地磁场强度研究,支持地心轴向偶极子场。在研究介质方面,开发了石笋等非传统介质,不仅丰富了古地磁学的研究内容,而且发现石笋有潜力记录百年级甚至几十年级的地磁场及气候变化。在实验器材方面,有了新的改进,为维持仪器正常运行提供了节约成本的新措施。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应该通过多学科相交叉(如构造,气候,行星,海洋及生物等),扩展新的研究区域(南北极),开展新的研究方向(如陨石,地外行星等),为地球及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13-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


召集人: 赵俊猛 陈永顺 裴顺平
提交论文27篇,口头报告21篇,张贴报告5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主要内容集中在青藏高原周边的陆陆碰撞带(印度-欧亚碰撞带,南北地震带,帕米尔高原,青藏东北缘)及其高原内部地区,也包括少量华南和东北的最新成果。从方法上而言,不仅涉及地震学的方方面面(接收函数,面波体波成像,地震定位,各向异性,人工地震等),也包括大地电磁,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另外有5位留学生参与了本专题,其中4位做了口头报告。本专题的听众人数众多,不少老师和同学站在后排听报告。总之,本专题举行了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会。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地震学仍然是研究深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但多方法联合是新的发展趋势,比如体波和面波联合成像,体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联合成像,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联合成像,利用不同方法研究从上地壳,中下地壳,上地幔等层位的各向异性及其相互关系。
      2、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显示了良好的成像效果和稳定性,可能成为将来探测深部结构的增长点。

Baidu
map